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時期的詩壇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當屬杜牧和李商隱,兩個人都是少年天才,寫過很多優美的詩作,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為後人津津樂道,寫得很深情,也很感人;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是愛得轟轟烈烈,也愛得很真誠,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片深情。讀他們的作品最好是要有愛情經歷,再來讀的話,一定是深有體會。
那麼在這位詩人也是時常被後人拿出來比較,想要知道誰的水平更高,哪一位更具有影響力?詩作寫得更好?其實筆者認為,這樣的比較是沒有任何的意義,畢竟文學沒有標準,每個人對於文學的評判自然也是不一樣,所以無人比較。畢竟兩個人都是了不起的詩人,他們都代表了晚唐詩壇最高的成就。
杜牧個性灑脫,詩作瀟灑飄逸,李商隱更加深沉,所以作品也具更具有感染力,兩個人都各有各的特點。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杜牧一首有趣的詩,也就是他這首《折菊》,這首詩雖然並不是很出名,在他眾多的作品中,只能算是二流作品,但是同樣寫得很有趣,整首詩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同樣很令人感動。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溼,擁鼻自知心。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五言絕句,整首詩無一生僻字,但是寫得又是很巧妙,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那麼這樣的一種表現手法與李商隱是不一樣,如果熟悉唐詩的朋友都知道,李商隱講究用典,作品裡處處引經據典,往往令後人難以理解。但是杜牧的詩不一樣,完全是以一種白描的方式來寫,只是那麼平鋪直敘,但是同樣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
古人對於菊花也是情有獨鍾,尤其是東晉時期的陶淵明一生愛菊,寫下過很多的詠菊詩;另外菊花也是代表了一種精神,它有著高貴的外表,還有純淨的靈魂,所以世人都喜愛菊花,對於文人來說自然與普通人不一樣,他們把菊花寫進詩作中,從而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也讓菊花更具有詩意。
第一二句便是寫得很有趣,短短的兩句,寫出了自己對於菊花的喜愛,「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我一個人來到這籬笆東邊的菊園,這裡的菊花開得很豔麗,走近這菊花的深處,隨手摺下一枝菊花,只好是獨自欣賞這豔麗的花朵,然後再吟誦一首詩。從這兩句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於菊花的喜愛,也讓這首詩充滿了詩意。
第三四句寫得就更加生動,也更具有感染力,「雨中衣半溼,擁鼻自知心。」,由於正是在雨天,那淅淅瀝瀝的小雨全部都落到了我的身上,使得衣服全部都打溼了,只好把手中折下來的菊花放在鼻子下面聞,只有懂得菊花的人,才自然明白菊花的高貴,還有它不一樣的香味。
杜牧的詩清新脫俗,儘管只是一首看似很不起眼的小詩,但是寫得生動有趣,短短的幾句,便是把自己對於菊花的喜愛,還有折菊花時的心境描寫得活靈活現,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讓這首詩更具有畫面感,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如此唯美的一首詩,最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詩人正是通過對於菊花的描寫,從而告訴了世人,菊花它高貴優雅,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