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諾基亞(Nokia)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指控,稱聯想(Lenovo)專利侵權,要求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從而阻止聯想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及桌面電腦進入美國市場。
今年來,中國網絡輿論場對聯想不怎麼友好,「美帝良心」的歪稱既是調侃也是諷刺。對於這裡面的是是非非,元甲不想多說,就一句話:從古自今,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當「二鬼子」的下場一般都比較慘。
諾基亞控告聯想侵犯專利,元甲想起了2018底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致全體聯想員工的公開信。在公開信中,柳傳志明確指出「聯想是要做百年老店的」,也問出聯想終極之問「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一年半過去了,聯想集團在國民心目中口碑持續下滑、人設持續坍塌,甚至今天的聯想已經被稱為「組裝公司」。
▍守成一定是等死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商場如戰場」。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科技很發達的當下,如果僅僅依靠守成,那一定死得很慘。
上個世紀九十年半導體產業霸主的尼康,因為「守成」而衰落,成就了今日不可一世的光刻機巨頭ASML;
十多年前,諾基亞還是全球手機的領導者,因為「守成」被iPhone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壟斷地位,現在手機市場上已經難覓昔日霸主蹤跡;
曾經的膠片機時代王者柯達,因為「守成」沒有搭上「數位相機」的時代浪潮,被後來者狠狠地排在沙灘上……
時代浪潮滾滾向前,科技創新日新月異。企業今天面臨的問題與昨天不同,明天面臨的矛盾又與今天有別,競爭者時刻在尋找機會,消費者每天面臨新的體驗,抱著曾經的輝煌死守不放,時代巨浪之下沒有冤魂。
▍創新不一定是找死
當今時代,又哪家響噹噹的企業特別是科技巨頭不是靠「創新」發家?
微軟、蘋果、臉書、阿里巴巴、華為……要想站在世界頂端,就必須有別人沒有的「優勢」,這種優勢,就是科技創新,就是專利技術。
說回聯想,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從根子上來說,聯想集團是具有科技創新基因的企業,也擁有不少專利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但是當今世界瞬息萬變,唯一永恆不變的就是「變化」了。企業面臨的市場在變,企業內部的氛圍也在變。當聯想創始人說出「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聯想已經不是曾經的聯想。
作為2018年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赫赫人物,柳傳志能不知道創新對於企業的重要性嗎?他當然知道。但是他作為聯想「掌門人」都為此左右搖罷不定,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沒有百年「組裝公司」
聯想想做「百年老店」,但是縱觀世界,哪裡有百年「組裝公司」?
1984年至今還不到40年,聯想距離「百年老店」還有超60年的時間。處在科技爆發的當今時代,60年之後,聯想還能繼續「組裝電腦」嗎?那個時候還有沒有電腦、有沒有手機,又或者電腦與手機「進化」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
更何況,聯想現在就面臨被企業科技巨頭「卡脖子」的尷尬,要麼讓利、要麼龜縮,不管如何,如果不做出改變,「你的將不再是你的」,因為隨時可能變成「別人的」。
關於諾基亞控告聯想侵犯專利,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喜歡的朋友請關注、點讚、分享。以上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知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