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擴群」給日韓關係火上澆油

2020-12-12 騰訊網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明今年將邀請韓國、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4國參加在美國召開的G7峰會的構想。此舉在G7內部引發軒然大波,反對之聲不絕於耳。

近日,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稱,「維持G7框架本身極其重要,我認為這應該是全體的共識」,再次表示了對韓國加入G7的否定觀點。韓聯社報導稱,儘管日方作梗已在意料之中,青瓦臺和韓國政府仍表露不快之情。韓國總統府高級幕僚對此表示:「日本慣於禍害鄰國,拒不認錯反省,無恥至極。」

美國向韓國伸出的橄欖枝,再次引燃日韓兩國矛盾,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擴群」凸顯G7裂痕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6月舉行的G7峰會再度推遲。今年5月底,美國總統川普稱,計劃在原有7國的基礎上,特別邀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參加將於9月舉行的G7峰會。川普指出:G7峰會不僅缺少活力,而且已經「非常過時」,需要補充新鮮血液。

20世紀70年代,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7國確定定期會晤機制,G7就此誕生,旨在對國際經濟、政治形勢進行政策協調,G7峰會成為主要工業國家會晤和討論政策的論壇。1997年俄羅斯加入G7,推動G7轉變為G8,但2014年烏克蘭危機暴發後,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急劇惡化,原G7成員國拒絕以G8形式舉行會議,並重新舉辦G7峰會。

「G7自成立至今,一直保持較為穩定的結構。7國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安全利益、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有較強的相似性,也因此具有較強的凝聚力。」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擴大G7,並不是美國一個國家說了算。其他成員國都曾表示反對俄羅斯重返G7。日本作為G7集團的正式成員,對於新成員的加入,也有很大的發言權。」

此次美國對韓國發出G7「進群」邀請,日韓兩國反應迥然不同:韓國欣然接受,日本的反對態度日漸明顯。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近日正式通知美國政府,不贊成韓國參加G7峰會,因為目前階段,日本與韓國在諸多外交事項上存在矛盾,且這些分歧短時間內難以解決。

「韓國對美國此次邀約反應非常積極。在接到邀請的第一時間快速欣然同意,且對日本可能阻止其加入G7反應強烈。近年來,日韓關係一直處在矛盾僵局中,這次韓國強烈反應也是日韓雙邊關係惡化的一個爆發點。」董向榮認為。

日韓關係雪上加霜

「日本反對韓國加入G7,令本就不容樂觀的日韓兩國關係雪上加霜。」韓國《世界日報》報導稱。

「近年來,日韓間的力量對比正在向有利於韓國的方向變化。韓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地位呈明顯上升趨勢,在國際舞臺上表現非常活躍。此次韓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成效,也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認可。韓國也把參加G7峰會甚至加入擴展版的G7當做國際地位提升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相比之下,日本的發展相對較緩慢,近年來影響力也沒有顯著提升。」董向榮認為,韓國國際地位明顯上升的勢頭,讓日本加強警惕。考慮到日本對韓國35年的殖民歷史,且對這段歷史始終沒有進行較好的反省,沒有獲得韓國方面的原諒,這些歷史「恩怨」,也讓日本對韓國始終保持較強的警惕心理。

近年來,日韓在貿易摩擦、領土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上齟齬不斷。2019年7月,日本宣布對出口韓國的3種半導體工業原材料加強審查和管控,此舉被韓方認為是日方在歷史問題上對韓國的「經濟報復」。今年6月,韓日外交當局召開視頻會議就日本對韓出口限制措施、日本歪曲被強徵韓國勞工歷史等問題進行討論,但雙方未能縮小立場分歧。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稱,韓日關係正面臨1965年邦交正常化以來最惡劣情況,而且毫無好轉跡象。

韓聯社評論稱,日本政府現在不僅反對美國邀請韓國加入G7的提議,而且很有可能反對韓國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競選世貿組織總幹事。日本在歷史問題上也毫無反思態度,這些都是青瓦臺釋放警告信號的背景。

韓國輿論認為,韓國如果加入G7,將增加其在「慰安婦」、被強徵勞工索賠等歷史問題上的發聲機會,使日本面臨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壓力。韓國分析人士認為,在G7框架下,韓國能更好地發揮國家軟實力,同時在維護半島和平這一核心議題上也有望獲得更廣泛的國際支持。從日方一系列反應看,日本不希望看到韓國在國際舞臺的聲望提高。

日媒分析稱,日本堅持反對韓國參加G7峰會,既是擔心韓國在國際場合宣傳歷史問題,也因為日本一直以來是參加G7峰會的唯一亞洲國家,如果韓國獲得了參加G7峰會的資格,日本這一外交優勢將被削弱。此外,日本政府還想借對韓強硬挽救安倍支持率。

擴員分歧難以彌合

據日本外務省多名官員透露,川普表示有意擴大峰會規模後,在外交部門間的交流中,美國政府高官對擴大G7框架持否定態度。這名高官表示:「增加正式成員國和臨時邀請客人是兩回事,如果是正式加入,必須在G7中進行討論。」

「當前國際社會遇到的許多問題,已很難在原來G7的框架下解決。因此,美國想尋求打造一個擴大的、更具代表性的組織,有其自身的國際政治考量。」董向榮認為,韓國對自身國際地位的定位較高,甚至可能有點過高了。2018年後,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七個人口超過5000萬、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國家,同時韓國認為本國是全球民主轉型較為成功的國家之一。韓國希望自己能走向國際舞臺更中心的位置,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然而,G7的擴大不是美國召集一次會議就能決定,而是需要進行框架性的設計和程序性的操作,目前韓國加入擴展版的G7隻是一個議題,真正加入還要經歷相對漫長的過程。

美國邀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和印度「進群」的做法,不僅撕裂日韓關係傷口,也激起其他G7成員不滿。在川普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邀請後,英國和加拿大對此表示反對。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表示:「擴容G7峰會是一個錯誤,因為沒有中國,不可能討論當今世界的所有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邀請韓國、印度等國加入G7面臨許多阻力。一是G20機製作為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已取得廣泛共識,美國進行G7擴員將會導致世界更加分裂,也會遭到新興經濟體的反對。二是G7擴員將稀釋原有成員國的影響,近年來,美國與盟國關係有所鬆動,法、德、日等國在G7擴員上與美國不乏分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表示,美國想抓住今年作為東道主的機會,致力於改變G7格局,對俄羅斯表示「親近」,促使歐洲盟友更加配合,挑撥中俄關係;拉攏韓國、澳大利亞、印度,推進戰略重心東移。然而,即使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坐在一個桌子上,日韓恐怕不僅僅是貌合神離,還有可能當場翻臉。歐洲國家對美國改造G7的意圖心知肚明,對「美國優先」更加失望。

相關焦點

  • 高喬:G7「擴群」給日韓關係火上澆油
    美國向韓國伸出的橄欖枝,再次引燃日韓兩國矛盾,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擴群」凸顯G7裂痕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6月舉行的G7峰會再度推遲。今年5月底,美國總統川普稱,計劃在原有7國的基礎上,特別邀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參加將於9月舉行的G7峰會。
  • 王毅今日出訪日韓,有這三件重要大事要談(2)
    CP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TPP醞釀之初,調門很高。但自2017年美國退出談判後,TPP就改名為CPTPP,聲勢大減。雖然已經生效,但目前看發揮的作用有限。日本是11個成員國中經濟總量最大的經濟體,權重最大,起著主導作用。但日本自己的研究估算,加入CPTPP後,只能讓日本提高0.65%左右的年GDP,其潛力遠不如RCEP和中日韓FTA。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日韓「相看兩厭」的不止上述事件。1月8日,韓國法院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一審宣決判處日本政府向12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這一裁決是繼去年底日本企業被判賠償戰時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作出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決定。
  • 王毅今日出訪日韓 外界關注有這三件重要大事要談
    應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及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邀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從11月24日至27日對日韓進行正式訪問。根據行程安排,王毅在日本訪問一天多,在韓國訪問近三天。中日韓是鄰國,高層互動一貫頻繁。
  • 時事觀察:日韓關係再遇坎兒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畢振山新年伊始,冷淡已久的日韓關係再遇「寒潮」。韓國法院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進行賠償,日本政府強烈反對。在分析人士看來,儘管韓國政府近期表現出希望改善日韓關係的跡象,但韓日矛盾錯綜複雜,兩國政府又都為未來選舉考慮,想要重歸於好恐怕並不容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12名「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索賠一案進行判決,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支付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的賠償。
  • 日韓關係急轉直下,局座揭秘癥結所在
    不過回首過往,也許便不難發現,那些牽絆兩國關係的歷史暗線,都埋在哪裡。1965年正式建交前,日韓關於邦交正常化的會談已經進行了13年零8個月。由於雙方對日佔領時期的歷史問題分歧過大,這場談判變成了一場馬拉松,對此連從中牽線的美國也無可奈何。日韓關係的第一次升溫,是在建交17年以後。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
  • 韓凍結日企資產 兩國再陷紛爭 日韓關係降至戰後「冰點」
    目前,日韓雙方已採取相互反制措施。分析認為,二戰強徵勞工案令日韓關係遭遇二戰後「最低點」。關係持續惡化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院根據被強徵勞工及遺屬的請求,對日本制鐵在韓公司所持的81075股股票下達扣押令,股票價值約35.6萬美元。如果日本制鐵7天內不上訴,韓國將著手變賣資產相關手續,最早今年年底變現。
  • 日韓半導體爭端一年後摩擦再起,兩國關係再陷「戰後最差」?
    共同社稱,如果韓國變賣日企資產,日本予以反制,日韓關係將惡化至二戰後最差局面。「戰後最差」、「史上最壞境地」、「建交以來最糟局面」,近兩年來日韓關係被頻頻冠以這樣的評價,二戰強徵勞工案的糾紛是矛盾升級的核心之一,雙方糾纏不清,恐陷入報復的惡性循環。
  • 大同區祝三鄉三大帶動助推奶山羊普養擴群
    東北網12月9日訊 為抓好奶山羊普養擴群工作,大同區祝三鄉黨委、政府年初就將此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黨政班子積極在全鄉開展座談、調研。通過「基地輻射帶動」「村幹部帶動」「養殖大戶帶動」等三大帶動,打開奶山羊普養工作新局面。
  • 日韓關係再度惡化!這次是因為一座雕像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近期,日韓關係再度惡化!這次是因為一座雕像。事情的起因是韓國一位植物園的園長,在自家的植物園內放置了一對雕像。許多日韓媒體認為,雙膝跪在地上的男性雕像代表的形象就是如今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在日本東京廣播公司的報導中,這對雕像還被賦予了別名:「安倍的謝罪」。隨後有媒體採訪了該植物園的園長金昌烈。他表示,這個跪在地上的男性雕像可以代表任何有責任向二戰時期慰安婦道歉的男性,人們可以把它認為是安倍,也可以認為是別人。
  • 一課譯詞:火上澆油
    Photo by Jeremy Bishop from Pexels「火上澆油」,漢語成語,同火上加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pour oil on the flames ),比喻使別人更加憤怒,使事態更加嚴重。
  • 日韓關係惡化,終於開始對體育界下手
    在最近幾周的時間裡,日韓關係已經降到有史以來最低點,韓國民眾紛紛發起各種抵制日本的行動。不僅兩國間的各地區交流被迫喊卡,連航線也逐漸在停止。
  • 日韓關係陷入冰點,韓國拉開架勢與日本較量?
    撰文丨南風瓶子根據韓聯社的相關報導稱,在歷史問題上韓國和日本長期存在一定的矛盾,這是影響兩國關係的重要一部分。在近日韓日兩國就因為勞工問題發生激烈的矛盾,歷史應當是被尊重的,應當是要直面面對的。如果一個國家把歷史拋棄,不尊重歷史,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被世界給孤立。
  • 菅義偉拒絕訪韓,對韓國執政黨施壓 日媒:日韓關係可能將繼續惡化
    這次日本的強硬外交再次對韓國施壓,日韓關係是否會繼續惡化,備受關注。 菅義偉上任日本首相後,日本的「強硬態度」和「強勢外交」恐怕會將日韓關係繼續惡化。 據了解,就二戰勞工徵用問題,雙方爭論的最大焦點,在於《日韓請求權協定》是否已經完全處理了二戰勞工徵用的賠償,換句話說,二戰徵用勞工是否有在任何協定之外享有請求權。
  • 談分蜂后期的蜂群管理,有繁蜂擴群需求的蜂友,都來看一看吧
    我們如果沒有擴群需求,則實行一分二;如果有擴群需求,可實行一分三、一分四。不論怎麼分,均實行老王群作為副群操作,同時必須保證老王群蜂量在足蜂三脾以上。老王群因為進行了分蜂處理,已解除分蜂熱,工蜂採集會非常積極,蜂王也會增加產卵速度。我們可以逐漸抽出仔脾給新王群,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蜂群的育子功能,解決分蜂群發展停滯的問題。
  • 日韓貿易戰
    爭端背景:1950年代開始,美國為了構建以日韓為基地的東亞冷戰格局,一直在日韓之間斡旋,希望兩國關係正常化,但由於日韓之間舊仇太深,談了十幾年也沒有進展。一直到1965年,經過13年的談判, 日韓兩國終於達成協議:日本通過向韓國提供無償、有償的經濟合作資金解決財產請求權問題。
  • 安倍謝罪跪像驚現韓國,日本政府警告:對日韓關係起「決定性」因素
    假如報導屬實,將對日韓關係產生決定性影響。"他還強調:"我們將繼續強烈要求韓方切實實施日韓協議,該協議確認了慰安婦問題的最終且不可逆轉的解決方案。"菅義偉還示意,將重視在原被徵勞工訴訟問題上的應對。共同社分析,韓國政府作何反應將成為焦點。根據事態發展,圍繞慰安婦問題的日韓對立重燃也可能發生。
  • 情懷再現 信仰歸來,摩託羅拉g7 plus 新品上市
    4月8日晚,摩託羅拉在北京中國油畫院舉辦了主題為「老友記」的老友聚會,現場來自各行各業的摩託羅拉的老朋友一起暢談情懷,共同回顧了自1987年摩託羅拉進入中國以來的發展歷程和經典產品,並共同見證了廣大「摩粉」期待已久的新品摩託羅拉g7 plus的發布。
  • 滿足你對手機的所有需求 摩託羅拉 motorola g7 PLUS【白條分​...
    滿足你對手機的所有需求 摩託羅拉 motorola g7 PLUS【白條分​僅售1699.00元 2020年01月07日 10:30作者:志輝編輯:志輝
  • 日韓反導「合作」暫無解
    短期內難實現  雖然美國有意整合日韓的反導系統,但從現階段看,如果強行把三國的飛彈防禦系統綁在一起,技術上雖已不存在困難,但政治上,雙方卻缺乏足夠的互信。  目前,日韓在飛彈防禦部隊之間還無法共享目標數據,缺乏共同的加密和通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