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真是悲喜交加的一年,從今年過完春節後,房地產行業的重磅消息幾乎是沒有間斷過,從2月份提出取消公積金變企業年金、3月份深圳樓市火熱遭爆炒、4月份樓市調控趨嚴加碼、央行下調LPR利率創新低、試點徵收房產稅、哪一條消息都跟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哪一條消息都對房產行業影響重大。
2、最近這幾天,公積金又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全民熱議的焦點問題,引起網上廣泛熱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最近這幾天火了,取消公積金改企業年金也是他個人最先提出的,4月份黃奇帆再次呼籲取消住房公積金改企業年金,他認為取消公積金可降低企業負擔的同時又有利於解決養老金問題。同時黃奇帆還認為,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化已經由來已久,商業銀行已經成為了提供房貸的主要途徑了,所以住房公積金存在意義很小,甚至取消之後可以降低企業和員工12%的成本。
3、對於他提出的這個觀點我個人是非常不認同的,首先;大家都知道現在購房貸款中最常見,用的最廣泛的購房貸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公積金貸款,一種是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相比商業貸款有著絕對的優勢就是貸款利率低,房貸利息低,公積金利率相對商業利率少約1.3%。比如,同樣是貸款50萬購房,貸30年,公積金少的這1.3%利率卻能給購房者足足省下16萬元利息。
4、特別是在公積金新政出臺前,有一部分購房者申請公積金貸款購房時都是滿成申請的,這樣算下來公積金貸款給購房者省下的利息遠遠不止這個數,由於當時公積金申請門檻低,只要單位給購房者繳納公積金,絕大多數人優先會考慮公積金貸款購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公積金貸款利率低,購房比較划算。2018年前,公積金貸款在購房貸款方式中佔據主導地位,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不贊同他的說法。
5、自從公積金新政出臺後,申請公積金貸款的門檻是越來越高,相比之前最早市管公積金貸款只認房,到現在認房認貸認離婚,離婚一年內購房算二套,最多只能貸60萬,同時市管公積金不僅要看個人繳存額還要看個人繳存年限,即便你個人繳存額夠了,但是你個人繳存年限不夠,你也是沒有辦法多申請公積金貸款額度的,市管公積金個人繳存一年只能貸10萬,如果客戶想貸120萬,需要個人繳存11年以上才可以申請, 這意味著你需要在京連續工作11年以上,才有資格公積金貸款120萬,所以公積金新政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大部分剛需購房者,尤其是對首次購房者來說影響甚大,最終導致這部分剛需換房者望而卻步,不得不通過商業貸款方式購房,這也充分說明了購房者不是不想用公積金貸款購房,而是申請公積金貸款的條件太高了,真正能滿足條件的購房者卻是寥寥無幾。
6、據住建部2018年年度全國住房公積金報告測算,目前五年期以上公積金貸款年利率為3.25%,比同期商業個人貸款基準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僅僅2018年發放的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就可以為貸款員工節省利息支出2019億元,平均每筆貸款可節省利息支出8萬元。據央行公布;2019年底,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0.7萬億元,同比增長16.7%,如果按照商業購房貸款平均5.3%年利率來計算,購房者每年償還房貸高達1.6萬億元,這是一個多麼讓購房者恐懼的數字啊!
7、公積金貸款極大地降低了購房者的購房成本 ,而商業貸款卻是提高了購房者的購房成本,貸款成本過高不僅不利於百姓解決個人購房問題,也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過高的住房貸款不僅透支著百姓購買力,還造成了百姓還款壓力大,而且也不利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8、公積金可以提取,短期解決了一部分購房者首付款購房的問題,同時也減輕了一部分工薪階層裝修房屋成本的負擔和租房者短期租房的壓力,公積金的存在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是「雪中送炭」,公積金如果改成企業年金,那麼這部分資金只能在退休後使用,如果購房者將這部分資金用作首付款去購房,那麼顯然無法用於這筆資金了,如果在高房價下購房,無疑是加重了購房者的壓力。如果取消公積金,雖然可以降低企業和員工12%的成本,但是無形之中加大了購房者購房的難度,不利於剛需購房者解決住房問題,國家之所以堅持「房住不炒」的意義在於著手解決一部分剛需購房難的問題,這與國家始終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相背離。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公積金現在還不能取消,現在還不具備徹底取消公積金的條件,公積金的取消弊大於利,不能僅僅因為為了降低企業負擔和員工成本而不顧老百姓的住房問題,凡事要順應民意,以民為本, 顧全大局,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樣社會才會更加的美好和諧,繁榮富強。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此次提出取消公積金的理解和認識,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同意我的觀點,請幫忙點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討論,也歡迎大家積極留言,我會及時回復,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