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銀川
我是一隻羊
一隻土生土長的寧夏羊
我在調查一起失蹤案
(前方神探福爾摩羊正在調查一起寧夏平民羊失蹤案,案件撲朔迷離)
請屏住呼吸往下看
↓↓↓
公元2018年,福爾摩羊,年5個月,卒於銀川。
死因:殉職
嫌疑犯:銀川人
死亡地點:銀川市(銀川市某餐廳)
死狀:烤全羊
想想當年蘇東坡,如果沒有流放嶺南,而是來到了寧夏,那肯定會捧著一碗羊雜碎,心滿意足,口佔一絕.
銀川八月桂花香,舒鳧相逐水西門。
日啖雜碎三大碗,不辭長作寧夏人。
好羊,真是好羊!
逢年過節
就是寧夏羊大規模集體失蹤的時候
今天是中秋節
不知道又有多少羊沒了
而且消失的方式五花八門
下面
晚報君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論吃羊肉,如果有人說寧夏人不懂,寧夏人自然不會答應,寧夏的羊也不會答應。
寧夏人很少有完全不吃羊肉的,若是有人說我生下來就不吃,人們會一臉驚愕:那你生在寧夏該怎麼活?
當然,還有一種人從來不吃羊肉,後來一不小心嘗了口,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再也停不下來。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法,而這種烹飪方法大多源自於咱寧夏人對羊肉食材的自信。
鹽池灘羊聞名全國,無論是商界大佬還是明星,吃完都讚不絕口,頻頻在全國電視臺亮相,更是多次登上國宴,這可不是吹出來的。
寧夏人對羊的吃法,也稱得上特色十足,可以說,寧夏的羊活著的時候,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羊。但是死了,名字卻有很多,比如:烤全羊、手抓羊肉、烤羊蹄、羊雜碎、羊排小揪面、涮羊肉……
每一個名字,都在打動著人們的味蕾,可以說是死得其所了。
寧夏的羊
生前一個名字,死後名字很多
羊雜碎
對於本地人說,早餐來上一碗羊雜碎,那簡直不要太爽,連史玉柱吃了都忘不了……
一般外地朋友來寧夏一趟,若是不吃上一碗地道的羊雜碎,那真是件遺憾的事情。
醬香羊蹄
說到羊蹄子,那可是咱銀川人夜生活的標配。朋友若是問起晚上去哪家燒烤店,必定會說去XXX,那家羊蹄子(zai)香。綿軟燉爛的羊蹄子,配上調製酸辣的蘸汁,好口的能吃十幾個。
不管是開路虎保時捷的,還是賣體力當小工的,在夜色降臨之後,大家坐在馬路邊的燒烤攤上大快朵頤。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寧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選用的羊不足一歲,洗淨後放入白水鍋中,文火煮上一兩個小時。肉熟後,抹上食鹽或者蘸上醋就可食用了。熱著吃、冷著吃、煎著吃都是沒有問題,因為咱寧夏的羊肉鮮而嫩,沒有羶味。
羊肉臊子麵
羊肉臊子麵對咱寧夏人來說,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傳統麵食。在銀川的大街小巷,處處可以見到羊肉臊子麵館。
總之吧
寧夏的羊大都命途多舛
如果生在南方
還可能被關進動物園
但在北方
只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
無論是生活在寧夏的人
還是遠在他鄉的寧夏人
對羊肉
都有著一份特殊的情節
逢年過節
羊可以用作饋贈的厚禮
貴賓來訪
羊是招待親朋的盛宴
羊
經過千百年的歷史傳承
已經成為寧夏乃至西北文化的重要符號
一隻羊想活著離開寧夏
實在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