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此舉釋放...

2020-12-26 FX168財經網

文 / 星晴來源:FX168

【中國和新加坡啟動雙邊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今天(12月8日),中國和新加坡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雙方將基於負面清單模式開展自貿協定項下服務和投資自由化相關後續談判,以期進一步提升兩國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此舉釋放了兩國通過加強經貿合作深化互利關係、共同應對挑戰、促進經濟增長的積極信號。(央視新聞)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加快貨物貿易自由化 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如中日、日韓之間形成了新的市場開放,進一步拓寬了RCEP區域的市場規模,為未來區域內進一步的開放和融合奠定了基礎。  RCEP貨物貿易自由化貢獻巨大  2017年以來,受貿易單邊主義影響,全球經濟、貿易和投資出現衰退。2020年,在新冠病毒疫情的疊加影響下,全球各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國際論壇:釋放亞太地區經貿活力
     人民日報 12月7日刊登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泰國法政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阿頌西文章——釋放亞太地區經貿活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不久前正式籤署,標誌著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啟航。RCEP將在未來尤其是後疫情時代,極大釋放亞太地區的經貿活力。
  • 釋放亞太地區經貿活力(國際論壇)
    RCEP將在未來尤其是後疫情時代,極大釋放亞太地區的經貿活力。東協有信心和其他5個夥伴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推動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繁榮。RCEP最重要的價值之一是極大提升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RCEP正式生效後,亞太地區供應鏈的韌性將進一步得到鞏固。東協、中國都是全球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貿易更加暢通有利於製造業的持續繁榮。
  • 劉向東丨新形勢下中日韓應共同維護世界自由貿易秩序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前5個月,中國與日韓合計貿易額達到2290億美元,與歐盟的2295億美元相當,超過美國同期水平。由此可見,在中美經貿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球三大生產網絡(北美、歐洲、東亞)之間的貿易聯繫在減弱,而東亞經濟體內部的貿易聯繫在增強。中日韓區域內貿易依賴度有所增加。
  • 寮國總理通倫:推動東協—中國貿易投資便利化 應對經濟下滑挑戰
    俞靖 攝(聚焦東博會)寮國總理通倫:推動東協—中國貿易投資便利化 應對經濟下滑挑戰中新網南寧11月27日電 (記者 馮抒敏)寮國總理通倫27日在此間呼籲雙邊落實好在東協—中國領導人峰會上發表的成果文件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所做的承諾,為雙方人民創造實實在在的福祉,以應對經濟下滑的挑戰。
  • 深化區域金融合作 東莞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
    近日,記者獲悉,由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和東莞銀保監分局組建的市金融調度組,正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儘早、儘快落實達效。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背景下,東莞必須在金融上有所作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打好「引進來」「走出去」兩張牌,提升東莞金融創新發展的能力,深化區域金融合作,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為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闖關探路、攻城拔寨,貢獻「東莞力量」。
  • 我國在外資市場準入、投資促進保護、制度性開放等方面進展顯著...
    2019年以來,在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在政策制度、法律保障、「一帶一路」、開放領域與開放區域等方面全方位加強高水平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成效可圈可點「2019年以來中國在對外開放領域所取得的成效和進展可圈可點。」
  • 譚家才律師評RCEP系列4:RCEP中的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
    譚家才律師評RCEP 系列4:RCEP中的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答疑解惑1.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措施是RCEP貿易便利化措施的重要部分,您能講一下RCEP中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措施嗎在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方面,RCEP簡化了海關程序,通過抵達前處理、預裁定和信息技術運用等手段,提高了海關管理效率,簡化了海關通關的手續,加快了海關清關速度。2.RCEP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規定的目的是什麼?您怎麼看待?
  • 物流便利帶動貿易便利化
    會議圍繞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便利化、貿易便利化」主題,深入探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物流樞紐發展大計。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謝伏瞻出席主旨會議並致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金永健、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韓康在主旨會議上發言。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出席會議。
  • 服務貿易新引擎強勁啟動 全球服務貿易十強:中國排名第二
    即將在京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為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中國和世界經濟帶來新機遇,更將為服務貿易的升級發展探尋新路徑。這份報告認為,服務貿易可以幫助經濟體實現更快速增長、減少經濟不平等、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在技能、性別和經濟活動地點方面的包容性。縱觀全球數據,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服務貿易總體保持增長,對國際貿易貢獻度不斷提高。
  • 論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基本趨勢與現實挑戰
    其次,在新的背景下,一國貿易政策(關稅與非關稅措施)的制定和實施目的,不再是主要保護國內生產者免受進口競爭的影響,而是主要關注諸多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目標的實現。應對全球貿易自由化挑戰的基本方略當前,全球貿易的自由化面臨諸多挑戰,其原因不在於貿易自由化本身而在於貿易自由化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扭曲甚至反自由化的因素。維護全球貿易自由化發展離不開各國政府的適當政策以及國際協調機制,但在根本上仍然依賴於市場機制、分工機制與創新機制這三大動力機制。
  • ...屆五中全會強調推進貿易創新發展 專家解讀:讓貨物和服務貿易齊...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水平對外開放最大特徵是讓商品和投資的便利化、自由化高水準、完美結合,比如真正實現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等,讓中國市場成為外資的熱土。「另一個特徵是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 全球疫情蔓延對貿易行業影響有多大?2020年疫情背景下貿易行業展望
    中商情報網訊:當前「新冠」疫情在中國得到有效抑制的同時,卻出現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陸續蔓延並呈現不斷擴大的嚴重態勢。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7日6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526044例,累計死亡23709例,治癒122066人。
  • 中國與克羅埃西亞發表聯合聲明:維護並加強多邊貿易體制
    兩國10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雙方致力於自由開放貿易,維護並加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和單邊措施。聲明中,雙方一致認為,繼續深化中克關係與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將繼續共同致力於鞏固傳統友誼,支持經貿、投資、農業、交通和物流、發展戰略、科學、技術和創新、人文、教育、體育、旅遊等各領域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大福祉。
  • 商務部:今年前10個月中國對新加坡直接投資增長近1.3倍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2月10日介紹,今年前10個月,中國和新加坡雙邊貿易額達715.6億美元,同比增長0.5%;中國對新加坡直接投資增長近1.3倍,新加坡對華直接投資增長7%;雙方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6%。
  • 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線上召開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安蓓)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2日以視頻方式舉辦。雙方代表圍繞「中日經濟發展現狀及後疫情時代中日經濟合作前景展望」展開坦誠對話,議題涉及中日經濟形勢和疫情對中日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形勢和企業活動、數位化轉型、貿易和投資、可持續發展等。
  • 商務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與荷蘭外交部外貿與發展...
    12月16日下午,商務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與荷蘭外交部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卡格以視頻形式共同主持召開中荷經貿混委會第17次會議,就共同關心的中荷、中歐經貿合作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俞建華表示,當前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給中荷、中歐合作帶來新機遇。
  • 中新兩國外長承諾將相互支持經濟復甦,新加坡10月19日恢復新中簽證...
    根據新加坡外交部文告,今年正值新中建交30周年,維文和王毅重申了兩國之間極佳的關係,也提到兩國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一直保持高層交流。維文和王毅昨天也表示,樂見新中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以及在貿易、投資、民間聯繫等其他領域的雙邊合作取得良好進展。雙方承諾為經濟復甦提供相互支持,包括新冠疫苗和治療的合作,以及安全恢復國際旅行。
  • 促進貿易更便利 深化與東協合作
    促進貿易更便利 深化與東協合作——《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解讀之三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一年多來,聚焦通關監管創新、貿易轉型升級、口岸擴大開放等領域《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明確,自貿試驗區應當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實施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壓縮口岸通關時間,優化監管模式和程序,提高通關效率。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美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中美避免「新...
    羅奇說,中國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暴發所採取的舉措很不同尋常,確實證明了中國政府有能力控制住這場異常可怕的全球性流行病。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政府正致力於恢復生產和供應至正常水平,但全球經濟萎縮和外部需求低迷可能會對這一進程帶來一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