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姑娘自學刺繡 用一技傍身活出生活的底氣

2020-12-12 瀟湘晨報

編者按:殘疾是命運的不公,但生活道路的選擇掌握在自己手裡。身殘志堅的他們,是讓我們感動的力量,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堅強、勇敢、樂觀,他們代表了一種別樣的力量,激勵你我前行。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讓我們向自強不息的他們致敬!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接觸刺繡3年,自學成才,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摸索出了一條艱苦創業的向陽之路,這就是聽障姑娘季亞群的勵志故事。12月1日,大河網記者見到她時,她剛風塵僕僕地從北京結束培訓回來。

與刺繡結緣 一堅持就是3年

記者初見她時,她帶著自信溫暖的笑容迎面走來,和記者打著手語,侃侃而談她與刺繡結緣的故事。3年前的她還是一個為生計而四處奔波的打工人,每天起早貪黑,談不上什麼人生規劃和目標,只知道能多掙一點是一點。直到一次休息時翻看手機,無意刷到了刺繡的視頻,季亞群眼前一亮,被刺繡的精美工藝深深吸引了,因為熱愛,她決定專心學習並從事這門技藝。

這一瞬間的決定,就是3年的堅持。起初,她邊打工邊利用閒暇時間自學刺繡,不管打工多苦多累,她都堅持每天抽出時間練習。從自己跟著教程學習到參加培訓班,經過一年的學習,季亞群的刺繡作品越來越有模有樣,且精美生動中不失自然純樸。

做繡工活的季亞群

開辦刺繡工作室 事業有聲有色

「漸漸的,通過朋友的介紹和我自己在網上曬的作品,有人發現我的手工作品很不錯,開始有遠方的客人找我預定手工包包、布藝茶墊、布娃娃、刺子繡等。」季亞群說。就這樣,她的技藝越發精湛,靠著這門技藝也開始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於是,她在河南獨立開辦了刺繡工作室。

談到接到過的最大的一單生意,季亞群笑著說:「有一個深圳的客戶慕名而來,找我定製一件拼布刺子繡馬甲,籤了協議,我就開始不分晝夜地繡了一個月,完成這件馬甲,賣出了兩萬元。」這是季亞群頭一次接這麼大的單,完成了這一單,她十分開心,也很有成就感,特別是客戶對她的肯定給了她莫大的鼓勵。

季亞群的刺子繡作品

直面質疑 堅守初心夢想

對一個聽障姑娘而言,創業之路必然道阻且艱。創業之時,季亞群也遭遇了種種質疑之聲,「一個聾人能幹出什麼成績?」「女孩家還是踏踏實實打工掙錢最實在,開什麼工作室?」......聽到這些,季亞群失落、委屈、自卑,但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我就是要證明自己,就是要讓別人看得起。」她堅定地說。

至於聽障,季亞群從不把這認為是多大或者多要緊的事情。「我的客戶從沒有因為我有聽障而拒絕與我合作,他們是看作品說話的,他們相信我的能力,而我也會用最大的誠意為他們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季亞群平常通過微信打字的方式與客戶交流,面對面時,則由她的好友兼合作夥伴做手語翻譯進行交談。季亞群的自信和熱情周到的服務讓客戶對她肅然起敬,刮目相看。

季亞群回母校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

事業北上 向更高技藝發起挑戰

今年年初的疫情,讓事業初見成色的季亞群遭遇了不小的挫敗,每個月的收入直降到2000元左右。這半年多的時間,她繼續沉澱自我,加緊學習的步伐。今年8月,她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北京,在北京開辦了新的刺繡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11名繡工,全部由季亞群管理。事業北上之後,她對技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把刺繡和服裝設計、繪畫設計等結合起來,決定學習製作各具風格的服飾。

「今年我在徐州學習了手推繡,又在北京報名參加了服裝設計培訓班,11月,我還要去山東學習旗袍茶裝服裝設計,一連串的培訓讓我打開了刺繡世界的大門,而且,我明白了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鍛鍊出更加高超的技藝。」季亞群充滿憧憬地告訴大河網記者。

有一技之長傍身,才是生活的底氣!努力這件事,從來不挑人,季亞群憑著這股子拼勁和鑽勁,即使未來的路仍然坎坷難行,但她一定能見招拆招,笑著走下去。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致敬自強不息】聽障姑娘自學刺繡 用一技傍身活出生活的底氣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接觸刺繡3年,自學成才,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摸索出了一條艱苦創業的向陽之路,這就是聽障姑娘季亞群的勵志故事。12月1日,大河網記者見到她時,她剛風塵僕僕地從北京結束培訓回來。與刺繡結緣 一堅持就是3年記者初見她時,她帶著自信溫暖的笑容迎面走來,和記者打著手語,侃侃而談她與刺繡結緣的故事。
  • 【決勝2020】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一技傍身 奔向小康生活
    【決勝2020】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一技傍身 奔向小康生活 2020-12-11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綜述】一技傍身闖天下——呂梁山護工就業扶貧工作綜述
    一 技 傍 身 闖 天 下——呂梁山護工就業扶貧工作綜述她擺過地攤,賣過水果,但多以賠錢收場,加上家人陸續生病,更是欠下累累外債,這讓勤奮努力的她對生活一度失望。2016年,馬金蓮參加了呂梁市開展的「呂梁山護工」培訓,她的人生也因此轉變,她走出大山到北京從事家政工作,「走不出去覺得家就是世界,走出去覺得世界就是家。」這是馬金蓮走出去最大的感受。
  • 一位聽障姑娘的「戰疫」
    在麗水有一位聽障姑娘,她因為身體條件限制,無法在一線參與防疫工作。但是,她依舊利用自己的特長,通過錄製手語宣傳片、手語歌等,積極做好防疫宣傳工作,她的名字叫李盛楠。
  • 這對母女在刺繡中活出生活之趣
    周海雲從周海雲老師的時代說起,那個時候生活都比較貧困的。鄉下的村子裡,到了晚上就沒有一點亮光,因為沒有燈。下雨打雷更是把家裡弄得潮溼得不行,有的房屋甚至要用水盆接著房頂縫隙中漏下來的雨水,一晚上水滴都發著滴答滴答的聲音。周海雲老師就是這個時代長大的。7歲的時候跟著媽媽和姐姐一起做刺繡補貼家用,生活也在刺繡中尋得了一處安心,誰也沒想到這樣安然度日的生活會在周海雲24歲時發生改變。
  • 一技傍身,遠渡重洋
    關注看世界,用思想丈量世界,找回一顆自由而有趣的靈魂。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碼頭。 紐約曼哈頓唐人街 伴隨著兩個半小時的時差,身在印度孟買的中國廚師小瀾通過網絡,遙遠地慶祝著屬於自己的中國年。 2020年,是小瀾身為跨境移工的第20年。
  • 法式刺繡|生活的儀式
    lasage embroidery可見相同的材料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可以起到勾線,填充,形成立體感等一系列的效果。做設計嘛,timing最重要,所以原計劃年後的法式刺繡課,提前到12.31早學完一門兒手藝那顆不安分的心不就早落停兒了嘛!
  • 農村出嫁姑娘,嫁妝是鞋墊與布鞋,農村傳統刺繡手藝還記得多少?
    正月裡來喜事多,村子裡又有一家姑娘要出嫁,一大早就聽見了鼓樂聲和鞭炮聲,小哥也趕去湊湊熱鬧。嗩吶聲越來越響,人們互相見面打招呼,然後吃了餄絡面又吃酒席,一圈下來,都坐在院子裡聊閒話。一會兒,擺在院子裡的嫁妝引起了小哥的注意。
  • 刺繡:東方奇技 繡美天下
    細小的繡花針在絲綢上遊走,呈出一片錦繡。一件繡品,從穿針到引線,從針腳到線尾,從開始到結束,打磨的不是時間,不是功夫,而是心性。用了心的繡品,一針一線,都能看出匠人的心意。再觸摸繡品的感覺,不再是冰冷的布料,也不是乾癟的絲線,而是一種溫度,這種溫度,可以融化人心。
  • 假如絡腮鬍男生和南方姑娘愛上同一件事兒:刺繡。
    ,從花草到星河,刺繡師用手中的針線,演繹一種繁複之美。法式刺繡講究凹凸的立體感,它採用「隱藏式反面刺繡法」。刺繡時,將面料正面朝下,用鉤針將珠片、水晶等從背面固定在面料上。這就完全成了「盲繡」,全靠繡者用手去感受珠片走向,繡出乾淨整潔的背面。看不見怎麼繡啊?
  • 鴨蹼手也能學會,3種刺繡新技法,謹以此文獻給可愛的鴨蹼手姑娘
    鴨蹼手也能學會,3種刺繡新技法,謹以此文獻給可愛的鴨蹼手姑娘有個姑娘在評論區留言,她說她很想學刺繡,可是她是鴨蹼手。
  • 「斷臂姑娘」楊佩用腳刺繡,用腳炒菜感動全國,她現狀如何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有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渾渾噩噩,不思進取,猶如蛀蟲在社會上生存,可有的英雄她們死亡了,即便自己已經離開人世,依舊活在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的心目當中。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女孩子,當初用腳來炒菜,用腳刺繡的最美斷臂女孩子楊佩,她現在怎麼樣了?
  • 刺繡大師繡出「活貓」古老非遺蘇繡萌翻網友
    刺繡是技,做人是藝,加起來才是技藝。然而刺繡的最高境界,是要有一種精氣神,除了要有五心之外,即恆心、決心、信心、耐心、信心之外,還要靠自己領悟,這才是』鳳穿牡丹『的絕技。」這是電視劇《鳳穿牡丹》中關於刺繡絕技的秘密,這也是抖音短視頻中眾多刺繡藝人的真實寫照。
  • 苗族蠟染與刺繡裡的婚俗元素
    《貴州通志》記載:「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即去蠟,則花紋如繪。」蠟染在貴州各少數民族中世代相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聚居在貴州山區的苗族、布依族、水族、瑤族等都使用蠟染,涉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戀愛、婚姻、生育用品、節日盛裝、喪葬以及祭祀專用的衣被、幡巾等都離不開蠟染。貴州各少數民族的姑娘從小就開始學習蠟染技藝。姑娘的裙、背帶、衣褲等都是自己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繪染出來的。
  • 用意識活在當下,比用頭腦記錄生活更可靠,只有這樣才能主宰心身
    抑鬱當中的時候人的意識是飛往過去的,處在焦慮當中的時候,意識是飄向未來的,所以身體被拋在了當下,只有通過合一的方法才能夠整合心身達到心身合一的目的。禪宗裡面也提到了這個方法:那就是用你的感知與當下建立深度的連結,發展出禪茶一味一期一會的概念,也就是說生命無常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並不是通過思維活在當下,是通過你的感知活在當下。
  • 抖音「高調少年」幫扶聽障兒童,用音樂治癒孩子
    近日,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高調少年》攜手公益機構「愛的分貝」共同發起一項聽障兒童幫扶活動,方志軒等多名參賽選手一起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用音樂治癒孩子們,幫助他們恢復語言能力。「愛的分貝」是由眾多播音員主持人共同發起的一項針對聽障兒童進行救助的公益項目。《高調少年》的高熱度為這次聽障兒童幫扶活動帶來了更多關注,不少抖音上的大學生們也參與到了此次活動中。此次幫扶活動旨在以音樂為載體,建立社會對聽障兒童的理解認知和長期關注,幫助孩子們回歸有聲世界,為萬千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
  • 瀘西刺繡:針尖裡遊走的千年時光
    各民族的文化互融互補,共同推動了阿廬文化的發展,這一進程中,各民族富有特色的手工刺繡成為阿廬文化一個的重要組成部分。向陽鄉山色村婦女金迎芝自己擁有一間小繡坊,各種活色生香的白彝特色手工繡品為這個古老的彝族生態村增添了古樸神秘的民族風韻。該村的刺繡大多保持原始的繡工和花樣,在傳承民族特色和創新方面不斷滿足遊客們的需求。
  • 【爆料來了】葫蘆傍身,化生龍心!新泰坦雙角童子、信使黑鯊龍大顯神通!
    其次,雙角童子還有著不錯的物理攻擊力、物理暴擊和減少控制時間屬性,讓他能夠在承傷的同時打出不低的輸出,為團隊貢獻出最大的作用。雙角童子的信使裝備欄如下:(普通):葫蘆傍身:從葫蘆中噴出煙霧,傷害並短暫眩暈前方敵人。葫蘆離體:吐出煙霧纏繞單個敵人,使之眩暈。「爆!」(普通):葫蘆傍身:舉起葫蘆錘擊地面,傷害並打斷範圍內的敵人。葫蘆離體:遁入霧中,向前移動並下落攻擊周圍敵人。「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