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老年疾病之一,然而年輕人也會得!12月10日,由上海市科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壇·我只認識你——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分享會」上,上海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醫師李霞曾經遇到過一個25歲的患者,「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是一項世界難題,人類至今無法攻克,只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還無法治癒。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對阿爾茨海默病就束手無策,關鍵在於早期篩查。年輕人患病有遺傳也有其他因素。」李霞指出,人們對這一疾病的觀念要改變。老年痴呆症中,除了阿爾茨海默病,還有神經逆轉、缺乏維生素導致痴呆、老年抑鬱導致的假性痴呆等情況,這些痴呆症是完全可以逆轉、甚至治癒的。
即使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檢查確診、早治療,也可以大大延緩病程,減緩病人喪失記憶和生活能力的速度。」
李霞形象地把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稱為「和壽命賽跑」,由於這是一種老年病,在無法治癒的情況下,延緩發病時間,就意味著老人受這種疾病折磨的時間變短,發展成重症的概率變低,對社會資源的耗費也會大幅減低。
有研究顯示,如果全球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發病時間能夠延緩5年,那麼病人數將會減少一半。」
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有什麼徵兆嗎?李霞建議,記憶力衰退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狀,可以通過每年做相關的自測題來驗證自己的記憶力,根據得分變化作出初步判斷。
如果每年得分大幅下降,那就要注意了。」
除了自測,對生活細節的觀察也非常重要。
重點是要警惕這種疾病,75歲以上的患者佔比超過75%,年紀越大得這種病的機率越高。」
李霞說,如果發現老人記性變差、做飯經常放錯調料、說話做事變得古怪,那麼就得警惕了。但即使是老人病情已經入重症階段,也完全沒必要絕望。雖然老人已經不記得很多事情,但在接受專業治療和護理的情況下,可以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保障好病人的生活質量。「有時候不記得一些事情也沒關係,日常生活沒問題就可以了。」李霞認為。
與會現場,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出席活動並為李霞頒發「上海科壇講座專家聘書」。市精神衛生中心副書記蔡軍出席活動並為社區代表贈送《幫我記住這世界》科普書籍。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