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採網
中國醫療器械採購公共服務平臺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編輯:十一醬
「
最高降價95%後,這一省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再次落地......
」
縣級及以上醫院全部參與
安徽省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再落地
就在6月19日,安徽省醫保局最新發布了《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談判議價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意見稿》中指出,安徽省為了進一步完善高值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談判機制,推動省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常態化,將再次實施集中談判議價。
與此前不同的是,本次安徽省省級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的實施範圍為全省縣級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等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採購周期不少於兩年。
換言之,包括縣級的公立醫療機構都將參與到本次安徽省的省級帶量採購中。
相較於之前安徽省10餘家公立醫院集中帶量採購,本次的省內聯盟可以說是幾乎覆蓋了安徽省整個公立醫療機構市場。可以說,若競選企業一旦出局,也就意味著幾乎是失去了安徽省整個高值耗材市場。
年採購量80%以量換價
兩輪篩選「最低價」談判
此外,在採購範圍上,安徽省要求選擇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社會反映強烈的高值醫用耗材產品分類分批進行。
採購量方面將參考談判成功產品的上年度同期採購量(以下簡稱「參考期」),年採購量不低於參考期該產品採購量的80%。
事實上,早在2019年的8月,安徽省首輪省級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工作就已經完成。
首輪省級談判議價,安徽省就以省屬公立醫院1年內骨科植入(脊柱)、眼科(人工晶體)的年採購量的70%、90%進行以量換價。
降價結果顯示,骨科脊柱類材料國產品類平均降價55.9%,進口品類平均降價40.5%,總體平均降價53.4%,單個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體國產品類平均降價18.1%,進口品類平均降價20.9%,總體平均降價20.5%。
並且,最高降幅95%的降價結果不僅是給安徽省的高值耗材帶量採購開了個好頭,更是作為全國首個省級高值耗材帶量採購落地省份為全國的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工作積累了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此後不久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就赴安徽進行調研。此次調研中,胡靜林強調,安徽省率先開展的高值耗材帶量採購試點,也是為全國開展高值耗材治理積累條件。
換句話說,未來安徽省的試點經驗亦或將在全國推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帶量談判方式上,安徽省特別要求,要進行兩輪「篩選」。
首先,設定談判入圍價格。參考全國省級中標價、掛網限價、帶量採購價的最低價,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實際採購價的中位數價、平均價、最低價及「兩票制」的第一票價格,由專家論證議定帶量採購談判議價產品的入圍價。
其次,再進行談判議價。在專家組兩輪談判議價後,形成帶量採購談判價。
在第一輪入圍價環節中,參考各地的「最低價」以及「兩票制」的第一票價格後形成的價格無疑就淘汰掉了大批的企業和經銷商。剩餘企業若想在兩輪談判中勝出,可想而知其降價的程度也必須是「抄底價」。
90天回款全省統一,「一票制」淘汰大批經銷商
在回款方面,安徽省表示,公立醫療機構要在90天內支付貨款。
與此同時,公立醫療機構將只與談判成功產品生產企業或進口產品全國總代理商籤訂帶量購銷合同,生產企業可直接配送,也可委託配送。
這也就意味著,醫療機構將直接給生產企業和進口產品總代理開發票,拋開了其中層層的流通環節之後,票數上來說就是「一票制」。
經銷商沒有代理權之後,只能在其中承擔配送的角色,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差價」賺了,等同於直接出局。
現階段,隨著各個省份高值耗材治理速度的不斷加快,「一票制」已然成為了大勢所趨。未來醫保直接結算落地後,流通企業的價值將越來越小。
毫無疑問的是,在流通大洗牌下,業務模式的轉變是經銷商必須要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