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刷臉就能驗健康碼、開門禁,我們小區現在可『洋氣』了……」家住杭州城西金田花園小區的張女士說,現在「解放」了雙手,手裡拎著袋子只要刷臉就能進出。
難道不看綠碼也不查出入證、核對身份證嗎?
無獨有偶,家住下城區文暉街道流水北苑小區的李師傅也享受到了這個「待遇」——買菜回來,不用放下手中的袋子去找手機健康碼,刷刷臉就過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因為老舊小區在此次改造中,採用了健康碼智能門禁系統,這也是數字賦能杭州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的最新成果之一。」市建委、市舊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機器已自動對來人面部進行識別,數據後臺則將他的臉與街道數字駕駛艙、杭城健康碼信息聯動,自動完成三方信息比對,並準確無誤顯示他的準入狀態。
刷臉門禁與健康碼聯動
據了解,在去年全市65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中,一批老舊小區成為智慧社區改造試點。如何在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中植入未來城市、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場景,讓城市大腦數字賦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小區綜合治理能力,便成為本輪老舊小區改造啟動之初考慮的重點。
結合杭州數字賦能優勢,市舊改辦鼓勵各小區在改造中積極嵌入智慧安防系統,從小區大門到住戶單元配備監控網絡、樓道門禁和綜合管理平臺,搭建匹配各類智能設備的綜合管理平臺。
「小區智慧平臺具備了小區人員信息分析、特殊人群關注提醒、單元門長時間未關閉提醒、出租房屋統計與排查、流動人口自主申報、物業巡更系統、訪客系統、人員車輛進出記錄等一系列功能。」文暉街道舊改工作負責人介紹說,該平臺與文暉街道數字駕駛艙信息聯動,通過人臉識別,就可以判斷來客是否為本小區居民。疫情防控期間,街道數字駕駛艙通過數據交換埠獲取健康碼動態信息,通過「人臉識別+後臺比對」,便可準確快速掌握住戶實時健康碼狀態,大大提升了社區基層治理效率和智能服務水平。
戴著口罩刷臉的同時還能測溫
在小區實現刷臉開門禁、驗健康碼的智能「嘗鮮」後,舊改辦工作人員又有了新的思考。
3月10日,市建委結合「三走進」特色服務,組織舊改辦與阿里巴巴未來社區數位化團隊、華數集團研發中心及街道相關負責人召開座談,共同探討數字賦能老舊小區改造、未來社區生活智能服務場景。在會上,文暉街道舊改人員現場提出,能否做到「身份證+人臉+健康碼+測溫」一體化門禁識別?這樣一來,社區志願者、小區保安就不用24小時通宵站崗,小區居民也不用排長隊測體溫通行。
通過各技術團隊的介紹,大家了解到,依託城市大腦的算力算法,華數集團已推出智慧門禁設備「華數溫感通平臺」,將身份信息、人臉識別、健康碼和測溫「四合一」技術集中在智能門禁設備上,還支持戴口罩識別人臉、異常報警等多個特色功能,目前已在濱江行政服務中心率先啟用;阿里巴巴未來社區數位化團隊則憑藉在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方面的絕對優勢,結合未來社區建設實踐案例,提出老舊小區數字賦能實現模式和服務場景。
據了解,今年杭州持續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四年計劃,計劃改造小區380個,涉及住宅4900幢、面積1600萬平方米,住戶19萬戶。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後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杭州將全面推廣數字賦能智慧服務新模式,將住戶身份識別、健康碼識別、社區公共服務、居家生活服務等更多未來場景結合起來,為社區居民、管理人員、服務企業建立高效、豐富的智能化應用平臺,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主動向老舊小區聚攏,提升老舊小區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時效性和精準性,高水平推動基層社區治理現代化,全力打造舊改「杭州模式」,爭創全國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