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墜湖後「教科書式自救」,這些溺水自救法,有必要教會孩子

2021-01-19 騰訊網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8月27日在北京蓮花池公園,一女孩給大家上演「教科書式自救」。

早些時候女孩為撈回不慎掉落的手機失足落水,目擊者稱,女孩呈「大」字型漂在水面,一動不動一聲不吭,直到救援人員用網兜嘗試撥她到岸邊時,才嗆水咳了一聲。發現女孩的大媽稱,蓮花池公園的湖裡全是淤泥,掉下去要是掙扎,恐怕就兇多吉少了。

此新聞一出,媒體在提醒廣大群眾切勿為了財物擅自下水的同時,這個冷靜的女孩也為意外落水後的水中自救做了示範。這也給廣大家長提了個醒:面對身體隨處可見的溺水風險,父母有必要讓孩子掌握。

保姆級溺水自救教程,關鍵時刻能保命,家長有必要讓孩子掌握

有人看完女孩自救現場視頻後表示:「不就是大字型漂浮嗎,我覺得挺簡單,不就跟躺床上一個道理嗎?」

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有網友對這種觀點進行糾正:「我學過遊泳都做不到漂浮這麼久」「胸挺起來脖子後仰,就像站軍姿,腿才會飄起」。

實際上,這樣的水中漂浮可以實現,但操作起來有難度,一旦心理素質不夠強大或身材不合要求,都不能輕易浮起。不過不用著急,下面幾種自救動作看起來複雜,其實百試百靈,家長有必要教會孩子。

1)水母漂

顧名思義就是像水母一樣漂浮,分兩種,一種是雙手抱膝式,一種是自然垂直式。

動作要領:抱膝式要求吸氣後全身放鬆,雙手抱膝貼於胸前,背部露出水面。需換氣時雙腳慢踢,抬頭吸氣重複完成動作直到救援人員施救。

垂直式要求吸氣後臉埋在水中,四肢自然下垂。需換氣時上肢壓水下肢夾水,利用反作用力抬頭吸氣,重複動作等待救援。

注意事項:遇到溺水情況時千萬不要慌亂,全身放鬆,儘量增大身體與水接觸的面積,可以閉上眼睛減輕恐懼

點擊播放 GIF 0.0M

2)立泳踩水

這是溺水後最實用的方式,適合掌握遊泳基本動作的人。

動作要領:雙臂架在身體前,雙手接近水面,向內外划水。雙腿用蛙泳腿部動作踢水,像蹬自行車一樣。

注意事項:保持冷靜!保持冷靜!保持冷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遊泳基礎的人往往忽視自救技巧的學習,關鍵時刻反而不淡定。不要亂蹬,給自己保存體力。

點擊播放 GIF 0.0M

救生人員提醒:水火無情,想活命,這幾點注意事項孩子必須記牢

1)勿貪戀財物

在生命面前,財物真的不值一提,家長要培養孩子這種意識。小朋友思想單純,最怕挨罵,家長要告訴孩子:手機或者書包掉進河裡沒關係,媽媽不會罵你,只要你平安就好。

溺水也是一樣的道理,會遊泳的孩子脫掉衣服以便遊泳,不會的孩子先脫掉書包,呈水母狀,然後脫掉鞋子等待救援。

2)別緊抱救生人員

新聞常報導會遊泳的人下河救人卻雙雙送命,就是因為溺水者出於求生本能通常不顧他人死活,以為死死抱住「救命稻草」就能生還,其實不僅害了自己,也坑了別人。

家長要告訴孩子:「救生叔叔來之前,你要一直保持媽媽教你的動作,叔叔靠近你時要聽叔叔指令,不能緊緊抱著叔叔,不然會有危險!」

3)水中抽筋別慌,有辦法

長時間在水中體力不支或水涼容易引起抽筋,面對抽筋孩子不要慌。

如果腳趾抽筋,要屈腿並朝抽筋反方向用力把腳趾扳直;腳掌抽筋,要拉住腳尖用力按揉腳背;小腿抽筋,用力向前蹬直,握住抽筋腿的腳趾朝腳背拉。

為了保存體力,切勿亂踢亂蹬,否則引起身體下沉。快速處理抽筋後,按照前面學習的動作自救。

4)別擅自下河,不盲目救人

教育孩子:安全第一位,時刻保持冷靜。平時就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灌輸這個意識:「如果失去生命,就得和爸爸媽媽分開了,如果想去河邊玩,要告訴媽媽讓媽媽陪你去。」讓孩子意識到河水的恐怖和危險

注意,不要嚇唬,避免孩子因為好奇故意到河邊玩耍,反而會起不到效果。

生命可貴,為了自家娃的安全,家裡有條件可以帶孩子學遊泳或演練自救法以備不時之需。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旱鴨子」女孩溺水後,漂浮自救嚇壞大媽,水下2個方法能救命
    無論孩子會不會遊泳,這些水中的常識一定要知道,尤其是旱鴨子的孩子,一旦發生了意外,這些「水下自救」方法無疑相當於保命符。 「旱鴨子」女孩溺水後,漂浮自救 前陣子就有這樣的一個女生,她並不會遊泳,但卻通過漂浮獲救了。
  • 女孩落水淡定漂浮,上演「教科書式自救」,網友:太機智了!
    前段時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北京市的蓮花池公園裡,有一個散步的大娘看到公園的水池的水面上有一個人在漂著,沒有動靜。大娘趕忙聯繫公園裡的工作者,來人後拿救人用得長鉤子把漂著的人救到岸上,發現是一名女孩。她是在手機不慎落水後,為了撿回手機,才不小心掉進去的。
  • 公交落水如何自救?溺水後搶救方法是啥?腦溢血如何急救?
    貴州公交墜湖牽動著眾人的心,經全力搜救,截至7月7日22時,共搜救出 37 人,其中受傷 16 人,無生命體徵 20 人,送醫搶救無效死亡1人。37人中有學生 12 人,其中 5 人無生命體徵,6人正在接受治療,1人已出院。那麼,公交落水該如何自救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掌握哪些急救小常識,以備不時之需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家中發生大火無法脫困,貴州12歲女孩帶妹妹教科書式火場自救
    12月20日,貴州安順一居民家中著火,12歲的小女孩眼見無法脫困,帶著妹妹撥打119上演一場教科書式報警和自救。最終,家中大火被@安順消防 撲滅,兩個孩子被安全救出。生命是最寶貴的,假如遇到了火災,應首先懂得如何逃生和自救。在火災中造成人員傷亡的往往不是災害本身,而是由於人們缺乏自救常識,錯過了逃生機會。行為心理學家的調查結果表明,許多人缺乏遇災自救知識,當災害突發時心理承受能力差。只有約百分之二十的人能保持大腦冷靜清醒,只有百分之十五的人能採取得當的應急、自救措施。
  • 洪江區開展「防溺水,學自救」安全教育活動
    這是7月4日,專家志願者指導雷鋒青少年學習自救活動的一個縮影。當天,洪江區志願者協會、懷化市二醫院組織志願者在洪江區中山路小學電教室內開展的「珍愛生命,謹防溺水,學習自救,遠離危險,平安成長」 雷鋒青少年安全主題教育。來自洪江區幸福路、中山路、東方紅三所小學的60位雷鋒青少年及他們的家長參加學習。
  • 廣東惠州公益微電影《溺水,如何自救和互救》拍攝圓滿成功
    據統計,「溺水」已經是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為了減少溺水,給社會帶來穩定。惠州市紅棉慈善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繫百姓。「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把「溺水」時如何自救與互救的方法,拍成一部公益微電影《溺水,如何自救和互救》,進行宣導,幫到更多的家庭,讓意外減少發生!
  • 福建紅十字水上救援隊進社區學校 講授如何自救防溺水
    原標題:福建紅十字水上救援隊進社區學校 講授如何自救防溺水   光明網6月6日訊( 瀋陽 通訊員 李飛) 2013年10月11日獲得中國紅十字會評審認證的21支救援隊中,有三支水上救援隊,分別是中國紅十字(福建、廣東、山東)水上救援隊。
  • 女孩意外落水不會遊泳,靠這招成功自救→
    她憑藉自救知識和強大心理素質實現「教科書般」的自救8月27日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公園的水面上一個女孩漂浮著當目擊者試圖詢問女孩情況時她的身體在動」十幾分鐘後女孩被公園工作人員用撈魚網兜撥到岸邊獲救女孩被救後指了指自己落水的方向距離被救地點很遠
  • 溺水時如何自救互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 372000 人死於溺水。中國10歲以下兒童的非正常死亡原因近 80% 是溺水! 近年來,溺水已成為少年兒童意外傷亡的「頭號殺手」。兒童的好奇心和缺乏水上自救意識和能力,是造成兒童溺亡的重要原因。
  • 「心肌梗塞10秒自救法」靠譜嗎?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丁亞輝發表文章對「10秒自救法」進行反駁:深呼吸和咳嗽會明顯增加體力消耗,造成耗氧增加,加重心肌缺血和壞死,增加心跳驟停的風險。一旦心跳驟停,本人實際什麼也做不了。航空總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馮文祥也表示,尚無「咳嗽法」自救成功的案例。
  • 女孩失足落水,不會遊泳鎮定仰面漂浮獲救,上演教科書自救
    8月27日晚,北京豐臺,蓮花池公園內,有市民在路過蓮花池時發現湖面上飄著一個女孩,女孩仰面漂浮,四肢都飄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嚇壞眾人。當工作人員拿手電照到女孩臉上時,大家發現女孩皺眉了,隨即,工作人員將其打撈上岸。
  • 遇到意外溺水怎麼辦?阿sir教你自救、施救小常識
    意外溺水多由於放鬆警惕從近年發生的溺水事故看,許多時候發生意外溺水,都是由於當事人過於大意,抱有僥倖心理:有的認為自己熟悉水性,常年遊泳,不可能溺水;有的認為自己帶了救生圈,只在靠近岸邊的水域遊玩,不會有問題。
  • 暑期臨近 這些溺水救護方法讓孩子們學會自救
    近期,天氣逐漸炎熱,學校暑期即將來臨,為幫助學生們增強防溺水安全意識,掌握救援技能,桂陽縣消防救援大隊組織開展防溺水進校園系列教育活動,手把手給孩子們傳授防溺水自救知識。在桂陽縣龍潭小學,消防指戰員們正在為百餘名小學生上著一堂生動形象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訓課。
  • 教科書式自救!87歲老人落水後淡定抱臂漂浮
    救援人員表揚老人的「淡定」,是教科書式的自救。救援人員提示,不慎落水後,最好能保持漂浮狀態,儘量做到以下幾點:一、落水後不要心慌意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切記千萬不能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因為這樣,反而容易使人下沉;二、冷靜地採取頭頂向後,口向上方,將口鼻露出水面的姿勢,此時,就能進行呼吸。
  • @家長們 這些防溺水的知識一定要告訴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世界預防兒童傷害報告》顯示,全球每天約有480個孩子死於溺水。正值夏季兒童溺水的高發季,今天,就請急救專家和外科醫生給家長們介紹一下,那些必須讓孩子們知道的預防溺水的知識。缺氧12分鐘存活概率很小據統計,每年6-8月發生兒童溺水數量最多,佔所有病例的39.5%。
  • 預防溺水的救命絕招,孩子在荷蘭遊泳訓練必要技能
    1給大家介紹一個水裡的救命動作,不會遊泳的人也可能活命,也是預防溺水的自救絕招,就是仰漂:放鬆身體 耳朵入水,身體躺在水面上,肚子往上挺,臉朝天空,稍微張開四肢。建議人人都可以學起來練起來,家長們可以自己訓練孩子或要求教練務必教會孩子仰漂,關鍵時刻的能保命。2嘮嘮我在荷蘭親身體驗的兒童遊泳訓練系統,有興趣的朋友再看下去。每年一到夏天,新聞因意外水中溺死的一再發生,甚至有會水性的去救人者的犧牲。 每條生命的離去就是一個家庭的破碎。
  • 13歲女孩墜江,不會遊泳的姥姥也跳了下去「我就想跟她一起死。」
    近日,哈爾濱通河縣松花江發生了這樣一幕,13歲女孩意外墜江,情急之下不會遊泳的姥姥也跟著跳了下去...到幼兒園後,劉某將孩子遺忘在車中。直到17時才被發現,孩子已死亡。「車內有七八十度,孩子像被蒸熟了一樣」。因沒有校車,家長每月給園長300元交通費接送。對於孩子可能會在車裡中暑的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我就離開一會,孩子能出什麼事。」
  • 水中自救最重要的技能——水中漂浮的三種基本動作
    :8月27日北京豐臺區蓮花池公園內有位阿姨晚上鍛鍊完回家路過蓮花池時發現一個白衣女孩在湖面上雙臂張開身體挺直地漂著面無表情一聲不吭落水少女教科書式自救原來是女孩不慎落水因為不會遊泳所以只能靠漂著自救也不敢呼救和回應隨後在公園工作人員施救下平安被救上岸女孩只有十幾歲的樣子
  • 母親三樓拋下孩子逃生 這些自救辦法要掌握
    夏季天氣炎熱是各類火災事故的高發期在工作和生活中稍不留意就容易引發火災、釀成災害火災幾乎是我們身邊最普遍,也最可能遭遇的災難,對我們來說,掌握一定的火災逃生自救知識是非常必要的。生死時刻母親為孩子做出選擇,雖然面臨的風險也巨大,但是膽量和果斷令人感到欽佩。也有網友對下面撐著的人表示感謝,畢竟稍有不慎孩子可能就會砸到從而失去生命。小掌也忍不住為這家人捏把汗:最危險的時刻,最驚險的拋下,最溫暖的人心,感謝這些為生命接力的人!
  • 陝西渭南:孩子暑期溺水救命技能 科普課堂搬進遊泳館
    史紀強調,「發現有人落水,未成年人不能貿然下水施救,會遊泳並不代表你能救人;發現有人溺水,應立刻撥打119或向附近成年人呼救。只有正確掌握了自救和救人的技能,才能去施救,否則貿然行事,只能釀成更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