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高考並非「一考定終生」,想頂替可沒那麼容易……

2020-12-11 小白留學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考延期到7月份舉行。今年有1071萬考生步入考場,迎來他們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日本高考的那些事兒。日本高考和中國高考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2020年日本高考已於1月18日和1月19日這兩天舉行,不同於中國的「一考」定終生,日本的高考經過是「多次」考試後,最終被大學錄取。

哪國都一樣,日本的高考也很殘酷,東大是那麼容易上的嗎?

坊間傳聞一個高考術語:「四當五落」(よんとうごらく),即如果你每天睡四小時,就能考上你心儀的大學,但是如果你每天睡五個小時就會名落孫山。

日本的高考制度

日本高考分為兩次進行,分別是CENTER考試(センター試験)和二次考試(二次試験)。

日本是超級注重學歷的國家,是否是名校出身極大的影響了之後的社會地位,因此高考對日本的學生來說也是非常的嚴苛。

始於1990年的CENTER考試類似我們國內的高考,該考試是由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所主持的全國統一考試,主要考察考生的高中教育水平,是基礎性知識認定考試。

考試內容為基礎學科(文理分開),考試形式為一般性的答題卷方式。考試時間在每年的1月下旬,原則上所有考生都需要參加。這次考試可以讓各個大學更好的衡量考生的高中教育水平,是通往大學關鍵的第一步。

作為真正的全國統一試卷,考生不受戶籍、是不是少數民族、教師子女……即使是特長生也不會在統考分數上有加分,東京等名校也不會對本地考生有分數上的照顧。

與其說這個考試非常重要,我們倒不如可以把這個考試理解成一個門檻。因為在這之後考生還會迎來「二次考試」——個別學力検査(二次試験)。

這項考試由各個大學自主實施,針對考生的特長與志願,進行專項能力的測試考察。考試形式根據各個學校的不同,會有寫論文,面試,等形式的差異。考試的考試時間在每年的三月,考生可以同時參加多個學校的二次考試。

二次考試類似於中國的大學自主招生。從二月中旬至3月底,不同學校,不同學科,會把兩次考試的成績按照不同的比例(這個比例由學校自主決定,一般來說二次考試所佔的比例會更高)進行換算相加,總分即是最終成績。

也有一些學校,學科不進行二次考試,單純根據「大學入學中心考試」的成績來進行學生的選拔。

所以,哪怕「大學入學中心考試」考得差,還是有機會進入志願的大學。因為很有可能該大學該科目對於「一次考試」的比例定的很低。在這個評判原則下,對於偏科、專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考生可以選擇國立或私立等多所大學應試,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學生能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二次考試主要分為三大類:「一般入學選拔」、「A0入學」 和「推薦入學」。

「一般入學選拔」以考試成績為側重點,是國立大學錄取新生的主要方式,選拔方式:學力試驗(大學入試中心考試成績+第2次學力試驗成績)與調查書。

「AO入學」(Admission Office)即自薦入學,是由應義塾大學1990年率先實施,這項考試對於學生的學科考試的成績要求較低,多以面試,小論文的形式選拔學生。

同時會比較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報考志願的學生需要提供調查書,活動報告書,學習計劃書,志願理由書等資料供學校方參考選擇。如果接收到了面試的機會,能成功入學的機會會比較大。

「推薦入學」主要是私立大學會採取的一種招生形式,近年來公立大學也擴大了這塊的招生。由學生的在讀學校向大學推薦學生,選拔考核的項目有學習成績、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學術、藝術和體育等方面的特殊才能等。

世界知名的東京大學近年也引進了推薦考試方式,為的是吸引「異才」,以期增加大學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相比起國內高考的一考定終生,擁有二次考試的日本的高考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學生既可以在考試中發揮優勢,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就讀學校的機會更多一些。

考上東大,迎娶日本白富美

我們拿考東大為例:

報考東京大學的文科生需要考:

國語(必選)

日本史,世界史,地理,公民(包括倫理,政治,經濟) 4選2

數學1 數學2(範圍到簡單的微積分計算)

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學 4選2

英語,德語,法語,中文,韓語 5選1

理科考生需要考:

日本史,世界史,地理,公民(包括倫理,政治,經濟) 4選1

考生在考完 CENTER考試以後將成績提供給東大。然後再參加東大的二次考試,東大再根據兩個成績綜合評價考生,再決定是否錄取。

那些報考人數較多的學校,會根據「倍率」劃定一個分數線,如果 CENTER考試並未能達到該分數線的話,還是沒有資格參加學校的二次考試。

比如東京大學每年都會提前公布招生人數然後再公布倍率,例如東大的理三的招生人數為97人,同時倍率為4倍,也就是說只有CENTER成績在前388名的報名了東大理三的考生有資格參加第二次考試也就是東大的校內考。

同時大學也可以指定報考其大學應該提供哪些科目的CENTER考試成績(是五門還是七門),甚至有些可以以託福和雅思成績代替英語考試等等。

因為有著CENTER考試這個門檻,保障了考生的基礎素質,同時大學自主考試又能夠選拔出與大學調性相符合的考生,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公平與效率。

關於私立大學

在日本,75%以上的大學為私立大學,可別以為私立大學不好,只有公立才行。日本的私立學校制度更加能夠代表著日本教育的現狀。私立大學的錄取方式則更加多元化,考核的基準也與公立大學大不相同。

最大的不同在於,私立大學的學生有許多是通過推薦或者是內部升學的方式考入的,尤其是非常好的私立大學都會設立自己的附屬初高中,只要進入了該私立大學的高中,基本上考入該私立大學的難度不會太大。

亞洲私立大學的驕傲:早稻田,那是中國人最愛

由私立學校獨創的AO入學考試的制度,即根據考生提供的學習成績個人材料以及面試小論文綜合評判擇優錄取。

該制度經面世以來一直飽受批評,反對者認為這種制度大大的減弱了客觀性,有失公平。而支持者認為這種制度可以選出富有個性的被死板的應試教育所不容的不拘一格的人才。

事實上無論支持者還是反對者的意見都得到了證明,通過AO入學考試進入大學的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不如一般考生,但是近年來非常多的創業家們,年輕的設計師等等都是通過AO入學考試考上大學的,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也許AO入學考試確實選拔出一些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富有想法的年輕人。

日本教育制度的優勢

1. 日本的教育資源分布平均

日本文省部在設置公立大學時,考慮到各地區之間的平衡,確立了每一個府縣應當設置一所國立大學的方針。因此日本每個縣都至少有一所國立大學,這對偏遠的小縣很公平,不會造成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等問題。

2. 年滿18歲就能參加高考

在日本,只要在大學入學年度4月1日時年滿18歲的人都有資格參加高考。無論是應屆生、社會考生還是高考復讀生。每個人都有進入大學的機會。

3. 全國統一試卷統一分數線

中心考試是全國統一試卷,統一分數線,參加考試的考生不受戶籍的限制。由於教育資源分配的比較平均,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考試的公平性。

4. 大學能最大限度的自主招生選拔

在遵循總的招生方針的情況下,日本大學的入學考試很大程度是由大學自主決定的。國立大學一般偏重於學術研究,私立大學則更多偏重社會實踐。大學根據學校自身的特色和辦學理念來選拔適合的人才。特長生不會在統考的分數上有加分現象,但大學可以把考生的特長作為錄取的參考。

簡而言之,日本現行的中心考+二次考制度還是較為合理的,值得借鑑。

那些高考失利的浪人們

和中國一樣,參加高考的學生,除了應屆生,其實還有很多復讀,在日本被稱為「浪人(ろうにん)」。

一次高考失利稱「一浪」,二次失利稱「二浪」,三次以上統稱「多浪」,在家自學的被稱為「宅浪」。

還有一種情況是已經升入大學,但由於自己所在的大學不理想,想再考一個好的大學而參加高考的學生,這類學生被稱為「假面浪人」。

▲三浦春馬在電影《殺人偏差值70》中飾演高考多次失利的「浪人」

高考背後巨大的「產業」

由於日本學校沒有補習班,在「剛需」下衍生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塾(じゅく)」。大部分的「塾」都是全國性運營,在各地都有分部。

日本學生雖然一般從小學至高中都上課外補習班,但是應付大學入學試的補習班(日本叫「預備校」)還是最受歡迎的。

一些財雄勢大的預備校與大學教授、出版社及政府部門都有密切關係,不時傳出大學入學試的試題在預備校的練習中出現的事件。(比如日本最有名的代代木教室、河合塾、駿臺預備校等,就以擅長收集各種私立、公立大學的考試資料和信息而著名。)

當然,「復讀」的代價是及其高昂的。除了極其高昂的學費,全科補習班的學費可以達到100萬日元(6萬RMB左右),考生還不得不佔用近乎全部的課餘時間,接受高強度的考題訓練,可以說非常考驗考生的毅力。

▲《墊底辣妹》中,女主沙耶加報名參加的「青峰塾」補習班

「大學」並不是唯一出路

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選擇高考這條路,那麼多人考上也不定混得好。

日本還有,短期大學(5%~7%):相當於國內的不入流的沒啥名氣的大學,日本學制兩年,畢業不能直接考大學院,可以以「大三編入學」的形式進入正規大學繼續學習兩年畢業。多是大學入試沒考明白而又不想高中畢業就就職的人。

專門學校(15%):類似國內職專,培養職業技能為主。近年來,不選擇報考大學,直接選擇專門學校的考生越來越多。

隨著社會競爭愈發激烈,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發突出。以就業為目的的專攻學習越來越受到追捧。

▲日本知名專門學校:TCA專門學校

最後,祝各位考生在今年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加油噠!

有任何問題,可以關注『小白日本留學』公眾號,給我留言,出國留學要用的神奇網站又更新了、馬上 GET 到手;更多留學乾貨,盡在小白日本留學留學。

相關焦點

  • 一考定終生,致還未明白中考意義的你
    9月4日,進一步的調查報告出來了,懷化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財新記者解釋,這些學生是民辦高中違規招進學校的,其成績並未達到普通高中最低錄取分數線,即便就讀也沒有學籍,無法參加高考。這些學生大多是中考沒考好,而家長抱著僥倖心理,通過「交一筆錢」,走民辦高中的路子,沒想到被查了出來,不僅孩子高中上不了,錢也白花了。早知今日,當初就該好好學習,努力考上高中。
  • 高考真的一考定終身嗎?
    一直以來,高考都是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對於許多人,尤其是對於「寒門學子」來講,是改變其命運的一次重要機會。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的暢通,如今的高考真的還是「一考定終身」嗎?
  • 豆瓣8.1分、收視率榜首 《小歡喜》「一考定終生」教育理念引共鳴
    豆瓣8.1分、收視率榜首 《小歡喜》「一考定終生」教育理念引共鳴時間:2019-08-07 08:34   來源:花邊娛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豆瓣8.1分、收視率榜首 《小歡喜》一考定終生教育理念引共鳴 方圓和童文潔重回觀眾視野了。
  • 「新高考」下,學生們不再是一考定終身
    眼下,完成了高考「主戰場」的戰鬥後,許多考生正在緊鑼密鼓地為各種升學考試做準備,為自己爭取更多進入心儀高校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本屆高考結束,「新高考」正式到來。「新高考」下,學生們不再是一考定終身,在升學途徑多元化的趨勢下,高中生的升學規劃正在向高考前後兩頭延伸,戰線明顯拉長。
  • 國內高考VS日本留考大比拼!哪個考上世界級名校更容易?
    進入7月,備受關注的高考越來越近了,考生都在做最後的複習衝刺。不過對於早早確定去日本留學的小夥伴兒來說,壓力就要小很多。 留學生在日本考大學,不用提供國內高考成績,需要參加日本留學試験(EJU)。高考和留考有哪些不同?哪個更容易考上世界級名校呢?
  • 今年日本高考取消英語,我們是否跟進?「3+3」高考制度亮點更多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今年實施高考改革新方案,2020年起取消英語科目考試。插圖:2020年起日本高考取消英語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有贊成有反對。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必須要了解日本高考取消英語的改革初衷。
  • 日本高考制度太複雜了
    中國的高考在炎熱的季節,日本的高考卻在最冷的時候。一月二月考試,三月發錄取通知,然後在櫻花盛開的四月初開學。為什麼要考兩個月?因為日本並非「一考定終身」。要考上不錯的大學,至少需要兩次考試。第一次考試叫「中心考試」,跟我們熟悉的高考頗為類似,全國想考大學的學生在統一時間參加這一次考試。
  • 歷年全國高考985院校錄取率不到5%,想去名校還有哪些途徑?
    現在距離高考成績出來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如何把握時間做好規劃,讓自己入讀大學能夠穩操勝券是至關重要的。話說回來,高考是為了什麼?」 …… ……說到這同學們不妨再把思路放寬些,想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想豐富人生閱歷等等這些,其實不是只有高考勝利了才可以,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高考也只不過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除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
  • 上海高考3+3模式來了!如何選課與高考錄取息息相關,千萬別大意!
    盛曉涵的事情,其實提示了很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新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了」。它有別於我們這代人所認知中的高考,已經完全大變樣了! 事實上,在新高考的變革之下,對家長為孩子做更長遠的學習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今天就跟隨口袋君一起了解下,新高考的具體變革有哪些,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
  • 2020高考來了:如果考失敗了,該怎麼辦
    1、擺正心態,高考不是一考定終生不同於我的灑脫,很多高三生對於高考是有很深的執念的,他們都相信這句話:一考定終生,同時還有很多過來人會告訴他們:高考是這輩子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不否認,一個頂尖的大學對於個人的成長更加有利,但也想告訴你,沒考上理想的大學,不見得人生過得多失敗。因為看似高考帶給人一輩子的命運改變,其實大多數人沒有看到高考背後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 高考後去日本留學利弊是什麼?
    因為疫情,高考日期不得不延期一個月,下周也即將陸續迎來各個省市的高考成績查分日,考慮到各位學生家長在成績公布之後,一定會為了選院校和專業苦惱,也會有相當大部分的同學會重新考慮其他升學途徑。 今天蔚藍留學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高考後去日本留學好不好,值得嗎?
  • 高三了,很緊張,想問高考中最容易發揮失常的是哪一門課?為什麼
    一、請看下面的分析:1、選擇題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高考語文一般分選擇題、詩詞默寫、詩詞鑑賞、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語文綜合運用、作文這幾大塊。可別小看了這些看起來很大眾化的題目,其實稍微不小心,或基礎學得不紮實,那麼選擇題就拿不到分數。一旦選擇題拿不到應有的分數,則直接影響到語文成績。所以,選擇題帶有很大的不穩定性,最易輕視卻又最易丟分。
  • 高考頂替涉及的六宗罪
    知識改變命運,本該是公平公正的考試,但最近被披露的山東諸多高考頂替事件,令人氣憤不止。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洪振律師想再談談這其中的法律問題。
  • 「心態」很重要,高考當周考,高考分數理想到想都想不到
    十幾年前,廣東省湛江市一位張姓高考女生,高考前她的一模考試沒考好,二模考試也沒考好。於是,她聯繫北京大學廣東省招生組老師諮詢,問像她這樣的考生有不有希望考上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招生組的老師非常委婉地告訴她,像她當時那樣的成績,要想考上北京大學,希望很小很小。
  • 苟晶高考被頂替 曾經的同學卻成博士、教授
    這幾天,苟晶高考被頂替事件受到大家關注。苟晶於1997年參加高考,高考落榜,真實的成績被班主任邱老師的女兒頂替。那一年,她班級同學大部分都考入了理想的大學,現在出了8個博士5個教授。而苟晶用了23年的時間逆襲,獲得了在大學對面居住的機會,原本,她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
  • 亞洲各國是如何高考的?日本「浪人」是什麼?印度高考自殺率高?
    2019年,關乎千萬學子命運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但高考的餘溫卻依舊在持續上演。在中國,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次人生路上的大抉擇,一次命運輪盤的大改變。不管怎麼說,高考著實能改變些許東西。事實上,身處亞洲之地,高考並不僅僅是中國的專屬,其他國家也有,只不過叫法有所不同。
  • 16年前,農家女被人頂替上大學!冒名上大學,真的那麼簡單?
    依筆者的認識,不論是在以前的傳統高考錄取模式下,還是在當前的網際網路形式下,高考都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對於學生身份的審核和複查都是相當嚴格的。我們來看一下一個考生考上大學之後,要正式成為大學生所要經歷的流程。
  • 一考定終生,高中再不努力,真的沒有希望了!
    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突破1071萬人,比2019年,淨增40萬人,而其中復讀生就高達242.2萬人,佔比22.62%!尤其是河南省,今年報考人數115.8萬人,復讀生就有46.74萬人,佔比40.36%,其次是陝西(35.57%)和廣西(33.10%)。
  • 成功者的定義,並非你想像的那麼容易
    俞總說他來深圳20年了,沒來深圳前在內地老家那也是開皇冠的當地一豪,但當年剛來深圳時,相比深圳的富人,才知道自己在內地不過是小巫一枚。為了拉近與深圳富豪的差距,俞總當年使盡全力,才慢慢積累了自己的百億身家。然而縱觀當年和他一起來深圳的和在那些年認識的夥伴和朋友,到如今,竟然沒有一個擠入他這個圈子的。
  • 山東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事件:全部真相還遠未揭開!
    北晚新視覺網6月22日報導,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事件的全部真相還遠未揭開,戶籍、檔案、通知書,這些篡改或冒領涉及哪些部門和人員,冠縣相關部門仍未給出調查結論。而頂替者也沒跟陳春秀取得聯繫,甚至一個道歉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