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去年山東省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目前,全國已有10個省市加入到「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它們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除了北京和內蒙古,其它8個省市可是都在中國東部的海邊上。
2008年,上海第一個進入「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2009年,北京第二個加入;2010年,天津第三個加入;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同年加入;2014年,福建、廣東、遼寧同年加入;2015年老十山東加入。這樣看來,直轄市最具優勢。
世界銀行在2012年的時候用人均GDP1025美元和人均GDP12475美元兩把尺子把全世界214個國家和地區分為三個「世界」:人均GDP1025美元以下為低收入國家,人均GDP12475美元以上為高收入國家,中間的為中等收入國家。對照一下,我們如何?
天津最高,人均16700美元;北京第二,人均16400美元;上海第三,人均15800美元。這三大直轄市已經完全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可是,我們還有人均GDP剛過4000美元的甘肅、雲南和貴州。最前面的三個和最後面的三個居然相差著4倍,這就是中國。
現在,中國經濟也已經形成了三個世界或者三個梯隊:天津、北京、上海成為正向人均2萬美元邁進的第一梯隊;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山東成為人均突破1萬美元的第二梯隊;剩下的省份就算是第三梯隊或第三世界了。看看你在哪個世界裡?
第一梯隊裡的上海人問:「我們上海人最富有,天津怎麼排前頭了?」北京人說:「北京人最有錢,我們還委屈呢?」第二梯隊裡的遼寧和內蒙卻說:「我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怎麼把我們跟廣東、江蘇和浙江排一起了?」看來,光用GDP來衡量財富水平是不行的。
我說東道西地拉扯了這麼一大堆,就是想說,我國的經濟發展既不平衡又很複雜,這是我們躲不掉的最大特色,所以,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不能一刀切,要講究差異化;不能不幹工業4.0,也不能全乾工業4.0;我們有發達國家的樣子,也有落後國家的影子。
記得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稍早時間在北大課堂上講過的一句話:開發大西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西北地區放開銀行業,放開計劃生育;放開了銀行業,那裡就有了錢;放開計劃生育,那裡就有了人。我覺著,厲老的意思就是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到地區的差異。
我有個建議,我們在經濟布局上能不能利用我國獨特而強大的行政優勢將我們的產業和技術按梯隊依次排開。比如,將第一梯隊的省份確立為研發創新中心,將第二梯隊的省份建成高端製造業中心,將第三梯隊的省份作為低端製造業中心,盡其所能,各得其所。
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完成我們的區域經濟產業轉移,而且還可以完成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同時還可以保證各個區域間相互協調、相互補充,在有序的梯次接力中將各地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實現中國經濟的整體進步,也許這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辦到的事情。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的「協調」和「共享」就包含著中國的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
作者:韓文高,著名經濟學家,蹦躂小夥伴
技術支持:成成、文允、雅芳、明菊
審核:小黃豆、梁子、翠梅、山豆、二人有餘、寶寶、志強、冬戈
總協調:深谷幽蘭
註: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供各位書友參閱。
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
歡迎其他友情組織或個人轉載分享
尊重作者,尊重原創
轉載敬請註明出處「二馬看天下(EMKTXWTT)」
謝謝!
微信號:EMKTXWTT以文會友,以文載道
貫通正能量,打造新思維
註:二馬平臺新增加了評論功能,每篇文章的底部都可以進行評論,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到二馬評論當中,我們會選擇一部分評論在文章裡展示給大家。二馬期待和大家一起進步!
如果您喜歡,請點讚,您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