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柳成枝 編輯 | 範志輝
2020年,對於音樂演出市場來說無疑是個特殊的年份。據高盛最新發布的《Music In the Air》預測,由於影響,2020年全球現場音樂演出的收入將從此前預測的288億美元降至70億美元,損失超過四分之三。
不過與此同時,線下的被迫停擺也正好造就了線上演出的試錯窗口期,而早先音樂人的自娛自樂式"臥室直播"也逐步升級,線上演出的長線布局也逐漸成為行業共識。但如何在自有優勢的基礎上,找到內容、營銷、盈利模式三方面的突破口,並與其他內容方、平臺方形成差異化,則顯得至關重要,這也是當下產業各方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線上音樂演出能否成為下一個產業增長點?
在"雲蹦迪"風口快速散去後,行業內關於線上音樂演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探討就一直存在。
短期來看,線上演出很難完全替代線下演唱會,但因其形態多樣靈活,以及在用戶觀看時間、場景等方面的低限制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對於線下演出而言,無疑是良好的延展與補充,二者更多是互補關係。
作為激發出來的演出形式,要想作為長線項目延續,最重要的無疑是盈利模式設計。目前,國內線上音樂演出市場已經出現了系列付費嘗試。
據音樂先聲了解,早在2019年12月第十三屆咪咕匯期間,咪咕音樂就實現了八大不同視角、超高清、VR、同屏直播,其間特殊視角的付費觀看已經實現並得到用戶認可。如果說咪咕匯採用線上演藝專屬視角付費模式是增值付費體驗,那麼當前行業正在探索線上演出的付費模式更像是日常演藝的門票,而可以預見,未來線上演藝收費的模式將更加多樣並普及。
4月6日,愛奇藝推出偶像男團UNINE一周年線上演唱會,正式推出"愛奇藝娛樂LIVE計劃",採取了單點付費觀看演出的模式。緊接著,4月27日,網易雲音樂推出LIVE現場扶持項目"點亮現場行動";4月28日,摩登天空宣布將開啟"草莓星雲"線上付費直播項目;5月初,阿里文娛旗下大麥和優酷宣布將聯合推出"平行麥現場"計劃。除了平臺下場主導演出內容升級,音樂演出也掀起了音樂直播付費探索的浪潮。
就付費直播的方式看,目前主要為單點付費,價格在6-18元不等。那麼平均一場的收入大概是多少呢?網易雲音樂的數據顯示,"點亮現場行動"說唱專場、九連真人專場的合計觀看人數超41萬,按照付費折算,實際收入情況還算可觀。而根據摩登天空的數據,痛仰樂隊「草莓星雲」在優酷、愛奇藝等直播平臺演出的人氣值超過38.63萬,摩登旗下服務內部用戶的APP"正在現場"也賣了"八千多、九千張門票",數據也不錯。
但我們也看到,相較於線下演出門票、酒水以及音樂節的收入來說,線上演出的收入目前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但不可否認,這些內容方、平臺方的付費嘗試,成功帶動了國內線上演出從"免費觀看+直播打賞"向"付費+打賞/點播"新模式的升級,為線上商業變現提供了有益探索。
隨著線上流量池的不斷拓展、樂迷付費消費習慣的養成,線上演出仍然具備長線布局價值,成為音樂產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線上音樂演出如何迭代創新?
從1月底線上音樂直播從B站興起,到各大短視頻、直播平臺、音樂平臺等紛紛入局,線上音樂演出的觀演形式已經慢慢被大眾所接受。
但與此同時,線上演出在藝人方面的頭部聚焦以及質量參差等方面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以市場上反響比較熱烈的線上演出項目來看,大多以頭部藝人居多,究其原因,則在於線上演出暫時未形成具有影響力的IP,尚不具有IP帶動尾部藝人出圈的能力。而受制於空間、試聽設備等因素,線上演出的質量與線下演出相去甚遠,與其說是音樂演出,倒不如說是一場帶有音樂元素的直播秀來得更為合適。
線上演出在的大環境下走紅有其偶然性,如果要把線上演出要想做成常態業務,一是線上演出要具備內容、視覺、玩法的優質體驗,才能從一眾線上音樂直播中脫穎而出;二是能否打通線上線下場景,找到線上演藝在供需兩端的可持續性,搭建有效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在第一部分已經討論,這裡重點分析線上演出在體驗上如何迭代升級。音樂先聲觀察到,作為國內最大的O2O演藝平臺之一,咪咕音樂正依託其演出主辦經驗、藝人資源和技術優勢,加速向線上發力。
據了解,自2月以來,咪咕音樂純線上演藝微綜藝節目《雲上live show》已經推出近100期,而以科技化5G+VR多視角觀看、O2O強互動為核心的廠牌項目Melive special也已啟動。在5月17日,咪咕音樂還在珠峰進行了全球最高海拔5G+VR演藝直播,完成了珠峰5G音樂直播的首秀。
在5月30日, "咪咕音樂現場"也正式推出了首場"2020神武4咪咕音樂現場"線上音樂會,在系列黑科技的加持下開啟了音樂直播新玩法。演出當晚,吳奇、王晰、周筆暢三位音樂人先後登臺,分別演唱了自己的代表作。互動環節,王晰與現場直播彈幕互動的觀眾進行了實時的抽獎互動。
從整場演出的內容呈現、互動玩法來看,現場彈幕互動增加了用戶實時互動參與感,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以5G黑科技為基礎的超高清+VR +多視角(專寵)直播+實時互動的觀看方式。除了明星星光榜的實時打call,在360度全景VR技術支持下,VR視角下用戶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到線上演藝的臨場感,明星豎屏專寵視角的直拍更是讓明星近在眼前。這些技術加持下的線上演藝玩法,也都是用戶在線下演出、普通音樂直播中無法獲得的新體驗。
而在極致視聽體驗的背後,是咪咕音樂脫胎於移動運營商的科技實力。據咪咕音樂透露,高帶寬、低時延是完成超高清多路直播及實時互動的首要技術條件,而依靠5G網絡的切片以及邊緣雲計算能力則很好地解決了直播傳輸及互動實時性問題。而這場音樂會還採用了超高清的高製作標準,更是克服了HDR與SDR的變換難題,藉助咪咕音樂APP獨有的"60幀原畫視角"以最優的轉碼能力展示給用戶更細膩的畫面內容,併兼顧了大屏、小屏端用戶的觀看感受。
同時,在觀看視角上,用戶也不再是被動觀看內容,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後臺視角、專寵視角等多種視角之間無縫切換。除了平面視角,用戶還能在VR頭顯的"移動雲VR"中觀看VR全景視角內容,以VR 視角感受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音樂現場,真正做到了以技術升級增強線上演藝的臨場感和參與感。
從長期深耕O2O演藝的咪咕音樂現場的首場線上音樂會來看,只有真正植根於優質的線下演藝製作,構建好技術加持的沉浸式線上觀感,才有可能在下一個增長點中把握先機。
結語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由於疫情關係,線上音樂直播和付費線上演出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被更多消費者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傳統演藝的網際網路化,也看到了網際網路直播的演藝化。
疫情影響下的4個多月裡,線上演出的玩法創新、場景拓展,讓很多人看到了線上經濟的宣發價值和盈利可能。從長遠來看,隨著5G等技術的普及應用,線上音樂演出在未來必定會成為用戶重要的觀演方式。
而要想打造出差異化、高品質的線上音樂演出品牌,除了打磨好演出內容,更需要打通線上線下結合的演藝場景,提升線上觀演的沉浸感、參與感。一句話,技術、內容和創意缺一不可。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