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兒子?

2021-01-09 騰訊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並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們作為繼承人,直接讓眾多兒子們失去了競爭參賽的資格。其中最不服氣的就是朱棣了,這之間導致了後來的「靖難之役」,這場叔叔和侄子的戰爭將無數精銳的士兵在內戰中死亡,積累了幾十年的人才和物質付之一炬。

朱元璋和朱標

雖然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朱棣在位期間的政績比朱允炆好得多了,甚至創造了明朝的永樂盛世。但朱允炆的繼承在當時是合理合法的,朱元璋欽點的,朱棣確實是把皇位搶來的,肯定是名不正言不順,那麼會有人問:朱元璋那麼多個兒子,偏偏要選中文文弱弱,難以駕馭朝臣的朱允炆來做繼承人呢? 朱元璋一輩子機關算盡這麼精明的一個人,不應該呀。一種觀點認為皇帝是按照立嫡立長的規矩; 另一種觀點是關於朱元璋對朱棣並不看好。

朱棣和朱允炆都是合法的繼承人,但是為什麼最後朱允炆成功上位了呢?雖然朱元璋是個冷血兇殘的皇帝,但是對於嫡長子朱標是充滿溫情,一是朱標是馬皇后的兒子,是朱元璋一生的恩人和貴人,二是朱元璋辛勤栽培,跟隨他多年曆練,朱標在群臣當中也有一些威望。可惜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十分痛心,一意孤行並沒有實行公開考試的辦法選定繼承人,直接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最不服氣的就是朱棣了,他要軍功有軍功,要智謀有智謀,要威望有威望,在各個方面比朱允炆要強,按理說更加適合當皇帝,但是他內心深處的冷血和狠辣倒是挺像朱元璋的。和朱棣相反,朱允炆性格溫和,更適合推行仁政,這正是朱元璋看中的地方。朱元璋到了晚年,想到當初做的那些暴行,清楚地認識到了那種鐵腕爭執的弊端,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孫也重蹈他的覆轍,於是就選擇了性格仁厚的孫子朱允炆。可偏偏建文帝缺乏當斷則斷的勇氣,在後來和朱棣的戰爭中他是有機會取勝的,但是為了不落下一個弒叔的罪名最後被朱棣逆襲。

朱元璋老謀深算了一輩子,他怎麼可能沒想到藩王會造反呢?他實在是忍不下心去殺自己的親兒子,這也是做父親的一種悲哀吧。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朱棣文韜武略文武雙全,朱元璋卻為何把皇位傳給朱允炆,也不傳給朱棣?
    朱棣文韜武略文武雙全,朱元璋卻為何把皇位傳給朱允炆,也不傳給朱棣?在我國歷史上,一般皇帝會在皇子中,選出自己最中意的,將他立為太子,讓他提前開始涉及朝政,學習處理政事的方法,好在日後接替自己的位置。朱元璋當時在選擇繼承他皇位人的時候,他的第四個皇子朱棣是最像他的。有野心而且打仗特別的厲害,英勇善戰。
  • 朱元璋為何將皇位傳給孫子,也不傳給更有能力的兒子?原來如此!
    只是任何事過頭了,也會惹來罵名,比如朱元璋放任錦衣衛的壯大,讓官員們戰戰兢兢,絲毫不敢犯錯,甚至每錯,但凡朱元璋不悅了,都會找出千般錯,只為了制裁官員。不過總體來說,朱元璋還算是有功德,愛民如子的好皇帝的。只是朱元璋在將皇位傳給後人時,卻似乎又有點意氣用事了,完全不符合他皇帝的身份做派。
  • 燕王朱棣能力最強,太子朱標死後,為何朱元璋不傳位給燕王?
    朱棣劇照在朱元璋的諸多兒子中,燕王朱棣的能力最強,為什麼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不立朱棣為皇位繼承人,從而避免靖難之役手足相殘的局面?在朱元璋的眾多兒子之中,朱棣並不是朱元璋最喜愛的兒子,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是太子朱標,晉王朱棡以及寧王朱權。但是在朱元璋安排的一次歷練中,朱棣的表現卻讓朱元璋刮目相看,朱棣的才能也在這場歷練中展露無疑。
  • 朱棣文韜武略遠勝朱允炆,為何朱元璋不傳位給他?學者:不是正統
    文/志恆(原創不易,禁止轉載) 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就是朱標,朱標死後。朱元璋近乎悲痛欲絕,他此後脾氣大變,直接將皇位的繼承權選定為皇太孫朱允炆。
  • 太子、秦王、晉王都已去世,朱元璋為何不肯傳位給皇四子朱棣
    很多人會好奇,皇四子朱棣在朝野中的呼聲比較高,又得到朱元璋的賞識,再加上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在朱元璋之前,都已經去世,朱元璋為何把皇位傳給嫡長孫朱允炆,而不傳給皇四子朱棣呢?第一,朱元璋和朱標的父子感情很深,愛屋吉屋的就把愛轉移到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身上朱元璋不但是一位好皇帝,還是一位好父親,尤其是對朱標。朱元璋對朱標的愛,超過其他的25個兒子。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就立朱標為世子。朱元璋當皇帝以後,就把年僅13歲的朱標立為皇太子,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都是按照「皇帝」的準則走的。
  • 郭威為什麼不自己生個兒子,反而把皇位傳給柴榮?他是真明君
    沒辦法,到處都在打仗,國家一個一個地換,老百姓怕是都搞不清楚,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究竟被多少人統治過。這一段時期中誕生的皇帝,也多是武皇帝,無他,習武之人容易保命啊。後周太祖郭威就很倒黴,在亂世之中,他保住了自己的命,卻沒有保住自己的兒子,於是決定,將皇位傳給了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內侄。被帝王猜忌,家人無一倖免郭威本是後漢的重臣,對後漢的建立有著汗馬功勞,但不久之後,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去世,在繼位的劉承祐眼裡,郭威就是一顆拔不掉的釘子。
  • 宋仁宗為什麼沒有兒子?他把皇位傳給誰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後宮佳麗為什麼就沒人能給宋仁宗生下一個大胖小子呢?答案是:生下了卻養不大。歷史上有些帝王生育能力很差,但宋仁宗在這方面還是可以的。他一生共有3個兒子、13個女兒,用兒女成行來形容也毫不為過。可是這16個子女中,只有5位公主活到了成年,其他11人都早夭,宋仁宗滿懷期待的3個皇子沒有一個活過2歲。
  • 趙匡胤為什麼將皇位傳給弟弟?
    看到有很多回答說宋太祖趙匡胤不是主動把皇位傳給弟弟宋太宗趙光義,在此,我先聲明一下我的觀點,宋太祖趙匡胤完全是自願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的。即使攝於太宗淫威,敢怒不敢言,怕禍及家人,但後來太宗北伐遼國失敗,太祖的兒子趙德昭因向太宗進諫賞罰問題,被太宗一句「待汝自為天子,賞未晚也」氣得自殺,也能看出趙德昭並非沒有血性,如果真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他能忍氣吞聲?第三,太祖駕崩時,其功勳重將和親信大臣仍在朝野中佔據重要職位,如果太宗真的大逆不道,弒兄奪位,為何朝野沒有一點反應呢?
  • 他搶了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卻還是把皇位傳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有人問,為什麼宋高宗趙構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或者趙光義的後代而是給了趙匡胤的後人呢? 趙構本來有一個兒子,叫趙旉(fu),而且還當過皇帝,即為宋簡宗,只是因為在位的時間太短,年紀又小,又是個傀儡皇帝,所以一般不承認他是宋朝皇帝。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趙構一路南逃,苗傅與劉正彥舉兵造反,逼迫趙構退位,迎三歲的趙旉為帝。
  • 明朝開國第一位太子,朱元璋的兒子朱標的能力如何?
    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自己是明朝開國第一位太子,可惜的是,死的比朱元璋還早,不然他也會成為皇帝。這個人就是朱標,朱元璋的兒子。朱標出生時,朱元璋還沒有登基,在朱元璋登基之後,將自己的兒子朱標立為了明朝的太子,朱標也成為了明朝的第一位太子。
  • 乾隆明明有17個兒子,為什麼非要把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呢?
    乾隆傳位嘉慶是有點無奈的選擇,可又不能不選擇嘉慶,主要在於乾隆一生雖然生了17個兒子,但才能卓越優秀的兒子並不多,而且乾隆待機壽命超長,很多兒子都已經被他熬死了,所以乾隆只能無奈的選擇了嘉慶。其實嘉慶皇帝並不是很差,只是嘉慶確實導致了清朝的衰落,外加嘉慶在政治上的作為確實有些平庸,所以很多人都很納悶乾隆為什麼會選擇了嘉慶,其實乾隆不管把皇位傳給哪個兒子清朝的沒落都是在所難免,都是一樣的結局。
  • 朱元璋雖為一代雄主非常聖明,但是他的偏心,導致兒子被孫子屠戮
    不過,朱元璋作為皇帝,他的偏心卻讓兒子被孫子大肆屠戮。歷史上對朱元璋的評價有很多,有人說他太殘酷,有人說他太狠心,可是很少有人說朱元璋沒有眼光和才能。朱元璋看人的眼光當然非常準。不過,朱元璋和馬皇后情深,所以在他諸多兒子當中,他更喜歡與馬皇后的兒子朱標。
  • 2020年了,為什麼日本皇室還在堅持皇位「傳男不傳女」?
    德仁的弟弟文仁有三個孩子,除了兩位公主,還有一個兒子悠仁親王。這個兒子,正是文仁坐上「皇太子」之位的秘密法寶。 但由於皇室男丁日漸單薄,日本政界和民間一直在討論繼承規則的修改問題——女性究竟能不能繼承皇位,成為天皇? 2005年,悠仁的出生給這個女天皇的可能性劃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但是,即便如此,不少觀點仍然認為愛子公主有可能繼承父親皇位。而且,日本民間其實對女天皇的接受度很高。
  • 朱元璋從小和二哥朱重六相依為命,他建國後,兄弟朱重六的結局如何?
    朱元璋在歷史上即是明君也是一個果決殘忍的人,到了朱元璋晚年也就是1372年之後,開始為了保護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屠戮功臣手段殘忍讓自己的親信和子侄都畏懼他。 或許他的兄長姐妹也慘遭毒手並且不被記載到史書之上?根據歷史記載朱元璋家裡在內個時代人算是人丁稀少的了,而且朱元璋家裡一貧如洗,在朱元璋從軍以前父母和大哥三個就相繼去世,只留下自己和二哥相依為命。
  • 皇帝提前將皇位傳給儲君 是否能結束皇位爭奪
    無論皇帝對自己的兒子多麼寵愛,可一旦涉及權力,往往就是先君臣後父子。比如,漢武帝就將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給逼死了。並且,歷朝歷代皇位爭奪,都會引起血雨腥風,比如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僅僅不到三十年時間裡,就因為奪取皇位發生了多次政變,最終導致北齊崩潰。
  • 歷史上的雍正皇帝真的是篡改傳位詔書得來的皇位嗎?
    看過一個影視片,說雍正皇帝的皇位是篡改傳位詔書得來的,老皇帝真正想傳位給的是雍正皇帝的十四弟。歷史上,這是這是真的嗎?我們都知道大寫數字的筆畫多,書寫也特別麻煩。但是為什麼還會有大寫數字的存在呢?早在甲骨文時期的時候,中國的漢字就有一到十阿拉伯數字的寫法。
  • 明朝34開國功臣大多被朱元璋清洗,李善長不忿道:我有免死鐵券
    李善長臨死前內心是極為不服的,你朱元璋當初給我的免死鐵券為什麼不管用?老朱所做的這一切始終貫徹一個宗旨,那就是「收回權力」。開國功臣剩下的四人是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的意外去世讓朱元璋一時無法接受,悲傷之際還要考慮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我看到很多人問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為什麼乾隆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非道光不可?
    就如明太宗朱元璋來說,他在最初的時候,將嫡子朱標定為繼自己之後的下一任皇帝,可是因為朱標身體的原因,明太祖最終「白髮人送黑髮人」,雖然朱標去世了,但是大明王朝還需要運轉,大明的基業還要有人託付,正是在這千鈞一髮之間,他沒有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他的其他兒子,而是傳給了他一直很喜歡的皇孫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 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們
    朱元璋共在位三十一年,去世時七十一歲,他的二十餘位后妃共為他生下了二十六個兒子。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朱標,1355年出生,母親是孝慈高皇后馬氏,朱元璋稱吳王時便被封為世子,自幼受到悉心教導,朱元璋也對他寄予厚望,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後立為皇太子,正式確立為接班人
  • 北魏獻文帝為何要把皇位傳給五歲的兒子,原來竟是為了真正當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太上皇,有的太上皇,自己本來是一介平民,但是因為兒子當了皇帝,他被堯尊為太上皇。  有的太上皇是在宮廷鬥爭中失敗,實際上大權是被兒子掌握了,他是迫於無奈退位當了太上皇。    還有的太上皇,是因為自己厭倦權力鬥爭,甚至感覺到國家有危難,自己不想擔這個亡國之君的名義,所以把位子讓給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