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實價登錄升級 健全房市邁大步

2021-02-14 U臺說

從2013年住宅實價登錄上路至今,已經五年多,內政部日前完成實價登錄辦法的修正,並送到行政院核定中,預計不久就可以推出新版的實價登錄辦法,讓住宅交易市場的資訊更透明、更及時,對健全房市是很重要的一步。

 

一般來說,住宅是臺灣絕大多數家庭中最重要的資產,而且由於價格昂貴,大多數民眾一輩子買賣住宅的次數也不會有多少次,因此,住宅市場上消費者的市場資訊通常都是很有限的;另一方面,不動產的賣方,尤其是建商或代銷業者,對於市場的了解程度,遠比買方多很多。也就是說,不動產市場買賣雙方經常會有明顯訊息不對稱的問題;而且,由於買賣標的物件的價值很高,因此訊息較多的一方就會有誘因,利用訊息優勢去佔另外一方的便宜。比方說,在消基會處理的買賣糾紛中,不動產交易糾紛所佔的比例最高,因此,如何減少住宅交易雙方的訊息落差,避免造成交易上的不公平,就是健全住宅交易市場重要的一環。

 

內政部提出實價登錄修正版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把住宅交易的價格與相關訊息,更快、更廣泛、更精準的揭露。如此一來就可以讓買賣雙方對市場都有更清楚的了解,從而減少被剝削的機會,而增加不動產市場交易的效率。

 

這一次實價登錄修法中,有三個最重要的部分:第一,買賣雙方交易完成後,必須立即申報登錄。以前是規定30日之內登錄,但在新法下的市場資訊是即時的,其透明性和及時性會更高。

 

第二,預售屋的交易也要登錄,而不是像以前在交屋之後才登錄。這是非常重要的修正,因為預售屋市場經常是住宅市場的領先指標,最能反映現況。而且,由於住宅大樓興建期間較長,從預售屋推出到交屋大約要二至三年,其中可能已經經過好幾手的交易,甚至人為炒作,價格可能失準。由於預售屋交易最能反映市場狀況,其訊息當然應該充分揭露。

 

第三,辦法修正後,登錄時將直接把完整地址也揭露出來,而不是如同以前只揭露一個區段(約30戶)的交易價格;也就是說,未來每一個地址的交易實價都會被精準的揭露,如此可以讓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定會更接近,有助於迅速完成交易,而不是像現在只有賣方或建商掌握每一棟住宅的精準價格,使買方在談價格時處於不利的地位。

 

不但如此,每棟住宅都可以依地址清楚的揭露價格,未來每一棟住宅交易的完整歷史都會被記錄下來,如此買賣雙方可以更精準的判斷與預測該棟房子的價值。這種同一棟住宅累積交易過程,其實在許多先進國家已經行之有年,對於健全不動產交易市場有很大的助益。

 

把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依地址詳細記錄出來,唯一可能產生的疑慮,就是有人擔心會造成洩露個資與違反個資法的問題。

 

其實再仔細看一下就知道,揭露實際交易價格並不會違反個資的問題,因為揭露的是住宅,而不是個人或家戶資料,市場上並不會知道是誰住在哪一棟住宅裡面。

 

以美國住宅市場的交易習慣來看,每一棟房子的內部結構、格局、樓層及其他相關資訊,都會完整的被揭露出來,每一個人都可以上去查看。以美國這麼注重隱私的社會來說,都不認為這些訊息對個資有何影響,就是因為其揭露的是住宅資訊,而非個人資訊。

 

我們很樂見內政部願意把住宅市場資訊做得更精準、更透明與更及時,相信不但可以縮小買賣雙方在訊息上的差距,而且對於住宅市場的交易會更有利。因此,我們希望政府不但要盡快修法,而且務必將新修內容加以落實。

相關焦點

  • 觀察│莫忘推動實價登錄2.0的初衷
    ,應可順利完成審查,但內政部竟在今年2月悄悄地撤下最重要的「實價登錄資訊揭露至門牌」、「預售屋即時登錄」部分條文,只打算先推動實價登錄責任從「地政士」回歸到「買賣雙方」等相對次要部分的修法。 其實持平的看待,房市交易的實價,登錄於公開的網站以流通正確的資訊,沒有對買方或賣方何者比較有利的問題,本來就應從中性、客觀的角度出發。經濟學最基本的ABC,就是以資訊透明作為市場健全的前提,交易雙方應該處於基本資訊對等的條件上,做出其判斷和選擇,而達成市場的均衡與總體效益最大。
  • 觀察│社宅跳票 找出政策盲點
    而包租代管原訂去年目標1萬戶,並以一年1萬戶的速度擴增,至第八年增加至8萬戶,但內政部的資料卻顯示蔡政府執政三年半以來,只媒合了5,000多戶,時間過了44%,達成率還不到7%,連內政部長自己也承認「太慢了」,現在還誇稱社宅包租代管已升級至2.0,要媒合2萬戶,又有誰會相信?
  • 觀察│解決老屋問題 讓房市健康成長
    今年以來房市穩定復甦,臺商回流、經濟平穩與低利環境讓房市出現近年少見的好轉跡象,不論住宅或商辦交易都有升溫跡象。
  • 觀察​│蔡英文六大內政改革 刻不容緩
    在居住正義方面,相對於馬政府還推出奢侈稅、房地合一稅、囤房稅,以及實價登錄,蔡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並未落實,實價登錄不進反退,房價指數飆至歷史新高,房租連續九年上漲,房價所得比仍然居高不下,空屋有增無減,如何改革也是一大挑戰。
  • 觀察|加速國際跨域整合 驅動產業升級
    新北市政府日前宣布與國際雲端大廠Amazon共同打造聯合創新中心,期望透過導入國際雲端服務、強化創業投資資金、鏈結業界輔導資源、培育雲端產業人才和接軌在地產業優勢等五面向,整合產官學界的創業資源,協助傳統中小企業雲端化、智慧化,來進行升級轉型
  • 觀察|臺幣適度升值 產業升級契機
    然而,去年4月,臺灣依舊與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德國、瑞士,同被美國列為貨幣操縱的觀察名單。雖然後來在10月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臺灣被排除在觀察名單之外,但是一度入列的壓力,讓央行在匯率處理上更為小心。今年4月美國會再公布新一波的貨幣操縱觀察名單,為了避免讓臺灣再度入列名單,去年年底開始的臺幣升值波動,央行習慣性的尾盤介入較不明顯,讓臺幣走了兩周的急升值。
  • 臺灣酒駕拒檢逃逸 不再只罰6千 │聯合報臺商版0419曬新聞
    1.更即時、透明、正確…實價登錄2.0版來了內政部擬修改地政三法,實價登錄將使房市交易價格揭露更即時、透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實價登錄將升級邁向二點零版,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天表示,為使民眾獲得更即時、透明、正確的不動產交易資訊,內政部推動平均地權條例等實價登錄地政三法修法,修法重點包括買賣案件改由買賣雙方在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時併同申報、預售屋申報時機提前並全面納入自售預售屋資訊、完整揭露成交案件門牌或地號等重大變革。修正草案已於日前報行政院審查。
  • 觀察│政府失靈 官員失職 民眾失望
    再看資訊不對稱問題嚴重的預售屋,隨著中南部房價飆漲,白單、紅單滿天飛,社會又興起買不起房的恐慌,要蘇院長說話才提出不痛不癢的對策,而去年本來將預售屋納入實價登錄2.0修法,卻臨時從立院抽件,導致居住正義上不進反退。 至於政府如何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s right),政府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
  • 觀察│以數位轉型重塑臺灣產業競爭力
    觀察臺灣目前主要產業所面臨的形勢,數位轉型的速度恐怕需要加快,才能因應現今環境的挑戰。以製造業為例,競爭國家如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都在推動製造業升級,積極往工業4.0方向邁進。 綜觀全球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及臺灣產業現況,數位轉型勢在必行,但要如何才能有效達成轉型升級的目標呢?以下有幾點建議:首先,政府應該率先做為數位轉型的先導示範場域。數位轉型有助產業升級,同樣亦有助於政府對企業或人民間的溝通與服務,透過創新應用宣示及傳達轉型的力道與決心;同時,應透過創新採購,鼓勵廠商發展更多的數位化政府應用。
  • 觀察│企業數位轉型 政府須有策略思維
    觀察臺灣產業對數位轉型所以不是那麼熱中,除了對於數位科技的掌握不熟悉之外,對於如何轉型?轉到何處?都沒有清楚的輪廓,加上各種資訊科技專業術語排山倒海而來,而且許多資訊科技投入費用不低,更讓企業主猶豫與無所適從。尤其臺灣產業結構上多數為中小企業,這些公司大部分欠缺數位及轉型的相關知識與素養,難以踏出第一步,也不知道如何善用數位科技等新技術以改善公司業務。
  • 實施管控更有利於臺灣房市長遠發展,未來房價將溫和上漲
    臺灣經濟研究院昨日公布 11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結束連 2 月上揚,更有近 55% 不動產業者對未來半年看法轉悲觀,臺經院院長指出,隨著臺灣經濟穩定成長,房價仍有機會溫和上漲,行政部門現在是抑制炒房不是打房,建立中長期健全房市的機制
  • 《陰陽師 Onmyoji》開啟事前登錄
    根據市調機構 App Annie 的最新報告,即將在臺灣推出的手機新作《陰陽師 Onmyoji》已成為 iOS 全球暢銷榜第一的作品,遊戲也預訂在明日舉辦事前登錄活動
  • 觀察│扣除額稅改 豈可說停就停
    財政部長蘇建榮日前表示,「暫緩」原本在立法院這個會期提出扣除額稅改,因為被綜所稅的數字「嚇壞了」,籲請社會大眾給財政部一年時間,等明年報稅後,觀察第一波稅改對綜所稅稅基及稅收的影響
  •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觀察即思考——張路峰老師的手機攝影藝術展│影像•看世界
    策展機構:中原大學藝術中心策展人:中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陳歷渝張路峰目前任教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從事建築學及其理論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他造訪過許多城市和鄉村,透過他的雙眼觀察相關連結:•一個手機攝影愛好者的日常:入眼的都是故事│影像•看世界•影像•看世界│中規院人攝影作品賞析[第1輯]•影像•看世界│中規院人攝影作品賞析[第2輯]
  • 觀察│美中貿易戰 進入關鍵時刻
    主要的重點是301條款下與中國的關稅戰,目前已對由中國大陸進口50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選前還會加碼;232條款下對車輛及其零組件的貿易措施,及將在10月公布的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臺灣都會受影響,須有所因應。 目前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由於雙方課徵關稅的產品範圍不斷擴大,對於臺灣的影響也加深。
  • 觀察│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
    因此,現階段要做出美國或全球景氣將陷入衰退的結論固然言之過早,但各界應密切觀察個別事件的衝擊及放大效果的變化。若兩者皆朝正向發展,就可稍微喘一口氣;反之,若經濟衝擊事件續增、川普的貿易政策使區域經濟風險進一步升溫,恐使衝擊力道加倍放大,令整體經濟陷入衰退,引爆系統性風險的機率也將大幅提升。一如這回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倒掛時期雖短暫,但其背後是否潛藏風險,卻是各界需密切觀察的關鍵指標。
  • │140
    範雎也想對秦昭襄王合盤託出自己的計畫,但是看到秦昭襄王身邊左右的近侍多有以各種理由偷聽的,知道其中必有太后的心腹,怕計畫洩露,同時也想進一步觀察一下秦王的態度,於是先沒說對內的計畫,而是先向秦昭襄王說出了對外的計畫,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