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個讀高一的學生私聊我:老師啊,救救我吧!背單詞,第二天全部忘了,怎麼破,每天都花一個小時背,可是背了第二天就忘了,怎麼辦?既然都忘了,那還要背嗎?
我有一個學生,她跟我訴說著,單詞怎麼都記不住。明明對英語很感興趣,但要強記單詞就變得索然無味了。明明記了單詞,卻不會區別近義詞和詞性。記了單詞,即使我在閱讀的時候看見了,閱讀的文章意義也不符合邏輯。有什麼辦法呢?死記硬背都難以拯救啊!
一 要不要背單詞
克拉申關於二語理論的研究認為,我們學習英語可以分為習得和學習。習得就是無意識中掌握,而學習就是課堂上通過老師有指導、有意識的顯性學習。高玉金老師在《我帶孩子學英語:英語小大人訓練手冊》中認為,一方面家庭可以構建英語習得的環境,另一方面讓孩子藉助工具積累單詞,兩手同抓才是正確的做法。
就正如我們學習漢語一樣,在母語的環境下,我們通過耳濡目染,大量的閱讀就可以從語境中認識和自然地牢記漢語的大部分表達,這就是習得。
對於在中國的我們來說,家長都是中國人而不在家庭裡講英語的情況下,我們的英語就是通過學習而掌握的。因此,一般來說,家長除了創設英語浸泡環境以外,12歲以後的孩子學習英語是建議背單詞的。
15歲的糖糖是在讀高一的學生,由於初中的英語並沒有刻意練習單詞、閱讀和口語。所以到了高一,面對突然增大的英語詞彙量閱讀,她感到不知所措。那些初中學習過的單詞對於她來說如此地熟悉,但自己卻不知道她什麼意思。
沒有單詞,就沒有英語閱讀、寫作和聽力等其他事情了。所以說,學習和記憶英語單詞很重要。
二 為什麼需要背單詞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Wilkins所說:「沒有語法只能傳達很少的信息,沒有詞彙則什麼也無法表達。
英語就像血肉之軀,沒有單詞就正如沒有了血肉。沒有語法就沒有了骨架。可想而知,一具沒有了血肉的身體還能稱之為身體嗎?
1 英語學習環境的差異。
英語國家的孩子積累單詞的順序一般是在母語的懷抱中2-3年完成了聽力辨音和聽力記憶,然後是繪本的分級閱讀以達到自然拼讀的語法和寫作。我國的孩子(除了父母能夠在家用英語對話或者父母一方能夠一直用英語跟孩子說話)在沒有這種浸泡中,12歲以後的孩子沒有背單詞,基本是在英語的海洋中寸步難行啊!
父母無法像本族語者提供英語環境,那麼學生就只能在學習環境中獲得語言的輸入,其中單詞是重中之重。學生只有在課堂環境下才能進入英語的學習,這就是顯性學習英語單詞。
2 英語詞彙與閱讀的關係。
英語的學習是通過聽說讀寫四項疊加的技能,而在這四項技能中,單詞都是重要的角色。沒有對單詞的辨音,就沒辦法理解聽力和交流。沒有對單詞的理解,就沒有閱讀和寫作了。
國際上著名的應用語言學教授Laufer從閱讀理解與單詞的關係發現,詞彙量與閱讀正確率有強相關的關係。
不背單詞,當你感覺閱讀很順暢,但是卻不懂其中詞彙的意義。考試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了:
煢煢孑立 沆瀣一氣踽踽獨行 醍醐灌頂 綿綿瓜瓞 奉為圭臬 龍行龘龘 犄角旮旯 呶呶不休 不稂不莠提問:請問「龍行龘龘」是什麼意思?
三 怎麼背單詞才有效果呢?
我鼓勵12歲以後的孩子學習英語是需要背誦單詞的,而且是必須高效背單詞。單詞記憶顧名思義要與記憶力相關,因此解決背單詞有效的第一步就要了解記憶了。
1 掌握記憶曲線。
有研究者發現,記憶是有規律的,於是就有了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研究發現,人的遺忘從識記後便開始,先快後慢。因此,複習的時間間隔就應是先短後長。
根據規律顯示,我們記憶單詞的具體操作如下。這樣的記憶不但可以讓單詞從瞬時記憶進入短時記憶,還能順利地進入長時記憶。
01 第一次記憶10個單詞後隔20分鐘複習第1次。02 第63分鐘複習第2次。03 第525分鐘複習第3次。04 一周後複習第4次,05 一個月以後記憶第五次.
換而言之,每一次記憶單詞就務必先複習學習過的單詞,而不是馬上學習新單詞。很多學習者每一天都記憶新單詞100個,但實際進入到長時記憶的就只有幾個。7天以後,即使記憶了700個,但實際掌握的就只有10+個。這樣對比後,是不是看到記憶曲線對於記憶單詞的啟發了呢?
2 詞綴記憶法。單詞中有許多的詞綴, 可以通過整理或者購買一本相關的詞綴書籍進行記憶。
如英語單詞的前綴「re-」有三個意義:向後,反對和重複。那麼在看到以下單詞就可以通過猜測的方法推斷詞義:return, review,reverse。
return=re-(向後)+-turn(轉向)就可以得出「返回」的意義。
review=re-(重複)+view(看)可以得出「複習」的意義。
reverse=re-(反對)+-verse(轉變)可以得出「發轉,顛倒」的意義。
所以只要掌握了re-的英語詞綴,不僅有利於記憶單詞,還有利於解決閱讀理解中遇到不懂單詞的問題。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詞彙,可以通過單詞的詞綴意義進行推斷單詞的意義。
3 語境中記憶法。
語境是指學習者在頭腦中用該門語言複述、描述、記憶或營造某些的場景。
英語語言學家Geoffrey Leech曾經說過,NO context,no text. 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意思就是說,沒有語境,就沒有意義。你需要通過語境獲得詞彙的意義。
1)I’m very thirsty, and I want to drink somewater.2)The flowers are dry, and 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3)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and we can drink it.
以上三個例子都能體現water的意義。但在不同的語境中,單詞的意義是不相同的。
1)因為逗號前有一個thirsty(口渴的)和逗號後有drink(喝),所以就可以知道water是指「水」。
2)flower(花)是dry(乾枯的),因此可以推斷後面的water是 「澆花」的意思。
3)在這一句可以看到跟第一句一樣有關鍵詞drink,所以我們可以推斷前面water是「水」的意義。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英語詞彙與英語的聽說讀寫譯五個技能都息息相關。沒有了詞彙作為基礎,就難以取得其他技能的飛躍。利用記憶曲線,拆解單詞結構,利用語境進行記憶單詞,同時運用會使得詞彙量產生質和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