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後來者居上,殲20最特殊的是其氣動布局,殲20能夠躍居世界隱身戰機之首,是離不開它的成功設計。就像電視劇裡的「吸腥大法」一樣,可以說是將世界上最好的戰機氣動布局全部吸光了,殲20研發團隊用自己的一生學習去設計世界頂級的五代機,獨特的氣動設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對於中國戰機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世界五代戰機有中國殲20和突龍號(當時突龍號和突龍號爭做主角,但威龍很榮幸)、美國F22和F35、俄羅斯蘇57等五種明星隱身飛行器,F22和F35在近一段時間內都是風生水起,F22和F35在4月15日F22跌倒後,F35也隨之跌落地面,美軍兩種五代戰機「擺工」,顯然設計和妥善率有問題,才導致了輪番「撒嬌」,而蘇57直到現在才接到戰機接收通知,可能某些部分還需要改進。
殲20外形類似古代王者之劍,其機身合理與空氣融為一體,也是鴨式布局,甚至下一秒就可以輕鬆撕裂空氣阻力,殲20氣動布局不存在力氣不足的說法,不會出現「氣虛」,當殲20動力系統採用選擇性匹配,能力說明威龍的兼容性很強,這點可以輕視F22和F35,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到這一點,殲20的初始動力是國產渦扇10和俄制AL31F,這兩種動力都可以用來漁利,比如珠海和長春航展上,殲20就是一把「利劍」。
雖然渦扇-10並非殲20的第一選擇動力,但都使殲20運用得非常出色,說明殲20的動力布局是世界上最好的,作為殲20的動力可以在20,000米高空達到2.8倍音速,比普通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更快,與俄羅斯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相當,殲20是當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戰機,之前是F22的2.25倍音速,現在已經超越了殲20,殲20的最終動力系統裝備上渦扇-15,那就屬於五半代戰機了。
殲20、F22、蘇57三架五代雙發隱形戰機,其動力系統是殲20(裝備在渦扇-10上,中間推力12噸,最大14噸),蘇57(裝備在F119發動機上,巡航速度為1.5倍音速,最大推力10.2噸),蘇30(裝備在F119發動機上,巡航速度為1.5倍音速,最大推力17.2噸),其中最先進的是F119發動機,必須認清這一事實,俄制產品30可以說還沒有完全成熟,其可行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而渦扇-10和F119產品30的發動機並不是一個層次,要和渦扇-15競爭,因為渦扇-15不是矢量發動機,而渦扇-15是矢量發動機。
J-20屬於重型隱身戰機,它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鴨翼、側翼、升力體等,旨在提高隱形能力,超音速,機動能力。
實際上殲-20採用了對向遠距鴨翼,小展弦比大後掠角,大長比機身,突出的重點是飛行速度。這一氣動設計並沒有被排除在適用範圍之外,包括早期原型之一的殲-9世代,由於發動機一直都是個薄弱環節,因此也沒有被排除在外。
鑑於四代機的高度機動性需求,珠海航展中殲-20的飛行展示顯示,氣動布局使其具有極小的轉彎半徑和靈活的機動性。與傳統布局相比,鴨翼設計能夠提供更強的升力,並且具有更好的機動性。大後掠三角翼具有飛行阻力小的特點,更適用於超音速飛行,全動雙垂尾可提高飛行穩定性和機動性。
實際上分析殲-20的定位就可以理清其氣動布局,殲-20是一款空優戰機,在空軍三劍客中屬於奪取制空權的主力。J-20可以憑藉隱身能力遠距離奔襲,在對方未被發現前發起攻勢消滅敵方空優戰機,也可以任借戰場感知能力充當小型預警機的角色,指揮後續殲-10、殲-16攻擊作戰。這種戰鬥模式需要隱身+超音速飛行能力,也需要目前與殲-20修長的氣動外形相配合,即使是其外形再強大,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總體來看,殲20無論在隱身、機動性、氣動布局都能超過同代戰機,值得高興的是,能用渦扇-10發動機,已經把F22 「玩壞」了,要知道渦扇-10不是矢量發動機,而F119是矢量發動機,那殲20換成渦扇-15矢量發動機,更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