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精彩的一首寫洞庭湖的唐詩,水天一色的美景讓人嚮往

2021-01-07 老張侃詩詞

我們通過閱讀古典詩詞,很容易發現不同的詩人對於不同的景色是有著不同的感悟的。就像蘇軾最喜歡在西湖邊寫景抒情,在杜甫的唐詩當中多有長江的意象一樣,李白對於祖國的壯麗山河也有獨特的思考和品鑑。

比如他筆下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比如他筆下的蜀道難,「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都是精彩之語。而李白來到了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的洞庭湖,更寫出了水天一色的美景,讓我們心生嚮往。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遊洞庭湖五首·其二》,《遊洞庭湖五首》是李白來到洞庭湖之後所寫的一首組詩,其中一共有五首,今天我們說賞析的是第二首。仔細通讀這首古詩,我們就會發現這首古詩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非常亮眼。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詩人把「洞庭」和「月色」融為一體,甚至要把洞庭湖上的一葉扁舟行駛到「白雲邊」「買酒」,充分的發揮出了詩人的想像力。試想一下那是一幅多麼絕妙的圖景啊!湖光瀲灩,水波蕩漾,和天邊的月色完美融合,再加上是人的想像。更展開了一幅非常精彩的畫卷。

在這首古詩的一開始,詩人點出了當時的季節,也寫出了當時湖面的整體印象。「南湖秋水夜無煙」,在這個秋天的時候是來到了洞庭湖當中的南湖,秋風徐來,水波不興,平攤的後面就像是一道鏡子一般,上面也沒有煙霧的籠罩。秋高氣爽,帶著後面當中更體現出水面的平靜來。

接下來的詩句就是李白的想像了。「耐可乘流直上天」,之前洞庭湖的湖面應該經常有煙霧籠罩,這點點的煙霧就是詩人展開合理想像的基礎,但是人可看來可以憑藉著煙霧直達天界,去實現天空當中的遨遊。

既然沒有霧氣,那還是老老實實的待著湖面上泛舟夜遊吧。不過這和面上的月色,實在是太美了。沒有風,沒有煙霧,月華如水,全部呈現在湖面之中。就像是月光全部在湖水當中溶解,又像是著湖面純粹是月華如水帶給這平凡世界的饋贈。

詩人的想像力得到進一步的攀升,到「白雲邊」「買酒」,在這個美麗的夜晚當中酩酊大醉才能算是不辜負這美好的景色和月色之美啊。

在這一組五首描寫洞庭湖月色之美的古詩當中,這一首古詩是最為精彩的。畢竟在其中,李白的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其中所勾勒的唐詩境界和美麗的畫面感更是讓我們心生嚮往。

柏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個是李白偶像,一個是李白粉絲,同寫洞庭湖,誰更勝一籌
    李白在中國詩歌史,影響力可謂空前絕後,即便沒有讀過李白的詩,也聽過李白的名。這是一首幹謁詩,其目的,是為了得到張九齡的賞識和提拔,所以,幹謁詩都不可避免會拍一些馬屁,但是孟浩然這首作品,卻無這種痕跡。首聯點出點出了時間和地點,八月的湖邊,望著洞庭湖,只覺水天一色、波瀾浩瀚,氣勢無比開闊。頷聯則繼續著筆洞庭湖的景色,將那種湖水天空渾然一體的壯闊,以一種誇張的藝術手法來體現。
  • 同一地點,杜甫一首便拿下唐詩第一稱號,李白8首也難以匹敵!
    說起唐詩,最耀眼的兩位大咖級別人物便是杜甫和李白,一位稱為「詩仙」,寫詩浪漫瀟灑,頗有仙氣和傲氣,讀來讓人稱快,有忘卻煩惱的功效;一位被稱為「詩聖」,寫的詩工整規矩,多為老百姓苦難和國家興亡發聲,讀來仿佛是在閱讀一幕幕的歷史,讓人沉重卻引人深思。
  • 唐詩的如畫風景和讓人嚮往的地方
    在古詩詞中,經常出現或偶爾出現的地名讓人記憶深刻,讓人感覺嚮往。這個時候,你還記得古詩詞中那些難忘的地名嗎?讓我們看看不同地方的古詩詞。唐朝張籍《成都曲》錦江在西延水附近,新雨荔枝已經熟了。橋附近有很多餐館,遊客更喜歡哪家餐館宿。
  • 李白、賈至同遊洞庭湖,各自寫下一組絕世詩篇
    李曄被貶前任刑部侍郎,相當於公安部副部長,貶官嶺南行經嶽州;賈至被貶前任中書舍人,相當於給皇帝寫材料的大秘。如果不是都被貶,這三位也不會在遠隔京城千裡之外的湖南同遊洞庭湖。 其四以景寫情,在各種烘雲託月的筆法後:「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點出醉客的微妙心理。作者是喜是悲,是興之所至還是借酒澆愁?盡在不言中。 其五再次寫就一首美詩。美的湖,美的傳說,如畫一般,空靈而明淨,表現出一種超脫於塵世之外的皎潔明淨的心情。 李白的絕句境界清新,而內蘊飄逸瀟灑。
  • 讀了李白這首寫洞庭湖的詩,才知道詩仙的想像力
    李白愛山樂水,寫下不少有關洞庭湖的詩歌,「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都是當中極具想像力的名句,而其中最飄逸、具想像力的,還得屬《遊洞庭湖五首》中的其二。在這首詩中,他用短短四句,僅28字描繪出洞庭湖水月相映,美得不似人間的美好景象,令人無限神往。
  • 詩聖詩仙都寫過嶽陽樓,關於嶽陽樓的唐詩你喜歡哪一首?
    因而關於嶽陽樓和洞庭湖的詩作特別多,今天一起欣賞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著名篇章。這是一首遊記詩,李白晚年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辛遇大赦放還,途徑洞庭湖,寫了不少詩歌,這是其中一首,這時候李白心情輕快,眼前景物也顯得有情有義,和自己分享快樂和喜悅,雁兒高飛,帶走我的憂愁,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了團圓美好。在嶽陽樓上住宿、飲酒,好似在天上雲間一般,一杯接著一杯,暢快無比。
  • 28歲蘇軾借鑑韓愈的唐詩,一首宋詞寫盡春日美景,寓意珍惜時光
    比如在蘇軾28歲時所寫的一首宋詞,其中就蘊含了韓愈的唐詩名句,化為春日美景最美的詞句,寓意及時行樂、珍惜時光的主題,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評價。且看: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 唐詩三百首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那樣「風流天下聞」的孟夫子--孟浩然,其實是唐詩繞不過去的一個重要的巔峰。我們今天就來賞讀一下孟浩然的一首千古名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云:「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有關孟浩然和孟浩然的詩,我們最熟悉的當然是他的那首《春曉》。所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晚唐詩人黃滔路過洞庭湖寫了一首五絕,看似簡單,但容易被誤解
    他曾經路過洞庭湖,寫了這首《秋思》,經常被人誤解為山水詩。其實,這首詩寫得相當含蓄,其中隱藏了詩人濃厚的感情。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詩人是如何表達出自己感情的。誰人愛明月,露坐洞庭船。您看,是不是非常簡單?新秋雨後,皓月當空,充滿了詩情畫意。那麼,詩人只是為了描寫洞庭湖的美景麼?
  • 賀知章最知名的一首詩,28字寫出春天的盎然美景,成功入圍全唐詩
    盛唐時期最不缺乏有才氣的詩人。隨著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如雨後春筍一般出世,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這樣才華出眾的世間奇才也湧現了出來!詩仙李白飄逸如仙,他來無影、去無蹤,於花前月下,鬥酒對歌,留下的千古名作多不勝數。如他的那首《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寫出了多少男兒的豪放之情!就連詩聖杜甫也不免拜在李白身前,成為了李白最真誠的粉絲和兄弟。即便是李白的粉絲,杜甫的名篇也足可以甩其他詩人幾條街了,來看看他的代表作《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唐詩裡的鳥,李白是大鵬,杜甫是沙鷗
    唐詩裡山水田園、風花雪月題材的作品很多,但是寫鳥類的也不在少數。如崔顥只一首《黃鶴樓》,就寫出了神話傳說中黃鶴的神奇景象,連大詩人李白都自愧不如。再比如鷓鴣、燕子、大雁等這些普通的鳥,寫入唐詩的那就更多了。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意象。我們今天只說李白和杜甫。如果說李白是大鵬,那麼杜甫就是沙鷗。為什麼這麼說呢?
  • 洞庭湖,八百裡的雲夢謠
    你對「水天一色」最早的印象來源於哪兒?在小編的記憶裡,這樣的意境,大概也只有洞庭湖才配得上。
  • 孟浩然的這首名詩,表面上是描寫洞庭湖的美景,實則另有一番意思
    但在早期,他還是一位有著一腔熱血想報效祖國的人,這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就彰顯了他滿腔的熱情。早期的孟浩然,想進入官場來實現自身抱負。當時,孟浩然在長安,恰好遇上了舊友張九齡,才知道張九齡官至中書令。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引薦機會,因此孟浩然抓住了這個機會,寫了這首幹謁詩,就是想讓張九齡推薦自己進入官場。
  • 王維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世人最嚮往生活,其中一句爭議千年
    相比李白天馬行空的浪漫,杜甫悲天憫人的沉鬱,王維給唐詩帶來的,是一個「美」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絕美令人驚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令人折服,「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空靈令人心醉。他不用生僻字,不用典,卻總是能將那一個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字眼,匯聚成一首首驚豔之作,這是他王摩詰才有的筆力。
  • 《俠客行》李白的俠義心腸,唐詩的佼佼者李白的狂妄讓人羨慕
    《俠客行》李白的俠義心腸,唐詩的佼佼者李白的狂妄讓人羨慕。李白,無疑是唐朝的詩壇偶像,也是是個海洋裡那一艘巨大的帆船,曾經他站在浪漫的高山上,俯瞰這山下塵埃,遠處那朝堂上的權力誘惑在那一刻像風一般吹散,而他已不再眷戀,那一刻李白只想喝上一壺美酒,用筆墨紙硯寫出一首首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 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鑑賞
    【鑑賞】  這是一首幹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遊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幹謁的痕跡。  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裝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塊。
  •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一首唐詩,絢麗奇美,被贊如「一幅著色秋江圖」
    在詩詞歌者的炫彩華章裡,在唐詩宋詞的滿紙菸霞中,尋找一首純粹寫景的詩歌作品如同信手拈來,就像杜牧的《山行》,只其中的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便讓人賞心悅目,欣然嚮往;又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也令人怦然心驚,驚嘆不已;
  • 詩仙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
    #讀唐詩,必讀李杜,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便是唐詩的兩座大山。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記錄,而李白則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上天入地,他的想像力汪洋恣肆,如大江大河,奔湧不息,令人讀來心潮澎湃。李白的性格極度張揚,和他寫的詩一樣,在當時讀李白的詩就像飲了一杯烈酒,火辣辣地刺激著人的神經。
  • 杜甫對李白極盡敬仰之情,一首唐詩非常樸素,但字字都是真情流露
    作為那個時代最出色的詩人,兩個人的風格卻很不相同。他們兩個人的詩詞各有千秋,但是都直觀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人所特有的精神風貌。即便是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兩人的角度不同,所發表的觀點也存在差異。但是不得不讓人注意的一點就是,雖然今天看兩個人的歷史地位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在文學史上、在兩人真實的關係當中、杜甫和李白是有著相當的差距的。
  • 杜甫愛李白,李白愛孟浩然,三人共愛的是洞庭湖水
    杜甫夢李白贈李白憶李白懷李白,李白卻說「吾愛孟夫子」。而三個大詩人有一個共愛,那就是嶽陽樓。同樣是寫波瀾浩瀚的洞庭湖水,那誰的胸襟境界更高呢?此詩是一首投贈之作,詩人面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發出了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從而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張九齡予以援引之意。這首詩寫出了洞庭湖的壯麗和磅礴。呈現出八百裡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取得撼人心魄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