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殘疾是命運的不公,但生活道路的選擇掌握在自己手裡。身殘志堅的他們,是讓我們感動的力量,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堅強、勇敢、樂觀,他們代表了一種別樣的力量,激勵你我前行。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讓我們向自強不息的他們致敬!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接觸刺繡3年,自學成才,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摸索出了一條艱苦創業的向陽之路,這就是聽障姑娘季亞群的勵志故事。12月1日,大河網記者見到她時,她剛風塵僕僕地從北京結束培訓回來。
與刺繡結緣 一堅持就是3年
記者初見她時,她帶著自信溫暖的笑容迎面走來,和記者打著手語,侃侃而談她與刺繡結緣的故事。3年前的她還是一個為生計而四處奔波的打工人,每天起早貪黑,談不上什麼人生規劃和目標,只知道能多掙一點是一點。直到一次休息時翻看手機,無意刷到了刺繡的視頻,季亞群眼前一亮,被刺繡的精美工藝深深吸引了,因為熱愛,她決定專心學習並從事這門技藝。
這一瞬間的決定,就是3年的堅持。起初,她邊打工邊利用閒暇時間自學刺繡,不管打工多苦多累,她都堅持每天抽出時間練習。從自己跟著教程學習到參加培訓班,經過一年的學習,季亞群的刺繡作品越來越有模有樣,且精美生動中不失自然純樸。
做繡工活的季亞群
開辦刺繡工作室 事業有聲有色
「漸漸的,通過朋友的介紹和我自己在網上曬的作品,有人發現我的手工作品很不錯,開始有遠方的客人找我預定手工包包、布藝茶墊、布娃娃、刺子繡等。」季亞群說。就這樣,她的技藝越發精湛,靠著這門技藝也開始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於是,她在河南獨立開辦了刺繡工作室。
談到接到過的最大的一單生意,季亞群笑著說:「有一個深圳的客戶慕名而來,找我定製一件拼布刺子繡馬甲,籤了協議,我就開始不分晝夜地繡了一個月,完成這件馬甲,賣出了兩萬元。」這是季亞群頭一次接這麼大的單,完成了這一單,她十分開心,也很有成就感,特別是客戶對她的肯定給了她莫大的鼓勵。
季亞群的刺子繡作品
直面質疑 堅守初心夢想
對一個聽障姑娘而言,創業之路必然道阻且艱。創業之時,季亞群也遭遇了種種質疑之聲,「一個聾人能幹出什麼成績?」「女孩家還是踏踏實實打工掙錢最實在,開什麼工作室?」......聽到這些,季亞群失落、委屈、自卑,但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我就是要證明自己,就是要讓別人看得起。」她堅定地說。
至於聽障,季亞群從不把這認為是多大或者多要緊的事情。「我的客戶從沒有因為我有聽障而拒絕與我合作,他們是看作品說話的,他們相信我的能力,而我也會用最大的誠意為他們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季亞群平常通過微信打字的方式與客戶交流,面對面時,則由她的好友兼合作夥伴做手語翻譯進行交談。季亞群的自信和熱情周到的服務讓客戶對她肅然起敬,刮目相看。
季亞群回母校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
事業北上 向更高技藝發起挑戰
今年年初的疫情,讓事業初見成色的季亞群遭遇了不小的挫敗,每個月的收入直降到2000元左右。這半年多的時間,她繼續沉澱自我,加緊學習的步伐。今年8月,她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北京,在北京開辦了新的刺繡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11名繡工,全部由季亞群管理。事業北上之後,她對技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把刺繡和服裝設計、繪畫設計等結合起來,決定學習製作各具風格的服飾。
「今年我在徐州學習了手推繡,又在北京報名參加了服裝設計培訓班,11月,我還要去山東學習旗袍茶裝服裝設計,一連串的培訓讓我打開了刺繡世界的大門,而且,我明白了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鍛鍊出更加高超的技藝。」季亞群充滿憧憬地告訴大河網記者。
有一技之長傍身,才是生活的底氣!努力這件事,從來不挑人,季亞群憑著這股子拼勁和鑽勁,即使未來的路仍然坎坷難行,但她一定能見招拆招,笑著走下去。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