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凍結日企資產 兩國再陷紛爭 日韓關係降至戰後「冰點」

2020-12-23 國際在線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院近日決定將清算出售日本鋼鐵製造商「新日鐵住金」的在韓資產。該做法涉及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頒布的一項戰時強制勞動賠償令。日本政府高官相繼發聲,警告韓國此舉將引發嚴重後果,日方將考慮反擊。目前,日韓雙方已採取相互反制措施。分析認為,二戰強徵勞工案令日韓關係遭遇二戰後「最低點」。

關係持續惡化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院根據被強徵勞工及遺屬的請求,對日本制鐵在韓公司所持的81075股股票下達扣押令,股票價值約35.6萬美元。如果日本制鐵7天內不上訴,韓國將著手變賣資產相關手續,最早今年年底變現。日本制鐵則提起上訴,堅稱1965年日韓雙方籤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完全解決了這一問題。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由於強徵勞工案糾紛,韓國民間自覺發起「抵制日貨」運動,日產汽車、日本光學與成像公司奧林巴斯等日企均已撤出韓國市場。作為反擊,日本對韓實施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並且將韓國從貿易優待白名單中移除。

日韓關係正加速惡化。韓國總統文在寅在7月的一次演講中說,「我們正在和日本分道揚鑣。」這被日媒稱為「和日本的訣別宣言」。作為回應,日本外務省向韓國施壓:「資產變現措施將對日韓關係的終結起決定性作用。」

日韓交惡已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WTO爭端解決機構(DSB)7月29日的會議同意,設立專家組來調查日韓出口管制爭端。

韓國民憤難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韓國法院對二戰勞工賠償案的裁定,是韓國政府適時回應民眾訴求,維護本國利益的舉措。」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說,長期以來,日本對二戰後許多問題的處理方式傷害了韓國民眾的感情,加之日本保守主義勢力漸盛,韓國國內對日本好感度不斷下降。韓國法院對二戰勞工案的裁定是對日本態度的回應。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教授、日本現代中國學會理事大西廣撰文表示,日韓出現糾紛的根本原因在於2019年美朝會談後,朝鮮半島局勢逐漸緩和,韓國開始急切擺脫對美從屬外交,在二戰強徵勞工案、慰安婦等問題上對日本態度也逐漸強硬。

「解決戰時強徵勞工案問題,不僅需要政府層面達成共識,還需要民間的認可。」呂耀東認為,自2019年年初以來,日韓在「二戰強徵勞工」問題上的分歧加劇。日本在戰後責任認定問題上遮遮掩掩的態度,無法平復韓國民眾的情緒。此次韓國發起抵制「日貨」運動,就是韓國民間對日本不滿的表現。

往來急劇減少

在WTO爭端解決小組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美方表態稱,只有日本自己才能夠判定,需要採取什麼必要措施來保護其國家安全。日本時事通信社稱,美國是在為日本說話。隨後,韓國官方否認美國「選邊站」的說法。

「日韓雙方的分歧不利於兩國關係長遠發展,也為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發展蒙上一層陰影。」呂耀東說,目前日韓兩國在政治、安全等方面的溝通已處於中斷狀態,經濟合作和民間往來也在急劇減少,雙方均損失不小。

日韓關係回暖非一日之功。「二戰給東亞各國帶來了傷害,妥善處理戰後糾紛才能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行穩致遠。」呂耀東認為,未來日韓雙方關係的改善,需要兩國政府和民眾在歷史問題上通過耐心對話達成諒解。

(原標題:日韓關係降至戰後「冰點」)

相關焦點

  • 日韓半導體爭端一年後摩擦再起,兩國關係再陷「戰後最差」?
    繼「疑似安倍下跪謝罪」爭議雕像事件後,韓國又對日企資產下手,一周之內兩度觸怒日本。8月4日,韓國法院對二戰中強徵勞工索賠案被告方日本制鐵公司(原新日鐵住金)下達扣押其在韓資產命令,當天生效。對此,日本制鐵7日正式提出上訴。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日韓「相看兩厭」的不止上述事件。1月8日,韓國法院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一審宣決判處日本政府向12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這一裁決是繼去年底日本企業被判賠償戰時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作出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決定。
  • 日韓關係陷入冰點,韓國拉開架勢與日本較量?
    撰文丨南風瓶子根據韓聯社的相關報導稱,在歷史問題上韓國和日本長期存在一定的矛盾,這是影響兩國關係的重要一部分。在近日韓日兩國就因為勞工問題發生激烈的矛盾,歷史應當是被尊重的,應當是要直面面對的。如果一個國家把歷史拋棄,不尊重歷史,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被世界給孤立。
  • 勞工索賠案紛爭持續韓冷對日方提議
    能否協商解決好橫亙於韓日兩國間的勞工索賠糾紛等諸多問題,將再次考驗已陷入歷史低谷的韓日關係。日方目前已表態稱,舉行雙邊磋商及設立仲裁委員會均必須有韓方同意。若韓國不同意設立仲裁委員會,日本政府將考慮向國際法院(ICJ)提起訴訟。
  • 時事觀察:日韓關係再遇坎兒
    在分析人士看來,儘管韓國政府近期表現出希望改善日韓關係的跡象,但韓日矛盾錯綜複雜,兩國政府又都為未來選舉考慮,想要重歸於好恐怕並不容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12名「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索賠一案進行判決,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支付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的賠償。
  • 韓慰安婦受害者索賠案宣判,日方「絕不接受」背後的兩國恩怨
    70多年餘恨難平的韓國慰安婦,一直以來都未放棄對日聲討,索賠之路異常艱難。日本政府堅持認為「慰安婦問題已得到解決」,無法接受韓國方面近年來持續不斷的追究。這一歷史問題成為日韓上空難以消散的陰霾,1月8日韓國法院的一紙判決給兩國關係再添波瀾。
  • 地球局|韓國主動開展對日外交,韓日關係能破鏡重圓嗎?
    當前卡住韓日關係的最大癥結,就是二戰勞工賠償爭議問題。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先後在2018年10月至11月兩度判決,要求日本三菱重工和新日本制鐵等企業就二戰期間在朝鮮半島強徵勞工作出賠償,並下令扣押相關日企在韓資產,用來變現作為賠償金。
  • 菅義偉拒絕訪韓,對韓國執政黨施壓 日媒:日韓關係可能將繼續惡化
    如果日本鋼鐵公司拒不賠償,韓國將採取強制沒收資產手段。對此,當時的安倍政權也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但二戰勞工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兩國還因此陷入困境。此次,日本再次表態韓國重新解決二戰勞工問題,要求韓國保證不能將日本企業資產現金化,否則將「拒絕訪韓」。 據了解,日本也有過以韓國慰安婦問題由拒絕出席會議,導致會議延期舉行的情況。
  • 日本拒不解除對韓製裁,韓國被迫絕地反擊,報復手段實在太狠了
    日韓兩國持續一年多的貿易摩擦,主要誘因就是兩國所存在的歷史問題所引起。為了反制韓國法院對二戰勞工索賠案的判決,日本悍然對韓國採取出口限制措施,禁止半導體材料的對韓出口,給韓國相關企業造成重創。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兩國的貿易爭端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 日韓首腦打破僵局進行簡短會談:應通過對話解決雙邊問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自去年以來,日韓關係持續緊張。據NHK報導,當地時間4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東協系列峰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會面,並進行了11分鐘的非正式談話。兩國首腦就韓日關係的重要性達成一致,認為應該通過對話解決雙邊問題。
  • 觀察|伊朗扣押韓國油輪 並不是伊韓兩國之間的事
    韓聯社1月13日報導透露,韓國代表團將於14日回國。伊朗將釋放韓國油輪與韓國凍結伊朗資產掛鈎,意在由此打破美國封鎖,並向拜登新政府施加壓力,因此,事件已超越了韓伊兩國糾紛的範疇而變得更加複雜。新年伊始的1月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以「韓國化學」號油輪多次違反海洋環境相關法律條例為由,在波斯灣水域將其攔截,連同20名船員扣留在波斯灣南部的阿巴斯港。
  • 日韓關係急轉直下,局座揭秘癥結所在
    對於為什麼翻臉,日方的說法是:兩國間的信賴關係已經嚴重受損。在韓方看來,這是因為日方不滿韓國法院判決日企賠償二戰期間遭其強徵的韓國勞工,以此實施「政治報復」。不過回首過往,也許便不難發現,那些牽絆兩國關係的歷史暗線,都埋在哪裡。1965年正式建交前,日韓關於邦交正常化的會談已經進行了13年零8個月。由於雙方對日佔領時期的歷史問題分歧過大,這場談判變成了一場馬拉松,對此連從中牽線的美國也無可奈何。日韓關係的第一次升溫,是在建交17年以後。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
  • 不顧日外相的嚴詞警告,韓國還是邁出了這一步,清算日本二戰罪行
    因為歷史問題,使得日韓這兩個同屬於美國在亞洲地區的重要盟友,在關係上一直維持著面和心不和的狀態。就在近日心不合佔據上風讓韓國打破了這種微妙的平衡狀態,導致這兩個國家關係朝著進一步惡化的方向發展。韓國法院一紙「扣押資產」的判決書發送給日鐵住金後,接下來的正常流程將會是採取強制措施扣押被告在韓所有資產,然後將這些資產公開拍賣變現。等到被告日企被扣押的資產變現後將會全部賠償給原告,即那些在二戰期間被日本企業強徵的韓國籍勞工。
  • 日韓千年恩怨史,比喪屍劇精彩多了
    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後,以「戰後政治總決算」為目標,提出「日韓新時代」的口號,日韓關係開始升溫。1983年1月,中曾根在訪美前夕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對韓國的正式訪問。1984年9月,全鬥煥不顧韓國民眾的強烈反對對日本進行回訪,這也是韓國總統對日本的首次訪問。
  • G7「擴群」給日韓關係火上澆油
    美國向韓國伸出的橄欖枝,再次引燃日韓兩國矛盾,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擴群」凸顯G7裂痕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6月舉行的G7峰會再度推遲。
  • 韓外交官索要油輪無功而返,原因竟與美國有關
    「韓國化學」號油輪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長)崔鍾建於1月10日至12日對伊朗進行了訪問,與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副外長阿拉格希以及中央銀行行長赫馬提展開會談。
  • 牡丹江天氣 | 雨水正在「派送」中 國慶氣溫降至「冰點」
    牡丹江天氣 | 雨水正在「派送」中 國慶氣溫降至「冰點」 2020-09-29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韓局長級磋商未能就慰安婦判決達成妥協,但會繼續溝通
    據共同網1月15日報導,日韓兩國政府15日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圍繞原慰安婦訴訟中勒令日本政府賠償的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的判決,日方以違反國際法為由再次提出抗議,並要求採取糾正措施。韓方則表示「尊重法院的判斷」,並說明了政府的立場。
  • 高喬:G7「擴群」給日韓關係火上澆油
    美國向韓國伸出的橄欖枝,再次引燃日韓兩國矛盾,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擴群」凸顯G7裂痕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6月舉行的G7峰會再度推遲。今年5月底,美國總統川普稱,計劃在原有7國的基礎上,特別邀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參加將於9月舉行的G7峰會。
  • 阮宗澤 蘇曉暉:朝要對韓一刀兩斷 半島緣何再陷危機?【今日關注】
    阮宗澤 蘇曉暉:朝要對韓一刀兩斷 半島緣何再陷危機? CCTV-4【今日關注】欄目,2020年6月14日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