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七夜的禪修之旅:從第一天的報到、起七,第二天的八關齋戒,第三天以後每日十支香的靜坐,及最後一天的總結會,無一不是在幫助我們調身、調心、調息、調飲食、調睡眠,在行住坐臥中保持覺性,找回真實的自己。禪七期間,悠揚的鐘鼓聲揭開了每一天的序幕。
早課時,法師帶領大眾虔心唱誦,攝受人心的梵音迴蕩整個殿堂。過堂時,看到忙碌的行堂菩薩及豐盛營養的飯菜,皆會心懷感恩:感謝 老和尚、住持和尚、大眾法師和所有參與護七、打七的學員,成就這一切殊勝因緣。聽著法師細心地叮嚀「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原來過堂也是一門功課,聲聲入耳,難以忘懷!靜坐時,監香法師總是慈悲護持大眾攝心用功,
而老和尚、住持和尚和主七法師也總在我們不知如何把持心念時,適時地為大眾開示修行法門。眾生時時刻刻向外攀緣,追逐財色名食睡,在物慾橫流的衝擊下,心靈早已千瘡百孔,幾番輪迴,業障依舊,能領悟者幾希。未接觸佛法前,在慾海中浮浮沉沉,渾然不知欲生諸煩惱、欲為諸苦本,還視苦為樂,愚痴至極。學佛後,透過禪修方知欲望是裹著糖漿的毒藥,就像披著美麗外衣的惡魔,虎視眈眈地潛伏著,稍不留神,即令己陷入苦海深淵,難以自拔。
所以,唯有保持當下清明的覺照,時時警惕自己,方能真正脫離輪迴的羈絆。靜坐時,最常出現的毛病就是妄想與昏沈,似乎一個念頭才過,另一個念頭馬上升起;明明精神不錯,怎麼一閉眼昏沉即來。在法師的鼓勵下,告訴自己要勇於突破,經過不斷的努力,內心終於漸漸沉靜下來,能夠安住當下。所謂「眾生心,遇境而生」,也就是眾生常隨境轉,無法作主。
法師教導我們打坐時曾說:「打坐,不只是我們的身在座,心也要能坐;心坐得住,身才能安定下來。」作得了主,就能不隨境所轉。再者,我們打坐時,腿常常會酸、會痛,要如何克服呢?其實身體酸痛的產生,除了可能氣血不通外,另一原因就是心念太執著於酸痛的感覺。譬如受傷時,雖然疼痛難耐,但可能朋友說了笑話,我們還是會開懷大笑,為何當時我們能跳脫疼痛的感覺呢?
因為我們的心念已專注於笑話上了。行香時,法師亦提示大眾:「人在哪裡,心在哪裡,當下這念心要專注、清楚、明白。」因此不管是打坐或行香,乃至念佛、誦經、拜懺,這些都能夠幫助我們鍛鍊心性,提升我們的智慧。若能體會這些道理,並且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對於修行定能有很大的幫助。當引磬聲響起,緩緩地放下雙腿,動動身體,不僅通體舒暢、意識清明,連行香都覺得安然自在。因為禪七禁語的關係,少了人聲的吵雜,更能清楚內心的起伏而專注用功。
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七、八十人同住一室竟能如此安靜,所有的作息只要聽著板聲就可運作。這次出門,放下了許多外在的束縛,如:手機、鑰匙、錢包、信用卡、……,只要人到、心到,即可享受平日難得的自在!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常感謝法師的教導,亦感恩老和尚的慈心悲願,讓我們有機會接受佛法的薰陶,免去無謂之苦,否則此刻的我還不知在何處流浪?所以有識者,歡迎親臨精體驗佛法的奧妙,相信大家必能有所收穫,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