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重慶市市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新冠疫情下對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復工的幾點建議》中稱:「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黃老的話一出立即引起輿論熱議,我估摸著看了一遍,支持者大多專家學者,反對的聲音中除了一大幫暈頭暈腦的圍觀屁民,就是一群「保房黨」呲牙咧嘴跳著腳。
而他們反對的理由,說來說去不過就是公積金是屁民的收入,不給就沒了,而且公積金收入還不納稅,好像天上掉餡餅似的。能真心這麼想的也只能是群氓了,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資本家可不傻,你的公積金可不是老闆慈悲大發自己掏腰包獎給你的,不論是個人繳納部分還是企業繳納部分都是出自自己身上!
如果企業本來沒有公積金,突然給福利補上了,那一定是因為經營良好本來打算漲多點工資結果換成了公積金髮給你。
如果企業本來有公積金,突然取消了,那一定是因為本來打算降薪裁員,結果取消公積金,工資就不用降了!
說到底,一切羊毛都出在羊身上!
話說「勞」與「資」本來是一對恩恩怨怨的小對象,卻半路殺出個「政」強行插足,本來勞方兢兢業業賺工資,積累資本。「政」跑出來說要大家交錢,還說勞資雙方各交一半,以後再還給你。
本來有說話分量的資方不吭聲了,偷偷摸摸把原來屬於勞方的收入說成是自己的交了上去,不花錢還掙了面子。勞方一聽這個錢以後是給我的,資方還出一半,覺得撿了便宜,也傻呵呵地交了上去。
於是乎1994年,公積金制度正式登場。
正所謂眼界決定命運,思維決定處境。群氓們怎麼都沒想到這遊戲規則有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這錢還必須要我買房才能給我,關鍵這些年你改G來改G去,還把自己改成賣地的了!
這就好比我家是村裡賣麵粉的,而且是壟斷的!強行要求村民們把錢交出來給我,但是我這不是搶哈,村民們以後去村口狗蛋兒那買包子,還可以用來抵帳,我只是幫大家保管而已。大家發現問題所在沒有?這TM比明搶還爽呢!只要我把麵粉價格翻十倍,包子價格也要翻十倍!關鍵村民們還不得不買,錢都已經給了能不買嗎!
於是乎,原來村裡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喜歡買包子,結果現在全村所有人都成了包子剛需戶。絡繹不絕的人在村口排隊,銷量一天比一天好,簡直供不應求!於是村裡賣包子的狗蛋兒潘、狗蛋兒許、狗蛋兒王儼然成了村裡的富豪,時不時被村民一邊啃著包子一邊問候家裡長輩。
公積金的問題還不止這些。話說我把我的工資交了一部分上去,那這錢本來就是我的吧,我要用我的錢來買車為什麼不行?我要用來做生意又為什麼不行?
從理法上來說,這筆錢是完完全全的私有財產,但現實中公私的概念卻變得模糊了!產生了大量利益輸送的「地下暗道」,加大了貧富差距。
總而言之,沒有了公積金對屁民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壞事,但老爺的棋路很長,政策很慢,我會為大家繼續守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