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139體系——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宜昌路徑

2020-12-23 瀟湘晨報

9月27日上午,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政策培訓班在宜昌開班,全國部分地級以上城市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班由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國家住建部幹部學院)組織舉辦,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副院長陶建明及城市建設培訓部兼城市管理執法培訓部主任陳芸華來宜指導。主要包括解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推介陝西省和宜昌市改造經驗、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金融支持市場力量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專題講座。9月28日下午,培訓班學員還將現場觀摩宜昌市紅光小區、西壩電廠小區、楠海花園小區改造成果。

宜昌市副市長劉豐雷出席開班儀式,他表示,當前宜昌正對標住建部新一輪試點「九項機制」任務要求,重點抓好「片區化、市場化、金融化」試點探索,結合建立「公園城市、完整社區、精緻片區」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範式,推進城市功能品質和基層治理能力提升。

宜昌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張毅在介紹宜昌改造經驗時提出,宜昌創新建立健全「139」工作體系,打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版。

1即貫穿一條主線

以城市有機更新為主線,貫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

統籌人—城—產三大關係,提升居住—工作—遊憩三大功能,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載體助推城市功能有機更新。

統籌留—改—拆三類方式,激活城市—社區—小區三種形態,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載體助推城市空間有機更新。

統籌前—中—後三大環節,強化自治—共治—智治三種手段,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載體助推城市治理有機更新。

3即聚焦三大目標

優環境。按照「先基礎後提升,先地下後地上、先功能後景觀、先規劃後建設」思路,以及「基礎設施應改盡改、公服配套有序補齊、建築物本體有條件完善」原則,在全面推進水電氣路、強弱電及消防、安全隱患整治的同時,有序新增養老、託幼、醫療、助餐、便利店等服務設施,有條件的推進加裝電梯及建築物本體提升。

興業態。貫徹公園城市營城理念和建設要求,實施小(片)區零星用地挖潛及建築功能複合化利用,建設一批居民家門口的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微綠道等,打造一批「公園社區」「公園小區」。在此基礎上,按照商業化邏輯,推進小(片)區場景與美好生活需求精準匹配,營造生態新場景、宜居新場景、消費新場景、創業新場景等,將多元業態融入老舊小(片)區,進一步提振小區發展活力。

強治理。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基層治理創新深度融合,緊緊扭住「基層協商、居民自治」這個「牛鼻子」,通過「建組織、選頭雁、搭平臺、齊協商、共治理」,推動「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效共享」。

9即創新九項機制

一是創新「市級籌劃指導、區級統籌負責、街道社區實施、居民自治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

通過持續健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小組、實體運行機構(市城市改造服務中心)來推動落實。各縣市區比照市級標準,組建相應機構,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

二是創新「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效共享」的群眾參與機制。

堅持黨建引領。將支部建在小區上、黨小組建在樓棟上,推進老舊小區黨組織建設全覆蓋,推動陣地前移、資源下沉、服務下移,打通聯繫群眾「最後一米」。選好支部書記「領頭雁」,鍛造堅強「主心骨」。

堅持居民主體。將群眾發動貫穿改造全過程,改造前問需於民、改造中問計於民、改造後問效於民。制定4類26項「改造清單」,由居民自己「點單」。打造了「紅管家」「老夥計幫幫團」「諸葛軍團」等一批基層群眾互助典範。

堅持共同締造。深化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搭建「社區規劃師」「共同締造工作坊」等協商平臺,輔助居民有效參與決策,推動「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效共享」。

三是創新「居民拿一點、產權單位幫一點、政府補一點、市場化方式爭取一點」的資金共擔機制。

釐清權責邊界。建立實行 「居民拿一點、產權單位幫一點、政府補一點、市場化方式爭取一點」的「四個一點」籌資方式。

明確出資規則。小區紅線外配套設施改造費用原則上由財政負責;小區公共部分改造費用由政府、管線單位、原產權單位、居民等共同出資;將建築物本體公共部分改造與居民和社會力量出資額度掛鈎,優先對居民出資率高的小區實施建築物本體公共部分的改造提升。

鼓勵多方出資。按照「不限金額,貴在機制」思路,引導居民積極出資參與改造。建立「聯、獎、減、免、束」機制,即計劃聯動、財政獎補、稅費減免、條件約束,引導管線單位出資參與改造。

四是創新「有條件申報、競爭性入圍、成熟一個、推動一個」的項目生成機制。

建立完整項目庫。堅持「應報盡報、應改盡改」,核准關鍵信息,建立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儲備庫。

制定年度改造計劃。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編制《城區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城區老舊小區改造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按照「有條件申報、競爭性入圍、成熟一個、推動一個」的項目生成原則,科學制定分年度改造計劃。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動態調整、彈性控制」原則,按年度改造任務的120%編制項目清單,優先將居民改造意願強烈、違建拆除情況好、承諾出資和繳納物業費比例高的小區納入改造。

五是創新「片區聯動、分類實施、程序優化」的項目推進機制。

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印發《宜昌市城區城鎮老舊小區項目改造方案聯合審查工作規則(試行)》,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實施聯合審查,審查意見作為後續辦理用地、規劃、施工審批和實施改造的依據。在試點項目中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

創新項目實施模式。按照「行政接合、道路圍合、空間聚合、資源整合」原則,將城區劃分為85個片區,實施大片區統籌改造、跨片區組合改造、小區內自求平衡改造等,通過拆除違建、打通圍牆、暢通微循環、設施共建共享等方式,實現小區及周邊小區聯動改造。

優化項目實施主體。創新「雙軌兩類」實施模式。「雙軌」是指試點項目和試點外項目兩種實施「軌道」。「兩類」主要是依據改造重點確定分類實施主體。

強化項目質量管控。制定《項目計劃編制及組織實施操作指南》《社區規劃師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共同締造工作坊工作制度》《項目運行管理機制》《規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的通知》等配套政策,明確項目安全、質量、文明施工、便民服務等要求。

六是創新「社區生活圈定需、功能複合助力、再規劃賦能」的資源整合利用機制。

強化規劃支持。建立「公園城市、完整社區、精緻片區」改造規劃範式,將公園城市理念、完整社區手法、精緻片區要求融入老舊小區改造過程,大幅提升城區完整社區比例。統籌養老、託育、助餐、醫療衛生、家政服務、便民市場等配套功能要求及小(片)區實際條件,對接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盤活存量資源。擬訂《宜昌市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十條措施》,明確整合城鎮老舊小區內及周邊存量資源,用於完善社區服務設施。

七是創新「企業整體投資、政府獎補扶持、資源特許經營」的市場化參與機制。

加強獎補扶持。注重「無形的手」與「有形的手」相結合。市區兩級財政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專業機構、社會資本參與城鎮老舊小區內養老、託幼、助餐等服務設施及加裝電梯等的建設運營。

強化資源匹配。對由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作為實施主體的項目,重點加強和提升社會資本出資比例,按規定將具備條件的市區兩級公共資源匹配給實施主體,採取「EPC+O」的模式交由實施主體進行經營,拓展實施主體收益途徑、增強資金平衡能力。

八是創新「對象明確、收益平衡、風險可控」的金融可持續支持機制。

明確支持對象。培育老舊小區規模化實施運營主體,授權西陵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伍家新城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為金融機構提供清晰明確的支持對象。

建立對接機制。建立開發性金融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對接機制,與國開行湖北省分行籤訂合作備忘錄,明確將城鎮老舊小區金融合作納入八項重點支持領域之一。

申報專項債券。加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申報力度,多個項目進入省財政廳儲備庫。

九是創新「應急條件可封閉、物業管理有保障、小區治理有體系、資金續籌有保障」的長效管理機制。

完善應急體系。結合疫情補短板及「智安小區」建設要求,採取「砌牆成院」及「視頻監控虛擬成院」方式,實現應急條件下小區可封閉管理,並優先選擇物業管理。同步建立宜昌物業管理「123」政策體系和「135」管理機制,擬訂老舊小區住宅維修基資金續籌政策。

重塑治理體系。構建「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X個群眾自治組織」的「3+X」小區治理體系,推動小區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群眾自治組織等多方聯動。

構建協商體系。搭建社區規劃師、居民監理員、共同締造工作坊、睦鄰議事廳等基層協商平臺,實現政府治理與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紅管家」「老夥計」「諸葛軍團」等一批自治組織成為基層群眾互幫互助的典範。

【來源: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改造「成績單」發布兩年來共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870個
    呼和浩特日報訊 12月18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兩年來,全區共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870個、25.1萬戶,其中2019年改造計劃任務855個、12.1萬戶,2020年改造計劃任務1015個、13萬戶。
  • 河北省2020年改造完成城鎮老舊小區完工!
    一、目標要求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改造完成城鎮老舊小區1369個,進一步完善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末,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鼓勵各地對2000年以後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實施改造。
  •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錢從哪來?改什麼怎麼改?
    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集中供暖了,加裝電梯後老人不再費力爬樓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17日公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第一批)》,涵蓋加快改造項目審批、存量資源整合利用和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3個方面的13個環節。
  • 江西曬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績單」:2192個小區59.8萬戶居民受益
    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切實解決老舊小區建築物和配套設施破損老化、市政設施不完善、環境髒亂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實現改造後的小區道路平整、設施配套、乾淨整潔、安全有序、管理規範、和諧宜居,是我省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總體目標。
  • 江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你想怎麼改?徵集大家意見!
    據悉,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06個,涉及居民33.16萬戶。改造哪些小區?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根據國家年度計劃申報要求,逐步將建成於2000年底後又亟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什麼時候改?
  •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新華社記者王優玲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集中供暖了,加裝電梯後老人不再費力爬樓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變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17日公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第一批)》,涵蓋加快改造項目審批、存量資源整合利用和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3個方面的13個環節。
  • 內蒙古2年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870個
    新華網 楊騰格爾攝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19日電(楊騰格爾)18日,新華網從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兩年來,內蒙古共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870個、25.1萬戶。截至今年11月底,2019年改造計劃任務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資21.59億元;2020年改造計劃任務全部開工,已完工6.8萬戶,完工率52.6%,完成投資15.1億元。
  • 事關老舊小區改造!湘潭經驗被住建部在全國推廣
    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住建部辦公廳近日印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第一批)的通知》,遴選總結了全國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點擊查看通知其中湘潭市加強規劃設計引導等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首批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
  • 海南多市縣探索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安裝了新電梯、新路燈,舊水管已經改造,垃圾也有人管了。」近日,家住海口市龍華區國貿大院的吳堅告訴說,此前該小區的居住條件太差,他迫不得已搬走,現在國貿大院進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居住條件改善了,社區生活豐富多了,他又搬回來居住。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被列入各級政府民生實事。
  • 胡建波: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避免「一刀切」 應根據需求個性化改造
    西部網訊(記者 李媛 趙昊)7月30日下午,陝西省政協舉行「推進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月度協商座談會。省政協常委,西安歐亞學院董事長胡建波介紹,老舊小區改造是關係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民生工程。西安歐亞學院借與西安市新城區解放門街道合作開展城市規劃之契機,對加快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進程、提升改造質效,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規定動作」改造與民意需求存在不一致,公共配套設施難以增建補建,小區權屬單位配合度不夠……在胡建波看來,這些都是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難點。
  • 2021年吉林省計劃改造1623個老舊小區
    12月8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吉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孫眾志介紹了相關情況孫眾志首先介紹了吉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總體進展情況。2019年、2020年兩個年度,吉林省共有2776個老舊小區,涉及9136棟樓、面積3790.56萬平方米、居民491859戶改造任務納入全國年度改造計劃。到今年底,2019年計劃改造的831個小區將實現基本完工;2020年計劃改造的1945個小區,在10月底已經實現全部開工的基礎上,到目前,已有398個小區實現完工。
  • 四川老舊小區改造迎來新的機遇期——訪四川省城鄉建設研究院副...
    對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出臺,四川省城鄉建設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賈劉強認為,這標誌著四川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迎來了新機遇、進入了新階段。《實施意見》的實施必將推動全省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加快轉型。
  • 「7.17-7.23宜昌樓市榜單」城市建設驚喜連連,樓市銷量有所恢復
    但城市建設動態頻頻加緊推進,一大波利好有望支撐起發展下的宜昌。中鐵二院中標渝宜高鐵項目7月22日,宜昌到涪陵高鐵勘察設計中標人候選人公布,中鐵二院以7828萬元中標。三峽翻壩江北高速公路是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湖北省「九縱五橫三環」路網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全長約36公裡。起於太平溪鎮富村坪,接太平溪港連接線,在張家口設匝道互通接宜興公路,主線繼續向前止於新坪,與滬蓉高速公路宜巴段相接。
  • 潮州市住建局組織赴梅州市調研學習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為學習借鑑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加快推進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11月9日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邱煥華同志帶隊,組織市住建局、市委政研室、市發改局、市財政局以及各縣(區)住建、發改、財政等部門有關分管領導、業務負責同志一行赴梅州市專題調研學習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2020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比2019年翻一番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2019-2020年,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793億元,用於兩年改造計劃任務。與2019年相比,2020年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比2019年翻了一番,相應,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規模也隨之翻番。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明確了改造任務、組織實施機制、資金合理共擔機制和配套政策等內容,要求合理確定改造內容,各地可因地制宜確定改造內容清單、標準和支持政策。
  • ...年改造老舊小區275個!菏澤市老舊小區改造「成績單」與「計劃書」
    、進展成效等情況,12月25日,菏澤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情況進行發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菏澤全市共實施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4個,改造面積為194.6萬平方米,501棟單元樓,17629戶,預計投資2.6億元,截至11月底,已完成改造28個,224棟單元樓,8212戶,建築面積81.9萬平方米,年底前將全部完成改造任務。  據季士峰介紹,目前,菏澤市老舊小區改造只是起了步,下步任務依然繁重。
  • 江蘇明確:老舊小區改造範圍進一步擴大!
    日前,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著力改善居住條件、生活環境和功能品質,推動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加快建設美麗宜居住區,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老舊小區改造是什麼意思?包括哪些內容?
    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  1、根據我國住建部規定,將在我國15個城市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以探索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為推進全國老舊小區改造提供可推廣借鑑的經驗。
  • 改舊煥新順民意 環境提升聚民心 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改舊煥新順民意環境提升聚民心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持續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宿州市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科學謀劃、高位推動,全面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老舊小區改造,福州對標國家新規
    N海都記者 石磊磊 羅丹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要基本完成對2000年底前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福州目前是全國8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