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車到底多少動力才算夠用,存在兩個誤區。第一個誤區認為動力好就等於「飆車」。其實動力好不代表一定開得很快,而是提速快,提速到時速120所需要的時間更短!當我們遇到貨車,為了安全需要超車時,相差一兩秒,有時就是生死之別。在這種場景動力就是一種安全性配置。第二個誤區認為家用代步車不需要動力。例如本田雅閣1.5T中低速提速都不錯,但畢竟是小排量,加速後需要發動機更高的轉速來做功,導致駕駛艙噪音巨大,這與家用車該有的安靜、舒適背道而馳。這種場景動力就是一種舒適性配置。
首先附上升級前後數據對比—
原廠:184Ps 300Nm;一階:244Ps 390Nm。
今天是一臺15款奔馳C200L 2.0T升級ECU的案例,坐標山東濟南。車主也沒多大要求,對這個動力勉強可以接受,但也要有偶爾超個車,這個動力就來得很慢了,想著刷一下程序,試一下!一臺車的動力就像銀行的存款,你可以不用,但關鍵時刻你得拿得出來!
原車沒有硬體改裝,15款的奔馳C200L搭載的2.0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35kw(184馬力),峰值扭矩為300牛·米;傳動系統與發動機匹配的是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因為調校的不同,高功率的C260L最大輸出功率為211馬力,峰值扭矩為350牛·米。所以刷個ECU程序,即可獲得超過C260L的動力何樂而不為呢?
國際慣例先去拉個數據流,確保原車車況的穩定的前提下開始升級。施工具體步驟:1.車輛檢測 2.動態數據監測 3.讀取原車程序 4.定製程序方案 5.程序調校 6.植入升級後程序 7.升級後車輛檢測 8.再次進行動態數據檢測 9.合格交車,不合格重調優化至合格交車
該車採用Bench接線操作方式,協議是MEVD17.7.2。成功讀出原廠程序,把程序、銘牌和車況日誌信息打包發給上海總部。
技術總監經過初步審核,和德國技術人員共同確定調校方案。根據環境、油品、大氣壓力、車況等,對點火角、點火脈寬、進氣壓力等三千多個參數,重新優化調整。
調校時間根據實際情況或有不同,兩個小時左右程序傳回,注入德國ING Performance特調程序。
路試分析日誌,確保程序的穩定,接著是反覆路試、01測試,有條件就上馬力機。不滿意重新調校,直到客戶滿意為止。(這也是特調的魅力所在,邊開邊調,車輛壓力、點火角等信息一覽無餘)
車主試車反饋:「提速很快,經濟模式就很快,可以打天下了。運動模式都不敢踩,效果可以的。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