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腦膜瘤急性復發性出血危及生命,急診手術救回一命

2020-12-16 健康界

原發性腦瘤患者自發性顱內出血的發生率在文獻中從1.4%到10.0%不等。這些出血在惡性腫瘤,特別是轉移瘤中比在良性腫瘤中更常見。例如,Kondziolka等人報導了264例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肉眼出血發生率為6.9%,在少突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甚至高達29%,在黑色素瘤轉移患者中高達50%。相比之下,Wakai等人僅在310例腦膜瘤中發現了4例出血(1.3%)。在腫瘤相關出血患者中,由於擴張過程的急性影響,臨床條件和結果惡化。與腦膜瘤等良性腦腫瘤相關的瘤內和腦內出血是罕見的:文獻中僅描述了68例。據我們所知,以前沒有神經放射學檢測和臨床檢查兩期復發性腦膜瘤出血的報告(世界衛生組織I級)。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教育委員會現任主席、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神經外科教授和血管神經外科主任、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旗下組織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成員巴特朗菲教授在論文中描述了一例罕見的腦膜瘤急性復發性出血的案例。案例詳情如下:

病例報告

病史和檢查:

一名65歲的男子住進了一家地區醫院,他抱怨說頭痛和眩暈持續了24小時,但沒有表現出其他神經功能障礙。患者無慢性病史,不定期服藥。血液檢查顯示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國際標準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正常。對比增強CT掃描顯示,低密度,部分出血與腦膜病變區域的左額上回顯示輕微的同質對比度增強(圖1 a、B)。30小時後出現症狀和6小時後被轉院。在運送過程中,病人突然昏迷,情況穩定。轉移後的CT掃描顯示病灶周圍有大量顱內和腦室內出血(圖1C-F)。症狀的時間進程和神經放射學影像提示罕見的良性腦膜瘤伴有嚴重的二次復發性出血。

圖1所示。(A, B)最初的軸向增強CT掃描顯示,在左側額上回區域有一個圓形、低密度、部分出血的病變,伴硬腦膜附著,有輕微的均勻增強;在第二次出血後,軸位(C, D)和冠狀位(E, F) CT掃描顯示病變周圍有大量顱內和腦室出血。

神經外科手術治療:

在緊急手術中,完全切除了軸外實性腫瘤和周圍的大量腦出血,並在左側腦室放置了引流管。

術後情況:

術後轉入重症監護室,右側(M1/5)出現嚴重的咯血、運動失語症和吞咽障礙。術後第25天,患者被轉到神經康複診所。此時,他仍有吞咽障礙,但右側的出血症狀有所改善(M3/5)。出院前將腦室外引流管順利移出,未發現腦積水的跡象。術後3個月隨訪檢查,患者右側血腫改善(M4+/5),無其他神經功能缺損。MRI顯示腦膜瘤完全切除,無出血跡象。

術後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移行性腦膜瘤(WHO I級)未浸潤腦實質,但有急性和殘留出血成分。未發現符合異型性標準的病理血管、梗死、壞死或形態學徵象。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有大量紅細胞的急性出血的區域,以及小區域有血黃素沉積和早期吸收過程,提示以前發生過這種良性腦膜瘤的微出血。

案例討論:

與腦膜瘤相關的出血很少見,大多數報告與硬膜下出血有關。迄今為止,只有68例腦膜瘤合併腦出血的病例在文獻中被描述。在一些出版物中,討論了意外腦膜瘤相關腫瘤出血的可能機制,但沒有一個被充分證實。雖然已經描述了一些危險因素,包括患者個體因素(如年齡小於30歲或大於70歲、抗凝治療患者)和腫瘤相關因素(腫瘤梗死或纖維增生、非典型性或間變性腦膜瘤),但最終的病因仍不清楚。在這裡描述的病人,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除了局灶性纖維腫瘤成分外,移行性腦膜瘤沒有上述危險因素。組織學不符合異型性標準,未見病理血管、壞死或梗死。患者的年齡和缺乏任何常規藥物治療與以往對這類出血的任何解釋都不相符。有趣的是,組織學檢查發現了急性出血和血黃素沉積的跡象,提示在患者的臨床表現之前至少有一次輕微出血的病史。移行性腦膜瘤的出血風險估計約為0.3%。先前的研究包括腦室腦膜瘤,腦室腦膜瘤表現出較高的出血傾向,這表明出血風險更低可能與本文所述的腫瘤類型有關。與目前的患者相比,凸出型腦膜瘤出血風險最低,通常表現為硬膜下血腫。

德國巴特朗菲教授案例總結:

該患者是一個快速,危及生命的腦膜瘤惡化的案例,由於兩個階段的復發性出血,並伴有顱內腦膜瘤。腦膜瘤(世衛組織I級)的復發性出血以前未見報導。在腦膜瘤相關出血患者中,由於擴張過程的急性影響,患者的臨床情況通常會惡化。即使是輕微出血的良性腦膜瘤,也建議早期手術切除腫瘤,因為本報告顯示反覆出血會使患者的臨床情況惡化。如果有任何持續的、或更晚期的、有腫塊效應的出血的跡象,手術幹預是必要的。

文章轉載自: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

相關焦點

  • 顱底腦膜瘤手術後遺症及規避策略|顱底腦膜瘤|腦膜瘤|顱神經|-健康界
    外科手術的目標是徹底清除腫瘤以及受累的硬腦膜和骨骼,然後監測殘留或復發性疾病,然後通過重複手術或輔助治療解決該問題。為此,已經提出並驗證了幾種分類。Simpsons等級是較常見的切除範圍和復發預測等級方案,而Levine-Sekhar分類及其變體已被驗證可預測顱底腦膜瘤的可切除性。從非常積極到更謹慎,大多數神經外科醫生對這種病變都有自己的治療哲學。
  • 腦膜瘤是怎麼引起的?腦膜瘤可以伽馬刀手術嗎?
    腦膜瘤是怎麼引起的?總的來說,腦膜瘤誘因是多因素的,手術還是放療,治療時機怎麼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的:具體病變部位、病人症狀、年齡等,情況不同治療方案會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還是推薦手術治療,尤其一些表淺部位容易手術的腦膜瘤。
  • 10小時高難度手術,救回室間隔穿孔合併室壁瘤患者生命
    家人將她緊急送至當地醫院,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室室壁瘤形成、室間隔穿孔,此類疾病進展快,風險高,隨時存在生命危險。為了儘快進行救治,患者被急診轉運到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九病區。心室內血流衝擊分割梗死的心肌細胞,造成室間隔穿孔,穿孔周圍的室間隔通常壞死或較為薄弱,心肌梗死後會發生凝固性壞死,加速梗死的心肌破壞,引起心功能嚴重下降,危及生命。
  • 鞍區腦膜瘤可以手術嗎?
    鞍區腦膜瘤這個是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的, 但是也一定要明確鞍區腦膜瘤,因為它位置的問題,從而在手術的過程當中非常難以完全的切除乾淨,而且有很多情況下伴隨著大動脈的破裂出血以及神經的損傷,造成一系列的併發症以及後遺症,
  • 深夜孕婦產前大出血近1500ml,市紅會醫院產科專家救兩命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盧從斌 郭姣璐 前置胎盤是產前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產科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常危及母兒生命安全。前不久,一名孕婦深夜突然產前大出血近1500ml,經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產科專家及時救治,轉危為安,母子生命體徵平穩。
  • 2019年世界急診外科協會關於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管理指南
    來源:急診醫學資訊  作者:張斌,浙醫二院急診醫學科儘管大多數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輕微,但大約20-30%為重症,通常伴有需要重症監護的單個或多個器官功能障礙。大約20-4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生胰腺和胰周壞死感染,並伴有器官功能障礙加重。雖然大多數無菌性壞死患者可以非手術治療,但感染性壞死的患者通常需要進行經皮、內窺鏡或開放手術的幹預。
  • 老人摔跤危及生命 等不及核酸檢測結果醫生這樣做手術
    南都訊老人摔倒在地,胸口的包塊越來越大,一查竟是致命的胸壁巨大血腫,內出血總量達3000毫升。出血兇猛,明顯影響循環功能,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止血清血腫。」手術刻不容緩。但目前仍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劉老伯的新冠核酸檢測結果尚未出來。特殊時期,王文林主任立即將情況匯報院感科及院領導,啟動疫情期間急危重症急診手術應急預案,採用專門的手術室,按疑似患者做好二級防護進行緊急手術。
  • 永康市中醫院急診科打造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一體化急救...
    至此,市中醫院實現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一體化運行,使這條「救命鏈」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生命支持和綜合救治。該病病情進展迅速,導致急性感染性休克乃至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若非搶救及時或危及生命。  在永康市中醫院急診科,以車禍為主的外傷患者佔到將近一半左右。這類患者中很多是多發傷患者,傷及部位涉及全身各重要臟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若合併腹腔內有大出血,對急診及手術醫生的速度及操作技術要求較高。
  • 骨盆和髖臼骨折後通常為什麼不考慮急診手術?
    骨盆和髖臼骨折後通常為什麼不考慮急診手術?對於這類患者,通常不考慮急診手術,主要原因如下:髖臼骨折首先,這類患者傷情嚴重、複雜,多伴有其他部位或明顯或隱匿的外傷。這就需要時間完善檢查,排除可能威脅患者生命的顱腦、頸椎、胸部和腹部外傷。有些患者在入院時全身情況尚基本穩定,但隨著病情發展,原來隱匿或未被重視的疾病突然惡化,例如遲發性硬膜下血腫、脾臟包膜突然破裂等。
  • 危險 腹腔大量出血 胸腹主動脈創傷性夾層
    ▲ 胡培陽帶領下的創傷團隊正在進行介入手術 又是開腹手術! 又是DSA介入! 天台縣人民醫院創傷團隊又救一命!胡培陽副院長查看片子後,立即做出決定:先行腹腔開放探查止血手術,手術完成後可直送CT室評估胸腹主動脈損傷情況,再決定下一步救治方案。王大爺隨即被推送到手術室,胡培陽副院長親自主刀。術中發現腹腔內積血高達2500ML,腸繫膜血管多處破損出血。出血很快就被止住,血壓慢慢回升,胡院長囑託:血壓控制在100至120mmhg,不要太高。
  • 二孩媽媽罕見腦動脈瘤破裂 廣州醫生妙手救回
    頸內動脈瘤破裂,年輕母親命懸一線汕頭的張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3月1日,她突然開始嘔吐,並伴隨劇烈的頭痛、四肢抽搐,緊接著陷入昏迷。家人趕緊將她就近送往附近醫院,診斷為左側頸內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於是緊急進行血管內栓塞治療。然而,情況遠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 濟寧曲阜市人民醫院完成高難度腦前床突腦膜瘤手術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日訊近日,曲阜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療團隊完成一例高難度腦前床突腦膜瘤切除的手術。此次手術不僅成功地幫助患者拆除了腦內「炸彈」,同時也標誌著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又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患者,女,68歲,因「右眼視物不清」入住曲阜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住院後經過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腦前床突腦膜瘤」,腫瘤位於腦幹(呼吸中樞所在處)附近,手術空間非常狹小,另外腦膜瘤包繞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後交通動脈,還與視神經有黏連,想要整塊切除腫瘤,手術難度非常大,任何一條大血管破裂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 94歲老人疝氣發作腸子被卡 醫生通過微信「隔空問診」救回一命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劉姍姍醫生晚上在家作畫時,突然接到一個陌生患者家屬的諮詢電話,通過微信「隔空問診」判斷這位94歲老人疝氣嵌頓病情兇險,幸好有醫生的耐心解釋和勸說,連夜急診手術使老人轉危為安。隨後,羅文醫生又加了養老院工作人員的微信,詳細詢問爹爹的情況,通過微信傳來的圖片和視頻發現老人因為疝氣,部分腸子已經掉進陰囊,出現腸梗阻,全面評估病情後建議將患者立即送往醫院急診手術。章爹爹的女兒一時慌了神,擔心父親年紀太大手術吃不消,有些猶豫不決。羅文耐心解釋說:「爹爹現在這個病已經拖不得了,如果不及時手術,出現腸壞死缺血,還會有生命危險。
  • 穿上鉛衣和防護服,他們救回心梗志願者
    社區防疫志願者在工作中突發急性心梗,生命危在旦夕來不及等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護人員身著數十斤重鉛衣又套上防護服緊急手術救回了他的生命醫護人員為病人緊急實施心臟介入手術 通訊員鄒亞琴 杜巍巍供圖48歲社區防疫志願者
  • 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量大怎麼辦?救還是不救,手術還是保守?
    在臨床當中,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量比較大的情況下,主要還是積極的對症處理,尤其要注意患者的臨床分期,如果4級5級的分期這個時候是不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只能對症處理,因為這個時期哪怕是經過了積極救治,後期也可能是植物生存甚至死亡,還有就是一定要及時的處理相關的併發症
  • 心肌梗塞,突發劇痛危及生命,醫生放完支架後,卻發現更大的問題來了
    本期【醫案說法】講述的這個病人情況非常危急,他突發劇痛,心肌梗塞,危及生命,醫院緊急在他的心臟中放了支架,卻沒有效果?請聽張力主任的講述: 身體突發劇痛,手術無效,他到底是什麼病?
  • 青島大學附屬市三醫榮獲國家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
    12月15日,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全國第一批山東首家通過評審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五星級救治基地的單位,參加了現場授牌儀式。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急診專科醫聯體主辦,北京急診醫學學會承辦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多學科合作,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快速評估並及時幹預,爭取用最快速度最規範診療穩定患者生命體徵,為後續專科治療贏得寶貴時間,從而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
  • 中年男突發腦出血命懸一線 多學科專家攜「魔肺」力挽狂瀾
    迅猛進展的兇險病情讓他幾度命懸一線,竟要靠「魔肺」(ECMO)維持一線生機。幸好最後在廣東省中醫院,六大專科數十位專家聯手力挽狂瀾,終於令他轉危為安。 病來如山倒,危殆時絕處又逢生 近日,老李突然出現頭痛,家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救治,途中老李已經昏迷,急診頭顱CT提示:大量蛛網膜下腔出血、第四腦室積血。
  • 肝癌患者突發肝腫瘤破裂出血,命懸一線!核酸結果未出,這位醫生做出...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id:zsdxfsdlyy新冠肺炎疫情下,71歲肝癌患者突發肝腫瘤破裂出血,命懸一線,然而,作為一名外地患者,他的核酸檢測結果尚未及時出爐。在這個時候,我院介入中心醫護人員選擇了將患者生命安全擺在首位,主動請纓,冒著雙重風險,在層層包裹下運用「無微不至」的介入技術,在1小時內成功對目標血管進行栓塞止血,成功地將老人從死亡線上揪回。
  • 老人疝氣發作腸子被卡 醫生「隔空問診」救回一命
    醫生寫了一福小篆祝福老人。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醫生羅文晚上回家後,突然接到一位患者家屬的諮詢電話。通過微信「隔空問診」,羅文判斷這位高齡患者突發疝氣嵌頓,且病情兇險,幸好羅文醫生耐心解釋和勸說,當晚實施急診手術使老人轉危為安。11月25日出院前,羅文醫生寫了一福小篆祝福老人。據了解,章爹爹今年94歲,居住在養老院。五年前,他的右側腹股溝處鼓起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包塊,平臥時包塊就消失了,站立或者用力時又會出現,因為平時不痛不癢的,一直沒去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