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三年級開始分化,始於學習習慣,差在學習思維

2020-12-14 沈不語的教育故事

教育圈流傳著一句話:「一二年級差別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一二年級知識點少,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和輔導非常有效,學生平均分在95分以上也是常事;到了三、四年級學生之間開始分化,很多老師把三年級比作一道坎,四年級比作一道坡,三四年級順利度過,以後孩子基本不用太愁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到了8、9歲的年紀,不再完全信奉或者屈從與家長的權威,而是進入自主期,父母的話不會無條件服從,開始在意自己的想法,會對父母耳提面命,不斷嘮叨的管理方式感到反感,甚至與父母產生矛盾,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績隨著學習狀態下滑。

這時候父母也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自由,積極發現孩子的進步和優點,以鼓勵的方式為主,注重孩子的想法,傾聽孩子的表達,培養平等良好的親子關係,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三四年級出現分化的另一個原因,還在於知識點的增多和學習難度的增加。一二年級的時候,不少孩子有提前學習的基礎,掌握有限的知識點並不困難,但是到了三年級,英語進入課堂,語文閱讀和寫作要求提高,數學不再僅僅是相對簡單的加減乘除,題目開始變得複雜,對數學思維的要求不斷提高,僅僅依靠計算已經不能很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近日,一位家長就分享了一道三年級的數學題,要求圖中影音部分長方形的周長,由於給出的條件較少,家長拿到題目也找不到頭緒,所以向大家求助。這道題目本身不難,重點考察的就是觀察能力和數學思維。

如果能列方程,這道題很容易講明白,從圖中可以看出,大正方形的邊長等於7減去陰影部分長方形的寬再加上5,假設陰影部分長方形的寬為X,就可以列出等式:

(7-X+5)*2+2X=24

也就是說,陰影部分的周長等於24分米。但是三年級學生應該還沒有傑出到方程的概念,只能用加減乘除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已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想要分別求出陰影部分的長和寬顯然難度很高,不過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陰影部分長方形的長等於大正方形的邊長,它的寬正好等於7加5減去正方形的邊長,換一個說法就是陰影部分長方形的長加寬的長度等於7加5,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就等於(7+5)*2=24(分米)。這樣用整體計算的方法代替了更為複雜的方程式,既簡單又快捷。

從計算的角度來說,這道題一點也不難,只要掌握了加減乘除規則的小學生都能算出來。難點是如何理清楚幾個數據之間的邏輯關係,把算式列出來。這實際上就是對數學思維的考察,不同的學生之間,這方面的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說:數學學習不可早,數學思維啟蒙不可晚。三年級正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關鍵階段,關鍵是要引導孩子找到隱藏在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提出解題思路,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這樣才能增強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不然就容易在一開始就因為感到困難,失去了學習數學的動力。

劉燻宇先生的數學三書大家已經非常熟悉,在這裡還是要再次給大家推薦,這套書的顯著特點深挖數學的內在趣味,通過輕鬆活潑的方式將深奧難解的數學題變成趣味豐富,讓人愛讀的文字,適用於小學生啟發興趣,中學生掌握方法。既可以作為課外的學習資料,也可以作為今後興趣拓展的啟蒙書。豐子愷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以前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拋荒數學。他說的數學書,就是數學大師劉燻宇先生編撰的給孩子的數學三書。

楊振寧、華羅庚、谷超豪、齊有民、等不同領域的大家都曾受到這本書的影響並予以誇讚,喜歡的朋友可以通過上面的連結選擇。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在三年級語文成績滑坡原因:不是三年級現象,而是家長太懶
    明明在一二年級語文都能考95分以上,但是在三年級就滑落到了80分甚至是70分。不小心中了「三年級的坎兒」,家長都著急,到底怎麼才能避免三年級現象呢?尤其是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中,要開始正式地寫作文了,一到寫作練筆時間,孩子就抓耳撓腮,這可怎麼辦?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所謂的三年級現象,其實是孩子在新的學習並沒有適應語文學習。
  • 80%的孩子學習成績差,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3點!尤其是小學生
    堂姐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在讀小學三年級,一個剛上幼兒園,途徑書店的時候去買了一套小學生必讀課外書和幾冊繪本,準備當作小禮物送給侄子。剛進家門,就看到一大堆玩具散落在地上,兩個孩子在趴在地上玩得不亦樂乎,就連家裡來人了都沒有發現。堂姐連忙招呼到:「快起來,沒看到小姨來了嗎?都這麼大了還不愛收拾,瞧把這屋子弄得。」
  • 「三年級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日本腦科醫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關於孩子的教育,有些問題被家長視為「心腹大患」,卻被另一部分家長不以為然,而「三年級現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所謂「三年級現象」就是說孩子的成績很可能在三年級的時候出現巨大的分化,簡有些人甚至還總結出了順口溜調侃道:
  • 小學數學各年級學習規劃以及重點
    對於小學生來說,各個年級數學學習重點和要求是不一樣的。   一、二年級又稱小低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計算是關鍵,除了知識類的學習,興趣也十分重要更注重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年級:拓展思路階段   二年級的學生應把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思維方式作為一個長期學習的重點,而這個習慣都是從小就開始注重培養起來的。二年級的孩子在習慣上還比較有可塑性,著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若是一旦不注意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以後等孩子大了要想再改就比較困難了。
  • 小學三年級這條分水嶺,孩子學習會發生哪些變化,又該怎樣學習呢
    文/蘭媽談育兒如果將一、二年級比喻成基礎知識的鞏固期,那麼三、四年級就是小學裡重要的分水嶺了,關於「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應該怎樣學習」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首先要了解小學三年級的學習會發生哪些變化,這樣才能有所了解、有所準備地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 小學生用思維導圖,學習數學,更好理解學習知識點!
    從小開始,我們就教孩子語言算數,再過去,甚至普遍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數學的魅力是無窮的,數學是萬物原理之源,是現代社會進步的及時,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學得更好?當之無愧是數學,在如今各行各業佔據舉足輕重的作用。
  • 小學生每天花2小時學習成語,語文老師震驚了:這麼學成語沒有用
    更可憐的是學生,從此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看到成語就頭大,甚至是看到詞語就頭大。作為語文老師,得知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成語要花2個小時,我很震驚。一方面我的成語學習計劃表不是這麼學,一方面對家長的輔導方式我很理解不了。1、 三年級開始學習成語為佳通過一番了解,我才知道,這位家長的孩子才上一年級。一年級作為語文學習啟蒙階段,是識字積累階段。
  • 贏在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卻輸在三年級,為什麼,資深教師解析原因
    尤其是家長對於小學生的學習非常的重視和緊張,到底是為什麼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會下降?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 三年級有三個坎需要自己邁過去 1、家長覺得學習習慣是鍋,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耐心
  • 剛開學,「三年級現象」就出現了,再不重視孩子學習成績會下降
    今年剛開學,已經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不用家長怎麼管,門門功課 90多分。但是,現在剛開學不久,老師就說,孩子上課無精打採,經常開小差,課上回答問題也不積極。家長很困惑,明明之前孩子學習成績挺好的啊,怎麼一下子狀態變得這麼差?其實,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這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
  • 小學三年級英語學習方法建議,小孩越早掌握越好!
    現在的小學生一般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如果幼兒園學過英語,那三年級再學就不會有陌生感,但是對於那些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小孩來說就有點難度。英語不同於語文,它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而剛開始學難就難在轉變思維方式,相信很多家長對於怎麼學習英語也是感到很頭疼的,下面小編總結的這些小學三年級英語學習方法建議,小孩越早掌握越好,同時家長也可以看看,平時可用來引導孩子去學。首先,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聽起來雖然有點俗套,但是很管用。
  • 成績下滑的「三年級現象」,三年級是道坎兒,家長如何幫娃度過
    小學生教育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兩極分化。」很多孩子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成績優異,經常考滿分,到了三年級成績下滑,每天作業耗費大量時間,上課效率不高,學習壓力很大,家長和孩子都格外煩惱。
  • 小學數學:1-3年級必做60道思維訓練題,孩子做完,成績不會差
    小學數學:1-3年級必做60道思維訓練題,孩子做完,成績不會差在小學1-3年級階段數學知識都比較簡單,95%的孩子成績都不會差,從三年級之後孩子們的成績就會兩極分化,成績好的依然還能考滿分,成績差的也能只考二三十分。
  • 突破思維,打破學習天花板,開創如魚得水的學習人生:簡易學習4
    到了小學三年級,特別是從四年級開始,家長疏於管理的孩子成績反而開始起色,家長處處輔導帶領的孩子,成績開始下滑?舉一個慄子。身體上的肌肉必須通過鍛鍊才能擁有,每天鍛鍊身體,身體就會特別健壯,肌肉特別健碩。這個無人能夠替代,必須本人親自進行。我們的大腦亦是如此。
  • 科技驅動教育 作業幫發布"學習的真相"直指小學學習難點
    10月15日,作業幫在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在線教育論壇上發布了"學習的真相"。其中指出,小學的學習難度,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並提出相關"大招"作為解決學習痛點、難點的方案。作業幫小學輔導教學部負責人林大偉提出,小學三年級學生應該具有編童話的能力,六年級則要會寫小說。
  • 小學生只要到了三年級以後,語文成績會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
    家長們都知道,小學生只要到了三年級以後,語文成績會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答案是:小學三年級以後,語文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題,小升初考試 就要以閱讀理解題和作文題為主,孩子沒有課外閱讀,就不會做閱讀理解題和作文,所以孩子語文成績一定是最差的。
  • 三年級語文每天要做哪些學習安排?
    三年級的學生每天要做哪些學習安排呢。名師薈的資深老師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這個階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家長每天要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有規律的去制定學習計劃,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 每天進步一點點,三年級思維訓練數學題一道
    從寒假開始,我們著手編輯小學生的思維訓練題,每天一道題,幫助小學生打開數學思維,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雖然每天只有一道題目,但日積月累,進步還是很明顯的。長減去4,寬加上2,這時候變成了正方形,也就是表明長和寬差了6.也就是長-寬=6.到了這裡我們就比較明了了。這就是簡單的和差問題了。長+寬=16,長-寬=6.怎麼求長呢?
  • 教師父親:三年級給孩子做這份思維訓練題,最差也能考前5
    教師父親:三年級給孩子做這份思維訓練題,最差也能考前5在小學一二年級階段,數學的知識都非常簡單,幾乎所有的孩子成績都不差,而進入三年級之後這種情況開始改變,數學知識開始增難,一些孩子的成績開始不穩定,尤其進入四年級後成績會逐步下滑
  • 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一單元檢測卷:兩極分化嚴重,得100分者很稀少
    一般情況下,對絕大多數小學生來說,三年級英語是很容易得高分的:不論是平時考試還是期末考試,得100分者不在少數;即使不能得100分,得95分以上也很容易。問題是我們現在正處在疫情時期!在此種情況之下,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都受到了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影響。
  • 小學生學習壓力大,12歲就開始脫髮,值不值?
    最近,有媒體報導,杭州六年級12歲小學生居然斑禿了!醫生的解釋是孩子的發病,主要還是應對期末考試,學習壓力過大,精神高度集中,而且長期熬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造成的。據醫生介紹,這還是不是個例,很多小學生因為學習的壓力出現了斑禿!我們不僅要問,學生的壓力真有那麼大嗎?是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