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說教育:父母的智信仁勇嚴

2020-12-12 看娃老爹

中國古代的春秋時期,傑出的統帥和軍事家孫武子著有兵法十三篇,即今所見的《孫子兵法》,其首篇《計篇》中提出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這其中的智慧對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也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父母如何才能做到「智、信、仁、勇、嚴」。

「智」是指智謀才能。先聖說:「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通常人們認為智是指知識的多少,其實不盡然,它包括:豐富廣博的知識和見識;有遠見,較好預測力和謀劃力;懂方法,識技巧;良好情緒智商,即情商,指情緒表現、承受力、修養等;有急智,良好應變和處理力。

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的智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具備非常廣博的知識和見識,能夠知道孩子發育和成長的特點,才能夠在那些紛繁複雜的育兒經驗、教育經驗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能夠在解答孩子小時候的十萬個為什麼當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讓孩子尊敬崇拜自己。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該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不隨意的發怒;同時在應對孩子的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夠及時的做出應對,能夠及時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些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智的表現和要求。

「信」是主指賞罰有信。賞罰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賞罰,讓人知何可為,何不可為,有所規矩始成方圓。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規矩有標準有要求建立適當的獎罰制度,獎有功,罰有過,公平行使;父母平時必須言而有信,不要隨便許諾,不要許諾而不兌現,以樹立父母的威信;父母同時要切記,賞罰只是一種必要手段,不宜濫用,不宜死板而不知應變。

「仁」是指仁義。孔子說:「仁者愛人,仁者無敵。」通常良好的仁義是為眾人所公認的,如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公平公正、誠實待人、謙恭進取、樂於助人和團結友愛等等。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愛心,真正的關心關愛孩子,不僅僅從物質上去滿足孩子,同時要從精神方面關愛孩子,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小有一種安全感,才能夠豁達大度,有愛心,願意去幫助別人,願意與父母交流,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

父母的愛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對孩子的愛,父母的仁愛要更廣泛一些,對自己父母的愛,對親戚朋友的愛,對每一個勤勤懇懇具,有良好行為道德的公民的尊重,這些都是愛的表現,都會對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重要的作用。

「勇」是指堅毅果敢。我想引用麥當勞創始人雷文洛克的話:「世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取代堅毅果敢的地位;才幹不能,有才能而失敗者比比皆是;天才不能,天才橫溢而又毫無進取者眾多;單靠教育不能,受教育但潦倒終身者充斥世間,唯有堅毅和果敢者無所不能,得到成功。」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僅要教授孩子知識,教授孩子做人要講文明懂禮貌,同時要教育孩子做人要有勇氣,不要畏懼困難,不要害怕失敗,對於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要勇于堅持,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要輕易言敗,不要輕易的認輸,這是孩子今後人生成功的必備的條件和品質。

同時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能盲目的衝動的做事,有勇無智者,如同敢於從二十樓往下跳而不知後果,有勇氣但是更要用智慧理智去控制自己的勇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嚴」是指紀律嚴明和嚴格訓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認真的態度,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地對待,做到最好;同時父母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敢於以身作則,要求孩子的的同時,自己也要在做人做事方面嚴格按照標準去要求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對於孩子的嚴格要求必須要合理適當,在確定標準和要求的時候,一定要同孩子進行討論,在孩子認可的基礎上制定出共同遵守的標準和規則,而不能父母一味地將自己的意志想法強加給孩子,強制要求孩子去執行,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
    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這句話在阿里巴巴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了。對於所有的管理者,這句話就是我們對自身最重要的約束與要求。對這段話熟悉的人,大概了解這段話的出處是哪裡,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大多是講的為將之道,為帥之道。兵法曰道天地將法,『道』指的是什麼?
  • 《孫子》中做事的智慧—「智信仁勇嚴」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子兵法·計篇》此五字,為將帥五質。而今天祥地和不舉兵事,亦是做人處事之精髓。五者兼備,築乎體膚,行於動靜,則為大才。其中尤以智為要。行路雖難,勇而進;大敵當前,韌而強。每日箴言:我們不但要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 三強價值觀之——智信仁勇嚴的解讀
    勇、嚴」這源自於二千五百年前的訓導,曾經指點激勵無數將帥奮進,在今天依然是指點激勵著無數管理者,是優秀管理看當銘記的訓導。先聖說:「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通常人們認為智是指知識的多少,其實不盡然,它包括:1.豐富的行業知識,較廣博的其他見識;2.有遠見,較高的預測能力;3.懂方法,識技巧;4.良好情緒智商,即情商(簡稱EQ),這主指情緒表現、承受力、修養等;5.有急才,要求反應敏捷,良好應變和處理力;6.智的修為是無止境的,要善於學習、
  • 要想教育好男孩,應該寬嚴相濟,父母如何把握好嚴與寬的尺度?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兒童教育學家和幼教工作者普遍認為:對男孩應當寬嚴相濟。該嚴的時候嚴,父母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起應有的威信;該寬的時候寬,孩子才能夠不被束縛,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悟透商祖白圭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強,經商賺錢事半功倍
    《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白圭被歷朝歷代的商人奉為祖師,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就是說,全天下所有經營工商業的人,都奉白圭為祖師。尤其在經濟發達的宋朝,他的地位被抬得更高,宋景德四年,宋真宗封其為「商聖」。以至於在現代,「白圭」仍然是財富的代名詞。
  • 荊州人的忠、義、仁、勇!|朱剛劍|關羽|新冠肺炎疫情|小龍蝦|監利|...
    全國醫務工作者及同行的父母、配偶、子女至景區售票處辦理免門票手續。醫務工作者團體參觀遊覽可與景區提前預約。自景區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廣東省、海南省援荊醫療隊成員憑荊州感恩卡和身份證終身免門票參觀遊覽。
  • 孩子天天通宵玩手機,每天只吃一頓飯,合格父母需具備哪3種素質
    有一個青春期男孩的媽媽,當看到孩子整天手機不離手,不願寫作業不想去上學時,情緒徹底崩潰了,帶著哭腔說:「我做媽媽的年數也不久,也是從生完你之後才成為媽媽的,我知道我們兩都需要時間成長和改變!」不得不說,這個媽媽經過教養實踐,著實看到了問題的核心——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教會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好孩子,而是孩子教會了我們父母如何成為一個好媽媽,著名教育家盧琴老師也曾說:「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 深圳智信新公司已經申請註冊「榮耀俱樂部」商標
    深圳智信新的全稱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其業務產品為榮耀手機等電子設備,來自華為公司的出售,距今正好一個月時間。既然榮耀手機被華為公司出售,榮耀就得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包括商標、專利、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等。
  • 一文告訴你「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是什麼
    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
  • 鳳凰智信關於近期情況的公告
    為進一步貫徹執行《關於進一步做實P2P網絡借貸合規檢查及後續工作的通知》(1號文)「三降」指引要求,基於行業普遍執行措施,鳳凰智信於2020年9月陸續停止了新標的撮合交易業務
  • 虛空先生淺解: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如何解釋?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說怎樣才能有智慧?好學就近乎有智慧了,要多努力地去學習,去學習聖賢的文化,去多讀聖賢書,去多學習聖賢的文化,聖賢書就是總結的道理,教給我們努力地去學習,這樣就在增長智慧。
  • 興智家庭教育創始人艾江生接受網易教育專訪:我們將在家庭教育這條...
    其實,許多親子問題,大多是父母和孩子親子關係出現問題。我們傳統家庭教育導向是「孩子乖巧聽話就夠了」、「成績好才是真本事」... ...孩子的心理需求有沒有得到滿足,常常是父母忽視的。孩子出現了「厭學、叛逆、打遊戲... ...」問題,父母才開始著急起來,到處尋求幫助,卻從不從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上尋找問題,仿佛都是孩子的錯。
  • 孔子為什麼說「孝悌」是「仁」的根本
    「我們簡單的翻譯一下這段文字:有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說呢,一個人孝敬長輩尊敬兄弟的人,很少會犯上;不犯上的人呢卻又喜歡作亂的這種人,我們也沒有見過。君子要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立」自然也就有人仁道。所以孝悌是「仁」的根本吧?我們現在讀古書,大多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大概了解了字面意思之後也許還會有人不贊同,「孝悌」怎麼會是「仁」的根本呢?儒家說的「孝悌」都是「愚孝」的?
  • 【談古論今說盛澤】盛澤鎮名的由來
    這裡將把作者沈瑩寶所著一書《談古論今說盛澤》一一發上,從盛澤的歷史風物、風土人情、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以絲綢文化為主線,再現江南名鎮盛澤的獨特風採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其一,「盛斌結寨」說。清同治《盛湖志》載:「湯豹處貯真齋筆記曰:『明天啟三年,耕夫鋤地得南宋單昇墓碑,稱阡(遷)于澄源鄉盛寨蕩之漘。』豹處引《祥符圖經》謂:『吳赤烏初,盛斌結寨於此,故名。寨訛為澤,音近耳。』此說似確。」湯豹處是明末清初之盛澤名人,《盛湖雜錄·湯豹處軼事》稱其好吟詠,善鼓琴,書畫尤工,其繪水之作被譽為「曠世仙筆」。他的筆記所載之事應該可信。
  • 李景林:論孝與仁
    儒家孝的觀念,不僅是對在世父母長輩而言的,而且包括生命成始成終的意義在內。為什麼要孝?人的生命,根源於父母,父母的生命,根源於父母的父母。由此返本復始,人的生命,可以說是本原於天地。所以,進一步說,儒家的孝道思想,還包涵著一種通過「慎終追遠」以追尋人的生命本原的形上學意義。《禮記·中庸》說:「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 仁:中華法系的重要文化基因-光明日報-光明網
    傳統道德名目眾多,但可以用一個總概念「仁」來加以統攬。馮友蘭說:「惟仁亦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統攝諸德。」認為忠孝節義悌禮智信廉恥等各種德目,全都包含在「仁」的範疇之中。《說文·人部》釋云:「仁,親也,從人從二。」其字形構造為「人」與「二」的結合,意指用親的態度去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依朱熹之言,仁即是「天理」「人情」;用王陽明的話講,仁便是「良知」。
  •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每個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針對「管教孩子是嚴點好還是松點好」這個問題,父母們之間更是有著很大的爭議。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度,總是會選擇用錯誤的方法來教育和培養孩子,不但沒有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反而還害了孩子。家長們管教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這3個原則才會更有底線。
  • 【GET2020】核桃編程齊峰:在線教育下半場比拼的是組織力
    核桃編程戰略運營副總裁齊峰芥末堆 李婷 11月27日報導11月24日,在芥末堆主辦的「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核桃編程戰略運營副總裁齊峰帶來了《在線教育下半場比拼的是組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