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和尚」廣欽:以野果為食至圓寂,入定長達4個月,百年罕見

2021-01-19 網易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相信許多人很早就有所耳聞,但是這簡單的十個字,對於多數人來說,做起來卻並非那麼容易。

  畢竟,這是需要內心強大的定力以及長久的堅持才可以予以達成,而現實的情況是:多數人選擇半途而廢。

  因為他們看不到前方,也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而更多的是,承受不了那份不同於尋常的苦。


  而也只有那極少的一些人,看到了那黑暗之路背後隱藏的點點光芒,願意如苦行僧般步上那布滿荊棘的道路,食人不食之物,做人不做之事,用強大的堅定信念和意志力走完那些少有人走的路。

  這樣的人,即使名流千古也是他們應得的。

  廣欽和尚:42歲修行數十載,不食五穀到圓寂,其佛法至深百年罕見。


  一句教誨 影響一生

  廣欽和尚,出生於清朝光緒年間,俗名姓黃,早年間,由於家庭貧困,4歲的時候便被父母賣給了一戶李姓人家。

  這位李家的女主人長期吃齋念佛,在養母的影響下,從小體弱多病的廣欽也跟著一起奉佛茹素。日子雖然過的清苦,倒也簡單,可是,這樣的普通生活直到廣欽十多歲時隨著養父母的相繼離世,而崩然倒塌。

  在廣欽的養父母離世以後,家中的一些親戚前來搶佔養父母家身前的田地,此時的廣欽突感世事難料,人生無常,遂有了出家的想法。

  二十歲時,廣欽來到了福建的承天寺,在住持的同意下,剃度出家。


  成為一名和尚以後,廣欽過起了每日種菜除草,劈柴伐木的簡單生活,但寺裡的飲食清湯寡水,導致廣欽經常餓得飢腸轆轆,一天下來總覺得吃不飽。

  一日,在做完了寺廟的日常工作以後,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的廣欽聞到了食堂的飯菜香味,剛想隨著其他和尚的步伐一同去飯堂吃飯,卻聽到住持喊住了他並讓他把沉重的工具各歸各位的要求,廣欽突然有些生氣,扔下工具便走出了寺廟。

  但剛走出寺廟門口,廣欽便停下了腳步,想起自己修行出家的目的,廣欽心中的怒氣漸漸消散。沒一會兒,想通了的廣欽轉身走回寺廟,默默地收拾好工具。

  隨後,住持便對廣欽說道:「吃別人所不吃的,做別人所不做的,以後你會漸漸明白這個道理」


  從那之後,住持的這番話便深深的印刻在了廣欽的腦海裡,且身體力行的付諸於日常生活中。

  1933年,42歲的廣欽和尚具戒歸來,隨後,他又打算進一步潛修,便帶著簡單的衣物和十餘斤大米來到了泉州的清源山,沒想到這一潛修就是整整十年。

  這十年間,廣欽和尚一直在山中高處的一個山洞內坐禪念佛,由於帶過去的十多斤大米沒多久就被他吃完,廣欽就只能以野果為食。

  久而久之,廣欽和尚便漸漸斷了人間的五穀雜糧,成為了一位只吃蔬果的人。沒想到這一習慣,一直持續到老和尚圓寂。很多信眾還因此給老和尚起了一個「水果師」的雅號。

  在山上修行的這十年間,在廣欽和尚身上還發生了幾件頗有神話意味的匪夷之事。


  在廣欽和尚初到清源山的第一年,有一天,一隻老虎來到廣欽和尚打坐念佛的山洞口,見裡面坐著廣欽和尚,便對坐在洞中的他大吼了一聲。

  瘦弱的廣欽和尚不但沒有因為老虎的怒吼而有所畏懼,反倒還對它說起了話:「希望你能把這個洞穴讓與我修行,等我修行成功,必當度你」。

  不知道是老虎聽懂了廣欽的話,還是廣欽的威嚴把老虎給震懾住了,只見廣欽說完話以後,老虎又朝著洞口大叫了一聲隨即便離開了。

  從此以後,那隻老虎不但沒再打擾廣欽修行,更是在洞口的不遠處「建」起了自己的窩,還帶上了自己的「虎太太」和虎崽住了下來,就好像一個守門人似的替廣欽看守著洞口,以防其他的兇猛動物前來「搗亂」。

  山附近的居民知道了廣欽和尚與老虎之間的這一件傳奇之事後,便稱他為「伏虎和尚」。


  不食五穀 佛法至深

  在洞中修行的時候,廣欽和尚經常入定,且往往一入定就是多日。那個時候,經常有樵夫上山砍柴,由於這位「伏虎和尚」在山附近早已聲名遠播,每當樵夫上山時,便會去山洞處看看廣欽。

  而樵夫每次在山洞處看到的廣欽和尚總是呈現一個姿勢,沒有脈搏、呼吸和心跳,這樣幾次下來以後,樵夫心中仍不住生疑,便把他看到的情況告知了廣欽和尚的師公,也就是承天寺的住持。

  住持雖然知道廣欽的這一行為是在入定,可是這麼久的入定他也從未見過,心裡也不禁泛起了疑惑。

  好在最後,在弘一大師的耳邊三彈之下,廣欽和尚才從定中出來。


  而就連佛法深遠的弘一大師忍不住都對廣欽和尚的入定驚嘆不已,因為那一次的入定,整整長達了四個月之久,這在古來大德中也是非常的少見。

  可見,此刻的廣欽和尚,其佛法已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深度。

  在山裡修行了十多年以後,廣欽和尚再次回到了寺廟,可是,回到廟裡以後,他提出了不住寮房,想要守大殿的要求。

  可是大殿是不能放床睡覺的,廣欽和尚每晚便以打坐的形式在大殿度過。


  而這樣的跏跌而坐,數十年如一日。

  廣欽和尚不僅一日三餐簡單,生活也非常簡樸,直至老和尚圓寂之前,他從未用過拐杖行走,更不用人攙扶,身體敏捷輕便的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早已到了耄耋之年的老者。

  可以說,這與老和尚一直以來克己自律的生活作息有著極大的關係。

  1986年2月13日,廣欽老和尚在臺灣高雄的妙通寺圓寂。在圓寂前的兩三天,已經95歲高齡的廣欽老和尚依然在與弟子們一同大聲念法,有些弟子怕老和尚體力難支,建議老和尚聽著,由他們一眾弟子念就可以了,但卻遭到了老和尚的嚴詞拒絕,老和尚說:「個人的生死個人了,個人的經個人念」


  早早地養成好習慣 讓它成為身體裡的一部分

  自從廣欽和尚遁入佛門以後,他便謹記師公的教誨,嚴以律己,幾十年如一日的參禪打坐、吃齋念佛。

  他可以吃人家不願意吃的食物,也願意做別人嫌棄的勞苦工作,且毫無怨言,他的一生都在嚴格要求自己,並深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而最終,他做到了紅塵俗世中所定義的人上人,即便在他圓寂以後,還有人見到空中顯現出的蓮花。

  在廣欽老和尚的一生中沒有看出他有任何一點不同於其他人的過人之處,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普通平凡而又簡簡單單,可是就是這份樸實無華的力量卻讓許多人記住了這一位普通的老和尚,皆認為其佛法至深實屬百年罕見。


  小結

  廣欽老和尚沒念過書,不識一字,也從未有過升座講經,以及寫過任何文章普度眾生。但是他卻以每日平凡無奇、嚴以律己的日常生活感染了千千萬萬的信眾。

  可以說,他的那些克己習慣早已深入了骨髓,成為了他身體裡的一部分。所以說,越早的養成好習慣,無論是從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從長遠處來看,都是一件讓自己受益匪淺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廣欽法師感化猛虎 一次入定長達四月
    廣欽法師(1892~1986),近代高僧,福建惠安人氏。受戒之後,廣欽法師決意繼續潛修,攜帶簡單衣物及十餘斤大米,前往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找到半山一個巖洞作為安身之處,開始長達十餘年的潛修生活。清源山是一座荒山,茅草叢生,山如堆木,後山更是叢林密布,常有鄉人入山打柴。廣欽法師進山後往高處攀登,找到一個山洞,寬五六尺,高一人許,可供一人安住,於是就在洞中坐禪念佛。
  • 猛虎挪地給高僧修行 老和尚入定四月不吃喝
    一生沒有著作,圓寂之後,弟子將其平時訓誡輯為《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行世。 近代高僧廣欽法師,出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自幼體弱多病,隨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禮瑞芳法師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1933年到莆田襄山慈壽禪寺,從妙義老和尚受具足戒。受戒之後,廣欽法師決意繼續潛修,攜帶簡單衣物及十餘斤大米,前往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找到半山一個巖洞作為安身之處,開始長達十餘年的潛修生活。
  • 廣欽老和尚|看破不說破,是大智慧
    廣欽老和尚,近代高僧。1892年生,因入山苦行時山中猛虎皈依調伏而被稱為「伏虎和尚」。7歲時,隨養母素食終身,11歲養父母去世後長期在寺院生活。1927年於泉州承天寺出家,專志苦修,常坐不臥,一心念佛,夜不倒單。老和尚受比丘戒後入山修行13年,禪定功夫極深,曾入定數月不食不動,甚至鼻息全無,被樵夫誤認圓寂,後經弘一大師來尋乃出定,震動一方。
  • 老和尚入定不吃不喝4個月差點被火化,弘一大師親自請他出定
    猛虎,來到洞口,皈依了他;猴子摘下果子,供養他;在洞中入定4個月,他不吃不動、沒有脈搏和心跳,人們以為他往生了,差點火化他,幸虧弘一大師知道他是入定狀態,阻止了這個事情!他大半輩子,只吃水果,不食五穀;到了晚上,跏跌而坐,從不躺下睡覺;他曾走進一個鬧鬼的寺院,愣是憑藉一己之力,超度了3個日本鬼子;95歲時,他知道自己要往生了,猛力出聲念佛,直至最後一刻!他就是人稱「佛教界的國寶」的廣欽老和尚!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傳奇人生。
  • 聽聽廣欽老和尚念佛語錄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廣欽老和尚,過去在洞中潛修,經常入定。入定,能夠長達四個月之久。縱觀廣欽老和尚一生,避談禪定,廣度群迷導歸極樂。現將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語錄貼上,以此使念佛之信心、願望、功夫更堅不可摧,今生臨終自在往生西方,永脫輪迴,親見彌陀、觀音、大勢至。阿彌陀佛!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老和尚開示:「念佛才能了生死。
  • 廣欽老和尚的傳奇一生
    師只帶了簡單衣物與米十餘斤,前往泉州城北清源山,覓得一半山巖壁數尺見方之石洞為安身之處。師於洞中稍事安頓,便參禪潛修。過了幾天,忽有一隻猛虎入洞來,師心一警,隨即告知將以此地作為修行場所,囑其遷往他處,之後又為猛虎說三皈依。猛虎對師似無傷害之意,停留片刻,竟搖尾而去,嗣後且不時率同虎妻虎子前來探視,溫馴如家畜。上山砍柴的村人,見師與猛虎相處融洽,個個稱奇,伏虎和尚的封號不徑而走。
  • 廣欽老和尚:山洞閉關13年,降伏猛虎來護法,死後天降蓮花雲彩
    廣欽老和尚,1892年出生在福建省惠安縣,家徒四壁,父母整日為生計而奔波。幾年後,家兄長大成人,可父母卻無錢為其娶妻,最後迫不得已,狠心的父母竟將年僅4歲的弟弟賣到晉江縣李家,換錢來給哥哥娶媳婦。就這樣,一個4歲的孩子遠離父母,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家庭。
  • 《廣公上人事跡初編》:老和尚掀起受戒熱潮
    主要原因是,這次是由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首次傳戒,信眾們為了親近廣欽老廣欽和尚,想得到廣老傳戒,才造成這次傳戒的盛況。 九五高齡炯炯有神    廣欽老和尚現年九十五歲,是福建漳州惠安人,齒牙已全無,頭頂隆起,而頭頂兩側卻凹成溝狀,彷彿有人掐下,眼睛呈紺青色,炯炯有神,令人不敢逼視。
  • 德林圓寂,24小時不得搬動肉身,49位比丘誦經49天(星雲大師送輓聯,大和尚遺願披露)
    後揚州諸寺恭請法師歸鄉為僧俗領袖,法師即允並還維揚。據唐李華撰《揚州龍興寺經律院和尚碑》載,大師於維揚,寒不加服,暑不敞衣;食不求飽,居不易坐;四方施捨,歸於大眾;一身有無,均於最下;統理大眾,盡顯衲子本色。揚州圖書館原館長、著名目錄學家劉梅先先生曾有《寄題鑑上人詩八首》傳世,其中一首在讚頌了鑑真大師的同時亦讚揚了法慎大師:「鑑師清譽映江陽,參學歸來道益彰。
  • 百歲德林老和尚圓寂:被稱禪門泰鬥 一己之力重建高旻寺
    禪門泰鬥百歲老人德林老和尚圓寂。德林長老的百年人生充滿傳奇,30多年前,在眾人的邀請下,他憑藉一人之力,重建高旻寺,現在的高旻寺一不賣門票,二不賣香火,三不做經懺佛事,一心參禪,求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老和尚設計的高旻寺禪堂,能容納五百人跑香、坐香,被稱為「中國第一禪堂」。百歲德林老和尚圓寂,整個佛教界都在紀念他。
  • 百年佛教之謎, 慈禧為何哭著跪拜虛雲老和尚
    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光緒二十六年(1900),外敵侵略北京,京城大亂,皇帝、太后、大臣、太監、宮女逃難長安(今西安)。慶親王聞虛雲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請虛雲老和尚伴駕西行,以保平安。當時正值伏天8月,腐爛的屍體臭氣燻天,瘟疫流行長安。此時的長安,餓殍遍地,活人生吃死人肉,到處是腐爛的屍骨。虛雲老和尚立即奏請皇上,親諭禁止活人吃死人,並發動所有富戶捐出存糧開辦施粥廠救濟災民。虛雲老和尚憐憫眾生,願在臥龍禪寺組織一場長達7天的祈雪大法會,望龍天垂護,降雪降雨消除瘟疫。
  • 德林老和尚圓寂 系高旻寺第四十七代方丈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享年101歲。長老一生,傳承正法眼藏,修復祖師道場,精進勇猛,直下承當,今於末後一著,懸崖撒手,解脫生死,寂滅為樂。德林長老的百年人生充滿傳奇,30多年前,在眾人的邀請下,他憑藉一人之力,重建高旻寺,現在的高旻寺一不賣門票,二不賣香火,三不做經懺佛事,一心參禪,求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
  • 廣欽老和尚:你前生是我放生的魚!
    人既重其生 物亦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令放生怨結解 放生罪垢淨 放生免三災 放生離九橫放生壽命長 放生官祿盛  放生無憂  放生少疾病放生嗣胤昌 放生家門慶 放生觀音慈 放生普賢行放生悟無生 放生生死竟  廣欽老和尚有一段其在年輕時的放生故事,
  • 5月20日 溫州妙果寺前住持雪生老和尚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雪生老和尚,少年時代跟舅父在泰山覺海寺出家。1980年起住持溫州妙果寺,並當選為溫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第一屆會長。為了重建妙果寺,嘔心瀝血、日夜操勞,他以78歲高齡還到青田華僑子弟家中募緣,為佛像裝金。今日恭逢雪生老和尚圓寂紀念日,頂禮緬懷雪生老和尚,祈願老和尚早日乘願再來,普度眾生!
  • 佛學:降龍羅漢、伏虎羅漢、濟公活佛,皆為最為熟知的佛教三羅漢
    伏虎羅漢伏虎羅漢又稱「賓頭盧尊者」,伏虎羅漢即是「彌勒尊者」,傳說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廟外經常有猛虎因肚子餓而長嘯。伏虎尊者慈悲,將自己的飯食分給這隻老虎,時間一長,勐虎就被馴服了,還常侍左右。我國佛教史上也有遇安禪師於浙江省溫州仙巖伏虎的記載,後人在此地建伏虎寺以證此傳說。除此之外,還有位於安徽省廬江縣的冶父山伏虎寺,以及峨眉山伏虎寺;其傳說也皆與得道高僧伏虎有關。清朝年間,乾隆皇帝和章嘉國師認為「十八羅漢」中最後兩尊,一為迦葉尊者,即降龍羅漢;另為彌勒尊者,即伏虎羅漢。
  • ♬佛門泰鬥、天台一代宗師——上永下惺老和尚圓寂荼毘 七彩舍利 晶瑩光亮 示現清涼
    5月21日(農曆四月十五日)上午九時半至十時,佛門泰鬥、天台宗第四十五代教觀總持上永下惺老和尚圓寂荼毘儀式,於大嶼山寶蓮寺崇恩場圓滿舉行。    5月23日(農曆四月十七日)中午十二時,法嗣傳人、西方寺住持寬運大和尚,與眾法子、弟子及護法居士,前往大嶼山迎請恩師舍利及靈骨返回西方寺;經過數天晝夜的細心分類及揀選,26日下午挑出逾百顆七彩舍利(部份仍在處理中),
  • 九月十二:近代禪宗大德虛雲大師圓寂紀念日
    百年虛雲一臺戲,一聲鐘鼓一片情。今天農曆九月十二,是近代禪宗大德虛雲大師圓寂紀念日!世壽120歲的虛雲老和尚「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百年虛雲,佛教泰鬥,功德巍巍,尺幅千言,難以盡表……苦行百餘年,歷坐十五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禪門五宗,近代禪宗大德 !虛妄盡消照大千,雲水普度逾百年!頂禮虛雲禪師🙏🙏🙏
  • 百年虛雲,人共天飲
    所謂「天壽」,乃指天賦之自然壽命,亦稱「天年」,即在正常情況下,人類的最大壽限。120歲只是現階段我們追求的目標,並非人壽的極限,實際上必定有人超過。我 國近年以來,享壽最長而有年譜可查的,是高僧虛雲和尚,生於公元1804年(清道光二十年)8月27日(夏曆七月二十九日寅時),圓寂於公元1959年 (民國四十八年)10月13日(夏曆九月十二日丑時)。
  • 廣欽老和尚:對錯好壞嘴不要亂說,肚裡明白就好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廣欽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說,肚子裡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這樣最會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