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學會水面漂浮休息法,人人從此不懼溺水!

2020-08-17 草亭906

  浮遊:水面漂浮休息法,無需任何工具,無需任何費用,只要明白道理人人都可一分鐘學會,此後不懼溺水!

  幾乎年年都可看到有人溺水,甚至有些會遊泳的人入水救人竟然會因力氣耗盡而溺亡,即讓人痛心,又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看來會遊泳的人也大有不會浮遊的。

  所謂「浮遊」,是我自己取的名字,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這種遊泳方法,這是我小時候自學遊泳時捉摸出來的,可以說,我並不會遊泳,要說會也只是俗稱的「狗刨」,最多堅持10分鐘,但憑藉浮遊,我可以在水裡任意呆上幾個小時。

  浮遊,說白了,就是躺在水面上休息。原理很簡單:人體的密度比水略小,所以,人體沉入水下後,如果屏住一口氣保持身體不動,人體就會慢慢上浮,直到全身露出水面一點點部位來。如果是俯身向下的話,那麼此時露出水面的是薄薄的一片後腦勺,如果仰面朝上,那麼此時露出水面的則是一張臉——很好,我們要的就是這個姿式,這樣我們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呼吸休息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你露出水面的也僅僅只是一張臉,全身其餘部位都要一直保持在水面之下,否則其它任何部位一旦露出水面,你的臉就會立即沉入水面以下,因為人體與水的比重之差僅能使你浮出一張臉的體積,連兩耳也都沒在水面之下。

  因為要保持臉面朝上,所以你的兩臂要在水面之下保持在向外展開的狀態,並偶爾的擺動幾下以保持臉面朝上不側翻,再次強調——手、胳膊等擺水時不要露出水面!

  因為人體的腿部密度略大於上半身,如果你的身體真的保持不動的話,你的雙腿會慢慢下沉,使你的額頭外露、口鼻沒入水面之下,所以為此,你的雙腿也要在水下平伸,並不時地踢蹬幾下以使你的整個身體基本保持在仰面朝上平躺在水面之下的狀態——再次強調——你的腿腳等擺水時不要露出水面!

  好了,這就是浮遊,憑著這個姿勢,你可以在水面上隨意漂浮幾個小時。

  並且,熟悉以後,還可以在手腳划水時有意的施以向下的力,身體就可以露出水面更多的部位,此時手腳胳膊腿胸腹等都可以露出水面了,因為這個姿勢最容易向後滑動,所以可以轉成仰遊。但注意,露出水面更多部位的代價是:你需要消耗力氣!可以說,浮遊是唯一一種不需要消耗力氣的遊泳方法。

  當然,要學會浮遊,一點水性也沒有人的首先要學會憋氣潛水,否則一旦口鼻嗆水容易恐慌,憋氣潛水很簡單,在此不提。還有,衣服入水後會增大水阻影響活動,建議儘可能穿很少的衣服入水,尤其是下水救人者。還有,浮遊的最佳環境是風平浪靜,如果水面有浪頭起伏,注意躲避嗆水。

  好,就寫這些吧,看到的人請多轉發一下,希望更多的人學會浮遊,如果能夠因此而救得一些生命,就是你我的美好願望了。

相關焦點

  • 「旱鴨子」女孩溺水後,漂浮自救嚇壞大媽,水下2個方法能救命
    「旱鴨子」女孩溺水後,漂浮自救 前陣子就有這樣的一個女生,她並不會遊泳,但卻通過漂浮獲救了。 晚上一位大媽在公園散步,她驚奇的發現在公園的河裡漂浮著一個人,這可把大媽嚇壞了,大媽幾次呼喊,水面上漂浮的人都沒有回應。
  • 江西新餘四年級學生可免費學遊泳,不會遊泳者溺水怎麼辦?
    為在普及遊泳安全知識技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急救能力,遏制學生溺水事件,6月18日,新餘市「水花行動」啟動儀式舉行,在全市小學四年級適宜遊泳的學生中普遍開展免費遊泳技能培訓,到2022年基本實現全市小學畢業生掌握遊泳技能。
  • 暑假兒童溺水事故高發,10種症狀提示可能溺水,5種急救方法趕快學起來
    由於缺少防範措施、家庭監管等原因,溺水事故時有發生,造成家破人亡的慘劇數不勝數。如何提高防溺水意識,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讓青少年安全健康的成長呢?河南省衛健委、河南省總工會、河南省疾控中心專家聯合為大家解答,預防兒童溺水,我們該怎麼做。
  • 《水面上漂浮的祝願的河燈》百勝將軍-協助拍攝
    水面上漂浮的祝願的河燈【第1幅圖】此作品由成都攝影愛好者容先生在著名的莆田地區拍攝水面上漂浮的祝願的河燈【第2幅圖】此作品由大連攝影愛好者戈先生在著名的中山地區拍攝水面上漂浮的祝願的河燈【第3幅圖】此作品由揚州攝影愛好者華先生在著名的南京地區拍攝
  • 「預防溺水知識」手抄報
    預防溺水6不準: 1、不準私自下水遊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遊泳。 4、不會遊泳者不要遊泳到深水區,即使帶著救生圈也不安全。 5、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遊泳。 6、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 《高效休息法》:休息過後反而更加疲憊?4招教你學會高效休息
    其實,像小麗發生的這種現象,在工作和生活中並不少見,你身邊也一定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比如說:◆ 不論忙不忙,總是覺得很累;◆ 再怎麼休息,睡得再多,不知道為何還是很倦怠;◆ 注意力無法持續,很容易就走神,導致效率低下;
  • 預防溺水的救命絕招,孩子在荷蘭遊泳訓練必要技能
    這招我會哈,只要放大膽放鬆身體練幾次就學會了,當我不會換氣遊泳時,就能躺在水面這樣睡覺嘻嘻。萬一在水中遊泳時發生四肢抽筋或其他身體不適時,泳者能冷靜轉換姿勢成仰漂節省體力等待求援,這是水中存活率最高的一個動作。 前段時間看到國內新聞一個不會遊泳的小學女童不慎掉池溏裡了,因為聽大人說過人仰漂在水面不會沉,然後硬是自己漂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地等大人們來救她。
  • 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步驟
    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步驟視頻說明:來自深圳龍崗衛健系統的醫務人員用舞蹈,演示急救關鍵步驟。心臟驟停、異物卡喉、溺水……意外來臨,掌握急救技能,或能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今天,《人民日報》官微整理「每個人都該了解的急救知識」,稱「希望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
  • 溺水高發期,這份急救方案速擴散!
    宋曉波告訴菏澤信息港小編,雖然各種水域情況各不相同,但是最關鍵的一點是儘可能的延長漂浮時間:「一定要相信我可以浮起來!我們自身(70%是水)的密度跟水的密度相差不大,當胸腔肺裡充滿空氣並且增加跟水的接觸面積就可以輕鬆的浮起來。有一種遊泳姿勢叫狗刨(哺育動物大多會遊泳,以常見的狗狗為例)狗狗在落水以後本能的就採用這種姿勢遊動。
  • 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暑假是學生溺水事故高發期,為切實增強學生防溺水安全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溺水自救互救能力,有效防範學生溺水事件發生,讓學生享受平安快樂暑期生活,7月16日上午,區紅十字會與區婦聯共同舉辦以「珍愛生命 遠離溺水」為主題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 珍愛生命 嚴防溺水
    夏季即將到來,天氣逐漸變熱,溺水事故也將進入高發期。4 月14 日,山東德州樂陵市西段鄉張店村3 名兒童(分別為3 歲、4 歲、6 歲,均為男童)落入養蝦池溺水死亡;4月17日,江西贛州市南康區鏡壩鎮觀河村6名學生在河邊玩耍,有2人意外落水,其中1名初二學生不幸溺亡。事故的發生,令人沉痛和惋惜。
  • 遊泳前做好暖身運動防溺水
    揭秘人溺水的時候身體垂直於水裡  很多居民以為溺水的人會像電視劇中一樣驚慌呼救,其實,現實中溺水者很多時候是站在水裡安靜的死去,沒有掙扎,或者好像在水裡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頭大多數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裡,一上一下好像換氣。別人即使在他身邊也渾然不知,以為只是站在水裡。
  • 奧運遊泳冠軍都可能溺水!一旦溺水,但願你的掙扎,有人看得懂
    防溺水,是陳丞專業培訓中的重要構成。2007年,陳丞已經考到高級救生員。2008年,「救生員」作為一種職業正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大典》。陳丞是第一批。陳丞四歲學會遊泳,但在他眼中,「不會溺水其實是一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不溺水的概念。」
  • 女子掉下運河不會遊泳,仰躺漂浮十幾分鐘等來救援
    點擊播放 GIF 0.0M近日一名女子落入運河雖然不會遊泳但她憑著超人的淡定保持不動浮在水面上數十分鐘外環路救援站消防人員迅速趕往現場,到場後,只見一名女子昂著頭仰躺在離岸3米多的水面上,四肢展開一動不動。因河面和水面有約5米的落差,消防員立即架起9米金屬拉梯,固定在河堤堤基的石頭上,一名隊員攜帶安全繩和救生圈沿梯下到河邊,趟水下去抓住女子的左手,將她拖到岸邊。
  • 重慶8名學生溺水遇難:除了呼籲開設遊泳課,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先來看一組數據:澎湃評論:相關統計顯示,溺水已成我國兒童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死因,全國每年約有5.7萬人溺亡,其中14歲以下的佔比高達56.58%。我國每年都有大量兒童死於溺水,關注孩子們的生命安全,防溺水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這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讓附中學生「人人學會遊泳」,師大附中遊泳課開課
    副校長陳迪勳、蘇建祥到現場指導,德育與學生發展處主任吳卿、副主任張磊以及高一年級2位班主任、體育老師到場組織,90位同學、2名總教練、8名遊泳教練參與授課,4名救生員在泳池旁保護,讓附中學生「人人學會遊泳」,遊泳課正式開課啦!同學們在教練和老師的組織下有序進入泳池,認真地聽課,緊跟教練步伐,做下水前的熱身活動,一步步地學習踢腿、呼吸、憋氣、吐氣、換氣、漂浮、划水等基本動作。
  • 防溺水安全教育
    因此,對於因「預防新冠肺炎疫情」隔離在家中上網課的高一、高二的同學預防學生溺水安全工作也成為現階段學校和家長最關注的焦點。事故是無情的,每一起溺水身亡事故的發生,都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和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為了確保孩子們的生命安全,特致信予您,希望你們能履行孩子的監護人職責,認真做好子女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 女孩墜湖後「教科書式自救」,這些溺水自救法,有必要教會孩子
    這也給廣大家長提了個醒:面對身體隨處可見的溺水風險,父母有必要讓孩子掌握。保姆級溺水自救教程,關鍵時刻能保命,家長有必要讓孩子掌握有人看完女孩自救現場視頻後表示:「不就是大字型漂浮嗎,我覺得挺簡單,不就跟躺床上一個道理嗎?」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 當救生演練遇上溺水遊客 鹽田義工勇救溺水者
    溺水者是來自青海西寧的遊客,因體力不支即將溺水,旁邊遊泳者當即呼救。彭衛華發現該男子頭沉海裡,手舉出水面,正在掙扎,憑著多年的救援經驗,彭衛華立即將其拉上槳板,送往岸邊,由大梅沙救生員確認其身體情況。"每年在深圳水域,都有遊客溺水的情況發生,大部分都是因為體力不支或者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