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匠
與銀器有關的結局大抵類似,遊客入了酒吧,銀匠入了清風寨,孩子們終將入了四季更替的愛恨裡。青梅讀詩:飽讀史書和坐鎮台州,江海詩歌的楊大俠,總是穿越得遊刃有餘,你看,他詩歌裡:煮銀人、女店主的白面小兒、我17歲的兒子、白面郎地煞星鄭天壽,都與銀器有關,在歲月的愛恨裡,莫不都是銀匠的孩子?!
-
英國銀器 胡格諾銀匠(Huguenot Silversmiths)
銀匠帶來了先進的設計和技術, 使用高規格的銀,以精美浮雕和雕刻裝飾見長。他們的到來,和英國本土的銀匠一起改寫了英國銀器的歷史。按規定,銀匠必須使用姓氏的前兩個字母。 上面有鳶尾花 ,表明法國血統身份。他的銀匠生涯總共註冊過四個標誌。
-
銀匠之心丨目睹一枚戒指的誕生
這一年,鳳凰縣山江鎮來了一位挑著貨架的遊方銀匠。當時,正好麻家要為即將出嫁的女兒準備嫁妝,就讓銀匠在自家住下了。沒想到,銀匠技藝精湛,為麻家打出的銀飾不僅讓麻家人眼前一亮,更讓整個山江鎮的村民垂涎,他們紛紛讓銀匠為將出閣的女兒打銀飾嫁妝。於是,原本只準備在麻家住三個月的銀匠竟然在麻家住了三年。因為麻家人對銀匠非常照顧,銀匠就收了麻家主人的兒子為徒作為回報。
-
銀匠王樟高:歲月易逝 匠心難移
如今,他在城市新興的文創園內開起一家傳統的銀匠鋪。這個曾經走南闖北的銀匠,在此地紮根,一邊守護著千年傳承的技藝,一邊立足傳統文化不斷創新,把自己的匠心和手藝傳遞給更多人。 製作銀器的工匠被稱為銀匠,這是一門相當古老的手藝,時至今日,這門手藝依舊在延續。「雖然說『一法通百法通』,但我這輩子就做這一門手藝了」。
-
拍抖音,做直播 傳統銀匠成了網紅
拍抖音,做直播 傳統銀匠成了網紅 發布時間:2020-01-12 12:58:36 作者:田儒森 來源:貴州都市報
-
【彝腔彝調】雲南民間工藝大師在涼山「踢館」,布拖銀匠奉煙侍茶贈衣應對
24位布拖銀匠: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勒古沙日、省級傳承人勒古伍拉等24人。 2月22日受涼山諾蘇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阿牛阿呷的邀請,寸發標大師北上涼山講坐授藝,而接受講座的也不是等閒之輩,是包括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彝族銀飾打制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勒古沙日、省級傳承人勒古伍拉在內的24位布拖銀匠。
-
山西老銀匠37年堅持手工製作銀器:希望培養更多手工藝人
石安林供圖中新網長治11月28日電 題:山西老銀匠37年堅持手工製作銀器:希望培養更多手工藝人作者 吳瓊 鮑曉明 李冬芳化料、壓坯、做胎、鏨花、焊接、拉絲、打磨……一件手工打造的精美銀器往往需要十幾道甚至二十餘道工序,而這每一道工序仍需要若干小工序才能完成。
-
守一不移「匠人精神」傳承者銀匠王富邦的鏨刻人生
要是說起誰是銅匠、銀匠,旁人必是羨慕的。 「這種敲敲打打的聲音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噪音。但對於我們這個腦山村莊來說,這是『致富的聲音』,美好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憶起銀銅器給自己以及其他村民生活帶來的改變,王富邦十分動情地說道。 銀銅器製作工藝在湟中縣已有上百年歷史,而在陽坡村就有近70多年的歷史。
-
蟲洞藝術|白銀時代的巔峰大藝術家 Paul De Lamerie
而他們中最傑出的代表,大概就是曾被V&A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評價為「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銀匠」的Paul de Lamerie。至今留在爵祿街上的銘牌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1688年4月9日 - 1751年8月1日是倫敦的銀匠。在當時社會背景下,誕生了無數手藝超群的銀匠。
-
探尋⑤|吳忠居然還藏著一個94歲老銀匠!
在吳忠市利通區開關廠家屬院內住著一位有著傳統手工製作銀飾的老銀匠他的名字叫吳字玉今年94歲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喚他「吳銀匠」吳字玉老人傳承著年幼時從師傅那裡學來的銀飾製作手藝並將技藝傳承給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使銀匠這一傳統手藝得以保留下來
-
日本第一銀匠高橋,只賣給懂得銀飾的人,你真的敢說自己懂得嗎?
在此他還碰到了他的啟蒙老師Jack,一位銀匠。隨後他輟學開始成為一名匠人,雖然很是辛苦,但做的自己最愛的事情,也是滿足和快樂。而他的人生轉折是在28歲時,一場古印第安文化展覽,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渴望!他想,自己找到了能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了。
-
我市藝術家獲「世界和平藝術家」稱號
日前,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在中國紅色革命根據地江西景德鎮市舉辦「世界和平藝術家」推選活動,向用自己的文化藝術作品推動世界和平、為促進中國文化與世界和諧做出不懈努力與積極貢獻的100位藝術家授予「世界和平藝術家」榮譽稱號和獎章
-
英國藝術家新興藝術家艾倫·菲爾斯繪畫作品
艾倫·菲爾斯(生於1974年)是一位新興的英國藝術家,曾入圍2018年和2021年約翰·莫爾繪畫獎的候選名單,並登上了2019年《巴黎評論》夏季第229期的封面。他說:「一個天真的藝術家,一個平面藝術家,一個流行藝術家……我都是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