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於山東農家女陳秋媛16年前被人頂替上大學的事件,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16年前,頂替者如何去上了大學,然後畢業又得到工作的過程,事情一直沒有公開。但是,有讀者推測,這位頂替者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基層工作,應該也不是能量多麼大的人或者有怎樣的背景?
依筆者的認識,不論是在以前的傳統高考錄取模式下,還是在當前的網際網路形式下,高考都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對於學生身份的審核和複查都是相當嚴格的。
我們來看一下一個考生考上大學之後,要正式成為大學生所要經歷的流程。
2004年前後,考生考上大學,一般錄取通知書會通過郵寄或者通過考生的學校或者教育部門送到考生手中。這個過程中,錄取通知書可能會冒領或者截留,但是,都不是一個學生或者普通老師所能做到的。
考生領到錄取通知書,要做兩件事,一是要從學校或者教育部門取出自己的檔案。考生去學校,找認識 的老師或者班主任領檔案,可能不需要身份證,去找不認識的人去領檔案,肯定要進行核實,這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二是要辦理戶口遷移手續。作為一個農村學生,考上大學,就有了城市戶口,要將戶口從當地的派出所遷出。這個,也是必須由考生本人才能辦理的事情。學生只拿一個通知書,派出所是不會放戶口出去的?
接著,還有重要兩關,一是大學入學註冊。高校開學,新生辦理入學手續,學校會對學生的身份證,通知書還有入學檔案進行審核。照片是重要的比對依據。不是同一個人,進行審核工作的老師應該非常容易就查出來。
另一關是學校會在入學後一個月內,讓新生重新做一下高考時的試題,並會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高考時的答題內容進行填寫,儘量一致。這一環節,學校非常容易將冒名者審查出來。因為,如用高考語文題目,考生本人對自己高考時的作文,肯定還會有一些印象,憑回憶寫出來,基本上不會差別太多。還有字跡,也是非常容易區別。
筆者知道一名學生,頂替了另一名學生上大學,因為她出一些錢,入學時,辦理各項手續,都是由被頂替者來完成,但是,在最後的學校考試卷子覆核時,老師還是看出差別,最後,勸這名學生主動辦理了退學。
所以,對於高考頂替上大學這種事情,雖然在我們身邊會發生,也著實存在,但是,筆者認為,操作起來,難度真的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能想像。
不過,確實有一些人辦成了,就如這位陳秋媛,其竟然被人頂替了16年,自己才發現。這裡,有太多的不正常。一是,當年,頂替者如何操作,順利了上了大學。二是頂替者多年來,身份證信息竟然沒有改變,兩個人同用一個身份證號,出行,存款還有包括旅行,結婚,竟然本人沒有察覺。筆者真的在一定程度上存疑。
因而,我們有兩點懷疑:一是懷疑頂替者的能量真的有如此之大?二是懷疑16年來被頂替者一直毫無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