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公積金是「錦上添花」遊戲,建議取消?央媒給出答案

2020-12-23 房探君

提起公積金大家會先想到什麼呢?沒錯,就是拿公積金來買房,畢竟公積金利率低,目前只有3.25%,對比商業銀行的5.8%,公積金的住房貸款可謂非常便宜。舉個例子,例如在一套房子需要貸款100萬,貸款年限30年。如果用普通商業貸款,每個月的房貸是5918.57元,30年房貸利息總共113.06萬。如果是用公積金貸款,每個月的房貸是4352.6元,30年貸款利息總共56.67萬,直接便宜掉一半,可謂是買房神器。

不過,對於公積金,卻有人給出不同的聲音,有專家認為公積金是「劫貧濟富」, 首先,買不了房的用不了這筆錢,一直躺在帳上睡大覺,而能買得起房的富人,卻可以使用這筆低息貸款,是實實在在的「錦上添花」遊戲,有的甚至希望把繳納的公積金跟隨月度工資一併發放。

因此,有專家表示取消公積金會更好,畢竟公積金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用處不大,取消後還能給企業減負擔,所以,從企業的角度而言,比較支持取消公積金。對此,黃奇帆、樓繼偉、董明珠也表示出一樣的看法。

那到底公積金是否真的那麼沒用,最好取消呢?

筆者認為,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首先,取消公積金能為企業和職工降低12%的成本一說並沒有足夠的依據,當前公積金繳存比例為5%~12%的區間,選擇12%上限繳納的單位不佔多數。而且現階段很多企業根本就沒為員工繳納公積金,也就沒有降低成本一說了。

其次,關於大量公積金在帳戶上造成浪費。這點其實也不太成立,根據《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9845.78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餘額46.11億元,國債餘額19.71億元。所以說,大量的公積金都被大量的使用,並沒有躺在帳戶上浪費。

最後,公積金是為了解決職工住房問題而專門設立的一種儲蓄制度,它不光是住房保障,實質上還具有互助金融的概念。廣大職工把錢存到公積金帳戶上,形成一個儲蓄,就算未來不買房,也能拿出來使用,而且住房公積金還可提取用於舊改、老樓加裝電梯等等,這說明大部分公積金用在了「刀刃上」,惠及了很多人。

所以,公積金不是「錦上添花」的遊戲,而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對此,國家也明白其中的利弊。因此在12月14日,新華社旗下《半月談內部版》發表的一篇題為《公積金制度改革不宜「一刀切」》文章,全面分析了公積金的利弊問題,並給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方案,重點在6個字上:普惠、公平、保值。

翻譯成大白話來說,就是公積金不會取消,只會改革,變成更加適合老百姓們的好東西。總而言之,公積金存在那麼多年,肯定有價值,特別是對剛需群體來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購房壓力。

大家覺得公積金是「錦上添花」的遊戲?應該取消?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取消公積金」?這可不是一個好主意!
    一條條建議,無不深入人心,在樓市的寒冬裡,倍感溫暖。近日,在討論當下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的時候,專家黃奇帆提出了特立獨行的建議,於是房地產市場開始了一次討論。他的主要建議有4條:1、儘快落實農民工在城市落戶的各項政策,用以解決製造業出現的用工短缺問題。2、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
  • 央媒給出「答案」
    央媒給出「答案」2020年,受黑天鵝事件影響,超60城售樓處暫停開放、中介門店暫停營業,房地產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機構報告顯示,今年3月份,易居研究院監測的13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為5.1萬套,環比增長381.2%,同比下降28.6%。通過數據不難看出,雖然進入3月份成交量有所復甦,但是依然處於歷史低位,房地產市場形勢依然嚴峻。
  • 技術派官寮吹風、專家學者力挺,公積金要取消了嗎?
    近日,原重慶市市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新冠疫情下對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復工的幾點建議》中稱:「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
  • 7成網友贊成保留公積金 建議變成自由支配收入
    最近,有關住房公積金是否應該取消的話題,引來熱議。許多政企名人都提出應該取消公積金的看法,但是,也有專家認為,公積金制度需要的是改革而非取消。就這一話題,點燃了廣大群眾對公積金制度是否會取消的討論熱度。
  • 取消公積金?黃奇帆「一語千浪」,董明珠也來湊熱鬧,回應來了!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今年9月,國內房價均價已經破了萬元大關,特別是一二線大城市,房價均價高達四五萬每平米,很多人一年的收入都買不起一平米的房子,房價高、買房難已經成為樓市的代名詞。而有那麼一部分人,雖然收入不高,但卻能早早的買得起房子,而且是光靠自己,沒有動父母的養老錢,有些甚至還能買得起二套房。
  • 「取消公積金」遭非議?黃奇帆:住房公積金意義不大!
    而不少專家,也在這個時候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的黃奇帆,針對疫情給企業,社會帶來的影響,在一篇《新冠疫情下對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復工的幾點建議》中,主要提出了4方面的個人看法。其實,黃奇帆針對中國經濟以及樓市發展,曾發表過不少受到百姓認可的說法。而他的敢說敢做,也總能引起一番爭論熱潮。但是,這一次的黃奇帆卻「翻車」了。
  • 公積金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了嗎?哪些人希望取消?短期內會取消嗎?
    尤其是已經到了年尾,再一次聚焦於「公積金是否取消」等問題。乍一看,以為是每個人都已經買上了房子,所以公積金可有可無。然而,在潮流湧動之下,卻有著不一樣的心酸。1、公積金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了嗎?尤其是很多國企事業單位和獨角獸私企,公積金繳存比例高得驚人。因此,對於打工人來說,「住房公積金」是很強大的員工權益,沒有人會希望取消吧。2、哪些人希望取消?但細品呼籲取消的聲音,我們會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企業界。
  • 央媒釋放「新信號」?馬光遠給出建議
    房產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李嘉誠在公開場合曾表示:明年投資買房是不建議的,但是,房子買來自住依然是可行的。言外之意很明顯,就是提示購房者,明年開始(也就是2020年),炒房風險可能會加大,不再建議炒房,如果手裡有多套房,要儘快優化手裡的房產。無獨有偶,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央行參事盛松成也說到:如果想要買房投資的話,現階段已經基本不可能了,如果買房是用來自己居住的話,那依然是可以的,這樣看來,對於「炒房」的看法,兩位專家的意見是一致的,「炒房」還有希望嗎?
  • 專家:貿然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有百害無一利
    目前,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緊鑼密鼓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儘快恢復正常經濟活動、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與此同時,專家、學者和企業經營管理者從不同角度也提出大量的政策建議。一個普遍的共識是採取有效舉措,多管齊下降低企業負擔是非常時期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 社科院預警,央媒指路:對炒房絕不手軟
    專家揭露,社科院預警。財經專家葉檀就直言不諱揭露,國內超半數家庭都在做「自殺式」資產配置,用加槓桿形式把200%資產轉為房地產,這是最不健康投資方式,一旦風險降臨所有人都會失去抵禦能力;另外,葉檀還表示購買總價超過50萬房子,月薪低於5000元的剛需不建議買房。房說君以為,專家話語不是危言聳聽。
  •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放寬公積金用途,比如購車等
    今日,我們從上汽集團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在今年的兩會上將繼續瞄準汽車創新發展和汽車消費,將提出《關於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建議》、《關於階段性放寬職工住房公積金提取限制促進消費的建議》和《關於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逐步開放城市限購限行的建議》三項建議。
  • 住房公積金會取消嗎?最近住建部明確回應
    這就讓很多人漸漸地對公積金失去了興趣或依賴,於是,很多專家就覺得公積金成了束之高閣的東西,對大家沒什麼用,建議取消公積金制度。比如黃奇帆表示,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引進的,現在我們的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 京媒粵媒意見不一,專家給出答案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赧表示,中國足協正全力配合恆大俱樂部加緊落實高拉特、蔣光泰和費南多3名入籍球員的會籍變更手續工作,但高拉特和蔣光泰的資格辦理都遇到了一些麻煩。1、京媒:高拉特布朗寧歸化存在很大問題肖赧表示,高拉特曾經代表巴西隊參加與厄瓜多隊的友誼賽,而且2018年10月到2019年5月間都不在中國。國際足聯對歸化的要求是連續5年而非累計5年,因此高拉特歸化存在很大問題。
  • 公積金按「暫停鍵」?國家一錘定音,新政已實施,1.5億人受影響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數據,在2019年,我國實繳公積金的職工已經達到了14881.38萬人,將近1.5億人,而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則達到了23709.67億元。 不過公積金的出現雖然為眾多購房人「雪中送炭」,降低了我們的購房門檻,但如今卻有專家建議取消公積金,令人疑惑萬分。
  • 2020年,公積金迎來「巨變」?1.4億人的「蛋糕」怎麼切?
    其實,這項制度是從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借鑑過來的。本質上說,公積金就是一種住房強制儲蓄。截止2018年底,我國有1.44億職工實際繳納住房公積金,涉及企業291.59萬個,總額高達14.58萬億,非常龐大的數字。但近期,卻有專家語出驚人,提議:取消住房公積金。
  • 公積金按月提取!限制取消!12月31日前全面執行!
    公積金又將有變動!按月提+限制取消+互貸互認……跟我們每個人的租房、買房、看病、貸款等等都有關係!趕緊看! 近年來,住房公積金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發生了諸多變化,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等也有了新的國家標準。
  • 又一「樓市制度」要取消?26城出手整治、央媒警示,房企更難眠
    這樣的戲碼,在這幾年的樓市裡輪番上演,而且越發的花樣百出。究其根本,就是在房價上漲面前,老百姓被紙面上的浮盈吸引住眼球,不在乎也不重視住房以外可能存在的其他問題。企業自然深諳這一點,既然都在搶住的,既然房價還在一路猛漲,那麼住房質量是好是壞、房屋能不能竣工又有多大關係,反正無論是一流樓盤還是末流房屋,都會有人來爭搶。
  • 瀋陽又出房產新政:大中專畢業生購房可用父母公積金
    近日,瀋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瀋陽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補充措施》,明確表示支持大中專畢業生購買商品住房。  《補充措施》中提出,畢業8年內的大中專畢業生在購買商品房時,可提取本人、配偶、父母及法律條件許可的第三人帳戶內的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並且還將開展省內異地公積金互貸互還業務,便於大中專畢業生購買商品住房。
  • 英語會從主考科目中「取消」?專家給出回復,家長表示理應如此!
    英語會從主考科目中「取消」?專家給出回復,家長表示理應如此!「英語」這一科目確切的說,是從小學三年級後才開始實際接觸的。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想要學好英語無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其實在網上,一直有人希望把英語從主考科目中「取消」。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語文課程都很難得高分,更何況還要再學一門外語。不過,對此有專家早已給出回復。一些家長聽後,也表示理應如此。一、英語會從主考科目中「取消」?英語會從主考科目中「取消」?
  • 社科院博士:建議禁止中高收入群體用公積金貸款買房
    高廣春表示,要給居民提供可支付的住房,即提供和居民收入相適應的住房。可以通過立法保障、政策救濟、多元化參與等一系列手段,最大程度地為居民提供可支付的住房。此外,他建議,要維持居民債務償付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給居民可支付的債務。「我們要穩定居民的收入,採用減免收入稅、物業稅、財政貼息等適當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