壯哉,大武漢

2021-02-07 共產黨員

「當……」


  長江之畔,江漢關大樓靜靜矗立。整點響起的鐘聲,仿佛這座城市的心跳。  江漢關見證了武漢歷經滄桑,也見證了武漢一次次從逆境中的崛起。  不畏艱險、頑強不屈、堅韌不拔、高風亮節——當這座城市因洶湧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斷然「封城」,鐘聲激越,記錄著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戰「疫」歷史。  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武漢保衛戰為全國乃至世界提供了經驗,贏得了時間。這座千萬級人口城市和人民做出的犧牲和奉獻,必將通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鬥爭被載入史冊!  書房外連通著露臺,簡單添置一個小書桌、一把小凳子,這是14歲的初中生孫婉清兩個多月以來活動最多的空間,也是她克服孤獨的「戰場」。

  14歲的初中生孫婉清在家中使用手機和父親通話(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武漢人原有的生活節奏,一扇扇緊閉的大門阻隔了春節期間親情、愛情的相聚。

  孫婉清寫給父親的家書草稿(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孫婉清的父母都是醫生,父親已經奮戰在抗疫一線多日,隨時也要上戰場的母親,很擔心小婉清不能好好照顧自己,會感到恐懼。小婉清卻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寫下了「吾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和孫婉清一樣,武漢市民面對的是一種未知的病毒。而身處疫情的漩渦中心,風暴之眼,這座城市面對的則是新中國歷史上防控難度最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確診人數約佔全國的六成。  疫情發生時正值春運,以武漢為圓心,在高鐵時代以4小時走一千公裡為半徑,其覆蓋面可達我國大約10億人口和90%的經濟總量。  2020年1月23日,武漢,這座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城市,史無前例地宣布「封城」。  在這個本該喧鬧的時節,城市靜止,家門緊閉。由於起病隱匿,傳染性強,確診困難,床位緊缺,有的危重患者甚至等不到入院就不幸病故。  驚恐、迷茫、無助……在與瘋狂攻擊的病毒生死搏鬥的68個日日夜夜裡,900萬武漢市民宅家堅守。每扇緊閉的門窗背後,都是特殊的戰鬥。居家不出,就是一種無聲的奉獻與抗爭。  作為音樂治療師,民謠歌曲《漢陽門花園》的作者馮翔為患者做過多場心理治療的連線直播,幫助大家在有限空間裡疏解減壓,防止焦慮。  對於大多數自我隔離在家的武漢人來說,就像進入了一個時間扭曲的機器,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無限拉長。  冰封的城市,連接著恍若隔世的此去經年;漸暖的春日,映照著緊咬牙關的頑強堅持。  「英雄者,國之幹。」當面臨世紀大考,武漢人用一場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封城」壯舉,邁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  壯士斷腕,何等悲壯。當武漢切斷自己和外界的交通渠道,奮力阻止疫情向外擴散,成效迅速顯現。  「武漢給世界帶來了希望,即使是疫情最嚴重的情況也能扭轉。」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這樣評價武漢為世界所做的貢獻。  29歲的小莉走出雷神山醫院那一天,只帶走了出院證明,因為上面寫了一段話,她想珍藏一輩子——  「你經受了心靈的煎熬與病痛的折磨,病毒拉開了我們的距離,卻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愛是最好的武器,讓我們一起迎接春天的到來……」

  阿念解除隔離觀察後回家(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志剛 攝  3月28日,阿念解除隔離回家。她是武漢市50006名確診患者之一,也是2547名病亡者的家屬之一。  傷痕變成鎧甲,無數個曾經是「孩子」的少年一夜成長。  「一個月前,我還是個吃蘋果都要爸媽削好的嬌生慣養的孩子。現在,我都會給老人換紙尿褲了。」為了照顧抗拒治療的外婆,阿念申請從收治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轉到火神山醫院。雖然她89歲的外婆最終沒能和她一道回到溫暖的家。  挺過艱難,克制哀傷,不忘感恩。阿念含淚籤下外婆的遺體捐獻書,她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夠治癒出院。  病魔的陰霾籠罩著武漢,確診病例數、重症危重症患者數的箭頭持續向上,越來越多的生命被吞噬。  原本熟悉的生活被按下了「暫停鍵」,但與生命有關的一切都在「加速奔跑」。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接受採訪(3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疫情初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率先拉響警報,自己卻始終堅持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戰鬥;

  身患漸凍症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走在去病房的路上(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疫情突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隱瞞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照料被感染的妻子,腳步匆匆疾行在與病魔搏鬥的最前沿;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右一)和同事一起察看新冠肺炎患者CT影像(2月5日攝)。新華社發(高翔 攝)

  疫情蔓延,在數以萬計病人「留而不觀」「隔而不離」、求醫無門的緊要關頭,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大聲疾呼:應將CT臨床診斷作為篩查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據;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院長王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2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疫情肆虐,面對「一床難求」、死亡人數激增的兇險形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院長王偉帶領團隊迅速改建新增近2000張床位,主動承擔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搶救任務;  「我報名!」「我熟悉,我來!」……鏗鏘話語,伴隨白衣執甲,逆行出徵。  這場拼盡全力的戰鬥中,有的醫護人員臉上勒痕深如刀刻,有的雙手腫脹變形。他們精疲力竭,在牆角、桌邊隨處都能睡著的身影,感動國人。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劉智明、李文亮、彭銀華、夏思思……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卻把生的希望留給患者,令人淚目。  6萬餘名武漢當地醫務工作者和4.2萬名從全國各地馳援的醫療隊員並肩作戰,與時間競速,與病魔賽跑。  在最需要的地方,白衣戰士以生命赴使命,成為千萬武漢人的依靠。  截至3月29日,武漢市累計治癒出院45733例,治癒出院率達91.5%。  與城市共同進退、生死相守的,除了白衣戰士,還有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層幹部等。  不辭辛勞,護衛生命。無數個深夜,陪同病人趕往醫院的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書記杜雲想的最多的是:「車子能快點到,快點到,那是病人的希望。」  不舍晝夜,追趕希望。「最近每天都工作15個小時左右,但是我們深知,時間不等人、疫情不等人!」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從未停下奔跑的腳步。

  在武漢市江岸區黃石路漢口大藥房,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把為居民購買的藥掛在身上(2月24日攝)。新華社發  默默堅守,竭盡所能。清晨5點,社區網格員豐楓出門幫居民買藥,10多個小時後終於拿齊近100份藥。他身上掛滿藥袋的照片,有人開玩笑說就像「遊戲裡的大英雄」。  無畏向前,織密防線。背起10公斤重的消毒噴壺,從1層爬到7層,對患過鼻咽癌、身體瘦弱的洪山區司法局幹部楊端華來說,並不容易。下沉到社區,他穿上了防護服,每天對小區5個單元進行樓道消殺。  無悔付出,護佑安寧。社區轉運車輛不夠,警車來送;沒有家屬,民警陪同;患者思想上有顧慮,民警幫助化解。高風險的轉運環節,一個個無畏的金盾身影挺身而出。  4.45萬名黨員幹部職工下沉到13800多個網格;1.9萬名民警迎難而上踐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誓言;3.6萬名「城市美容師」堅守崗位,努力將潔淨的樣子還給城市……他們和廣大社區幹部一起面對千家萬戶、共破千難萬險。  面對居民的埋怨,忙前忙後的武漢多聞社區主任田霖一直耐心寬慰……可當有人說出「謝謝,辛苦了」,眉頭緊鎖的他卻忍不住哭了出來。  每位武漢人,如同鑽石的每一個切面,都閃耀著自己獨特的光。  「封閉」之下,一座千萬級人口的城市要維持兩個多月的基本穩定,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不亂,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醫護鏖戰的時刻,他們沒有後退。煮咖啡、打奶泡,每天數百杯,親手寫祝福,專門送給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疫情以來,Wakanda輕飲咖啡店累計送出近3萬杯咖啡,成為疫情中的一股暖流。  社區封鎖的時刻,他們沒有旁觀。每天60多公裡,35歲的快遞小哥朱紅濤一遍又一遍穿過人影寥寥的街頭,不僅為送包裹,還為身上的多份「兼職」——當社區採購員、給老奶奶買藥、為寵物餵食。「只要我們還在跑,武漢就不會停下來。」

  楊雪(前左三)和「守護天使」志願者車隊的隊友們在一起(3月22日攝)。新華社發  交通阻隔的時刻,他們沒有遲疑。中午12點,楊雪和「守護天使」志願者車隊的隊友們匆匆吃過午飯,繼續接送醫護人員、募集醫療設備、運輸物資。兩個月來,他們飛馳武漢街頭,守護著自己的城市……  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一個個全副武裝的外賣小哥、快遞員,不停穿梭在街巷裡弄。他們仿佛城市的毛細血管,連接千家萬戶,努力使大家能夠保證基本的生活。  心若有愛,戰自有力。出院人數越來越多,在院治療患者越來越少;方艙醫院全部休艙,武漢無疫情小區超過98%。  一個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挺身而出,將自己幻化為「超人」,盡力拯救這座深愛的城市。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他們用勇敢、犧牲、無私、互助燃起希望之火,換來了城市的光明。  談及武漢,鍾南山院士曾哽咽落淚,「這個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首批踏上返程的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崔雅清在乘車途中落淚(3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3月17日,首批踏上返程的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崔雅清噙淚回望這座城市時說:「武漢真的挺難的,但是我們國家都扛過去了,武漢人民真的很英雄。」

  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在回程的車上拍攝武漢的日出(3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英雄的武漢人和他們英雄的城市一起,定能闖關奪隘,走出陰霾。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武漢作為全國疫情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接連傳來好消息:3月18日以來,武漢市除23日新增一例確診病例外,其餘12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重症、危重症患者數降到三位數……  與此同時,全國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  目前,武漢在院治療仍有1733例,其中,重症、危重症601例……醫護人員分秒必爭,正在繼續與死神搏鬥,拼搶生命。  面對疫情防控的全新徵途,唯有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才能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書寫出應對大考的合格答卷。

  3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部分線路恢復運營。這是一名「隨車安全員」在武漢地鐵2號線車廂裡巡視。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地鐵開了!隨著一聲鳴笛,武漢地鐵 2 號線頭班車從常青車輛段車庫緩緩開出,城市交通功能正逐步恢復。  ——班列通了!停運60多天的鋼鐵巨龍般的國際班列,滿載著防疫物資等隆隆啟動,駛向歐洲。  ——企業運轉了!截至3月28日,武漢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分別達到98.2%和95%。


  ——熱乾麵回來了!燒水、備料、調醬、撈麵……吉慶街上的熱乾麵老字號「蔡林記」恢復線上銷售,一時間面香四溢。  回顧歷史,偉大的中國人民總是在追趕時間中不斷書寫新的歷史;回首過去,無論是抗擊洪水還是非典、冰災,英雄的武漢人民總是在砥礪前行中創造新的奇蹟。

  燈光維修師溫瑞在雨夜中拍照記錄武漢長江二橋燈光情況(2月28日攝)。新華社發  從「武漢加油」,到「致敬抗疫英雄」,再到「武漢必勝」,長江邊的景觀燈標語已經換了數次,也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抗疫故事。終於,守護這些燈光兩個多月的「90後」小夥子溫瑞,開始計劃返回山西老家的時間。  萬家燈火,次第亮起。溫瑞知道,有一盞燈在等他,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通過60萬米高空的衛星之眼,人們看見:中國正在熱起來,武漢正在動起來!  恩格斯曾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人們堅信,一個嶄新的武漢,必將重新勇立潮頭,不負大江大湖大武漢的盛名。  極目楚天,千萬顆心眾志成城;放眼神州,14億顆心風雨同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下,英雄的武漢人民,必將打贏這一阻擊戰。  25日凌晨,「哇」的一聲啼哭,新冠肺炎孕產婦定點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產科內,一個新生命降臨。這是疫情期間,在這裡順利產下的第20個新生兒。  按照診療標準,在隔離病房觀察14天後,4月8日,這個新生命將第一次與親人團聚。



來源:新華社

記者:唐衛彬 李鵬翔 胡喆 侯文坤 廖君 喻珮

責編:張明宇

編審:陳衛平 張斌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丨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新華社武漢3月30日電題: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當……」  長江之畔,江漢關大樓靜靜矗立。整點響起的鐘聲,仿佛這座城市的心跳。  在武漢市江岸區黃石路漢口大藥房,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把為居民購買的藥掛在身上(2月24日攝)。
  • 守望先鋒:國際比賽,壯哉大中國,論遊戲這方面誰都比不過
    守望先鋒:國際比賽,壯哉大中國,論遊戲這方面誰都比不過 原標題:守望先鋒:國際比賽,壯哉大中國,論遊戲這方面誰都比不過
  • 志臻高門巍然,觀者驚呼「 壯哉!」
    高門巍然,聞名遐邇,觀者驚呼壯哉!東雕為志,西刻為臻,左右成語,二十又二。寓意深刻,底蘊豐厚。身臨門下,心曠神怡。進吾之門,圓汝之夢。陽光校園,生機盎然。書聲朗朗,腳步輕輕。學子文雅,師者淵博。起智為始,得能為終。德育在先,體美隨行。名聲在外,壓力在內。超越不止,為先必爭。教育之海,千帆競發,誓立潮頭,駕浪御風。前途錦繡,唯我志臻。
  • 壯哉華山 · 王保安(樂從展)
    我認為對華山題材的創作不應是對某單一地點或物體的刻畫,而是應放在一個大的框架和情態之中思考。正如吳冠中先生所主張的:「每一個畫家應自由地畫出自己的感覺,找到自己繪畫語言。」在表現華山時,我總在思考如何才能在每一幅作品中展現出華山不同的性格特點,這需要不斷地從各種資料和現場中汲取養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貼近華山,向自然討教,通過體悟、融入和再現來完成最終的作品。
  • 太行山行-----「北上太行山,壯哉何巍巍」
    但在巍峨的太行山前也不得不發出「北上太行山,壯哉何巍巍」的感嘆。 但對於我們來說初訪太行山,有這樣僻靜自然的通路上行走更深切感到太行山的靜瀾之美,公路兩旁的萬仞絕壁,淹沒在草叢中的羊腸古道更能體會到魏武帝的感嘆「北上太行山,壯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大詩仙李白在《行路難》中說「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塞河川渡不了黃河,雪滿太行登不上高山,大聲感嘆道「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 《少年強則國強》|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少年中國說》〔清〕梁啓超來源:新華號 活力玉泉
  • 壯哉!中國白酒英文名改了,網友:要是早點改,四級翻譯就會寫了
    壯哉!一個東西的改變會引來很多話題,如中國白酒的英文名更替也是,一些人為四級翻譯而開心,一些人為國力日益強盛而感受到了那份壯哉的遼闊,更有一些人因酒而自豪,關於這份改變,你最關注的一面是什麼呢?
  • 壯哉!甘谷千佛洞雕塑藝術寶庫
    千佛洞窟顯神奇   八百羅漢朝觀音壯哉!
  • 《元尊》:周元師兄,壯哉我蒼玄天,林動:這不是我玩剩下的嗎?
    《元尊》:周元師兄,壯哉我蒼玄天,林動:這不是我玩剩下的嗎? 在《元尊》之中經典的劇情來了,男主角周元終於要回歸蒼玄天開始大戰了。但是看起來相信很多讀者都是感到為什麼《元尊》這麼激情的劇情居然看起來很是眼熟呢?那是可能你已經看了兩三次這樣的劇情了,林動:這不是我玩剩下的嗎?
  • 大武漢
    武漢賦福到 序曰:武漢,簡稱漢,人稱大武漢。夫九州城市,敢稱大者,唯滬與漢也。
  • 壯哉!美哉!浙大二院171人馳援武漢,整建制接管一個ICU
    他們已在武漢、溫州和省級定點醫院奮戰3周。和平年代,沒有硝煙。當病毒肆虐時,白衣便是戰衣! 8時許,省人民大會堂前,包括浙大二院在內的3家省級頂尖醫院、453名醫護人員,在這裡集結出徵。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領導為白衣戰士送行。車俊書記說:「希望你們敢於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待到春暖花開時,待到疫情消除時,我們在杭州迎接你們、等待你們!
  • 大武漢的硬核奔跑
    陳昌成武漢經濟的報復性勃興就是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強勁復甦的顯著標誌。從四環時代直奔六環時代,韌勁十足的武漢都市圈極速外擴,已經開啟了做大圈層、硬核奔跑的序幕。「大城武漢,向新而生」。在近日舉行的的「你好,都市圈!」
  • 大美武漢「綠鏡頭」(1)|「大美武漢@綠鏡頭攝影隊」等你來
    這是一群專拍武漢湖光山色的攝影人聚焦武漢的江、河、湖、水、山、林、田、草他們是武漢生態環境「綠鏡頭攝影隊」透過鏡頭這裡有武漢的>江流天地外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湖邊草色連波漲漠漠水田飛白鷺一起欣賞大美武漢「綠鏡頭」攝影隊鏡頭裡的武漢
  • 《血戰大武漢》:紀實描寫武漢會戰歷史
    武漢會戰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同外敵進行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在這次會戰中,日軍動用了12個師團,近40萬兵力,而中方投入的部隊有120個師,110萬人,戰爭在廣袤的長江中下遊和淮河流域展開,時間長達5個月之久。
  • 天使投資人青睞大武漢
    在推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過程中,武漢通過「城市合伙人」計劃吸引了大批創新創業者和創業投資人,一起打造面向未來的「天使之城」——  武漢,一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每天,時代的脈搏都在這裡跳動著活躍的音符。  將投資人當作「合伙人」  近日,2016武漢「城市合伙人」計劃暨全球天使投資論壇在光谷開幕。
  • 壯哉,古今我大內丘!
    一、蓬山,仙山聖地蓬山一直作為內丘的文化主脈,單說山名,應當有個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也就是說,大概念為太行的一個支脈,小概念當為支脈中的一個主峰。這座主峰不一定最高,卻最為凸顯,不失靈秀。提到蓬山時又說:「其山形盤旋交雜,外圓中虛,山巔有竅,大如盤,每朝暾,出雲氣,為城市樓閣,或與唐(今隆堯縣西)山相連,四十餘裡如長虹然,日出乃解。」由此可以看出,在明代時對蓬山的稱呼就有點亂。而喬中和也並沒有細加分析,能夠說道清楚。而在清代的《畿輔通志》中的記載:「思親山,本名孤山,在縣西北十七裡(《雍正志》)。其山孤峙,唐天寶六年敕改為內丘山(《太平寰宇記》)。
  • 武漢清大萬博實驗學校:家長們趨之若鶩的武漢寄宿學校
    湖北武漢作為教育大省,擁有的教育資源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儘管如此,卻同樣面臨著區域學校辦學水平落差等現實問題,優質教育資源逐漸集中於少數地區的少數學校。源自清華大學的辦學理念歷時一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迎來民辦住宿學校——武漢清大萬博實驗學校。武漢清大萬博的到來率先緩解了武漢經濟開發區中小學生的學位緊張問題。
  • 回應殷殷期許,武漢全力「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將「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作為武漢發展的目標定位。武漢如何理解和把握這一目標定位?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相關精神。大武漢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10日視察湖北武漢時,對武漢的殷殷期許。現代化,是對接十九屆五中全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五中心,是為更好擔負起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等重大國家使命必須增強的核心功能。二是省委有要求。武漢之於湖北,相當於上海之於長三角。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強調,旗幟鮮明支持武漢做大做強,要求武漢在全省發揮「一主引領」作用。
  • 【展覽現場】「中國武漢—韓國大田書畫交流大展」在武漢美術館...
    嘉賓合影5月29日,「中國武漢—韓國大田書畫交流大展」在武漢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韓國藝術文化振興會主辦,武漢美術家協會、武漢畫院、武漢書法家協會及武漢美術館承辦,武漢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提供支持。
  • 壯哉!我大巴黎,勝 日耳曼
    最終,大巴黎3:0擊敗紅牛,挺進決賽!04年歐冠決賽,當時的魔力鳥還略顯青澀這是大巴黎成立以來第一次打入歐冠決賽,說起來也是巧合,加上今天的比賽,巴黎聖日耳曼打了整整接下來,大巴黎的下一個對手將是拜仁和裡昂的勝者,而如果裡昂晉級,歐冠也將出現法甲內戰的歷史性時刻。根據目前情況判斷,拜仁進決賽的機率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