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阿建 答友專門行文提出了修改,已經確定是「3+1+2」。這種高考新模式,是專屬江蘇等八省市的高考改革模式,其中的「3」指統考科目語數英,每科滿分150,以原始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1」是確定偏文或者偏理,在物理和歷史兩科中選擇其一,滿分100分,以原始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2」只能在化生政地四科中選擇其二,卷面滿分各100分,轉換成等級賦分後計入高考總分。這就是典型的所謂新的高考「3+1+2」模式,既然該考生想學偏理科,那麼「1」必選物理,生地不特長,也就意味著要放棄,「2」也只能選擇化政了!
選科「物化政」的主要優勢,筆者談兩點:
其一是在將來高考志願填報時,適合院校和專業特別多,有著太多的可供選擇方向。由於有物理這個專業覆蓋率較廣的學科,大部分理工科專業都在可報範圍內,並且政治學科也可以覆蓋到一些偏文的專業,因此,它的可報專業超過98%以上,一些頂尖大學專業可報率甚至高能達到100%!因而,學生選報物化政科目組合,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供選擇的大學院校與專業學科非常多,只要你喜歡,將來高考填報志願時,幾乎就可以隨便填報,高考分數夠了的話,被錄取率接近100%!
其二是大學本科畢業後,無論考研,還是考公務員,都會省時省力、佔盡優勢,令人羨慕。由於大學畢業之後,參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階段選考科目未選擇政治的話,大約會存在差不多1~2年的政治思想理論知識斷檔期,直接會對今後的考研和考公務員之路影響頗多和頗深。所以,高中學生選報物化政科目組合,可以說影響深遠,對於將來大學的繼續升學、司法考試、或者就業考公務員等,都產生直接影響。與此同時,據相關統計,選報這個科目組合的考生相對較少,高考競爭力也相對較小!
選科「物化政」的主要不足,筆者也談兩點:
第一、學科難度較大,尤其物理與政治,魚與熊掌兼得的可能性不太大,差不多就是高中最難得分的學科。理科性最強的莫過於物理,文科性最強的差不多也就是政治了,這種需要兩極性思維難度的學科,對於大多數高中學生來說,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折磨」,尤其是在當下的「3+1+2」高考新模式下,文理不分科,政治學科得分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哪怕是你平時政治考試成績不錯了,高考時也未必一定能夠得到高分,更何況還有一個等級賦分制,即使卷面差一分來,也許就是差一個大等級,這讓考生情何以堪!
第二、物化生組合的關聯度太小了,給大多數高中生學習上帶來較大難度,真不是一般學生敢於選擇的。事實上,物化生三門學科各有側重:物理需要空間想像、邏輯推理、與實驗能力,並且需要超強的歸納總結能力;化學則需要的是分析推理及實驗的能力,並且由於知識體系駁雜的因素,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記憶;然而政治不僅需要良好的理解、記憶、思辨、與評價能力,而且更需要理論聯繫實際的運用和體悟能力。這三門學科關聯度幾乎沒有,學生在學習時,很難發揮關聯、促進的運用,有的學生甚至會覺得三者之間「風馬牛不相及」!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剛上高一,生物和地理不特長,還想學偏理科,3+1+2怎麼選」的問題,相對來說,能夠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比較固定了,即物化政科目組合。而對於學生選科物化政組合,可以說是利弊參半,真的學霸當然沒啥問題了,而對於普通高中生來說,這個難度可就大了,希望你真的有勇氣面對,並能應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