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5月31日電 題:南北坡有區別 中國一側登山人數保持平穩——2019珠峰中國一側登山季盤點(一)
王沁鷗、孫非
編者按:13名登山者30日成功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這13人是2019年珠穆朗瑪峰北坡,即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的登山季最後一批登頂的登山者,隨著他們於31日安全下撤,2019年珠峰北坡登山季就此宣告結束。期間,珠峰一如既往吸引了業內人士和普通大眾關注的目光,已成為一年一見的標準「網紅」。一度小眾的非競技性戶外運動項目以熱搜形式躍入公眾視野,曝光率陡增的同時也留下了諸多疑問。登山季季末,新華社記者實地採訪多位中外登山界人士,力圖盤點熱點背後的珠峰。
談及珠峰登山,首先要區分的是南坡與北坡。作為中國和尼泊爾的界山,珠峰每年的登山活動,也同時在兩個國家分別進行,由兩國的職能機構各自管理。南坡即尼泊爾一側,北坡即中國一側。北坡登山活動由西藏自治區登山管理部門組織開展登山活動。
如今,珠峰攀登已進入商業登山時代。商業公司提供具有一定專業登山技能的嚮導,帶領普通登山者攀登山峰並收取費用。攀登過程中,山腳下的村民可以通過為登山隊提供犛牛運輸、清理垃圾、幫工等服務賺取收入。這個兼跨體育、旅遊領域的服務市場,多年來已發展出了高海拔登山、中低海拔徒步、戶外+旅遊等多個細分市場。
而在珠峰這座山峰的市場中,無論是服務提供者——登山組團商,還是消費者——登山者,獲得準入資格並非易事。記者從中國一側的登山管理部門了解到,登山組團商和登山者進藏登山需要接受嚴格的資格審查。
「我們不斷提高攀登珠峰準入門檻,不予審批不具備組團資質和組織能力差的組團商,並嚴格審核報名資格。」西藏自治區體育局局長尼瑪次仁說。
據了解,在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的北坡,有意願攀登珠峰的中外登山者,必須以組團商的形式申請登山許可,個人不能單獨申請;管理部門會對登山者提供的登頂證書、攀登形式、攀登線路等進行嚴格審核;需完全依靠他人協助的無自主攀登能力登山者禁止攀登;登山者年齡必須在16至70周歲之間。
近年來為中國登山者提供服務的西藏雅拉香波探險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拉香波公司」),還要求自己的客戶在常規體檢外,必須接受心肺等專項檢查。
而對於組團商,除資質、信譽等方面的要求外,管理部門還要求其必須配備1名領隊,並為登山客戶按至少1:1的比例配備高山嚮導,否則不予審批。
攀登珠峰報名截止日期為每年2月28日,逾期不予辦理登山許可證。
2019年,國家體育總局批覆來藏攀登珠峰人數為157人,較2018年減少23人;實際來藏攀登珠峰人數為154人,其中外籍登山者142人、國內登山者12人,分布在9個組團商中;另有尼泊爾籍夏爾巴高山協作人員208人,共計362人。
西藏自治區體育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珠峰北坡登山於2014年接待181人,2015年接待376人(受尼泊爾「4·25」地震影響終止登山活動),2016年接待274人,2017年接待336人,2018年接待283人,2019年接待362人,總體保持平穩。接待人數最高值出現在2001年,為637人。
西藏自治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西藏登管中心」)副主任、2019年珠峰北坡登山季總聯絡官白瑪赤列表示,控制登山人數,一方面是嚴格審查登山者履歷的結果,一方面也是為了平衡登山運動發展與環境效益,保證珠峰登山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珠峰北坡也對登山季節做出了限定,僅在春季接待登山者。尼瑪次仁解釋,這是由於春季珠峰易出現風力較小的天氣窗口期,適合攀登。其他季節高空風、季候風強勁,降雪量大,雪崩多發,容易出現登山事故。
2019年登山季,珠峰北坡共有包括中外登山客戶和登山嚮導、修路隊員在內的241人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