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汙納垢還不斷生長的身體部位,卻保護著人類走過了演化之路

2020-12-14 FUN知識點

人一生修剪指甲的時間加起來少說也有幾百小時,當然也有人從不剪指甲,世界上指甲最長的是個印度人,據他記憶,自己有近70年沒有修剪過指甲,當金氏世界紀錄對其指甲長度進行測量時,他的指甲達到了驚人的9米,換算一下也就是每年生長13釐米,這位印度人的指甲生長速度確實異於常人。正常情況下,人類指甲月平均生長3.5毫米,也就是年平均生長4.2釐米,而且指甲的生長伴隨人一生,從我們還是個胎兒時就開始了。

胎兒長到5個月左右,當手腳發育完成後,手腳的指尖就會長出堅硬的保護殼,到他們出生,小小的保護層基本上已經長成了完整的指甲。如果把時間線從一個人擴展到到整個人類演化上,那指甲的出現大約可以追溯到5800萬年到5500萬年前。

在脊椎動物從水上陸地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輔助運動並有效地捕食出現了爪,大約到了3億年前,爬行動物除了身體上覆蓋的角質鱗片外,爪子也成了標配,並在鳥類和哺乳類身上得以保留,後者的爪又演變為有蹄類的蹄子以及靈長類的指甲。如今,包括人類在內的560多種靈長類動物中,只有極少數的幾種猴類還保留著一些爪子的痕跡,其餘的猿、猴都有指甲。

實際上,我們可以把指甲理解為一個不斷更新的細胞,它的構成與頭髮一樣,都是角蛋白。在指甲的角質層後,有與血管相連的甲根,能夠為指甲提供營養促進其生長。

指甲不斷生長就是細胞不斷地進行著更新和生產,新形成的細胞持續向前推進,與之相比較老的那些細胞會變得又平又硬,成為堅硬的指甲蓋。指甲的新老更迭和循環再生,為脆弱的指尖提供了保護,即便指甲破損,只要不傷及甲根,它都能夠通過自我修復完成更新,而不必像牙齒那樣,一旦損壞只能藉助外力進行更換,無法提供持久且可靠的保護。從這個角度講,指甲不斷地生長看似是種消耗,其實是種對人類有利且有效的演化結果。

每個指甲雖然只有1平方釐米左右,但就是這樣的小組織卻大有裨益。對於靈長類動物來說,指甲的出現讓樹棲生活變得更加方便自如。首先,攀爬最重要的是能夠緊緊抓握樹幹,從而不讓自己掉落,因此靈長類的手指往往比其他動物更寬,以便通過對手指、腳趾施加壓力,增大與樹木的接觸面積與摩擦力,使得自己抓握的更加牢固。

第二,指甲讓靈長類攀爬得更加出色,因為當它們緊握樹木時,較為堅硬的指甲會讓手指和腳趾上的肉墊遭到擠壓,加大四肢與樹木的接觸面積,在攀爬中更省力,無論是覓食還是躲避防禦都更有優勢,生存能力也得到了增強。第三,指尖以及指紋上,都有許多敏感的觸覺神經,它們是靈長類動物異於其他的動物的優勢所在,這些觸覺神經幫助靈長類動物感知周圍的世界,指甲為指尖上的神經提供了保護,避免感知功能受到損害。

當人類祖先從靈長類大家庭中分離出來走上獨自演化的道路時,曾經為了適應樹棲所演化出的指甲再次發揮作用,一方面較強的覓食能力可以保障生存,另一方面在新的環境中,感知能力會發揮極大作用,從而逐漸具備將石塊、樹枝等物質變為工具,並有了對其進行進一步加工、處理、操作、利用的可能,也將雙手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因此,雖然指甲,尤其是藏汙納垢的長指甲,如今在大多數文化中都成了危險、邪惡以及恐怖的象徵,但轉念想想,作為伴隨你我終生的身體組織,還曾經在人類演化過程中起到過關鍵作用,那種對指甲的恐懼感可能會消弭一點吧。

相關焦點

  • 演化給人帶來哪些身體缺陷?
    我們的身體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演化的結果,因此遍布因陋就簡,臨時應付的痕跡。古希臘人迷戀「數學上完美」的身體。「演化並不會產生完美的身體,」普利斯頓大學的體質人類學家 Alan Mann 解釋道,「演化產生的是功能。」我依著這個想法採訪了一些解剖學家和生物學家,然後列出了一張人體遺留問題清單——就好像你在買房之前,會把這個房子的問題都列張單子一樣。拿出你的錢包吧,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棟需要修補的房子一樣。1. 不太管用的脊柱脊柱的問題: 我們的脊柱糟糕透頂。
  • 人類是水猴子演化而來的嗎?
    關於人類是怎麼來的,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且不斷向父母提出問題:「我們從何而來」。稍微開明一些的家長,會告訴我們,我們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但這個答案並不能滿足求知慾旺盛的孩子,通常情況下它們還會繼續追問: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
  • 為生存哭,為社交笑,哭笑如何伴隨人類度過演化中最困難的階段?
    哭和笑都是人類習以為常的情感表達,而且在人類嬰兒還沒有學會說話之前,哭和笑就已經成為了他們熟練掌握的溝通技能。從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到咯咯咯地發笑,雖然當下看似稀鬆平常,但是當我們把時間軸拉長,就能發現這兩種表情伴隨了人類的演化之路。
  • 人類演化過程中,曾存在17個人種,為何只有智人進化成人類?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人科動物可是曾經有17種的,他們都去哪了呢? 在人類演化的不同階段,他們出現後又消失,最終,只有出現於25萬年前的智人,成功進化成為了現代人類,那麼,智人成功的因素是什麼呢?
  • 人類失去全身毛髮,卻單獨留下頭部和隱私部位毛髮,這是為什麼?
    人類全身無毛的說法並不準確,如果從毛囊或者汗毛密度來計算,人類身體上的毛髮和我們的近親黑猩猩身體上的毛髮相當。但我們沒有看起來那麼硬的毛髮,只是汗毛居多,並且功能性也有不同。人類的汗毛可以用來進行體溫調節,像一些披毛的哺乳動物,如寵物狗,雖然一身長毛,但散熱只能通過張開大嘴伸出舌頭輔助散熱。
  • 人類毛髮為何如此之少,為何特定部位毛髮被保留
    為什麼相比於其他動物,人類的毛髮是最少的?事實上,毛髮有很多作用,比如隔熱、保暖、保護皮膚,有時候甚至可用於偽裝隱身等。既然它有這麼多優點,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何毛髮如此之少? 爾文認為,這是進化的結果,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大部分毛髮。
  • 人類過去是怎麼演化的?未來會演化成永生生物嗎?
    對於人類這個群體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人類的演化歷程之中。人類從哪裡來?人類的出現,大約還要從1億多年前開始說起。在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此時的恐龍正處於巔峰狀態,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都是恐龍的地盤。
  • 人類演化了200萬年,如今是否開始退化了?人類還可以更優秀!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現代考古研究認為,大約200萬年前,最早的人類——能人出現了,此後他們一路演化,在大約25萬年前,進化出了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那麼,縱觀人類200萬年的演化史,現代人類發展到今天
  • 為什麼人類沒有演化出翅膀?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再經過幾百萬年的基因變異,人類會不會真的演化出翅膀?人類會演化出翅膀嗎?  首先,我們要為翅膀下個定義,並不是說背部多了一個小肉翅,就可以成為翅膀,而是要能夠像鳥類或者蝙蝠一樣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才叫做翅膀。
  • 從帝制復闢看人類社會演化
    ,不是人類主動選擇的,人類的各種進步是身不由已的掙扎。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把人類社會和動物社會區分開,但真相是人類社會是從動物社會演化而來。動物社會的演化是漸進的,動輒幾百萬年、幾千萬年。所以,源於動物社會的人類社會演化也是漸進的。例如,秦朝消滅了封建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但由於演化的漸進性,項羽滅秦後,依然分封諸侯,劉邦建立漢朝,仍然分封劉姓諸侯。這段時間,可以看成封建制和中央集權制的過渡演化形態。到漢武帝時代,才逐步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
  • 40億年前的一個細胞「luca」,是怎樣演化成了如今的人類?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當時生命剛剛誕生不久,還沒有完整的形態,身體內的基因隨時會流浪,所以當時的海洋相當於大型的基因粥。 ,而且它們產卵必須要產在水中,還無法離水源過遠。通過研究露西的身體結構,我們能看出它們已經可以習慣性直立行走,但盆骨大小介於人類與黑猩猩之間,大腦容量也接近於人類與黑猩猩之間,屬於猿到人類的過渡期物種之一。
  • 人類最終會演化為「宇宙之主」?
    現實性看,主體性存在的演化是沒有止境的,而且這種演化完全是按照由低級到高級的正向演化規律進行,按照這一發展規律,作為生命性主體存在的人類的未來發展前途應該是無限性的,即主體性存在會無限性地越來越高級,以至於最終掌控整個宇宙,成為「宇宙之主」。
  • 人類演化模擬器《祖先:人類奧德賽》上架Steam
    2019年的獨立遊戲《祖先:人類奧德賽》,在推出之後獲獎無數,近日終於上架到Steam平臺,並在Steam上舉行半價限期促銷。《祖先:人類奧德賽》是一款獨特的第三人稱開放世界生存遊戲,同時也是獨立工作室Panache Digital Games(由Patrice Désilets於2014年與夥伴共同創辦)所製作的第一款遊戲。
  • 樣都演化了多年為什麼人類擁有文明,恐龍卻沒演化出文明呢?
    但是我們人類真的是因為進化出來的嗎? 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和恐龍都很相似,都佔據地球主要的生態位;都對自身所在的生態系統有著重要影響。 但是人類和恐龍也有明顯的不同,那就是恐龍沒有演化出文明,而人類擁有了文明。
  • 為什麼人類不能實現永生?科學家:人類只是在給基因打工
    科學家通過不斷的研究發現,人類的衰老是因為身體內的微觀結構不斷損耗而造成的,例如端粒縮短、幹細胞耗竭、線粒體功能異常……等等。這些多種因素的影響,讓人類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會不斷消耗身體的各種潛能,各種疾病不斷出現,不斷衰老最後死亡。了解了這些,那是否意味著,我們只要解決了這些影響壽命的各種因素就能夠實現永生呢?
  • 人類在演化過程中輸給過哪些動物?
    大雨導致地球植被發生了改變,原本的草原地區由於降雨豐富,逐漸演化成了森林,同時由於地球溫度較高,因此極地地區沒有了永久冰川,取而代之的是雨林景觀。人類是哺乳動物中的一員,然而在1000萬年前,人類並不是像如今一樣生活在地球表面,而是生活在樹上,以嫩葉、果實為生。但隨著地球的板塊運動,非洲大裂谷逐漸形成,切斷了非洲東部與其他大陸的聯繫。並且,非洲大陸地勢逐漸抬高,形成高原地區,以至於來自海洋的水汽難以攀登到這裡,所以非洲東部的森林逐漸褪去,演化成為了稀樹草原風景。
  • 6500萬年前,會不會是外星人殺了恐龍,然後留在地球演化成人類?
    在遙遠的過去,人類也追尋過這個問題,不過受限於觀測手段,當時的人們認為人類是由上帝創造而來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觀測手段的提高,我們才知道人類是由其他生物一點點演化而來的。 除此之外,在地上行走的猿類還開始以肉類為食,而肉類食物含有的能量比植物更多,這也使得它們獲取的能量更多。
  • 人類的哪個部位是沒有用處的?
    人類經過數百萬年進化,無論從體態、外貌還是內部器官早已發生了些許變化,在這長久的時間過渡中,人類逐漸進化得更加完善,整體從寒冷的野外活動轉移到了溫暖的穴居、最後才到了今天的社會性城市抱團群居。智齒大多數成年人在成年以後都會生長出第三組磨牙,被稱為智齒,智齒比較扁平,本可以輕鬆將食物磨碎,但現代可能99%的人都用不到它。闌尾闌尾為位於盲腸與迴腸之間的,就像一個有開口沒有出口的小通道,至今為止,已有很多人因發炎而切除了闌尾,還未發現切除後對人體有明顯的影響。但真的沒有用處嗎?
  • 女人身體這幾個部位,髒一點反而健康,男人別嫌棄
    雖然說女性在平時適當的清潔對身體健康有利,但是身體的有些部位髒一點更健康。今天我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女人身體這幾個部位,髒一點反而健康,男人別嫌棄女性的生理結構比較特殊,尤其是女性的私處有50多種菌群,而菌群之間是互相制衡的,這樣對女性的私處才可以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對於女性的私處健康比較有利。
  • 為何不同地區的猿類,都演化成了人類?是必然還是巧合?
    如今的地球,除了南極洲之外,都可以看到人類的身影。當然,南極洲自從被人類發現後,也成為了世界多個國家的科研基地。只不過,因為南極洲沒有定居居民,所以這也讓南極洲成為了地球上七大洲之中「唯一」沒有人類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