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方」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2020-12-16 小馬話三農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人窮不求娘家忙: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出嫁的女兒即便是再貧窮,也不要去娘家尋求幫助。在過去由於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很低,所以人們「男尊女卑」的思想很頑固,人們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就不再是娘家人,所以女兒在出嫁過的好與壞都和娘家人沒有關係。如果自己女兒結婚以後生活很富裕,娘家人可能會沾光,相反如果女兒嫁結婚後窮困潦倒,甚至還常常到娘家來尋求幫助,就會遭到娘家人的唾棄,不僅會導致女兒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起來,女婿也會被人看不起。

在過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其實就是因為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太低導致。在過去一些地方有「換親」的說法,意思是用自己的女兒給兒子換一個媳婦回來,儘管女兒和兒子一樣,都是自己的骨肉,但是卻從平時的一點一滴中可以看出,女性並不受人們重視,在婚前就已經如此,更何況婚後。所以出嫁的女兒為了避免和娘家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即便是再貧窮,也不要到娘家尋求幫助,因為只會自取其辱。

富貴不住東南房:東南房指的是坐南朝北的朝向的房子,在農村生活或去過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房屋大多都是坐北朝南朝向,因為我們生活在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屋內每天都能被陽光照射,還有利於房間內的通風透氣,所以坐北朝南的房屋最適宜人類居住。相反如果房屋坐南朝北,房間的門窗都向北側開放,那麼一年之中都不會有陽光照射,時間久了房間內就會變得陰冷潮溼,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很容易生病,所以不僅是富貴的人家不會住東南房,就連貧窮的人也不願在東南房中居住。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的意思,你對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有的農村家庭需要積攢大半生,才能擁有蓋房子的財力。所以對於自建房的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農村院落除了建築主體之外,通常都會帶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但採光性很好。南北通透非常適宜居住,小院當然要有圍牆所遮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種植樹木,是最為常見的,不論是邊角之地,還是房前屋後,都愛種植上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夏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几年之後,還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所以樹木的數量在農村是比較多的。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現如今的農村,跟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適宜居住,這裡環境靜怡,空氣相當的新鮮。房屋的布局走向規格建造,關乎到居住是否舒適,而且按照農村的老話來講,還關乎到家庭運勢。所以對於房屋的建造,從開工到居住,各地都有不同的講究和說法,這也就延伸出了許多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都是圍繞著農村房屋開展,有的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是值得借鑑和參考的,也有的擱到現在已經過時,只能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來看。
  •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冬季來臨,天氣也變得愈來愈冷。過去農村的冬季,是全年最為閒暇的季節,農田裡面也沒有了什麼農活。忙碌了一年也終於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稍微地休息一下。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農村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相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是村民最美好的期盼,在過大年的時候,還經常喜愛在水缸上面用紅紙寫上清水滿缸,在豬圈、雞窩等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或者是牛羊滿圈,這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的期望,對於六畜來源久長,這種概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指的是:牛、馬、羊、豬、狗、雞,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馴養家畜的悠久歷史,這些原本都是野生動物的六畜,被馴化之後成為了家庭常見之物
  • 農村俗語:「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很多事情都很講究,尤其是蓋房子、搬新家,基本上都需要提前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看個黃道吉日。據農村老人說,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這些都關係到家人或後代的運勢。這不就有這麼一句俗話:「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令人深思
    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確實令人深思,話雖糙了些理卻不糙,其實很重要。所謂「窮得乾淨」是說,人不管如何貧窮,衣服都要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哪怕是過去的那種補丁摞補了的衣服,也應該如此,至少要把衣服洗乾淨,縫補整齊一些再穿。
  • 農村俗語:「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引人深思
    農村俗語:「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引人深思文|孟浪大家好,老弟我今天要給各位觀眾老爺說一說咱們咱們民族的一些老話。中華兒女向來比較在意咱們的老輩留下來的一些道理或者是物品,比如一句老話不就這樣講嘛「老輩教給咱的本事不能忘」,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做人不能過忘本這個道理,但是現在很多古老的技藝都失傳了,就很遺憾。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
  • 農村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生活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根據大雪節氣的冷暖來判斷未來天氣變化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的意思是,如果在大雪節氣時氣溫依然很高,並沒有出現天寒地凍的情況,那麼等到第二年的驚蟄節氣時,土地依然還處於冰凍狀態,農民沒辦法耕作。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再富莫忘結髮妻」,說的是啥意思?
    「俗語」是一種富有哲理且有趣味性的語言,這些語句都是古人生活生產中的經驗總結,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泛流傳,在物資匱乏、不發達的年代,起到很強的作用,在農村地區,也流傳著很多這樣的語句,有的是勞動農民自己創作,也有的是從老一輩流傳下來,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語包羅萬象,通俗易懂,深受人們的推崇;有時候和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說的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還是很在理在農村生活,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直到現在我們平時做錯什麼事,通常就會有人說:看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說老話有的時候還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流傳甚久的俗語,更是被大家戲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當然也並非所有的俗語都有存在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改變,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只能被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