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抗疫,」中國哪些能力讓外國敬佩,強大的工業讓世界折服

2020-12-26 歷史的集合號

這次的疫情在春節期間來勢洶洶,讓整個中華民族突然陷入到一場「抗疫戰爭」中,也讓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國,但令國際社會沒有料到的是這次咄咄逼人的疫情並沒有將中華民族擊倒,反而是迸發出了無窮無盡的力量,這種力量讓外國人始料未及,那麼我們有哪些能力在這次疫情期間展現的淋漓盡致,讓外國人感到敬佩呢?

醫院建設中

領導能力

眾所周知當國家面臨災難時,一個大國的領導能力總是能讓我們這個民族轉危為安,這種領導能力體現在方方面面而最讓人關注的就是疫情來臨時的果斷。這種政治層面的決斷力讓一個千萬人口級別的城市說封就封,醫院說建就建,人員說調入就調入,配套的一切設施說開工就開工,民眾說配合就配合。這種幾乎不計一切代價也要遏制病毒擴散的手段和能力,讓整個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的雷厲風行和霹靂手段。

醫務工作者

組織能力

當疫情在春節期間將不可避免的蔓延時,國家一聲令下各地的部門、組織、黨員、社區幹部、基層公務人員、醫務工作者、軍人,幾乎是在無條件的情況下選擇了和疫情戰鬥到底,這種愛國情懷、這種無私奉獻以及這種超乎尋常的組織能力,試問又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呢!

執勤的民警

社會動員力

想必春節期間您一定是在家裡待得發瘋了吧!

但是面對新冠病毒肆虐的世界誰又有膽量出去呢!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聽從國家的安排、專家的指導,安心宅在家裡等待安全期的到來。

只要我們安心在家,那些在前線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那些無私奉獻的民警和所有奔赴在前線的人員才能早日戰勝疫情,國家才能早些度過危險期。因此整個社會幾乎是在一瞬間就「陷入」的沉寂中,這就是我國的社會動員能力,這種能力讓如今還在集會的外國人自嘆不如。

建造醫院的工人

工業能力

我們知道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曾經那個一窮二白、貧困潦倒的國家了,現在的中國可以在疫情面前迅速的建立醫院,而且是野戰醫院的規模,無論是武漢的「雷神山」還是「火神山」都達到了千張病床的規模。同時醫院裡面的各種配套設施、醫療設備都是迅速的製造和調配,當一切的工作都在10天之內完成時,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也為之折服,如果我國沒有強大的工業做支撐,想必就算是有心也會無力。

而擁有完整工業體系和所有門類的中國,這種工業能力也的確讓世界羨慕。

建造醫院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海外,看看美國人是否能夠生產出足夠的口罩,看看義大利人是否能夠快速的生產出患者使用的呼吸機,再看看那些西方的發達國家又有哪個政府能在短短的10天內建造出符合標準的醫院,恐怕除了中國以外誰都做不到。因為這不僅僅需要工業能力,也需要政府的領導力、組織力、社會動員力等等。

科技能力

這次疫情初期科學家表現的能力非常出色,防控中心的科技人員接到病例以後只用了7天就將新冠病毒的毒株分離出來,這也讓國際同行非常敬佩。同時我們國家對疫情的各項指數的公告也非常的透明,各種研究成果都會在第一時間向國際有關組織公布和交流。

防控中心的科技人員

想必上述這些能力都在這次疫情期間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些能力讓外國人望洋興嘆,韓國曾經因為教會的問題大傷腦筋,義大利一議員因為戴口罩而遭到嘲諷,如今卻也開始封城。

再看看美國直到如今在面對疫情時都是如此的消極,真的是缺乏足夠的政府領導能力,試問在抗擊疫情上又有哪個國家能和我國相提並論呢?

國軍士兵老照片,當官的吃香喝辣,士兵吃大鍋飯,誰贏誰輸你懂的

川普可能打錯算盤了,中國死亡率低,不代表美國死亡率就一樣低

志願軍不是美國對手?所以……史達林給了我們56個師的裝備?

相關焦點

  • 首個外國留學生團隊參觀抗疫展有感而發: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令人讚嘆
    10月28日下午,身著統一印有「感謝武漢」英文字樣的紅色文化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6名外國留學生,走進「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疫展館。這是抗疫展開展以來,迎來的首個外國留學生觀展團隊。一張張膚色各異的年輕臉龐來自於埃及、葉門、加納、巴基斯坦、查德等多個國家,他們和中國師生代表組成「感知中國·英雄之城學習訪問團」到訪武漢,抗疫展是此次武漢行的第二站。「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全世界無私分享抗疫經驗」「這些籤滿名字的防護服都是當時醫護人員真正穿過的嗎?」「這臺大吊車真的是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時用的?」
  • 在瓊外國人:抗疫期間,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強烈責任感和強大凝聚力
    在瓊外國人的戰「疫」故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許多人不得不待在家裡,生活在海南的外籍人士也不例外。在這段突然延長的假期裡,他們在日常瑣碎中找樂子,重新發現生活的意義。他們盡己所能,與海南人一同並肩抗「疫」。由於他們的參與,海南抗擊疫情中有了一股暖暖的國際溫情。
  • 折服造句和解釋_折服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折服(zhé fú)。近義詞有:投降,信服,投誠,屈服,服氣,敬佩。反義詞有:不服、不滿、不甘。制服;說服。[鄭振鐸《桂公塘》:「他們已下了一個大決心,要掠奪南朝的整個江山,決不是空言所能折服的。」]信服;佩服。[秦牧《各國作家錘鍊語言的故事》:「他對本國和外國的一些語言大師都十分折服。」]
  • 中國抗「疫」紀錄片在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播出!
    近日由國廣子行負責譯製的紀錄片在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播出中國的抗「疫」故事已經走進俄羅斯千萬觀眾的視野這兩部紀錄片就是俄語版《守護武漢——武漢24小時》俄語版《武漢戰疫紀》其中,我們邀請了具有多年紀錄片配音經驗的母語播音員,為俄語觀眾重現武漢戰「疫」現場。
  • 外籍教師見證中國抗「疫」:「中國經驗」值得世界借鑑
    (抗擊新冠肺炎)外籍教師見證中國抗「疫」:「中國經驗」值得世界借鑑中新社石家莊3月7日電 題:外籍教師見證中國抗「疫」:「中國經驗」值得世界借鑑中新社記者 魯達 李茜>「中國寧願犧牲短期的經濟發展去封城保護中國公民以及在華外國人士的健康安全,相信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經濟以及各個方面都會很快回到正軌,我對中國充滿信心。」
  • 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東京2月13日電 題: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不好意思,明天再聯繫可以嗎?在中國見證抗「疫」三浦在中國一待就是20多年,中國成為了他的第二個家。當前,中國正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三浦這段時間也在中國,見證了中國抗「疫」的整個過程。
  • 「中國對待疫情的態度和採取的舉措令人敬佩」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外國人士紛紛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向世界傳遞了中國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強意志,他們相信中國將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也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外國專家學者認為,中國政府採取的防控措施有力有效,展現了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為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中國政府展現出的組織動員能力是全球衛生史上前所未見的,其他國家很難做到。」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表示,中國及時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主要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 國際人士:抗疫過程展現中國強大社會動員能力
    在抗疫過程中,中國展現了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以及完善、科學、高效的醫療保障體系,率先控制住了疫情。2020年3月,中國赴柬埔寨抗疫醫療專家組來到金邊,第一時間深入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病毒檢測實驗室、社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實地調研,與醫務人員交流抗疫經驗。困難時期的守望相助,讓柬埔寨民眾感銘於心。2020年10月底,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 抗疫,凱斯紐荷蘭工業集團為「戰疫」者們提供安心的支持
    抗疫,凱斯紐荷蘭工業集團為「戰疫」者們提供安心的支持2020-02-24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   大批醫護人員、企業和社會團體奔赴「抗疫」一線,為控制疫情傾盡而為。
  • 「中國醫生的敬業奉獻令人敬佩」(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在安哥拉完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援助工作後,中國政府抗疫醫療專家組日前啟程回國。在安哥拉期間,專家組走訪了當地多家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核酸檢測機構、方艙醫院,對當地300多名醫務人員進行線上培訓,並向在安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進行疫情防控指導。  「社區應如何進行病例排查?」「如何對不同程度患者進行分類處理?」
  • 共同抗「疫」,這些老外「和中國在一起」
    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細緻觀察,從自己的視角講述中國的戰「疫」故事。▲ 中、英文版《和你在一起!——25國外籍專家戰「疫」實錄》。這些視頻節目均已發布在中國外文局所屬各多語種新聞平臺上,由文中作者用英、法、阿、西、日、韓等語言出鏡主持和評論,以外國人的視角生動地呈現了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真實畫面。由《今日中國》拍攝完成的兩集「近觀中國」法文短視頻也包含其中,視頻以「我們留在中國挺好的」為主題,採訪了多位疫情期間留在中國甚至武漢的外籍人士,談他們在疫情期間的工作生活以及他們對中國抗「疫」舉措的肯定。
  • 非洲輿論積極評價中國推進抗疫合作:中非團結抗疫展現兄弟情誼
    近日,非洲多國主流媒體持續大篇幅報導中國推進援非抗疫舉措,並發表社評或刊發學者評論文章。非洲輿論普遍認為,中非團結抗疫展現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必將為非洲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為攜手抗擊疫情,中國和非洲遠隔萬裡,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這在中非關係史上前所未有。」蒲隆地官方報《新生報》記者姆博尼漢庫耶刊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給世界各國特別是非洲帶來了嚴重衝擊。此次峰會成功舉行再次彰顯了中非「患難見真情」的兄弟情誼,向世界傳遞了中非團結一致攜手抗疫的正能量,意義重大。
  • 在抗「疫」背景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在抗「疫」背景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2020年03月23日 08:5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蔣莉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日本人評價中美抗疫 中國動員和控制疫情能力更強
    而我們都知道中國是最早發現疫情的國家,如今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疫情得到穩定。對此,日本人評價中美抗疫,他們對中國的抗議能力評價更高些,我們來了解相關詳情。不少日本人都認為中國在新冠肺炎抗疫中的措施又快、又徹底,然後又團結。其中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建造速度非常快,停工停學等阻斷疫情蔓延的措施十分徹底。
  • 抗疫信息「直通車」跨越五大洲
    一輛滿載世界多國抗疫信息的「直通車」,正跨越五大洲,馳向華僑研究學界。直送海外真實信息義大利華人社區低感染率的「秘訣」何在?德國華商經營狀況面臨哪些衝擊?南非華僑華人支援當地有哪些感人故事?連線活動中,親身經歷海外抗疫的華僑華人代表,猶如海內外華僑研究學者的「望遠鏡」,跨越時空距離,還原不同國家抗疫一線的真實情況。
  • 仁心安處是吾鄉——一對外國醫生夫妻的三輪抗疫故事
    新華社杭州5月2日電題:仁心安處是吾鄉——一對外國醫生夫妻的三輪抗疫故事新華社記者魏董華、王俊祿、顧小立「我在中國當志願者的原因很簡單,不管我是哪國人,首先我是一名醫生,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在中國疫情最嚴峻時,醫生蘇瑪(31歲,模里西斯籍)和丈夫豪孟德(35歲,巴基斯坦籍)選擇留在中國,並肩戰「疫」。從溫州高速口參與防疫篩查,到在海外社交媒體闢謠引導,再到投身家鄉戰「疫」,這對醫生夫妻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
  • 臺科院百名師生半月創作抗「疫」作品上百件
    師生抗「疫」作品徵集活動從2020年2月4日發起至2月17日截止徵稿,共收到繪畫、書法、海報、剪紙、詩詞、原創詩歌朗誦、散文、微型小說、視頻動畫剪輯、抖音視頻等10多種形式投稿146件,內容涉及醫護人員、鍾南山院士、健康生活習慣、全民抗「疫」、中國(武漢、浙江)加油、中國速度與力量等方面,參與投稿的教職工和學生近百人,學生涵蓋大一至大三全學段。
  • 「戰「疫」說理」疫情防控戰: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大展示
    疫情防控展示中國道路的強大生命力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黨帶領全國人民歷經革命、建設、改革、發展,在實踐中被證明了的擁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道路。這次戰「疫」,既是對黨領導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黨自身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動員能力、號召能力的一次「體檢」。戰「疫」打響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中央提出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錨定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確立了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
  • 發揚抗疫精神 厚植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中國才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才能朝著「中國夢」不斷前進。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積累的堅實國力,是我們從容應對驚濤駭浪的深厚底氣。要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創新引領,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厚植中國經濟的發展基礎和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的能力。
  • 薦讀丨與世界人民攜手抗疫,中國步履堅定
    與世界人民攜手抗疫,中國步履堅定■徐文秀「我們將履行承諾,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近日,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再次表明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始終與世界人民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共同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