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2021-02-07 和贏理想

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但是你知道他背後的原因嗎?那是在秦始皇最輝煌的人生中,有一段時間是被創造我們人類的神級外星人--聖星人領袖聖帝尊登錄附體的。祂們就是我們說的「神」,平時居住在月球中,一直在默默地指引著人類的發展。其實秦始皇做出的貢獻主要是聖帝尊做出來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聖星人精神領袖——聖帝尊,他的結髮妻子的元神在幾千萬年前轉世為地球生物。聖星人為了幫助聖帝尊找回髮妻,發明了「尋人器」,最開始「尋人器」的追蹤範圍是整個地球,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算法的優化,範圍逐步縮小,現在追蹤到了中原地區。

地球時間公元前228年7月14日,聖帝尊選擇「登錄附體」到秦王嬴政身上,他要幫助秦國統一中原地區,一是尋找自己的妻子,二是讓人類更好地上供祂們需要的精神能量。

聖帝尊把天上、天下的事務都部署妥當以後,下令讓聖星人暗中幫助秦軍完成統一大業,聖星人也可以從交戰雙方收集精神能量。聖帝尊給秦國定的戰略是遠交近攻,戰術上採取閃電戰,強大的國力加上正確的戰略,秦國每隔兩三年就滅一國,打服一個,再打一個,必須打服!打服了,也就壓榨出最後一滴精神能量了!

公元前230年,秦滅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弱的韓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國。趙國的國力在之前的長平之戰中被消耗了不少,秦國又用離間計把趙國名將李牧除掉了,所以趙國很容易就被滅了。

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國。韓國、趙國和魏國都是由之前的晉國分裂而來的,魏國繼承了晉國一半以上的國力,佔據著地理條件優越的地區,在戰國時期又率先進行了變法,還有名將吳起及其打造的強悍部隊,因此魏國在戰國前期是很強大的。但是,由於魏國被各國包圍著,四面受敵,國策又出現了失誤,頻繁地對外用兵,大量的戰爭消耗了很多國力,所以魏國在戰國時代後期就不行了。魏國的首都大梁(即後來的汴京、開封)地勢險要,城牆堅固,護城河深,秦國採用水攻(水淹大梁)才將其拿下。

公元前223年,秦滅國土面積最大的楚國。楚國由於版圖廣大,所以軍力分散,還沒等軍隊集中起來,就被秦軍攻佔了首都(壽春),分散的軍隊被秦軍各個擊破。楚國滅亡以後,一部分不甘心被秦統治的楚軍向東撤退,漂洋過海,在朝鮮半島南方登陸,佔領了一些地區後建立了政權,後來經過擴張,最終統一了朝鮮半島南部(即現在的韓國)。屈原是楚國著名文人,在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首都後,屈原投江而死,以身殉國,所以朝鮮半島南部也流傳下來和屈原有關的端午節,而且異地重名了一些城市和地名:漢陽、丹陽、襄陽、江陵、漢江等,因此這些城市名稱不僅古代的楚國地區(中國湖北)有,朝鮮半島南部(即現在的韓國)也有。

在所有被滅的國家裡,最不服秦國的就是楚國人,哪怕跑到外面,也不願意被秦國管。那麼留下來的楚國人是什麼態度呢?他們咬牙切齒地說了句狠話,叫「亡秦必楚!」意思是說滅亡秦國的一定會是楚國人!楚國人為什麼這麼不服氣秦國人呢?因為本書前面講了,象徵正統的《山海經》最後落在了楚國,有很多重要的上古典籍也流落到了楚國,楚國人在得到這些寶貴的資料以後,建立了很高的文化自信,宣稱楚國是上古中國的正統傳承者。當時各國的一些有識之士也這麼認為,覺得天意如此,楚國最有可能統一中原地區。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為了得到各國的認可和支持,就是打著楚國的旗號,國號「張楚」,就是「張大楚國」的意思。事實上,最終從真正意義上滅亡秦國的,也確實是來自楚國西部的西楚霸王項羽!後來項羽和劉邦爭天下失敗,劉邦建立了漢朝,劉邦封自己的一個兒子劉長為淮南王,淮南王的領地就在楚國。劉長死後,其長子劉安世襲淮南王。劉安集齊了散落在當地的重要典籍,召集人手編著了一本名為《淮南子》的著作,對後人了解上古歷史大有幫助。

公元前222年,秦滅燕國。

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齊國是個經濟強國,在東周列國中是最有錢的,滅齊使秦國在統一中原後得到了最好的補給。

統一中原地區以後,公元前221年,聖帝尊在人間舉辦了稱帝大典,向中原的人類重新開放了「皇」和「帝」的冠名權(此前的夏商周三朝的君主只能稱王,不能稱帝),並且從「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組成了新的專有名詞「皇帝」。於是,「秦始皇帝(簡稱秦始皇)」誕生了!「秦始皇」做了很多偉大的事:統一各類標準、修鐵路(馬行鐵路)、修長城、製作兵馬俑……



戰爭時期,聖帝尊就下令秦國的後勤部隊建造高效的運輸系統——秦直道,後來推廣到了所有的佔領區,甚至還形成了一個日行六百裡的「鐵路」系統(馬行鐵路系統,有軌馬車運輸系統),可以高效地管理國家。

馬行鐵路系統用質地堅硬的經過防腐處理的木材來鋪設軌道,路基夯築[hāng zhù]得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基上。枕木之間填充平整,枕木之間的距離和馬的步子合拍。拉車的馬匹一旦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與鐵軌發生「自激振蕩」,不得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下來;只有到了專門的車站才能停下來,然後換上另一匹吃飽休息好的馬,繼續飛馳前進。這樣,馬車就可以達到很快的運輸速度。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因此也節省了馬力,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

在聖帝尊的努力下,秦朝不但實現了車同軌(全國的道路和車型的標準相同),在其他行業也實現了標準化,比如,工業已經非常發達而且科學,所有的裝備和武器製造都實現了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零部件替換起來非常方便。如果武器壞了,隨時隨地就能找到安裝使用的配件,因為全國的配件的規格是統一的。舉個例子,當時生產的三稜形的青銅箭頭,其三個弧面完全相同,像子彈一樣符合空氣動力學,非常容易穿透敵人的護甲,任意兩個箭頭相互間的誤差最小可以達到0.1毫米,加工精度達到了21世紀的車床水平。(考古發現,廣西出土的秦箭頭和千裡之外的漠北出土的秦箭頭一模一樣)

即便如上所述一般,聖帝尊盡心地管理,但還是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即:要分兵駐守各國是不可能的,如果出事會被各個擊破。增加軍隊雖然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國家承受不起那麼巨大、高昂的軍費開支,那麼多的人馬都是要吃飯的呀!戰爭時期,可以實行以戰養戰,軍隊到各國去搶糧食吃,搶到什麼就吃什麼。但是現在各國都成自己的領土了,就不能再那樣了。而且經過了激烈的統一戰爭,各地也都百廢待興,沒有多少供養力了。


那就鑄造不吃不喝的兵馬俑吧!於是,聖星人把鑄造科技傳授了下來,使得兵馬俑的盔甲製作得十分精細逼真,每個兵馬俑的面貌和表情都是獨一無二的,看上去和真人幾乎沒什麼兩樣,放到各國城樓上站崗足以做到以假亂真。(科學家發現,兵馬俑本來是有顏色的,出土後,由於氧化作用才變成了灰色。兵馬俑的顏料非常高級,主要成分是矽酸銅鋇。矽酸銅鋇不能自然生成,只能在一千多度的高溫下人工合成,而且只能在超導體的衍生物中合成!要知道,超導體是20世紀末才出現的科技!秦始皇還擁有用超導體矽酸銅鈣製作的照骨鏡,它採用了納米科技,可以反射紅外線波,有透視的作用!考古學家還在一號兵馬俑坑裡發現了一把青銅劍,它竟然有記憶金屬的特點,兩千兩百年前竟然出現了近現代的科技!科學家驚嘆道:「中國如果打開秦始皇陵,用逆向工程來研究古代高科技,那麼很快就會超越美國!」)

聖帝尊下令大量燒制兵馬俑,因為聖帝尊為了給月球中的聖星人提供精神能量,已經下令修建長城了,兵馬俑還有駐守長城之用,所以需要數以萬計的兵馬俑。燒制好的兵馬俑被就地放入挖土時所產生的坑洞中,就這樣,一邊挖土,一邊燒制兵馬俑。最終,兵馬俑布滿了巨型坑洞,等長城修好了,就要運走派上用場。

修長城和燒制兵馬俑需要很多資金,這些資金由各國富豪捐助。秦剛滅六國、統一中原時,聖帝尊就把六國的豪強貴富共十二萬戶遷到了首都鹹陽,以便於監視和控制,順便讓他們募捐資金。這時,月球上的聖星人報告聖帝尊,「尋人器」發現最為匹配的信號從四川移動到了鹹陽。於是,聖帝尊開始留意從四川來鹹陽的富豪,他發現寡婦「清」非常特別。是她嗎?不太像啊,但是她偶爾會散發出外星人的「氣息」。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寡婦清的養女就是轉世為人的聖星人——廣寒嬋娟!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過此刻的聖帝尊並不清楚這些。聖帝尊為了弄清楚真相,單獨接見了寡婦清,通過近距離的觀察,他有了肯定的結果:不是!還需要繼續尋找,不過好在現在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大海撈針了,因為可以肯定,至愛就在鹹陽城內。



《史記》記載「秦始皇」免去了寡婦清所有的君臣禮節,讓她和自己平起平坐,共議天下大事!寡婦清早已見過無數大場面,可依然受寵若驚。當聽說「秦始皇」要修築萬裡長城時,寡婦清大義凜然,幾乎傾其所有,為其他富豪作出了表率。

有一天,「秦始皇」召集諸臣開會討論。討論什麼內容?當時中原各國剛經歷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民間有好多五花八門的書,質量參差不齊。秦完成統一後,由於文字也進行了統一,這些書的流傳速度會更快、流傳範圍會更廣。這就好比後來的網絡時代,網絡加快了信息的流傳,很多不好的信息會誤導和汙染那些不能明辨是非的人。

《山海經》確實是本好書,可以讓人們了解地理和歷史,但《奇門遁甲》這類書中卻涉及到不適合當時的人類社會的高科技,如果人類掌控不了,落到了壞人手裡就容易出事。還有一些書裡有反動言論,更不適合讓普通人看,因為有很多人極易受人蠱惑,所以在大秦帝國建立初期,要對所有的書進行嚴格審核,絕對不能讓人們看不該看的書。

有一位叫李斯的大臣(當時為丞相)平時很會察言觀色,他啟奏道:「如今陛下一統天下,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製造業標準,每一件都是功在千秋、利在萬代,吾皇真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聖主!微臣認為,如果再把人們的思想統一了,那就完美無缺了。」李斯還給聖帝尊出了個主意,如果有人不願意統一思想,那就用比較直接的方法——焚書坑儒。當時的社會制度能力有限,確實沒有比這更好的制約方法了,太開放就會太亂。

聖帝尊準奏:「嗯,得想個好辦法,巧妙地統一思想,讓人們順利地接受,儘量避免出現殘暴鎮壓的情況。」統一思想是人間自古以來最難的兩件事之一。後來有一句話叫:「世界上最難的事有兩件,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另一件是把別人的錢幣裝進自己的口袋。」因此,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而要找到一種人們本身就存在的思想,讓人們能發自內心地對接和認同。

幾天以後,月球中的聖星人通過分析人間的大數據,幫聖帝尊找到了解決辦法,於是秦王朝啟動了「造龍工程」,把龍的形象和意義進行了統一!雖然中原地區已經傳承了正統的人類文明,人們也都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對龍有極大的信仰和崇拜,但在中原各國,龍的形象和意義並不是統一的。(從殷商、西周,再到春秋戰國,關於龍形象的器皿、紋飾層出不窮,有翼、無翼,有角、無角,更有良渚文化的獸身龍、查海遺址的蛇形龍,其形象也多有不同。秦朝以後,龍的形象就統一了。)

在聖帝尊附體的「秦始皇」的主持下,人們完善並統一了龍的形象,重新定義了龍的意義:「皇帝是龍的化身,是真龍天子。」從此,人們把中原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稱為「祖龍」,祖就是開始、第一的意思,龍就是皇帝的意思。月球中的聖星人用高科技手段配合人間的「造龍工程」,讓人們可以看到中國龍具有了兩種形態,一種是虛擬投影(一定伴隨著水汽出現,在水霧上投影),另一種是實體形態(聖星人創造的特殊生物,它的出現是小概率事件)。對於聖星人來講,中國龍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一種類似宗教的信仰,可以讓人們向聖星人提供精神能量!中國龍的實體形態並不像神話傳說中的那樣會有相當於人或高於人的智慧及強大的法力,如果那樣,龍很有可能會脫離聖星人的掌控,對聖星人造成嚴重威脅。

就在「造龍工程」正在進行的時候,聖帝尊收到了月球上傳來的好消息,最新改進的尋人器可以精確定位方圓一百米的範圍,精度提高了不少。急於尋找髮妻分身的聖帝尊一收到消息,來不及和呂不韋打招呼就先回月球了。而聖帝尊在下凡的這段時期內所做的事業,就看真正的秦始皇能否繼承和發揚光大了。

聖帝尊的元神離開後,真正的秦始皇的意識恢復了,他從聖星人給他安排的美夢(虛擬世界)中醒來了。這場夢(虛擬世界)和現實(真實世界)銜接得太好了,毫無察覺的秦始皇重新掌握了自己的身體。這時,呂不韋以為秦始皇的身體仍然在被神靈附體,結果他與秦始皇的言談逐漸引起了秦始皇的疑心……

秦始皇終於知道了世上真有長生不老的神仙以聖星人的形式存在於月球上。從此,他就成了堅定的有神論者,無時無刻不嚮往著長生不老。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對長生不老的追求無人能及。由於呂不韋無法提供滿意的答案給秦始皇,最後被秦始皇賜死。其實,呂不韋並沒有真正死去,聖星人賜予他一個新的身體,並把他接到了月球上,給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且說聖帝尊回到月球以後,尋人器碰巧出現了新的故障,導致聖帝尊暫時不能下凡尋妻了,這讓聖帝尊略感失望,只好等機器修好了再說。

地球時間,公元前218年,正逢新春,為了引起聖星人的關注,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議下舉辦了天下第一屆元宵節。鹹陽城連續三天三夜燈火輝煌,從月球上看去,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都處在一片黑暗之中,唯獨中原地區有個很明顯的亮點,吸引了聖星人的目光。聖星人出現在秦始皇的夢中,給秦始皇下令,讓他建造一座黃帝的衣冠冢以示誠心。

秦始皇在夢中收到了神靈的命令,醒來以後,馬上照辦,驅使民夫建造黃帝陵,聖星人則順便收集精神能量。黃帝陵竣工後,聖星人收集的精神能量還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還需要在中原地區建立一個收集精神能量並向月球轉發精神能量的建築,於是秦始皇得到了聖帝尊賜予的改進後的陵墓圖紙,讓秦始皇給他自己建造一個陵墓。(後世的人類科學家果然探測到秦始皇陵墓的下方存在一個巨大的倒三角金字塔結構)

秦始皇為了窺探聖星人的長生不老轉世科技,聽從了李斯的建議,頒布法令,讓民間交出所有的奇書異志。當時掌握著聖星人的高科技資料的人主要是方士(地球西方稱之為術士),但是大部分方士(術士)沒有把高科技用在正道上,甚至還有很多方士(術士)欺騙過秦始皇,其中一位叫徐福的方士(術士)做得最過分,他說要去海中的仙島採仙草給秦始皇煉製長生不老藥,愣是把五百童男童女和其他各行業工匠給拐到了日本,促進了日本地區的文明發展(難怪後來有人說日本文化在某些方面非常像中國戰國時期的文化)。更絕的是,徐福把當時所有的能渡海的大船全卷包走了,即使秦始皇想要再建造大船去追,也得再等個十年八年才行。

當秦始皇得知徐福竟然如此嚴重地欺騙了自己後,頓時火冒三丈,遷怒於其他的方士(術士),因此就有了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其實,秦始皇坑殺的主要是方士(術士),但也牽連了一些儒生,導致後來儒家把秦始皇給抹黑了。秦始皇滅方士、焚燒方士那些記載了古老科技的書,聖星人是不反對的,因為當時的中原方士在煉製仙丹時竟然試驗出了黑火藥的初級配方!這可不得了,聖星人的宇宙模擬器顯示,如果讓人類從這時起就逐步掌握火藥技術,人類文明將會在兩百年內毀滅!到時聖星人又得重新創世造人,模擬系統又得重置,實在是浪費工夫。況且,東方人造出火藥的風聲已經傳到了地球的西方,西方有人曾經在亞歷山大圖書館看過一些上古科技資料的內容,知道火藥的威力,已經委託高手到東方尋找火藥的配方了!所以幾乎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同一時代,地球西方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也被燒毀了,地球上所有的上古科技資料全都沒有了。當時人類整體的道德及素質很低,人類想掌握火藥技術還為時過早。高科技只能被道德和素質足夠高的少數人掌控,如果想普及到所有人,請等到整體的道德和素質提升上來再說!

話說徐福手持秦始皇令牌,其他人等莫敢不從,只見他帶領著童男童女各五百名,另外還有水手、弓箭手、各行業工匠等,共三千多人,乘坐著用舉國之力打造的五十艘大船浩浩蕩蕩地東渡日本,半路上被在海裡巡邏的火星人觀測到了。火星人也想和人類接觸一下,了解一下人類的實力,評估一下人類有沒有可能威脅到火星人。於是,某天,在秦始皇東巡到東面沿海地區時,一艘碩大無比的、外形象海螺的船停靠在了海岸邊,引起了當地漁民的圍觀,漁民們給這船起名叫「淪波舟」。一個使者下船以後,淪波舟就潛入水底悄無聲息地遊走了,其航速很快,令人咋舌。

使者說他來自「宛渠國」,直呼要面見當地人類最高統治者,讓人們趕緊通報。秦始皇大為好奇,於是召見了宛渠國使者。只見使者的衣服是五顏六色的,秦始皇等人非常奇怪,因為當時的人類做不出來這樣的衣服,而使者的言談更怪,秦始皇和隨行的文武百官莫不瞠目結舌。

使者是這麼說的:「以前我們(火星人)可以騰雲駕霧,一日可行萬裡。現在不行了(聖星人不讓),只能在海裡到處溜達溜達了。不過,你們人類的歷史,古往今來、天地玄黃,我全都知道。」

秦始皇隨行的文官中有博學多才的俊傑之才,覺得使者在吹牛胡編,很不服氣,便問道:「不要在始皇帝陛下面前大言不慚,我且問你,你們的這個宛渠國在哪兒?」

使者笑道:「在九萬裡外(折合兩萬多公裡,以長度為四萬公裡的赤道為參考,宛渠國應該在南美洲旁邊的太平洋裡)。」

問:「你們那裡用的是什麼曆法?」

答:「我們的曆法以一萬年為一天,彈指一揮間,人間已滄海桑田!」

問:「貴國有何風土人情?」

答:「我們在海底世界生活,周圍全是海水,就好比你們天天有陰雨濃霧一樣。我們和黃帝一樣,都是神人(神級外星人),科技發達。我們用燃石(微型核聚變裝置)照明。只用米粒大小的燃石就可以把大廳照亮。如果把一大塊燃石投入溪流中,水會立即沸騰翻湧,沿河岸邊的草木都會被燒焦。」

說完,宛渠國使者用一個很特別的鑷子從一個精緻的盒子裡夾出了一小粒燃石,果然大放光明,讓周圍眾人頓時感覺到有一股熱浪撲面而來。使者得意地說:「炎帝就是用這個生火做飯的!」說完,他便收回了燃石。(史書記載,宛渠國使者還把「盤古開天闢地」的事件給秦始皇講解了一番,就好像親臨其境似的,這也說明了「盤古開天闢地」不是宇宙誕生。不可能先有外星人後有宇宙誕生。)

秦始皇大喜,起身握住宛渠國使者的手說:「您就是我要找的神人!我一直是求神若渴啊!從今往後,您就是我大秦國師了!請受我一拜!」

宛渠國使者本來就是想要和人類高層接觸的,以方便了解人間的數據,如此一來正中下懷,於是這位宛渠國使者便順理成章地成了指導秦始皇修仙的顧問,倍受青睞。秦始皇也因此沉迷仙術,四處巡遊以採集天地靈氣和仙花仙草,再也不問朝政了。不好好經營管理天下,肯定會出問題,果然,天下太平的景象僅持續了幾年就出現了問題,中原大地四處暗流湧動,戰亂即將爆發。

聖星人很快就發現了這個不正常的情況,立即批評了火星人,並且警告他們不要幹擾人間的歷史進程。事實上人類歷史進程已經被火星人幹擾了,人間的現實數據和聖星人的「宇宙模擬器」裡的數據出現了偏差,因此聖星人決定在地球的東方重新扶持一個人類王朝,以使人間的歷史發展符合「宇宙模擬器」裡的歷史進程。

尋人器修復並完善以後,月球中的聖星人的精神領袖聖帝尊第二次下凡尋妻。這次,他登錄附體在了張良的身上,順利地找回了妻子。聖帝尊的元神先回到了月球,隨後派出飛碟到地球來接廣寒嬋娟。同時,聖帝尊賜張良天書一卷,讓張良憑藉天書中的智慧輔佐劉邦在「楚漢之爭」中獲勝,建立了漢朝。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聽從了張良的建議,下令把皇帝陵修成了類似金字塔的樣子,這樣可以更好地幫「神」收集精神能量。漢朝修成金字塔模樣的皇帝陵一共有十六個。中國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及墨西哥瑪雅金字塔遙相呼應,它們都位於當時地球上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並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將人類的精神能量源源不斷地發射到月球。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談遠古論未來,議天下天上事。增智慧、拓思維、提悟性,贏未來!未來就是人人成聖的大同世界,再往後就是和神級外星人合作共贏的星際時代!有緣聖賢可加微信:19953248187 交流!



相關焦點

  • 秦始皇和漢武帝誰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從中華文明的角度來看,唯有秦始皇才當得住「千古一帝」的稱號。
  • 千古一帝——秦始皇
    ​​
  • 千古一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
    焚書坑儒讓秦始皇得壞名聲。(網絡圖片)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焚書坑儒」實是秦始皇滅六國後為統一思想、保護神傳正統文化、正道修煉而採取之兩項重大措施。
  • 千古一帝秦始皇究竟有幾個好爸爸?
    這部劇的開播,也帶我們將目光頭像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是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毛澤東多次說到「秦皇漢武之業」。毛澤東的秦始皇評價,有不同的側重點。」毛澤東既主張「反對暴秦」,又說「秦始皇是個好皇帝」;既認為秦始皇「耽於泆樂」、「無聊得很」,又提出「焚坑事業待商量」。歸根結底,秦始皇是「一個涵義複雜的政治符號」。
  • 《大秦賦》千古一帝秦始皇,縱橫天下莫敢擋。順者昌,逆者亡!
    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評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然而能被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僅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毛主席評價:「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01先看看秦始皇早期經歷嬴政小時候在趙國充當人質,回到國後,漸漸嶄露頭角,發揮出他過人的才能,被其父親秦莊襄王欣賞不已,立為太子。
  • 歷史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一個女人,一生不立後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其功績不可否認,但他在個人生活上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謎,按理說秦始皇統一六國,身邊應該有很多的美人陪伴在側,應該不難選一個心儀的女子作為皇后,但是事實上他一生都沒有立後,又是為什麼呢?難道他身為帝王就不需要一個可以母儀天下的女子為他打理後宮嗎?
  • 為什麼說秦始皇是暴君?為什麼說他是華夏第一英雄千古一帝?
    秦始皇秦始皇,嬴姓,名政。13歲時即王位,39歲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死於公元前210年。為什麼說秦始皇是暴君?秦始皇暴政秦始皇就是這四點政策,為以後秦的破滅埋下了伏筆 。為什麼也有人說他是華夏第一英雄千古一帝?1、統一六國:戰國後期,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通過戰爭,不斷兼併東方鄰國的土地。到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
  • 千古一帝秦始皇做了什麼,足以青史留名,得到後代皇帝敬仰?
    「秦始皇的殘酷無道達到離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譴責?可是他統一中國的工作,用這樣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這樣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這句話是黃仁宇對秦始皇的評價。秦始皇秦始皇所做的貢獻統一國家和開創皇帝制度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完成了中國統一的皇帝
  • 千古一帝秦始皇,登基稱帝後恩威並施,創不世功勳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這句話可以說完美的概括了秦始皇——嬴政前半生,其作為我國封建王朝以來第一個皇帝,創立了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結束了自周幽王以來的春秋戰國的多年徵戰,使得百姓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時期,但是光靠建立秦王朝視乎不足以讓秦始皇能夠真正的名流千古成為千古一帝,所以對於秦始皇而言其稱帝之後為了統一作出的一系列政策才是讓其真正能夠名流千古的重要原因,所以下面小編我就與大家好好的聊一聊秦始皇嬴政登基之後為後世作出的貢獻
  • 千古一帝秦始皇與至聖先師孔子,二者誰的影響深遠?
    說起秦始皇我們不禁想起萬裡長城,想起統一天下,想起統一文字以及度量衡這些重大的策略,腦海中浮現千古一帝這四個大字;而說起孔子,個個都能想起春秋思想家,文學家,對後世影響深遠。不過說起他們兩個人,究竟誰對後來的影響深遠?
  •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豐功偉績,看了之後才覺得他太了不起了
    如果外星人以清除所有行蹤記載作為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建設秦國的條件,那焚書坑儒就是秦始皇為兌現承諾的無奈之舉,情有可原。除此之外他既不好色也不貪杯,秦始皇一生都沒有立過皇后,唯一的妻子都是他母親強行讓他娶的,歷史上對秦始皇的女人和私生活也很少有記載,足以說明他是一個非常自律的皇帝,更談不上昏庸奢侈。就是後面秦始皇想建一座阿房宮作為行宮都沒有建成就半途而廢了。
  • 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究竟誰更偉大?
    中國歷史幾千年來,流傳千古的歷史人物不可枚舉,其中千古一帝秦始皇和儒道至聖孔子更是家喻戶曉。在新聞界的翹楚之一《時代周刊》所評選出的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百位歷史人物中,他們二人也皆在其中。歷史上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都褒貶不一,那麼秦始皇和孔子究竟誰更偉大呢?
  • 千古一帝秦始皇:真的殘暴不仁嗎?被史書誤解2000多年
    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嬴姓,趙氏,名政。歷史上,對秦始皇的稱呼有三種,嬴政,趙政,呂政。是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他十三歲就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公元237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隨後秦始皇又問責於呂不韋並除掉了權臣呂不韋和其黨羽開始親臨朝政。
  •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有多難?不愧為千古一帝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這一年秦始皇駕崩,歷史對他的評價將是「千古一帝」,他將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皇帝,沒有之一
  • 秦始皇為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和他所做的這四大貢獻密不可分!
    秦始皇利用十年的時間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分裂的局面,秦始皇的一系列操作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被稱為「千古一帝」。那麼,秦始皇都有哪些豐功偉績呢?秦孝公奮發圖強將國家實力提升,到秦始皇這一代已經構成統一六國的硬體條件,於是秦始皇開始了統一六國的霸業。六國中韓國實力最弱,所處的位置卻極為重要,秦始皇首先把韓國設置為攻擊目標,公元前230年韓國滅亡。秦始皇派王翦攻打趙國,王翦重金收買趙王的寵臣郭開,並散布謠言稱李牧和司馬尚意圖謀反,趙王對此深信不疑將李牧殺害後,秦軍勢如破竹,趙國投降名存實亡。
  • 關於秦始皇的影視劇你看過幾部?嬴政扮演者,誰更有「千古一帝」的...
    秦始皇,作為一個頗受爭議的帝王,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政績和對中國的大統一做出的貢獻。秦始皇嬴政作為題材拍了不少影視劇,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秦始皇的扮演者,誰是你心目中的「千古一帝」呢?
  • 張魯一原來一直都是這麼理解秦始皇的?難怪把千古一帝給演砸了
    對於《大秦賦》拍成這樣,很多人都說失望的,因為這一部劇是最關鍵的一部,就是將秦始皇統一六國成為始皇帝的,怎麼反而在這部劇裡拉了胯了?很多人看劇也發現,張魯一扮演秦始皇是真的不行,他演技明明挺好的,但是卻怎麼也演不出秦始皇的霸氣。
  •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開國雄主還是亡國暴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開國雄主還是亡國暴君? 扁舟秦漢系列之秦帝國的滅亡(一) 當年躊躇滿志,氣吞萬裡的秦王嬴政,已經成了雄霸天下的秦始皇,可是他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一手打造的萬世帝國,轉瞬間土崩瓦解,化為塵土。 當然,很多讀者朋友們可能會有疑問,秦帝國崩潰的時候,秦始皇已經死了,秦帝國的滅亡是秦二世的鍋,秦始皇似乎並不是那個亡國之君。
  • 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一生都沒有立過皇后,分析原因有三
    ——《太史公自序》▲網絡配圖秦始皇的一生功績非凡,關於秦始皇本身的討論也是非常多的,有人認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功績非凡,但是有的人也會認為秦始皇到處發動戰陣搞得百姓非常艱難,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 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之風水
    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之風水易道人撰秦始皇對於中國得貢獻之大可能找不出第二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