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10+1」區:聚力建設「一區一鎮一港一網」 打造東深圳產業...

2020-12-17 讀創

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劉淑芳 通訊員 鄒呈娣 胡騰方 /文 張貴/圖

鵝埠先進位造集聚區產城融合發展的喜人景象。

從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到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印發,再到今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出臺,深圳一年一個重大利好都與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密切相關,讓深汕合作區從廣東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體制機制調整和國家政策紅利為深圳第「10+1」區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機土壤」。在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上,深汕合作區現場籤約深圳市農科集團深業錦農現代都市田園綜合體、中國聯通雲數據基地2個項目,洽談籤約百外集團教育基地、深匯通高新產業園等8個項目。目前,深汕合作區已供地產業項目共96個,計劃總投資超過528億元,其中已投產項目30個,已動工項目34個,計劃總投資超過530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近千億元。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表示,當前,深汕合作區正重點建設鵝埠先進位造集聚區、深汕灣機器人小鎮、深汕海洋智慧港和深汕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創新基地(即「一區一鎮一港一網」),加快建立以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打好高質量發展戰略主動仗,為努力打造成為東深圳產業高地增添強大動力。

先進位造產業集聚

現代產業體系初具雛形

「進駐深汕合作區後,瓏璟光電實現了從此前2000平方米的中試線到上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的提升,產值也實現了近10倍的增長。預計2020年有望實現5000萬元產值,2021年計劃產值為1.5億元。」深圳瓏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鋼說,瓏璟光電經過近6年的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已實現陣列光波導量產和批量供貨,在此基礎上,瓏璟光電需要提升陣列光波導的產能和良率,並將衍射光波導核心技術產業化。深汕合作區作為深圳「10+1區」,其「總部+基地、研發+生產、智慧+運用」的發展模式非常適合瓏璟光電。下一步,瓏璟光電還計劃再投資3億到5億元在深汕合作區內建設年產值10億元的產業園。

據康鋼介紹,瓏璟光電是一家集AR(增強現實)光學技術研發和專業化生產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AR近眼顯示光學模組,廣泛應用於警務、旅遊、醫療等眾多領域。比如,瓏璟光電的陣列光波導鏡片應用到了今年戰疫巡查中的智能頭盔中,可快速在人群中排查體溫異常者,大大提升巡查效率。

今年4月,瓏璟光電與深汕投控集團公司正式籤約。5個月後,瓏璟光電就在時尚品牌產業園實現落地投產。時尚品牌產業園是深汕合作區首個聚焦產業的先行示範項目,自2019年開園以來,已引進15家企業及品牌,儘管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依然實現了包括瓏璟光電在內的3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

產業一端連著經濟發展,另一端連著城市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引擎。鵝埠片區是深汕新城建設的起步區,深汕合作區按照省、市主要領導「聚焦鵝埠、聚焦產業」的指示要求,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快主導產業集聚的同時,做到項目到哪裡,配套設施就建設到哪裡,做實做強鵝埠先行產業區,使之成為先進位造業的優質平臺。如今,平臺帶動效益明顯,鵝埠片區已有79家供地產業項目落戶,全區佔比82%,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產業集群,以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初具雛形。

引進「25+2」家企業

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加速起航

在2020年高交會上,深汕合作區近半參展企業的項目都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家庭常用的掃地機器人、充當導購員的迷你小精靈機器人、給農作物噴灑農藥的植保無人機……豐富多樣的機器人產品令人目不暇接,也充分展現了深汕灣機器人小鎮自2018年啟動後的產業招商落地成果。

今年10月,12家入園企業與2家戰略合作企業集中簽約入駐深汕灣機器人小鎮首發項目——深汕灣科技城,其中包括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全資子公司——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在2020年高交會上,該公司也作為入區企業代表展示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代表產品。

「目前我們已在深汕合作區落地了1家平臺公司、4家產業公司,2家高新企業正在遷址過來,研究院也在籌建中。」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高級副總裁劉平凡表示,公司將依託集團在機器人、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產業資源和深汕合作區的政策等優勢,建設集技術研發及轉化、創新企業培育孵化、產業投資、人才培養、科普教育等於一體的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創新基地。

據了解,深汕合作區堅持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鮜門片區規劃建設約13.5平方公裡的全國最大機器人小鎮——深汕灣機器人小鎮。作為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示範區和三大人工智慧產業聚集區之一,深汕灣機器人小鎮以機器人、人工智慧等高科技產業為主導,打造集機器人研發設計、孵化加速、生產製造、系統集成、終端應用、展示展覽等功能於一體的機器人全產業鏈特色小鎮。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深圳是全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城市,在產業鏈各環節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深汕合作區做大做強全生態機器人產業鏈,不僅是順應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也是順應與深圳一體化發展的趨勢。自2018年開始謀劃打造全國最大機器人小鎮開始,深汕合作區就把引進機器人產業及配套項目作為精準招商的重點。目前,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已引進25家實體機器人企業、2家戰略性平臺企業,已初步實現了機器人、人工智慧的產業集聚。

搶灘未來產業制高點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

無工不富、無工不強,實體經濟是地方經濟的立身之本,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則是激活實體經濟的新動能。

今年下半年,深汕合作區對外發布深汕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創新基地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公告,面向國內外一流設計機構公開徵集具有前瞻性理念、全球化視野的設計方案。目前,5家國內外入圍機構正在進行建築方案設計。這是深汕合作區首次開展單一項目方案設計國際競賽,足見深汕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創新基地項目的分量。

據了解,深汕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創新基地位於鵝埠先進位造集聚區,項目佔地面積約2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0億元,定位為集研發、生產、集成於一體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基地與先進位造業基地,致力於打造涵蓋工作、休閒、商業功能的新一代智慧生態產業園,將成為深汕合作區首個超大型體量的「產城融合」示範標杆。

工業網際網路自被列入國家發展頂層規劃以來,一直被視為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中國智造的重要抓手,並作為「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出現在各地經濟發展報告中,儼然已成為城市競爭的核心「考題」。深汕合作區布局工業網際網路正是佔領新一輪產業布局的制高點、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深汕合作區鮜門百安門片區,深汕海洋智慧港已基本完成建設。該項目是集高端研發、生產於一體的綜合平臺,秉承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戰略方針,重點發展深海機器人、水下智能裝備等海洋高科技產業。

東部組團的海洋智慧港與西部組團的深汕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創新基地,一東一西遙相呼應,將為深汕合作區打造新興產業孵化新平臺,培育實體經濟新動能、促進產業集群新發展提供強力支撐,推動深汕合作區在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融合。

審讀:喻方華 羅希程

相關焦點

  • 深汕特別合作區 時刻望鵬 創新先行高質量崛起中的深圳第「10+1」區
    原標題:深汕特別合作區 時刻望鵬 創新先行高質量崛起中的深圳第「10+1」區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下稱「深汕合作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最東端,距離深圳東部邊界
  • 東莞一鎮「要開掛」,被深圳「相中」,未來有望「撤鎮設區」發展
    而廣東作為我國的經濟第一強省,境內最發達的深圳在發展的過程中,對於土地資源的需求非常大,為此,在同城化的發展趨勢下,土地擴張成為深圳當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而就在東莞境內,就有一個小鎮被大家表示在未來有望開掛,因為這裡被深圳所相中,為此還有人表示這裡在未來有望實現撤鎮設區發展。
  • 深圳向東,再造一座產業新城——深汕特別合作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土地及招商引資推介會活動時間:8月19日下午10:00—12:00活動地點: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主會場主辦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與會嘉賓:汕尾市常務副市長、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何學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周建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國土局副局長胡劍雄點擊最下方
  • 深汕合作區:時刻望鵬 加速崛起的深圳第「10+1」區
    作為深圳第「10+1」區,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是大灣區核心城市向東拓展輻射的戰略節點,是帶動粵東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也是高水平發展的「廣東實踐」和「深圳實踐」。12月14日,深圳新聞網記者實地走訪這塊中國最年輕的飛地。
  • 深圳市委組織部:聚焦「雙區」建設 打造模範部門
    深圳市委組織部:聚焦「雙區」建設 打造模範部門 2020-11-15 11: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深圳東要大爆發了,深港又一合作區來了
    坪山城市更新的重點片區要這麼做》,公布了坪山的城市更新實施策略:確定了城區定位:深圳東部中心、深圳國家高新區核心園區、深圳未來產業試驗區;空間結構:兩城:坪山中心城、碧源深港國際生命健康城;兩區:深圳高新區坪山園區、慢生活態休閒區;三帶:坪山大道現代都市發展帶、坪山河風情帶、現代都市農業觀光帶。
  • 深圳最具投資潛力的區終於被發現!深圳東部宣布打造13座城,已...
    這是繼2018年8月3日,深圳市重點區域開發建設總指揮部第十二次會議通過《坂雪崗科技城擴容實施方案》後的再一次擴容。截至今年10月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引進世界知名教師360多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2位,菲爾茲獎獲得者1位,國內外院士17位,IEEE會士19位,國家級專家人才40餘人,省、市、區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者400餘人。學校已組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等信息科學研究院、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等研究機構。
  • 香港富人區淺水灣別墅VS深圳東富人區碧桂園十裡銀灘維港半島別墅
    碧桂園十裡銀灘是碧桂園集團在深圳東海岸打造的首個集商、住、休閒旅遊配套和五星級酒店於一體的大型濱海項目。除旅遊度假配套外,現已建成完善的交通、商業、教育、醫療、休閒配套系統。碧桂園十裡銀灘·維港半島,世界灣區·天幕海景·半山瞰海奢墅建面約200-300㎡,僅限44席!維港灣半島別墅熱線:132-0233-1990(微信同號、中介勿擾)
  • 茂名市一村一景一品一網紅開班儀式在電白區林頭鎮舉行
    7月27日,電白區林頭鎮人民政府主辦的電白區「一村一景一品一網紅」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培訓暨直播擂臺賽在林頭鎮拉開帷幕,來自林頭鎮的40餘位鎮(村)級幹部和合作社、農場等負責人參加培訓。培訓通過打造建設林頭鎮直播銷售員隊伍,為茂名市培養一批鄉村旅遊、名優特產帶貨的代言人,打造「鄉村直播代言人」,藉助直播電商,將茂名旅遊、茂名名優特產推向全國。
  • 東莞一鎮或被深圳瓜分,一路開掛,未來有望成為深圳的一個新區
    在2019年這裡的GDP達到了303.9億元,因此鳳崗鎮也被評選為廣東省的中心鎮,這樣一個實力強大的小鎮,也難怪會被深圳看中,而且未來還有被深圳瓜分的可能性。而且最近這些年深圳和東莞的發展也基本實現了一體化,所以鳳崗鎮也就成為了優先發展的哪個區,境內也有很多條路線,都可以直接和深圳進行聯繫。
  • 區事|ABB攜手深圳一周年,南山區長化身「招商專員」秀出五大「賣點」
    太子灣郵輪母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郵輪母港,蛇口、赤灣、媽灣三大港口聯通世界;深圳灣口岸是內地首次採用深港「一地兩檢」作業模式的口岸;與深圳機場、香港機場直線距離僅10餘公裡;西麗高鐵站納入全市客運主樞紐,規劃13臺25線,實現國鐵、城際與城市軌道交通便捷換乘。
  • 橫貫深圳東西四區!外環高速深圳段一期本月底通車
    橫貫深圳東西四區!一期工程沿線設12處互通立交深圳外環高速公路是廣東省「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高速公路骨架網的一條加密線,也是深圳「十橫十三縱」幹線道路網規劃的重要一「橫」。
  • 深圳「六個一」理念 引領智慧城市建設
    而當前,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快速地融合發展,並在產業與行業應用中走向成熟,新基建浪潮如火如荼,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在乘風破浪中你追我趕。深圳「六個一」理念引領智慧城市建設據聯合國統計,我國大約有 500個智慧城市試點項目,是世界上試點數最多的國家。2012年-2014年,各城市出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規劃和指導意見。
  • 龍華區著力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
    龍華區將按照區塊集聚、組團發展、功能互補的理念,打造數字經濟圈、中央活力區和三大都市走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一是在北部區域,聚焦細分領域打造數字經濟圈。龍華區將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專業化園區為支撐、區塊化發展為路徑的思路,圍繞細分領域加快集聚發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打造佔地約60平方公裡、產值超萬億的數字經濟圈。二是在南部區域,全域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區。龍華區注重強化商務、商業、商住、休閒、生態等功能,以三個片區為重點,以點帶面把約40平方公裡的南部區域,打造成深圳的中央活力區。
  • 灣區又一城際高速來了!橫跨深莞,連接深圳10條高速!
    打造先行示範區高速公路「首件」工程,深圳外環高速公路深圳段一期工程即將建成通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絡中的又一條重要加密線,它是深圳線路裡程最長項目,全長約93km,橫跨5大行政區域和城市建成區,將與深圳10條高速公路和8條一級公路互聯互通,一期工程12座互通立交。
  • 「三灣一區」奏響大鵬新區高質量發展新樂章
    據悉,大鵬新區222平方公裡土地被劃入生態控制範圍,佔新區陸地面積的73.5%,約佔深圳全市生態控制面積的1/4。生態立區是根本,經濟強區是關鍵。一方面,新區毫不動搖保護大鵬的青山綠水;另一方面,新區不遺餘力抓經濟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並行不悖。
  • 大場科技園打造科創主陣地 聚力新產業集聚
    「環上大科技園」和「南大智慧城」建設,積極謀劃布局,為發揮大場鎮在科創中心主在寶山區打造全市科創主陣地的大背景下,大場鎮結合陣地建設中發揮作用,區科委領導、大場鎮領導及寶山科技園、大場開發區招商團隊成員等一行六人,南下赴深圳、廣州等地招商洽談。
  • ...是深圳生物醫藥產業換道超車的「最後機會」,各區如何錯位發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李博11月18日下午,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之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政策解讀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玫瑰廳舉行。該負責人表示,深圳在醫療器械、PCT專利、融資環境、上市企業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卻也在人才、「三甲」醫院和藥品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其中最明顯的是人才短板。如何補齊短板?深圳為生物醫藥產業出臺了一攬子政策,也就是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政策文件。會上邀請了南山、龍崗、坪山、光明和大鵬5個區(新區)分別介紹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及政策解讀。
  • 內江市市中區:電商初心如磐 聚力產業融合發展
    作為內江市委「七輪驅動」的前輪、中心城市發展排頭兵,今年以來,市中區在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中頻頻亮劍:狠抓「電商進社區」工程、助推電子商務產業集聚,推進「內江檸檬柑橘產品出村項目」、「蓉歐+」東協國際物流中心開工建設,全面總結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區)工作……2019年1—8月,市中區實現電商交易額66.9億元,增長27%。
  • 一大波深圳各區「新地標」效果圖來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8日訊 據了解,2020年2月20日,深圳市發改委公布了《深圳市2020年重大項目計劃》,這意味著2020年深圳的2000億元投資目標定了!一大批軌道、總部、科技園、產業、舊改、學校、醫院等重大項目提前曝光,一波「新地標」也都在路上了,以下是2020年深圳37個總部項目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