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另類戰神,戰爭還沒贏,升遷就沒停,李世民還敢罵他幾句

2020-12-22 周洲周kan

李神通,名字霸氣,是西魏名將,北周八柱,李虎的孫子,唐朝未來皇帝李淵的堂弟。他雖然出身於鐘鳴鼎食的貴族家庭,卻從小仰慕俠義之道,整天混跡於長安呂氏,結交了一大幫黑道朋友。

617年,隋末農民戰爭爆發,李淵趁勢在太原舉起義旗。受李淵影響,李神通也被追殺。為了保命,李神通逃到乾縣南部山區,帶著長安的"黑道"朋友史萬寶、裴秋、劉崇禮等人,起兵響應李淵。

剛開始的時候,李神通有點孤獨。但不久後,他的侄女、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率領一萬名士兵前來投票。隨後,李神通自稱關中道知事,紮根關中。李淵渡過黃河,李神通便與他的軍隊會師,使唐軍沒有費什麼力氣,便佔領了關中這一大塊根據地。因此,李淵對李神通讚賞有加,封他為光祿大夫、鄭國公。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封李神通為淮安王。後來,唐軍出關,李淵將李神通任命為山東安撫大使,唐朝在山東的所有兵馬都接受了他的節制。為了表示對李神通的信任,李淵深情地稱讚道:

"右一衛將軍上柱國淮安王神通,為專屬,工初運,粘節造,允當重發。"

然而遺憾的是,李神通根本無法承受山東局勢的重負,糟糕的指揮水平,嚴重延緩了唐朝統一天下的腳步。

李神通率軍殺隋煬帝和宇文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對聊城的戰鬥中,李神通掉了鏈子。他先是不聽崔幹副將的勸阻,在宇文和虛降之後,沒有立即攻克聊城,反而兵下堅城,貽誤了戰機,導致宇文和實力慢了過來。

盛怒之下,李慎同在攻打聊城之後,其麾下猛將趙軍首先攻上城牆,攻城指日可待。誰知李神通嫉妒趙俊德的戰功,竟然音金就退。看到李神通的"賣隊友"行為,趙俊德忍不住破口大罵。無奈之下,也只好下了牆。

李神通連續貽誤戰機,最終讓唐駿遭到報應。兩天後,竇建德的援軍到達聊城,打敗了唐軍,山東各縣都聞風而動,都歸竇建德。後來,李神通逃到李陽,投奔李時珍。竇建德卻順著李神通的尾巴追到了黎陽,破了城。在李神通的影響下,李時珍、魏徵、唐高祖的妹妹同安公主等人一起被俘,真是"一支無能而疲憊的軍隊"。不過,竇建德是個光明磊落的人,他沒有為難李神通等人,而是把他們送回了唐營。

竇建德在虎牢關被李世民打敗,河北、山東也被平定。但不久之後,竇建德部將劉黑奎卻再次聚眾造反,河北局勢再生變數。公元621年,李淵再次任命李神通,命部將邢、明、襄、衛、衡、趙等州與劉黑珍在饒陽交戰。

誰知在饒陽南的戰鬥中,李神通一鼓而敗,我帶著親信望風逃跑,兵馬和軍需物資損失了三分之二,一時間劉黑亂亂。

戰鬥結束後,李淵終於明白,李神通並不具備擔任軍隊統帥的能力。於是李淵任命李神通為李世民的副手,跟著侄子混資歷。最終,李神通跟隨李世民平定了徐元朗、杜伏威、劉黑哲等分裂分子,並因功被封為左武衛將軍。儘管李神通貢獻不大,但提升並沒有停止。

由於長期在李世民手下效力,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在李世民與李建成的鬥爭中,李神通毫不猶豫地站在了二侄子一邊。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李神通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是前天晚上他參與了計劃,所以也被李世民看中了。

但9月,李神通自不量力,搞了一場渾。在一次會議上,李世民和群臣當面商定了有功貴族的食邑,一時間諸位將領紛紛發功,爭論不休。就在這時,李神通跳了出來,振振有詞地說:

"我動關西,首當義旗,本室玄齡、杜如晦等專事刀筆,功在臣上,我竊不從。"

我起兵關中,扛著李淵的首級義旗,與房玄齡、杜如晦等降好,坐在辦公室裡,還動筆、動唇,功勞竟然比我還高?我不服氣。

聽了李神通的話,李世民氣得一起走了出來,指著叔叔罵道:

"義旗初起,叔父起兵,卻也救了自己的大禍。竇建德吞併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昌再封餘燼,叔父望風北飛。叔父,吾國至親,吾無愛你,但你不能以私恩回報我的臣子!"

李世民的意思很簡單:如果不是因為你是我的叔父,你還想以你百戰百敗的本領和英雄們站在一起嗎?做夢!李世民的斥責讓李神通目瞪口呆,不敢再在侄子面前爭功。

雖然言語嚴厲,但李世民並沒有停止對李神通的獎勵。貞觀元年(627年),李神通任開福邑第三司,授食邑五百戶。貞觀四年(630年),李神通死於長安,時年五十四歲,朝廷追贈他為司空,諡號靖。他的十一個兒子也被授予國王的稱號。

從李神通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要想成功,不一定要有大才,只要順應時代潮流,跟對人,就不愁富不起來。

相關焦點

  • 唐朝另類戰神,打仗沒贏過,升官卻沒停過,李世民也只敢罵他幾句
    但在這些謀臣武將中,卻混雜一個「另類戰神」,此人便是唐朝宗室、淮安郡王李神通。李神通,他的名字霸氣,出身相當顯赫,乃是西魏、北周八柱國將軍——李虎之孫,未來的唐高祖李淵的堂兄弟。雖然他出身鐘鳴鼎食的貴胄之家,卻從小仰慕俠義之道,整日混跡於長安之閭裡,結交了一大幫黑道朋友。公元617年,隋末農民戰爭爆發,李淵趁勢在太原舉起了義旗。
  • 唐朝另類戰神,打仗沒勝過,升官沒停過,李世民也只敢罵他幾句
    大唐帝國建立之時,可謂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雨,而李靖、李世勣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可以排入中國武將榜單前十的軍事家。但在這些謀臣武將中,卻混雜一個「另類戰神」,此人便是唐朝宗室、淮安郡王李神通。
  • 哪位名將堪稱唐朝第一戰神?唐高祖稱讚他比霍去病還牛!
    那這位大唐官方認定的第一戰神是誰呢?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靖李藥師。在《隋唐演義》中,李靖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據說他早年曾拜訪隋朝左僕射楊素,拐走了楊素的小妾紅拂女,楊素不但不生氣,還曾拍著自己的椅子對李靖說:「卿終當坐此。」——你這小夥子最終也會坐上老夫這個位置啊。
  • 唐朝大將被射成刺蝟,卻生龍活虎地贏下戰爭
    結果,李世民做出了優秀將領最正確的選擇,他讓大部分軍隊繼續圍困洛陽,不放出王世充,再以三千五百騎兵和少量步兵搶佔虎牢關,靜候夏軍的到來。這就是圍點打援的戰略,只不過因為主力在圍城,李世民親率的騎兵人數太少,形成了兵力數量上巨大的反差。然而,李世民以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唐軍精良的裝備,上演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一幕。
  • 唐朝開國功臣長孫順德,如何追隨李世民南徵北戰,造福一方百姓
    在隋朝統治時期,他依靠著家族的庇護進入朝堂,最開始擔任右勳衛,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在隋煬帝決定舉國之力攻打高句麗的時候,他非常抗拒,為修建大運河國家已是負重前行,國家現如今也是紛爭不斷,國庫不足,百姓可不堪言,此情況下該先安撫黎民,振興國本。
  • 解析唐朝戰爭:唐朝初年,李世民如何擊潰劉黑闥?
    劉黑闥的初步思路是將李世民大軍困在洺水河岸對面,自己就算是拖也能拖死他。可他忘了北面的羅藝。劉黑闥因為起兵之初,擊垮了羅藝的進攻,後續並沒有對北方加大防禦。李世民來到獲嘉不久,羅藝便從北面狂飆而下,直接佔領了晉州。
  • 戰神4還沒發售 索尼就公布戰神5的劇情設定
    《戰神4(God of War)》還沒發售,《戰神5》已經開始做了?索尼官方昨天向外媒Finder確認,下一部《戰神》遊戲,也就是《戰神5》,背景設定仍舊是挪威神話世界!   其實索尼之前曾經在多個場合下表示過接下來的《戰神》遊戲將會圍繞著奎爺和他的兒子展開,而遊戲背景會是挪威神話。而這一次,很顯然,我們更加確認了這一點。
  • 唐朝大將被射成刺蝟,卻生龍活虎地贏下戰爭
    中國古代有很多戰爭都是以少勝多,這些戰爭一不小心就奠定了中國歷史的走向,如官渡之戰,曹操以自己的膽氣和勇略成功地打敗了數倍於己的袁紹軍。 再比如淝水之戰,面對前秦天王苻堅的不可一世,東晉朝廷的柱石謝安謝玄不但沒有怯戰,還重創了前秦。
  • 唐朝將士擁戴李世民的謊言
    李世民搞的凌煙閣24個功臣,主要是紀念幫助他篡位的。對唐朝創業有大功,但不服從他的,就是他的敵人,都沒有寫上去。另有很多的證據。1)諸將欲盡誅建成、元吉左右百餘人,籍沒其家,尉遲敬德固爭曰:「罪在二兇,既伏其誅;若及支黨,非所以求安也。」乃止。是日,下詔赦天下。
  • 他是唐朝名將,在戰場上被敵軍亂箭射死,李世民卻大罵:咎由自取
    倘若要談論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朝代的話,唐朝必定是不得不說的一個。而唐朝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盛世,與很多人的努力都密切相關,比如皇帝李世民,比如大將郭孝恪。但是奇怪的是,李世民卻好像不大喜歡郭孝恪,甚至在他戰死沙場的時候說出「咎由自取」的言論,這是為何呢?
  • 李世民為唐朝打下天下,為何李淵卻不喜歡他,非得偏袒李建成呢
    然而,隨著唐朝的建立,地盤的擴大,李淵和李世民的關係卻變得微妙起來。李世民依舊銳不可當,但李淵卻生怕他立功太大,儘量雪藏,儘量讓長子李建成建功立業。後來,乾脆立李建成為太子,除非發生擺平不了的戰事,一般情況下都對李世民壓制打擊。在後人看來,這就是李淵老眼昏發,有眼無珠,硬是看不到一代明君。
  • 李世民死了才35年,他手下大將的兒子帶兵殺入皇宮,廢掉唐朝皇帝
    程名振為人謀勇兼備,《舊唐書》記載,他所到之處,「甚有能名,諸賊不敢犯其境」。武德四年,程名振改換門庭,投奔唐朝。竇建德覆滅後,他的舊部劉黑闥起兵反唐,劉黑闥悍勇善戰,智謀過人,連續擊敗唐朝淮安王李神通、斬殺淮陽王李道玄,唐朝為之震動。
  • 唐朝名將常何墓碑出土,揭開李世民真實面目,玄武門之變確有隱情
    ——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讀了這幾句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都會在心裡默默的認為:「這是一位心智通透,愛民如命的千古名君!」這也正是千百年來,這位大唐皇帝留給我們的印象。雖然他的皇位是靠玄武門「弒兄殺弟」,威逼父親禪位得來的;但是他做皇帝這些年的豐功偉績,使他作為皇帝實至名歸!反而是,毫無才能平庸的父兄恬不知恥的佔據了明君的位置,阻礙了唐朝的快速發展。然而,逝去的那段時光裡,李建成、李元吉真的就那麼一無是處,平庸且嫉妒懷有大才的秦王李世民嗎?李建成、李元吉真的欲對李世民除之而後快?
  • 他是隋唐真正的梟雄,李世民曾是他手下敗將,名字聽著很耳熟
    老子英雄兒子狗熊,西秦霸王薛舉掃並朔方群雄,一再大敗李世民,打得戰神李世民託病不敢出,兵逼長安,直接威脅剛初唐的政權穩定。然而只恨君王不常在,薛舉大業未成突然病世,兒子狗熊,薛氏政權兵敗如山倒、瞬間土崩瓦解。李唐也幸運躲過一劫,岌岌可危的初唐得以最終掃滅群雄完成了國家統一。
  • 唐朝第一大將是誰,打的突厥人無處逃竄,活在神話中
    要說起來能打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唐朝,在歷史上,唐朝從出生到滅亡時時刻刻都伴隨著戰爭。從開始時李世民親自帶領的統一戰爭,再到後來平定西域、盛唐時期的安史之亂,乃至後來節度使們相互割據。即便是它最後滅亡,還留下一幫猛人來了一個五代十國,就是後來的宋朝,都可以算是五代割據的遺產。
  • 天可汗——李世民(三)
    他大罵頡利可汗背信棄義,破壞兩國的睦鄰友好,滔滔不絕的罵了一大堆,而且還是有理有據、引經據典,旁邊還有個翻譯給頡利可汗做同聲傳譯,確保李世民的每一句難聽話都能讓頡利可汗準確的理解。這頡利可汗就蒙了,本來這些話都是自己要罵李世民的,怎麼自己還沒張嘴就讓李世民給數落了呢?他不服,於是說出了當年李淵與突厥的約定,但是李世民一句話就讓他啞口無言,有證據麼?
  • 李世民殺兄娶弟媳,為什麼不敢殺了老爹李淵,不能殺、也不敢殺
    進入長安的第二年,李淵就在長安稱帝,建立大唐,隨後開始了大唐的統一戰爭。最早跟隨李淵打天下的除了一些心腹謀士,幾個兒子出力也很大,其中李世民就是最突出的。可以說唐朝的統一戰爭幾乎都有李世民的身影,李世民就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李世民雖然為大唐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是李世民是李淵的第二子,李淵的長子是李建成。
  • 從「京漂」到「首相」他如何上位的?他死後為何李世民還念念不忘
    只有他,屢屢直言納諫而榮寵備至,死後還被李世民思念不已。他就是馬周。一生功成名就,且洞察世情。在波詭雲譎的封建官場裡,他能一展才華而又能榮寵終生,實屬不易。千年以來,他成為士大夫階層的入仕的理想人格鏡像。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歷史上的每個時代,都有無數人想參照他,卻鮮有人模仿成功。
  • 李建成蠢笨還不理政事,為什麼還被立為太子?李世民修改了史書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在公元617年起兵,於公元618年建國,從這個時間上來看,這家人就很了不起。李淵從決定起兵到建國登上帝位,期間就沒慫過,分析天下大勢,派手下大將東徵西戰,自己也親臨戰場,文治武功樣樣俱全。幾個兒女,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還有著名的平陽昭公主等等,個個爭氣,跟隨父親,為大唐的開國立下汗馬功勞。
  • 徐茂公:一生悲涼的唐朝戰神,戰功再高也終究是帝王的「玩物」!
    在唐朝開國功臣中,徐茂公應該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一生都在為李唐的江山南徵北戰,先是擊薛延陀、定磧北,後又破東突厥、平高句麗,史書稱「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除了能徵善戰以外,徐茂公還有一項長處值得稱讚:他精通醫術,世界上最早的藥典《唐草本》就是由徐茂公參與編纂而成的,他還獨自寫了本名叫《脈經》的醫書。可就是這樣一位唐朝堪稱戰神戰神並且精通醫術的人,當其晚年生病,唐高宗派人送藥醫治時,他卻囑咐家人把治病救命的藥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