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練好太極拳的發力?

2020-08-24 太極申申世世

中華文化,絕非一朝一夕

練好太極,則要申申世世

申申世世,為太極注入活力!


太極拳以柔化見長,以小力勝大力,四兩撥千斤聞名於世。發力一直是陳式太極拳的特色之一,而現在有許多人對太極拳的見解仍是諱力忌剛,似乎誰用力或者講力就是大錯特錯,違背了太極拳的原理,這種看法錯誤的。陳式太極拳作為一個拳種,能夠自幾百年前流傳至今,必然擁有實戰技擊能力,而發力則是太極拳實戰的核心所在。


太極拳的發力,最注重放鬆。有人將放鬆比作太極拳的靈魂,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放鬆,是彈抖力的基礎。就像彈簧,放鬆再繃緊才能體現出彈力。勁起於腳,行於腿,主宰於腰,達於四梢。每次發力,皆是由腳至腿再至腰,通過腰襠的旋轉抖動,將力傳導至四肢。稍有一點僵硬,就會把力截停,發出的力給人的感覺就是僵硬緊繃。只有通過放鬆,使周身關節鬆開自然,做到節節貫穿,方能將力完整發出。


長按掃碼獲取太極拳發力教學課程

限時優惠!!!


發力時,除了要做到周身放鬆,還要與丹田內氣相結合。古人說: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陳式太極拳的發力,扭腰旋胯只是其外象,真正的發力來源於丹田的催動。這種發力的特點是迅速、力猛、靈脆,如同炸藥爆炸。


小時候我剛開始跟著王西安老師練拳時,常聽見老師發出『哼哧』的聲音,起初以為是風聲,練得時間久了才知道是老師發力時的吐氣開聲。所以發力其實算是一種能量的消耗。王老師說想打好發力就要練好老架一路、二路。練老架一路時一定要慢,去體會放鬆和內氣的生成。練二路時速度要快,快速、連續的發力能夠迅速調動內氣,鍛鍊氣的靈活。周身放鬆,內外三合,丹田氣抖動,伴隨著『哼哧』一聲,發力松沉軟彈,令人驚心動魄。



分清虛實,也是發力的要素之一。周身上下,無處不有虛實之分。在運動中分清虛實,一招一式中虛虛實實,玄機遍藏,令對手摸不著頭腦。虛,不是力量全無;實,也不是全部落實,只是重心或力量比重不同罷了。動作過虛則浮漂無力,過實則不利轉換。


王宗嶽拳論中講:『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雙重,大體指在練拳或推手中,由於周身的不放鬆、虛實不分所產生的僵、頂、丟、滯等拙勁。明白虛實變換,悉心體悟,對發力的理解就能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練太極拳怎樣做到周身放鬆
    它充分說明,放鬆是演練太極拳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演練太極拳的必然所向和最高要求,這是太極拳難練的一點,也是衡量一個太極拳愛好者功底如何的重要方面。但從當前情況看,不少演練者對此還認識不清,做得不夠,有的動作拘謹,面紅耳赤;有的周身緊張,架子繃得生硬;也有的只知練拳,還不懂什麼叫放鬆、為什麼要放鬆等。因此,研究、探討這個問題,對練好太極拳是十分必要的。現就個人體會談點看法,誠請拳友指正。
  • 【名師講壇】傅鍾文宗師:怎樣練好太極拳
    怎樣練好太極拳:寓太極理論於拳術之中,故名為太極拳。 欲練好太極拳,於理則須明無極太極的含義;於拳則又需在理的指導下運動手足,經過長時間的鍛鍊,方能成功。我青年時從太極拳陳公發科學藝,即深愛此拳理精法密,本於太極正理。 四十年來,雖每日細玩太極圖,猶覺「太極」二字奧秘難窮,故我與太極拳之點滴認識,甚覺膚淺,僅為太極拳之皮毛耳。
  • 為什麼你的太極拳練不出功夫,發力沒有威力,秘訣都在這裡告訴你
    ,這樣力量才夠大,發出的力量才夠透,每一次轉換都是由腳底來力,走纏絲螺旋到達手臂,這樣的勁才有根,很多人模仿別人發力全是胳膊在動,而沒有腰腿襠和大地的反彈力,所以出拳沒有威力,穿透力也不夠,會練太極拳的人,明白武術原理的人,所有拳術的本質是一樣的,包括搏擊追求的整和透,核心是一致的,只是太極拳多了一個訓練襠腰的過程,所以在平時練習套路當中如果丟失了上面所說的內涵,那麼就是在空轉身體,嚴格一點說就是在做操
  • 太極不學步,腳下沒功夫;學會太極步,才能練好太極拳
    太極拳要求:「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其跟在腳,發勁於腿」。如不能正確走好太極步是打不好太極拳的。那麼怎樣才能走好太極步?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改變人的正常走路方式。正常走路時前腿邁出後,後腳必然蹬地而起;太極拳就是要改變後腳不蹬地而由前腿吸納、腰胯帶領的方式將後腿提起邁向前方。形成水平式滾動前進。左顧、右盼、後退也是同樣的道理。
  • 太極拳這樣練,健身養生效果好!
    太極拳在保持獨特技擊性的前提下,健身性和藝術觀賞性逐漸成為主流。筆者在基層做太極拳的普及工作,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習練太極拳的目的是為了健身。只要一提起太極拳,無論練不練的,也不管對太極拳懂多少的,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你:太極拳對健身好,修身養性。 看來太極拳的口碑不錯,我們太極拳人深感自豪,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
  • 怎樣練好太極拳?練,用心練
    怎樣練好太極拳?首先要「練」,太極拳的功夫是每天循規蹈矩認真練拳得到的。很多身懷絕技的人都是每天練拳不輟,從不間斷。練太極拳,也稱打太極拳,確切的說:叫「盤架子」。因為太極拳的套路自始至終走弧線,有人說,太極拳套路是由大小不同的環組成,故稱「亂環拳」,弧線是盤出來的。練拳開始,切記走孤線,忌直來直去走直線,久之,得不到太極拳特有的圓活趣味和層的功夫。
  • 運用好一方法,練好太極拳不是難事
    習練太極拳也是這樣,要想學生在學習中喜歡上太極拳,讓學生覺得習練太極拳不枯燥不無聊,就要給學生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找對方法,找對路子,在學中樂,樂中學,不斷地在學習中超越自我,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讓學生習練太極拳真正體驗到「中正安舒、體松心靜」,感受和諧恬靜的太極文化。習練太極拳,要找對路子和方法並不難。
  • 【理論】揭密太極拳「九曲珠」/打太極必學兩種發力方式
    練出一個圓的是小乘,練出九個圓的是大乘。老譜上講,行拳如九曲珠,無微不至。九曲珠分兩種說法,一種是外九珠,一種是內九珠。是兩種特殊的動態身法,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內外之別,都要曉得。外九珠:拳,腕,肘,肩,胸,腰,胯,膝,踝。動態傳導是練外九珠的訓練方法,練這個身法有兩個勁,一出一追,波浪勁為出勁,翻浪勁為追勁。外九珠的兩大法門,名稱如下:摺疊法,貫串法。
  • 一遍頂三遍,太極拳這樣練
    因區域差異及太極拳發展的早晚的關係,很多的太極拳愛好者認為,一套太極拳的演練時間,以錄像教學或競賽規定為準。就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來說,很多的太極拳愛好者都在十五分鐘練完一套。 我建議過很多練老架一路的太極拳朋友們,「把這套拳延長至二十五至三十幾分鐘,不僅呼吸能練得更加均細、深長的美妙感受,而且效果事半功倍。」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覺得沒必要。從這一點就證明了很多的愛好者把太極拳套路當成一般的體育鍛鍊了。
  • 太極拳的練與養
    打太極拳時,如果意念偏重於陽,那麼就是練;如果意念偏重於陰,那麼就是養。從內外來講,外為陽,內為陰。練拳意念偏重於外形,就是練;意念偏重於內氣,就是養。從動靜來講,動為陽,靜為陰。練拳意念偏重於外動,就是練;意念偏重於神意內斂,就是養。從剛柔來講,剛為陽,柔為陰。練拳偏重於剛,就是練;意念偏重於柔順,就是養。從快慢講,快為陽,慢為陰。練拳意念偏重於速度快,就是練;偏重於緩慢,就是養。
  • 太極拳發力,這些問題一定要明白
    太極拳發力是對身體氣血的消耗嗎?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發力是在運用身體的氣血,但只用不補,肯定是不行的。就像存款一樣,只取錢不存錢肯定不行。練太極拳,一定要鍊氣,練那些緩慢融合的套路動作,養氣舒氣。發力時總是感覺有力使不上?太極拳的發力是把周身之力匯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整力發出去。在放鬆蓄力的過程中,要求我們對身體的每一個關節都能充分調動和掌控。有的說法認為發力時身體的關節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節節貫穿。
  • 太極拳發力使不上勁?三分鐘讓你掌握正確的發力方法
    很多拳友習拳多年,發力時仍不得要領,只能做到形似。一方面是由於對太極拳發力的基本規律領悟不深,一方面則是因為在發力過程中,不小心踏入了發力誤區。那麼,如何正確的掌握太極拳的發力技巧?我們將以拳友們最常問到的「掩手肱拳」為例,為大家進行講解。什麼叫太極拳的發力?
  • 「轉沉」是練好太極拳的法寶
    最近我市武術協會在太極拳聯合會的努力下,分別在城市各區舉辦太極拳表演,我逐區觀看,發現:練太極拳中最普遍存在的毛病是:(1)起伏過大;(2)定勢做的還好,過度勢隨意;(3)動作漂浮,不穩 ;(4)松、懈不分,乾癟無力;(5)協調性差,周身不整合;(6)氣喘噓噓,僵力大。
  • 太極拳中的整勁是如何練出來的?
    太極拳以鬆柔為主要練法特點,在松的同時又有沉勁,而在柔的同時又含有剛勁,其勁法特點為剛柔相濟,內外兼修,行拳中動靜相間,快慢相合,以內催外,以身帶手,上下協調,如行雲流水。以鬆柔為主的太極拳何以能夠獨步武林四百餘年,並且其推廣也在隨時間的推移而在擴大呢?
  • 這些都沒做到,難怪你的太極拳發力總使不上勁
    太極拳發力使不上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與根勁和節節貫穿有關。 初學者練太極拳要找到根勁,根勁有腿根勁、臂根勁等,但這裡說的是腳上的勁,是人體總根勁。這個根勁好比建大樓打下的基礎,基礎牢,大樓則結實。練太極拳根勁足,低盤則穩,中盤則腰活,上肢則輕靈。初學者往往沒找到根勁。
  • 老前輩的練太極拳心得
    第三是不能松,到了一定時間,腿上有勁了,也知道松的好處和怎樣鬆了,但細節做不好。真正鬆開的目的並不是把勁都丟掉,是為了讓全身各部位協調起來,更好地重新組合。比如發力時有向前伸的肌肉,也有向後的拉扯的肌肉,讓你放鬆在發力的一瞬間再用力,就是儘可能的減少對抗肌的用力,如果有一百斤的力達到稍節還有八九十斤的力。若非常緊張的話可能只剩下二三十斤的力了。就像電的損耗一樣,在傳導的過程中損耗掉了。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想練好太極拳,以下這些基本功,需要天天練,經常練,當你的基本功練好時,你的拳術也會更進一步。1、樁功練好太極拳的關鍵是提高下盤的力量,當下盤有力量了,很多的步伐、步型才能做到位,練習太極拳的基礎就是太極拳的樁功,常見的樁功分為無極樁和太極樁這兩種,這種兩種樁法,簡單易掌握,所以比較適合初學太極拳者。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
    根據他的觀察和畢生練習太極拳的體會,認為一般練好太極拳要具備以下一些條件:首先是自己愛好,知道太極拳的功能;其次要有明師,即真正懂得太極拳的老師;三,是有練拳的地方;四,有練拳的時間;五,能下苦功練,願意吃苦,樂於吃苦;六,要有恆心。這些條件是對以提高太極拳技擊水平為目的的練習者而言的,一般以強身為目的的人不必如此要求。(按現在情況,應加本人有穩定的工作崗位和經濟收入,能安定心情。)
  • 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
    在教學中身法要特別重視:「習太極拳必須處處按照太極拳的原理要求完整豐富,無論是教與練必須從身法著眼,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必須嚴格要求。」既要支持身體的穩定,又要顧及分清虛實,對初學者來講是比較困難的,但必須練好八條之後,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靈活協調,動作一致,隨心所欲。只有周身輕靈,才能進而掌握行氣運動的本領。第二階段是練內形,也稱內勁。先以意識作為指導,練成意、氣、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