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已經形成三個「世界」 二馬蹦躂評論

2021-02-18 二馬看天下

隨著去年山東省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目前,全國已有10個省市加入到「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它們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除了北京和內蒙古,其它8個省市可是都在中國東部的海邊上。

2008年,上海第一個進入「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2009年,北京第二個加入;2010年,天津第三個加入;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同年加入;2014年,福建、廣東、遼寧同年加入;2015年老十山東加入。這樣看來,直轄市最具優勢。

世界銀行在2012年的時候用人均GDP1025美元和人均GDP12475美元兩把尺子把全世界214個國家和地區分為三個「世界」:人均GDP1025美元以下為低收入國家,人均GDP12475美元以上為高收入國家,中間的為中等收入國家。對照一下,我們如何?

天津最高,人均16700美元;北京第二,人均16400美元;上海第三,人均15800美元。這三大直轄市已經完全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可是,我們還有人均GDP剛過4000美元的甘肅、雲南和貴州。最前面的三個和最後面的三個居然相差著4倍,這就是中國。

現在,中國經濟也已經形成了三個世界或者三個梯隊:天津、北京、上海成為正向人均2萬美元邁進的第一梯隊;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山東成為人均突破1萬美元的第二梯隊;剩下的省份就算是第三梯隊或第三世界了。看看你在哪個世界裡?

第一梯隊裡的上海人問:「我們上海人最富有,天津怎麼排前頭了?」北京人說:「北京人最有錢,我們還委屈呢?」第二梯隊裡的遼寧和內蒙卻說:「我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怎麼把我們跟廣東、江蘇和浙江排一起了?」看來,光用GDP來衡量財富水平是不行的。

我說東道西地拉扯了這麼一大堆,就是想說,我國的經濟發展既不平衡又很複雜,這是我們躲不掉的最大特色,所以,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不能一刀切,要講究差異化;不能不幹工業4.0,也不能全乾工業4.0;我們有發達國家的樣子,也有落後國家的影子。

記得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稍早時間在北大課堂上講過的一句話:開發大西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西北地區放開銀行業,放開計劃生育;放開了銀行業,那裡就有了錢;放開計劃生育,那裡就有了人。我覺著,厲老的意思就是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到地區的差異。

我有個建議,我們在經濟布局上能不能利用我國獨特而強大的行政優勢將我們的產業和技術按梯隊依次排開。比如,將第一梯隊的省份確立為研發創新中心,將第二梯隊的省份建成高端製造業中心,將第三梯隊的省份作為低端製造業中心,盡其所能,各得其所。

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完成我們的區域經濟產業轉移,而且還可以完成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同時還可以保證各個區域間相互協調、相互補充,在有序的梯次接力中將各地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實現中國經濟的整體進步,也許這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辦到的事情。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的「協調」和「共享」就包含著中國的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


作者:韓文高,著名經濟學家,蹦躂小夥伴

技術支持:成成、文允、雅芳、明菊

審核:小黃豆、梁子、翠梅、山豆、二人有餘、寶寶、志強、冬戈 

總協調:深谷幽蘭

註: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供各位書友參閱。

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

歡迎其他友情組織或個人轉載分享

尊重作者,尊重原創

轉載敬請註明出處「二馬看天下(EMKTXWTT)」

謝謝!

微信號:EMKTXWTT

以文會友,以文載道

貫通正能量,打造新思維

註:二馬平臺新增加了評論功能,每篇文章的底部都可以進行評論,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到二馬評論當中,我們會選擇一部分評論在文章裡展示給大家。二馬期待和大家一起進步!

如果您喜歡,請點讚,您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周其仁:中國經濟已經「起飛」了,但面臨三方面嚴峻挑戰
    但是,中國經濟的未來仍然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如何處理好與先進國家的關係;二是中國經濟體量巨大且內部極不平衡;三是在降低速度時維持產業之間、地區之間的平衡難度極大。他號召在座的各位經濟學家研究這些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對中國這架「巨型飛機」,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機群」的「起飛」做出貢獻。
  • 李若谷:「三低」成為世界經濟新常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能否持續?
    「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世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進入第十三個年頭,但我們並沒有看到通貨膨脹的出現,雖然經常有人提醒我們通貨膨脹就要來了。大量的資金沒有走向實體,而是股市繁榮,這種虛擬的繁榮到底能堅持多久?對經濟是好是壞?」
  • 世界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評論
    ——經濟力量的差距。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經濟力量居世界首位,中美兩國的經濟實力天壤之別。當時,美國的鋼產量是8772萬噸,而中國只有61萬噸;1950年美國工農業生產總值1507億美元,而中國只有100億美元(574億人民幣)。美國還擁有原子彈和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具有最強的軍工生產能力。
  • 「三個基本」的形成過程和主要內涵
    這裡所說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可以簡稱為黨的「三個基本」。「三個基本」也被寫入黨的十九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三個基本」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指南,是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政治指引,值得高度重視、深入學習。  「三個基本」雖然是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來的,但其形成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 評論| 網際網路公司的三重挑戰
    網際網路經濟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焦慮和困擾,人們不斷呼籲政府進行更多管制,這在刑法等領域的立法中已經有所回應。事實上,一場討伐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輿論風潮逐漸形成。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等三家公司的處罰本應該是一項很正常的執法活動,畢竟處罰所依據的《反壟斷法》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它在中國已經實施了12年。只不過直到此時,反壟斷執法機關才首次公開對涉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等VIE結構公司的經營者集中交易進行執法,說白了是政府做了早該做的,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是「該來的終究來了」。
  • 中國古代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究竟如何?
    據統計,我國現在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祖國越來越強的同時,我們也忍不住為她而感到驕傲,:"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強國,華夏民族締造了很多輝煌燦爛的文明。在近代之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全方面引領全球。
  • 三個世界第一!
    三個世界第一!快遞業務量完成635億件,近10年年均增長39.1%,業務量躍居世界第一,相當於每天有約1.74億件快遞。我國運輸服務的通達性和保障性正在顯著增強,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注入了強大動能。中國交通超級工程舉世矚目,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 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五個更多」指什麼?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一個立足點」、「四個著力」和「五個更多」的要求,這是對黨的十七大報告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繼承和深化。 關於「五個更多」。一是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
  • 從三個歷史節點看中國經濟發展奇蹟
    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改革創新,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發展奇蹟。新中國用鐵一般的事實向世人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僅善於打破一個舊世界,而且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歷史的對比最有說服力,人們可以從無數個視角進行這樣的對比。
  • 三個好消息傳來,美日媒體紛紛表示,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引擎
    以往中國人追捧日本貨,在日本買大量馬桶蓋子,很多學者追捧日本的「工匠精神」,不知道現在日本有沒有公知在追捧中國貨,說中國製造有什麼精神?第二個好消息是,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規模逆勢增長,呈現出顯著復甦態勢。據中國海關總署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
  • 統治與文明,大航海時代殖民帝國的形成與世界經濟發展
    由於無可爭議的海上霸主,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5世紀末籤署了條約,並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實際上就是相當於將整個世界瓜分了,不過雖然奠定了強盛的基礎,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並沒有維持這一霸主的趨勢,隨著英國、法國陸續崛起,西班牙和葡萄牙最終逐漸的沒落,但是從二者不斷的航路開發過程中,各個殖民帝國也已經悄然形成,並伴隨著時間推移,對整個世界造成重大影響。
  • 彭博社:中國已經證明,世界多麼需要中國
    (觀察者網訊)昨日,我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彭博社就此刊文,稱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經濟復甦疲軟之際,「中國已經證明,世界多麼需要中國。」彭博社報導截圖12月1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彭博社亞洲經濟專欄作家丹尼爾·莫斯(Daniel Moss)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已經證明,世界多麼需要中國」的評論文章。此前3小時,彭博社的另一篇報導對中國最新的宏觀經濟數據做出分析,稱其顯示了中國進一步領先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 評論:質量競爭經濟改變德日國運 中國應向質量競爭經濟轉型
    儘管1985年後,由於錯誤的宏觀經濟政策,日本經濟備受挫折,至今仍深陷失落的30年裡而無法自拔,但日本企業與產品在某些方面的競爭力,仍不容忽視。一位知名企業家在一次論壇上曾描述他的一次經歷,他說他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裡,還在北京北四環路的小商鋪前,看到一個醒目的廣告牌——「日本原裝,品質保障」,他說當時這個廣告牌徹底震撼了他。
  • 形成堅實強大的國內旅遊市場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形成堅實強大的國內旅遊市場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18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網友熱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上午10時整,「轉正」二字在網上刷屏,這條消息令人振奮:在一季度回落6.8%的基礎上,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大幅提升10個百分點,同比增長3.2%。參考消息網近日發文介紹說,外媒稱,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復甦前景「穩定」,「很多經濟指數目前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發文介紹說,美國彭博社專欄作家丹尼爾·莫斯撰文指出:「中國經濟歸來,世界鬆了一口氣。如果沒有中國經濟的反彈,全球經濟復甦將變得更加脆弱。」
  • (深度思考)新的世界大戰或打不起來,但經濟戰爭已經打響
    國家不應該出來幹預,否則將會引起連鎖反應,可能會導致現有世界經濟秩序發生改變,甚至會破壞目前的世界和平經濟秩序,從而促使世界全球化的經濟秩序分裂為若干陣營,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自由競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美國卻自此開始騷動起來!道理很簡單,因為華為是中國的,換作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美國都不會開啟接下來的騷動之路。
  • 金融泡沬形成三要素
    自發的樂觀主義情緒的高漲,不斷地給資產價格打氣,並將投資和資源不適當地吹大到如此巨大的程度,以至於接下來不可避免地要引發崩潰和重大的金融和經濟災難。  梳理完學術界有關泡沫的闡述,作者提出了他的「泡沫形成三要素說」:一輪投機泡沫的形成,有賴於人的動物精神、外部衝擊力及政府或央行的信用擴張這三大要素。
  • 在新發展格局中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良性互動
    作為一個致力於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大國,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大更堅實的步伐,同時也能為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創造更多更好機遇。以暢通國內大循環形成發展新優勢全球政治經濟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逆全球化現象加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良性互動也受到影響。
  • 思力網評: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者
    「觀察中國發展,要看中國人民得到了什麼收穫,更要看中國人民付出了什麼辛勞;要看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更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  40多年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也發生歷史性變化。
  • 劉曉光:農民工二次返鄉潮出現,中國經濟如何應對?
    2020年註定是中國和世界經濟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和微觀市場主體產生了劇烈衝擊,全球經貿體系經歷了「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大停擺」。各國紛紛推出的一攬子宏觀刺激政策都是「史詩級」的,十年前沒有,未來十年也難以再有。疫情過後,全球經濟格局將再次發生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