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老和尚的傳奇一生

2021-03-02 觀音文化傳媒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農曆十月二十六日;福建惠安人,俗姓黃,名文來。因家境清寒,師四歲鬻與晉江縣李姓人家作養子。李家務農,以種植水果度日。養父母膝下無子,待師視同己出。師幼時,體弱多病,養父母憂心如焚,為保平安,依當時風俗,到附近觀音亭許願,將師送於觀音菩薩當契子。師宿具慧根,養母信佛茹素,師亦隨之茹素,未曾動搖。師十一歲,養父母相繼去世,師深感世事無常,乃萌出家之念,投泉州承天寺,依專修苦行之瑞芳法師,公上人見師年紀尚小,命師先安住寺內學習外坡職事。

   十九歲,在親友安排下,老和尚至南洋謀生,因未受教育,僅能從事打雜僮僕工作;轉而與人結隊上山墾林伐木以維持生計。師雖從事苦力工作,依然不受環境影響,我食我素。一日,有一運材車翻落山崖,師於事前即有預感,曾提出警告,無奈眾人不信。事後有同鄉獻言:何不出家修行度眾?師若有所悟,於是束裝返鄉,決志出離。

   師年三十四於承天寺正式披剃出家,名照敬,字廣欽。師出家後專志苦修,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曾擔任大殿香燈打板之職,某次因睡遲而延誤打板時間,深自懺悔,自此以後,每日於佛前打坐,不敢怠慢,自然而然打下不倒單的基礎。

    1933年,師前往莆田縣囊山慈壽禪寺受具足戒,具戒歸來,決意入山潛心修行。師只帶了簡單衣物與米十餘斤,前往泉州城北清源山,覓得一半山巖壁數尺見方之石洞為安身之處。師於洞中稍事安頓,便參禪潛修。過了幾天,忽有一隻猛虎入洞來,師心一警,隨即告知將以此地作為修行場所,囑其遷往他處,之後又為猛虎說三皈依。猛虎對師似無傷害之意,停留片刻,竟搖尾而去,嗣後且不時率同虎妻虎子前來探視,溫馴如家畜。上山砍柴的村人,見師與猛虎相處融洽,個個稱奇,伏虎和尚的封號不徑而走。

  自此,柴夫們經過,總會留意師父行蹤,偶或遙見,也會打個招呼。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至鼻息全無。柴夫們因久不見師影,遂攀巖察看,只見師閉目靜坐,狀甚安然,誤認師已圓寂,走告承天寺。承天寺住持轉塵老和尚,心知有異,遂偕同弘一大師上山探視,弘一大師見狀讚嘆道「此種定境,古來大德亦屬少有」,在師前彈指三下,師乃出定。當時泉州一帶曾為之轟動。師在清源山石洞苦修十三年後才返回承天寺。

    一日,師在承天寺內遇見一位遊客林覺非居士,兩人相談甚歡,遂結下師徒之緣。師知林居士將前往臺灣謀生,便對他說:你去了臺灣,要與我來信,臺灣佛教受日本神教影響,已是僧俗不分,我與臺灣有緣,將渡臺建道場度眾生,以我此身,為佛修範,以挽佛教狂瀾,重歸正軌,此吾所願,望你謹記。1947年四月,任職臺北鐵路局的林覺非居士忽接到師信,決意擇日來臺。是年六月,師乘船抵基隆,掛單極樂寺。

  老和尚來臺以後,曾有三次長時間「入定」的紀錄,日僅以少量的水果維生,不食熟食,而有「水果師」的雅稱。到了晚年,和尚又以流質食物來替代水果,非一般人所能為。老和尚駐錫承天寺後,便很少外出,除雨天外,夜間輒於林間趺坐修行,數十年如一日;然破曉時分,初晨露水卻不曾沾溼老和尚周圍坐處,此亦非一般人所能為。由於老和尚慈悲方便,禪定功夫莫測,每日來山訪問者,各式各樣人物皆有,而老和尚以一不識字老人,對答應付自如,佛法造詣不可思議。曾有弟子問他:如何能懂經文?老和尚答曰:「前世讀過。」因此,曾經親近過老和尚的弟子,都深深相信老和尚是乘願再來的菩薩。

   1974年,老和尚已經八十三歲高壽?曾對弟子表示即將舍報,經弟子一再懇求,獲老和尚慈悲俯允,延緩時日。此數年間,應信眾之請,分別赴南投、臺中、嘉義、花蓮等地弘法度眾。1982年,指派弟子傳聞法師至高雄縣六龜鄉籌建妙通寺;1984年,老和尚南下駐錫妙通寺,時常手敲木魚,引眾念佛。

  1985年十月,妙通寺舉辦護國千佛三壇大戒,求戒四眾弟子多達兩千五百餘人,盛況空前為歷年之冠。1986年農曆正月,老和尚九十五歲示寂,荼毗後留下數千顆舍利子,供信眾瞻仰。

    老和尚一生傳奇不斷,度化何止千萬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市井小民,無不受到感召。1975年,蔣經國先生受任行政院院長,期間曾多次上山拜見老和尚。有一回,蔣院長將前往美國訪問,臨行前驅車前往承天寺拜見老和尚,老和尚提示此行有驚無險,不必擔心。果然蔣院長在美國期間突遇槍襲,所幸無礙。

  我國一代哲學宗師方東美教授一生精研哲理,學貫中西,最推崇佛學的華嚴世界,他認為大乘佛學就是哲學中的最高理論。在臨終之前,自覺進入佛門,便由醫生陪同,上山皈依廣欽老和尚。 

  老和尚住世的時候,對於前來問法的人,不論年齡修為,他只有四個字:「老實念佛」。這樣「簡單」的修行方式是不容易說服自以為有境界的人。每有輕慢者,老和尚常懇切慈悲勸勉:「念佛不是簡單的修行,必須全身放下,所有內在外在的紛擾,都要摒棄,一心只有佛號。要能將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絕對會證得一心不亂。如果你們信我的話,老實念佛,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其至在夢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號謹記在心,不為六根塵境侵擾,到了這個地步;自然心不貪戀,意不顛倒。等到功夫純熟,西方極樂世界自然現前。」 

  廣欽老和尚行腳弘法六十載,長年的修行與多次的證悟,他告訴弟子:學佛沒有捷徑,不分愚智,每個人唯有老實念佛,一心不亂,才是成佛之道。 

  在老和尚示寂五年,也就是老和尚一百歲誕辰時,老和尚弟子傳悔法師曾經表示,承天寺秉持老和尚生前教誨,只舉辦彌陀佛七追思紀念會,讓信眾追思老和尚的德行與教化,雖然他身為承天寺的住持,但仍謙稱自己沒有任何修行,在領眾的一切方式,完全與老和尚住世時一樣,就是「行住坐臥,老實念佛」。

  傳悔法師雖然在今年圓寂,但是承天禪寺長久來的法統以及廣欽老和尚的風範,卻將會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

 

                          廣欽老和尚——傳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廣下欽老和尚,大家讚譽他是「佛教界的國寶」,他老人家九十五歲往生前兩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老和尚九十二歲那年,末學曾經有機緣跟著他老人家爬山,老和尚走在前面,步履矯捷,末學跟在後面相當吃力!當時承天禪寺還在建築中,有一段路障礙物很多,末學走得差點絆倒,老和尚回過頭來說:「要走好哦!」聲音雖沙啞卻懇切有力,眼神嚴肅而無限慈悲,末學非常慚愧,至今人生道路上屢經蹉跌,深覺「走好」之不易,頭破血流之際,回思此雙關之語,驀然淚下。

    有人想像他是非常玄異的,就要去「探查探查」,在旁聽了半天,怎的老是說:「念佛!」「不要吃肉!」就想:「這我也會說啊,何必來問這老和尚」,不錯,話人人會說,但問題是我們沒有像他老人家下過那樣的苦行真功夫,也沒有感人的德行,就是熱心去人家中苦勸,人家尚嫌囉嗦,而他老人家降伏了自己,在念佛用功上,下了非常深的功夫,自自然然感動千千萬萬的眾生,他年輕時在深山洞中打坐修行,帶去的食物吃完了,就只藉著樹籽山薯維生,三件衣服補得只成一件,近六十年長坐不臥,對物質方面需求極低。在大陸承天寺叢林中,他的師公上轉下塵老和尚教導他:「吃人家不要吃的,穿人家不要穿的,做人家不要做的,以後你就知道!」並只要他苦行念佛,他老老實實地實踐了這些教訓,在心地上下功夫,終於成為一位極不平凡的人,許多人一見到他老人家便忍不住感極而泣。

  他的開示經常只是一兩句最要緊話,我們果真信得過,絕不虛度此生!就像前面說:「念佛!」「不要吃肉!」我們果真念念都在念佛,讓佛大覺悟的光明智慧慈悲隨時充滿心中,豈不是隨時吉祥?不再有人我是非的痛苦;不再受貪嗔痴的燒灼。果真放淡口腹之慾,照老人家所教「不要吃肉」,慢慢會體驗到「本是同根生」的滋味,會體驗到慈悲的喜悅,當生天天心情坦蕩;再深信切願求生西方,臨終必蒙佛接引,解決生生世世的生死大痛!老和尚兩句話便明白指示出一生成佛光明的大道。老實的人信受奉行就得大利益,不老實的人便喜歡談玄說妙,弄些稀奇古怪,誇張一些神通,而忽略了他度人於了生脫死最要緊的教導。

  老和尚的弟子告訴末學,老和尚在世時,一天,有個人提了一個「○○七」的手提箱,非常神秘地上山,要求見老和尚,而且非要單獨見老和尚不可!因為過去曾經有人圖謀不軌,所以弟子不允許他單獨見老和尚,這人說有要事請問,後來他就去附在老和尚耳邊,非常鄭重地問說:「老和尚,人家都說您有神通,您老實告訴我,您到底有沒有神通?」老和尚也很神秘鄭重附在他耳邊說:「我告訴您,我有吃就有通,沒吃就不通!(臺語)」這是發人深省的,佛法的奧秘就是平淡,而不是令人好奇而趨之若騖的神通或光怪陸離的異相。神通人人本都具有,只是被貪心、憤怒、愚痴、傲慢、疑惑等煩惱埋沒而不能顯現,有神通若不能解決生死的問題也是罔然。向外去尋求「所謂有神通的人」相助更是捨本逐末,老和尚說:「向人求,就會遺失釋迦佛。」

  末學覺得老和尚最令人震撼,最偉大的「神通」是他的忍辱功夫,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當年他由深山回到大陸承天禪寺,鬚髮皆長,宛如山人,無人認得他,經過表明才知究竟。而過了一段時間,寺中當家師和殿主為了考驗他的功夫,故意把功德箱的錢財藏起來,然後對他表疑。於是舉寺認他為賊,數月白眼惡言交加,而他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安然自在。這是何等磊落的胸懷,何等自由的逍遙人,這種忍辱神通比什麼「冒煙、放光」要神奇太多了,因為燒紙也能冒煙,點燈就可放光,但我們捫心自問,誰能被誣為賊,而仍安然如飲甘露不加辯白?誰有這般洞破世事如幻如化的功夫便是大智慧人,值得頂禮膜拜,然而我們很不幸常常成為老和尚所形容的——「石頭狗」——「追逐石頭的狗」,人家要我們跑,很簡單,只要隨便扔個石頭我們就亂追一通,追得精疲力盡,竟只為了一塊不能吃的石頭!老和尚瞪大眼睛說:「這樣沒主張,怎麼去西方?!」他老人家是自己的主人,生死自在,難怪老少敬仰,他不求名聞利養,而因為是真操實踐,更令人心服。

  有一次有位新聞記者上山勒索,向老和尚威脅說:「我的筆是很厲害的,假如不給錢,就把你登一篇!」老和尚只安然道:「儘管登上去,隨你怎麼寫,我不要人家恭敬,人家恭敬我,我要天天念大悲咒加持大悲水;人家不恭敬我,我正好靜靜念阿彌陀佛。」這位記者也只好感嘆老和尚不同凡響,真是「事到無心皆可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還有一次,有些皈依的弟子去聽演講,認為講演的法師有影射批評老和尚的意思,就打抱不平上山報告老和尚,不料老和尚當下非但毫無慍意,反而要上來報告的弟子去懺悔「誤會講演法師」的過失,並替那位法師解釋其言辭的佛法含意,告誡弟子假如今天人家指名道姓罵我們,尚要誠懇感謝,何況人家沒指名!老人家還嚴肅曉以「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的大義,他贊那位法師「能在花花世界度眾生,實是菩薩」,並自謙說:「我還不敢去呢!」老和尚的功夫非我們能測,但一些日常突發的瑣事中所顯示的胸襟,每每令末學感動不已!他宛如陽光慈悲普照一草一木,然而有時也以智慧的利劍猛斬煩惱的枝芽,也大刀闊斧砍去名聞利養障道的葛藤,為的是幫助一棵樹筆直地長向清淨的西方。他經常出「非常刺激」的突擊考題,布局演技又逼真,被考的人常被境界所轉,當下不覺,久後謎底揭曉,才能知他用心良苦,有時他的反面手法及嚴格的磨練,真可形容是「碾得脫殼,磨得碎白,揉得柔韌,烘得變色」,好讓一位真願修行的人成為「能供養一切眾生,能普供一切諸佛的聖餅」,這個過程常是血淚交織的,有時老和尚也慈悲地掉下眼淚,告訴逆境考驗中的弟子說:「我教你的,你真的了解了嗎?我怕跟你結怨仇,本來想要幫助你破掉這些執著,但要是你不能明白真正用意,就會變成跟你結怨仇。給你逆境,是給你磨練啊!」

  祖師告訴我們往生西方三資糧「信願行」,「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娑婆是自心穢惡所感得,極樂是自心清淨方顯現),「欣厭」心是淨土總安心法門,然而凡夫的我們是很難在順境中發起欣厭之心的,不得已,老和尚乃至佛菩薩才要惠賜我們許多逆境,好讓我們「以苦為師」,猛提欣厭之心堅定念佛,了生脫死,以一世的精進勤苦,換永遠的自在幸福。其實這是再便宜也沒有的最佳珍賜,只是人們常喜歡「包裝美麗的定時炸彈」—追求一時的快意與名利,而賠掉永久的安樂,這樣慘重的損失,常使得佛菩薩為我們流淚。老和尚常嚴厲地說:「在娑婆世界,只要貪戀一枝草,便要再來輪迴!」所以儘管娑婆世界的人們對他如此恭敬供養,他還是灑脫放下;坐落在山上的弘偉建築,對他而言只不過是「一時的小型教具」而已—藉著這些因緣境界來了解和教導一切有緣親近他的眾生。而真正洒然放下,老實念佛往生的人才是他真正的弟子吧!他在往生前不久,有數天一直對所有人反覆說:「災難越來越多,趕快修,趕快修,修一分,一分的功德;修一千分,一千分的功德;修一萬分,一萬分的功德!」老人家很耐心一一地說,這是最懇切的勉勵了,信得過老人家的話便老實念佛,一門深入,不要再徘徊! 

    有位學長告訴末學:他去請問老和尚「要怎麼樣念佛?」老和尚馬上反問他:「你怎麼樣念佛?」他答:「我有空的時候就念佛。」老和尚說:「你有空就念佛,沒空就不念,那你跟佛是點頭之交!如此怎麼能期望他在你生死關頭救你呢!來!來!伸出來!大家把腳伸出來!哪一隻是佛腳?認不認得?啊!要抱佛腳,連佛腳是哪一隻都不認得?那要抱哪一隻腳呢?你到底認不認識佛啊?「真是發人猛醒!這位學長描述,老和尚喝了一口茶,抬起頭來問他:「你看我有沒有嗆到?」「沒有。」「我剛念佛你知道嗎?」教育活潑的老和尚顯示了喝茶吃飯行住坐臥都念佛的修持。這位學長又給末學一番提示:即使半夜裡不開燈,當聽到「嗯!嗯!」兩聲咳,你就知道是爸爸回來了。好,現在半夜,阿彌陀佛來了—「嗯!嗯!」你會知道是佛來了嗎?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念到認識佛,和佛熟稔了嗎?而老和尚是早已熟稔了,也曾對一位由美國來拜訪的博士,說到「鳥鳴、車聲、雜音一切都是念佛聲」。拜訪者請問他這情形維持多久,老和尚答「晝夜六時」即「時時如此」)。

  他十年前就已告訴弟子們說:「將來我走的時候要現病相而走,而且你們三人都送我不到(臺語)」,這三位弟子都認為不可能,因為三人中總留一人在老和尚身邊,怎麼可能會發生「送不到」的情形呢?而果然不錯,那一天因為特殊因緣,這三位弟子湊巧同時離開一下,他就真的走了,走前一再勉勵大家:「這個娑婆世界很苦啊,大家趕快念佛,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然後,最後開示了一句:「無來無去,無事情!」就安詳念佛往生了,多麼瀟灑!相形之下,我們是「來來去去全事情!」沒有一天沒有雜事掛心頭,臺語「事情」—「歹事」,含有不太吉祥的意味,真的「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我們心中真能沒有「歹事」,真的悠閒,還得有相當功夫呢!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地念佛,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大眾輪班跟他大聲念,尚且聲嘶胸痛氣力難支,何況他九十五歲的高齡!一般人臨終呼吸尚且無力,一切不能自主,他卻如健將突出五濁的重圍,有弟子恐他以近月不食的體力難以支援,故建議老和尚說:「師父,我們念,你聽就好!」老和尚瞪大了眼,斬釘截鐵說:「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說罷又大聲懇切地自己念佛,然而在往生前第六天,他忽然演出了一幕極其餘韻深遠的戲,末學思之,深覺足以提供大家作為警惕:那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平常教人專念阿彌陀佛的作風,突然很緊急命大眾為他誦「大藏經」,大藏經浩如煙海,真不知從何誦起,於是請問老和尚要誦哪一部?老和尚答:「總誦!(臺語)!大眾就趕緊請出一大部一大部的藏經,搬得氣籲喘喘,看他老人家一副決定要往生的樣子,心中又急又難過,更不知從何誦起,老和尚就說:「看你會什麼經,通通給我誦!」於是大眾便一部部誦起,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在這緊要生死關頭,才發現連僅僅二百多字的心經都幾乎要誦不順口,可說是口誦心焦。當這大眾搬大藏經一部部誦時,老和尚只幽默一笑,逕自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點也沒受周圍誦經聲的影響。末學感覺老和尚這一笑,真是當頭的一棒!請問這幕突來的演出中,誰真把大藏經「總誦」了?惟老和尚他念念清楚分明,又念念懇切有力的「南無阿彌陀佛」,真正「總誦」了大藏經!我們切莫疑惑老和尚怎麼臨時改變了題目?他老人家是非常擅長用反面手法發人深省,令人親自體驗箇中滋味,而產生刻骨銘心的效果,畢竟修行是「行」出來的,不是說聽了事;在醫學院紙上談兵跟看血淋淋的病人,顯然大不相同!大家也許會發現老和尚這番演出,和雪公老恩師的「萬法精華六字包」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人臨終苦不堪言,只「阿彌陀佛」四字都念不出來,何況誦經,何況誦大藏經!我們還是敬遵「老實念佛、莫換題目」的教導,免得好似練了十八般的武藝,到苦時不知用哪一招,天天換題目,仿佛很有學問,又仿佛和很多佛菩薩都有交情,臨終時卻心亂如麻,不知念哪一尊好。其實阿彌陀經中說:六方佛都出廣長舌相,讚嘆阿彌陀佛,勸眾生信受念佛,求生西方。就顯示了我們念阿彌陀佛,所有的佛菩薩都歡喜,就是「總誦」!

  老和尚往生前兩天親自打木魚教弟子念佛,這其中尚有很有趣的意蘊,他老人家把許多佛菩薩名字前面都加了「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的字眼,比如「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彌勒菩薩……」末學體會—老和尚為我們點出:這些偉大的菩薩都在西方可以會見,只要像他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便可與各位菩薩把臂而行!末學曾和一位醫師上山請教他老人家,這位醫師請問「如何打坐才能打通氣脈」,老和尚回答:「不必打氣脈,一心念佛證念佛三昧所有氣脈自然全部打通!」這是自在的過來人給我們的忠告,聰明的大家都不必要走冤枉路,免得臨終後悔莫及,及早準備資糧,像老和尚老早就說:「我已經買好車票,是對號的!」學長們的票是否已經買好了呢?是對號的?還是自願無座?還是不想上車呢?還是早些準備好,以免像末學在他老人家往生之後,上山去念佛,念了幾小時,眼淚直流,念不出一句好佛來供養他老人家,頭低垂著不敢抬起,因為沒有做到老人家的教誨和咐囑,慚愧和懺悔都痛苦,但願學長們早日買到對號頭等車廂的票——上品上生的金臺!

    佛教精神導師廣公老和尚,苦行一生,也是傳奇一生,為苦修,作過十三年的『山頂洞人』,降伏猛虎、點化靈猿,入定四個月險遭焚身之禍,預知起颱風、避車禍,往生之前,更能安排身後事,『無來也無去,沒有事』,拍拍肚皮,瀟灑而去,即連荼毗(火化)後所遺下的舍利子,也透著幾分神奇與靈異。 

  據傳:當老和尚火化後,共撿拾較大舍利子一百餘顆,所餘較小者,悉被在家弟子撿拾一空,一位遲來的信徒,仍在火化爐前跪求一夜,天明時竟然在其膝頭上找到一顆不小的舍利子。

  —又有一位信徒,在家供奉了老和尚一撮骨灰,結果,一次又一次發現了舍利子。 

  —又有一夫婦徒眾,曾參加老師父的荼毗大典,當日北返,次日(二月七日)聽說老師父留下不少舍利子,於是復於八日駕車南下,結果竟在火化爐頂篷上,發現甚多舍利。 

  —一位小姐信徒,在舍利花中,尋得一花,其形酷似觀音菩薩的蓮花座。 

  —又一位老太太,年老眼花,無法尋覓微粒舍利子,立即跪求老師父慈悲,結果叩了三次頭,就連得三顆,真是不可思議。 

  —又有一位家住臺北汐止的張姓盲翁,年已七十,亦是廣老徒弟(去冬受戒),以其身患風溼,故其家人未將廣老圓寂及火化告知,待其獲悉師父往生後,乃於三月七日偕其孫女僱車南下,抵妙通寺火化場後,火化爐中舍利子,已

相關焦點

  • 廣欽老和尚|看破不說破,是大智慧
    廣欽老和尚,近代高僧。1892年生,因入山苦行時山中猛虎皈依調伏而被稱為「伏虎和尚」。7歲時,隨養母素食終身,11歲養父母去世後長期在寺院生活。1927年於泉州承天寺出家,專志苦修,常坐不臥,一心念佛,夜不倒單。老和尚受比丘戒後入山修行13年,禪定功夫極深,曾入定數月不食不動,甚至鼻息全無,被樵夫誤認圓寂,後經弘一大師來尋乃出定,震動一方。
  • 「伏虎和尚」廣欽:以野果為食至圓寂,入定長達4個月,百年罕見
    久而久之,廣欽和尚便漸漸斷了人間的五穀雜糧,成為了一位只吃蔬果的人。沒想到這一習慣,一直持續到老和尚圓寂。很多信眾還因此給老和尚起了一個「水果師」的雅號。  在山上修行的這十年間,在廣欽和尚身上還發生了幾件頗有神話意味的匪夷之事。
  • 廣欽老和尚:你前生是我放生的魚!
    人既重其生 物亦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令放生怨結解 放生罪垢淨 放生免三災 放生離九橫放生壽命長 放生官祿盛  放生無憂  放生少疾病放生嗣胤昌 放生家門慶 放生觀音慈 放生普賢行放生悟無生 放生生死竟  廣欽老和尚有一段其在年輕時的放生故事,
  • 聽聽廣欽老和尚念佛語錄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廣欽老和尚,過去在洞中潛修,經常入定。入定,能夠長達四個月之久。縱觀廣欽老和尚一生,避談禪定,廣度群迷導歸極樂。現將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語錄貼上,以此使念佛之信心、願望、功夫更堅不可摧,今生臨終自在往生西方,永脫輪迴,親見彌陀、觀音、大勢至。阿彌陀佛!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老和尚開示:「念佛才能了生死。
  • 廣欽法師感化猛虎 一次入定長達四月
  • 廣欽老和尚:山洞閉關13年,降伏猛虎來護法,死後天降蓮花雲彩
    廣欽老和尚,1892年出生在福建省惠安縣,家徒四壁,父母整日為生計而奔波。幾年後,家兄長大成人,可父母卻無錢為其娶妻,最後迫不得已,狠心的父母竟將年僅4歲的弟弟賣到晉江縣李家,換錢來給哥哥娶媳婦。就這樣,一個4歲的孩子遠離父母,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家庭。
  • 猛虎挪地給高僧修行 老和尚入定四月不吃喝
    廣欽法師伏虎浮雕(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廣欽法師(1892~1986),近代高僧,福建惠安人氏。廣欽法師一生沒有高建法幢、升座講經,也無生花妙筆,但他參禪念佛、平實無奇的行持卻感動千千萬萬的人。一生沒有著作,圓寂之後,弟子將其平時訓誡輯為《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行世。 近代高僧廣欽法師,出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自幼體弱多病,隨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禮瑞芳法師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1933年到莆田襄山慈壽禪寺,從妙義老和尚受具足戒。受戒之後,廣欽法師決意繼續潛修,攜帶簡單衣物及十餘斤大米,前往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找到半山一個巖洞作為安身之處,開始長達十餘年的潛修生活。
  • 廣欽老和尚:對錯好壞嘴不要亂說,肚裡明白就好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廣欽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說,肚子裡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這樣最會惹事。」
  • 佛源老和尚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一)
    他就是距南華寺百裡之遙的韶關雲門寺前任住持,中國雲門宗第十三代傳人佛源老和尚。小編猜想大家,初初聽到這個法號,並不如其他佛教宗師那樣來得雷貫耳。但保護六祖真身,雲門事件大功臣,農禪並重,這些中國佛教發展中極為重要的歷史公案。其實,都與佛源老和尚息息相關。正如虛雲長老,曾為佛源題下的寄語一樣,「龍天推出,眾望所歸」。
  • 第40集 廣欽與懺悔
    1998年,土城禪寺住持懺悔法師,聽說福嚴法師的弟子在蓋佛學院,竟然將大眾供養土城禪寺的三寶財三次資助新臺幣上億元;但是廣欽老和尚是老實念佛證得念佛三昧,是實證如來藏妙心的自參自悟者,為何他指定的住持弟子,會去資助既不相信 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也不相信第八識真如妙心的福嚴的徒弟呢?
  • 傳顗法師對廣欽老和尚事跡的追憶
    傳顗法師,民國六十幾年披剃和尚座下,隨側和尚十餘年,雖外省口音與和尚閩南口音迥異,但與和尚溝通無礙,彼此能心契神會。曾有一次,和尚與傳顗對談,侍者欲翻譯,和尚示意不必,說:「他聽得懂」,侍者不服,事後證實傳顗聽懂。傳顗常說世人往往以有形相的文憑、名利論人,以為和尚不識字加以輕謗,人知和尚苦修的一面,不知和尚智慧面。
  • 廣欽老和尚關於念佛、修行之精要開示
    6、除了自己正當職業的上班時間外,其餘空閒時間,不要吃喝玩樂,要對上述幾點精進努力,莫放逸,假以時日,經過艱辛的鍛鍊後才有可能獲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內心自然而然的顯現,到時你會發出會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奧妙所在!
  • 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的傳奇一生
    (虛雲老和尚舍利子,見者得福)       民國四十一年歲次壬辰暮春時節,虛雲老和尚一百一十三歲離開雲門山自撰一副對聯,以此自述其波瀾壯闊的一生。  招安雲南匪眾、偈語化危為機民國七年雲南都督唐繼堯迎請虛雲老和尚赴昆明,老和尚途中遇匪,搜出唐繼堯的信,受到威嚇拷打。老和尚見到匪首楊天福、吳學顯,勸說遊說並從中斡旋,從而使楊、吳二人與唐繼堯冰釋前嫌,楊天福、吳學顯被順利招安,避免雲南境內剿匪導致的生靈塗炭。
  • 《廣公上人事跡初編》:老和尚掀起受戒熱潮
    主要原因是,這次是由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首次傳戒,信眾們為了親近廣欽老廣欽和尚,想得到廣老傳戒,才造成這次傳戒的盛況。 九五高齡炯炯有神    廣欽老和尚現年九十五歲,是福建漳州惠安人,齒牙已全無,頭頂隆起,而頭頂兩側卻凹成溝狀,彷彿有人掐下,眼睛呈紺青色,炯炯有神,令人不敢逼視。
  • 四果阿羅漢的境界丨虛雲老和尚一生的感應(宣化上人)
    四果阿羅漢的境界虛雲老和尚一生的感應◎宣化上人 【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所以我在臺灣時,那位廣欽老修行,我請他到美國來,他就指指他的心,說他隨時都可以來的──來是可以來,他自己知道他來了,旁人還沒有知道他來,除非開眼的人,可以看見他來了。可是證了四果阿羅漢,不單精神能到任何的地方去,就是這個肉體也隨時可以去的,不需要買飛機票,就可以在虛空裡旅行,所以能飛行變化。
  • 蘇美鶴:《廣欽和尚研究》
    廣欽和尚研究【資料形態】碩博文庫|中國臺灣【文獻屬性】[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3年度,碩士學位論文【文章標題】廣欽和尚研究【英文標題】The Study of Master Kuang Chin【文章作者】蘇美鶴pdf下載連結:https://pan.baidu.com
  • 絕版老照片再現虛雲老和尚120年傳奇人生,值得珍藏!
    近代佛教史上,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十五個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脈,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眾的高僧,唯有虛雲老和尚。他一生經歷傳奇,堪稱一部活的中國佛教近代史。我們特別整理一組虛雲老和尚罕見照片,一起緬懷虛雲老和尚的傳奇人生。
  • 四果阿羅漢的境界 | 虛雲老和尚是證果的聖人(宣化上人)
    二果阿羅漢又叫斯陀含果,斯陀含是梵語,譯為『一來』,假如不再向前修行,則還要一生天上,二來人間,故二果是一來果。初果則還要受七番生死。 三果阿羅漢叫阿那含果,也是梵語,譯為『不來』,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初果是見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阿羅漢是無學位,不需要再學習,了盡生死。但四果只斷了『分段生死』,而『變易生死』還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