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邊人失望,其實是一種智者的生活方式

2020-12-23 才華有限奮青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煩惱,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讓身邊的人失望,或者得罪某人,而且每次當你發現是這樣時,你就會感到為什麼自己這麼小心翼翼的,但是還是不能讓身邊的人感到開心,其實你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宇宙中有一個法則,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百分百完美的。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且這些個體都有自己各自的缺點,那麼將這種思路放到人際交往中,也就是你不可能同時滿足身邊所有人的需求。

也因此我們不需要對這種問題過於糾結,不必為了迎合別人而去傷害自己,因為這樣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有用的價值,時間久了還會養成一種討好型人格,而擁有這種人格的人是會非常的被動的,所以並不好。

事實上,如果你在一定程度上讓身邊的人失望的話,其實也是一種做人的智慧。所謂不露鋒芒,低調做人,這樣其實會更輕鬆一些。相反是那些總是能夠第一時間滿足別人的人,反而會更加的辛苦。

關鍵的一點還是,人都是有一種心理的,就是如果有人一次對你好,你會記住對方的好,但是如果這個人一直對你好,你可能就會感到理所當然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一直在不停的滿足身邊所有人的需求,時間久了,大家就會覺得你就是做這些的人,自然而然的將這些事情交託與你,而你也不得不為了不讓對方失望,而不停的去滿足他們,這樣的話你會很累的。

在群裡心理學上,像這種總是將別人的心理感受看得非常重的,叫做內耗效應,這主要是內心資源分配的不協調所致,也就相當於是不尊重自己。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自我滿足的基礎上再去滿足其他人。

精神分析學派會認為,這種內耗效應,是因為與原生家庭有關聯。也就是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會極大的影響到孩子,而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模式,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人格的形成。

就比如有些家庭裡面,父母對待孩子非常的嚴格,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變得謹慎膽小,並且害怕失敗,害怕讓別人失望,而且會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如果對方對自己不滿意,就會引起她們很強的焦慮感。

這種在心理學上就是,屬於不尊重自己的表現。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必須明白的是自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我們都是為自己而活,做事情也是為自己而做,雖然不能要求做到每個人都對自己滿意, 同樣可以做到問心無愧,這樣的話我們的做法才是合理的。

而且有著這種內耗效應的人,普遍的脾氣都會非常的好,還有著非常強的忍耐力,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如果表現得太過刻意、個性,就會讓其他人不滿意,同時如果其他人對自己咋拍成侵犯、傷害、暴力或者忽視的時候,他們更多的是會思考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會反思自己。

憤怒,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自我防護的機制,當自己受到傷害的超出承受能力時,就會迸發憤怒的情緒,幫自己擺脫壓制的情況,但是同時憤怒也會導致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矛盾加劇,所以很多人會害怕對別產生憤怒的情緒,導致別人對自己失望或者厭惡。

還有一種情況的,叫做隱秘自戀者,這種人也會不想讓他人失望,但是並不是照顧別人的感受,而是為了維護自身的一種良好形象,或者是在一些人身上,想要圖謀一些什麼

憤怒是一個人的正常情緒,該生氣時候生氣,其實也沒有影響,一味的為了別著想而忽略自我的感受,其實是有些笨的應該對自己好一些。

相比自戀情結,隱秘自戀者的內心通常會更加的陰暗可怕,因為真實的她們實際上是非常的冷漠無情的,同時也是虛偽自私的,而外在的謙虛通常也都是她們的偽裝,但真實的她們是不會真正的去為其他人付出的。

但是話雖這麼說,但是她們也是很孤獨的,造成這種人格也是因為童年的時候被父母總是否定的原因,所以原生家庭真的會很影響孩子人格的養成。

人格的養成與每個人的經歷有關,不同的就經歷塑造了不同的人格。

不要誤以為不停的為其他人付出,就可以獲得被愛、被尊重,真正的尊重是靠自己努力獲得,而愛自己才會有更多的人尊重你。

相關焦點

  • 當你學會讓身邊的人失望,不再內耗自己,才真正說明你長大了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讓身邊的人失望,是人生最大的智慧。生而為人,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打包票的說:我就是一個完美的人。我們做不到讓每一個人都開心,也做不到每一個人提出的需求都能夠滿足,所以不要為了一味的遷就別人而委屈自己。
  • 正念是一種生活方式
    極簡主義是包括欲望極簡、精神極簡、物質極簡、信息極簡、表達極簡、工作極簡、生活極簡等在內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奉行極簡主義的人,會經常盤點自己的生活,及時地「斷舍離」,棄去沒必要的累贅,輕鬆地生活。把正念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是近年比較流行的事。其原因:在現代到處充斥著信息超載、焦慮抑鬱、欲望失控的功利社會,通過正念訓練使自己保持冷靜,理清思路,專注當下,確實很有必要,而且它可以給我們心智、認知能力及情緒健康帶來諸多好處。那麼究竟正念的狀態是什麼樣子?概括講它有三個特點:一是有意識地覺察。就是我們能夠意識到當下正在發生什麼。二是專注於當下。
  • 大愛無聲,智者無言,智慧生於沉默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這樣強烈對比的同窗友誼,不僅持續了四年的大學生活,甚至影響了每個人的一生。這一個宿舍的同學,雖然在同一個班上課,在同一個宿舍睡覺,卻沒有什麼往來,人生中更是少有交集。或許,因為各自都太忙了,無暇顧及身邊的人。
  • 生活其實就是一種鍛鍊,它是給人充實自我人生的完美過程
    生活其實就是一中鍛鍊,它是給人充實自我人生的完美過程生活難嗎?難在哪裡,這話問的真的讓人難以直言,不知你問的是那方人士,如果是問到先富起來的極品們,他們會跳起來回答你,不難:要啥有啥,一切安好,正準備移居呢!
  • 安心也孤獨,獨處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從一開始無奈的獨處最後會變得以為這種生活狀況就是這樣子的,想想看,這才是真正可怕的。 身邊有一個年輕人,當我問到他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卻讓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首先不能說愛獨處的人就是心理不健康。其次,不能說獨處的人都不擅長交際。再次,不能說獨處的人,不夠自信。
  • 有一種孤獨,叫能說得上話的人,不在身邊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在這座城生活了五年,除了家人,沒有一個朋友,一個也沒有。我對朋友的定義是,可以閒聊、可以談心、可以一起吃飯逛街的人。那種經常見面相互打招呼的人,其實連泛泛之交都算不上。這幾年沒有結交一個新朋友,能說話的人還是那幾個舊友,只是,都不在身邊。有時想想,還是蠻心酸的。03.《愛情公寓》裡有一句話,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嚮往。
  • 劉尚勇:讓藝術品收藏,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其實,我們離藝術品收藏並沒有距離感,我想真正的距離是眼見和魄力吧。誰說只有家財萬貫的富人才能尊享藝術收藏的趣味,藝術品收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懂藝術收藏的人定會享受生活,讓其融入生活中,成為你的一種生活方式。          當下很多藝術收藏機構,都想著讓藝術品走入每個家庭。當然這樣想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藝術是情懷,讓客戶收藏才是目的。
  • 以靜制動,方為智者,學會讓生活慢下來,才是智慧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可能許多人都是太急了,即使不是急性子的人,也少不了要和時間賽跑,凡事都要快,好像慢一秒就會輸掉整個人生。 茫茫人海,大家對「快」的追求,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錯失了許多的美好事物,當我們正在為生活忙於奔波時,生活的情趣已經漸漸離我們而去。 俗話說的好,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那些追求「快」的人,大都沒有長遠的穩定計劃,想要完成目標也很難,要想行得萬年船,就要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 尋求一種適合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每一種際遇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朝著心中的目標前行。尋求一種適合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心簡單了,就有心思經營生活,生活簡單了,就有時間享受人生,當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更需要需保持一份簡單、一份真誠,讓生命像陽光一樣燦爛!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年齡無關!
  • 生活的智者,不糾結於爛事,不糾纏於小人
    生活的智者,不糾結於爛事,不糾纏於小人。做生活的獅子,用實力畫定圈子,遠離小人。01生活的智者,不糾結於爛事,不糾纏於小人小和尚下山閒逛,被狗咬了,回到山上找了一根棍子就準備去打狗。師父攔著他問:「它為什麼會咬你呢?」
  • 人生苦短,還要時常經受失望和絕望的打擊
    在人的感情方面,沉默往往是一種感情的升華。在作家筆下,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久別的親人相聚時,縱有千言萬語,卻一時無從說起,只能默默無語地對視;在一個人怒不可遏時,會被氣得「不知說什麼好」;在一個人過分緊張時,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 智者不入愛河,遇你難為智者
    這裡是淡漠時光記,記錄生活中的小確幸。分享生活中的各種情感與變化,願我們努力生活,認真熱愛。希望七月的我們。不過我還是希望,身邊碎碎念念的人也要成為歲歲年年的人。01智者不入愛河 愚者未情所困 !成不了你眼中的智者,也成就不了我們的未來。可能之後的我,在遇到每一段感情也不能夠及時止損。心甘情願了,又有什麼損失可言。
  • 廣場舞,一種快樂生活的方式
    我問一個相識的人。在這樣的天氣,為什麼還要出來跳舞?這麼大的風,一不小心就會感冒。她說,總是要鍛鍊幾下,活動活動。我說經常有報導到國外旅遊,一大早還起來跳廣場舞,被人家投訴擾民,旅遊不就是鍛鍊,活動嗎?她說那不一樣,跳舞感覺很放鬆。那一大早的,也需要放鬆嗎?那我就說不好了,反正就是跳幾下舒服一點。
  • 為什麼哲學家更願意被人稱為「愛智者」而不是「智者」?
    這兩個詞分別為智者(sophist)和愛智者(philosopher),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除卻詞彙本身的不同之外,在於智者代表了希臘哲學的鼎盛時期的一批人,他們也被稱為智者派。在愛利亞學派的影響下,哲學觀點的論辯風氣開始興起,而當時雅典推行民主制度,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參與政治,因此善於論辯的人在法律訴訟等方面便能得到優勢,這時,就出現了一批以教授智慧為生的人。他們善於論辯,向人們傳授論辯術並收取一定的費用。但為什麼像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人甚至為將自己與智者區分開來而稱自己為愛智者呢?蘇格拉底稱智者為:「批發或者零售靈魂糧食的人。」
  • 取悅自己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把力氣花在你想要的生活上》朱宏人就得先工作賺錢,賺夠了再量入為出過日子,似乎這是一種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活法。但實際上很多人把所有時間都耗費在賺錢之中,再也停不下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真正把自己的幾十年活明白了。
  • 我理解和尊重每一種生活方式
    不記得是在哪讀到「一個人要活成一支隊伍」這句話了,只是突然感觸很深。一個人行走江湖多年,想像不到那些個說不敢一個人生活的人是怎麼走過了過往那段歲月的。也許是我心裡無愛,雖然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溫情的人,但是歲月漸漸把我磨成了內心冷漠的主。其實,越是渴望溫暖,越是得不到溫暖,還會被這種需要束縛,於是明白了無論我們需要什麼,都應該自己給自己,而不是去奢望別人給。
  • 「謠言止於智者」:喜歡造謠的人,多半有這5種特點
    而這場「網絡暴力」的始作俑者,便是那個發布患者「趙某」私人信息的人。 與此同時,我們還見證了諸多相關的「謠言」。 荀子曾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 西裝大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種只會發生在義大利的浪漫病徵,似乎是對這個國家700年間依然保持著文藝復興時期腔調的一種極度褒獎。  現在來到義大利,就算你不會被這裡的藝術所震撼,也會被義大利人身上與生俱來的風情吸引。生活化的場景配上精緻的正裝,仿佛展示的就是他們的生活日常片段,讓人可以透過服裝看到背後蘊含著的品牌哲學。  Lifelong garments  Buy less, buy better, wear more.  可以陪伴你一生的優質服飾,  買少而優的衣服,並且更多地穿著它
  • 我所建構的OFF-WHITE,是一種生活方式
    他迷戀當代主義建築風格,並將所學與所感滲透進其設計當中,開設了Off-White的生活方式產品線。在這間店鋪內,除了當季新衫,擺放在正中央,由鐵絲網、簡易水桶及由各種當代主義抑或可持續物材製成的茶几和沙發,也是你可以買得到的Off-White生活方式產品。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什麼意思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選自《論語.雍也》。意思是說,仁厚的人喜歡山,智慧的人喜歡水。字面上看,普遍說成是指人喜歡山水的一種極致的心境和意念。但是深問一句,為什麼喜歡山的人就一定是仁厚的,喜歡水的人就一定是智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