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泰州市姜堰區政務服務中心新大廳正式啟用。大廳內安裝了政務服務一體機、人社自助查詢機等,為辦事群眾提供多項自助業務辦理,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新大廳還增設綜合窗口、全科窗口等,增添便民服務箱、愛心雨傘、紙杯、口罩等物品,讓辦事群眾享受一體化、人性化、規範化的服務體驗。
「綜合窗口真方便,原本很複雜的手續,不到半個小時就搞定了。這樣的速度出乎意料,我要為你們的精緻服務點讚!」在姜堰行政審批局投資建設科窗口前,泰州鴻宇塑料製品廠負責人錢亞明開心地說。
這兩年,姜堰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獲評全省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先進地區。區委書記方針說,姜堰秉承「軟環境就是硬實力」的發展理念,努力打造「要素成本最低、政策服務最優、政商關係最親」的營商環境,建成環境最優、效率最高、回報最豐厚的最佳創新創業城市。
創新實施「一對一」服務專員制度,開通「政企面對面」直通車。2019年以來,姜堰區組建了一支由500多人組成的服務專員隊伍,為全區450家企業和67個重點項目提供「保姆式」貼身服務。今年5月,區裡又開通「政企面對面、訴求直通車」,進一步傾聽企業呼聲、解決涉企問題。方針要求區領導帶頭,深入企業問計問需、排憂解難,不斷提升服務精準度。
姜堰區行政審批局局長薛勇明告訴記者,該局今年率先探索推行項目審批「一表清、一網通、一次辦」,致力實現申報零跑腿、審批零障礙、服務零距離,大大提升了項目審批效能。政務服務大廳配備了「紅色導辦員」「綠色幫辦員」「橙色志願者」三類服務人員,為辦事群眾提供「一對一」全流程服務指導,還為新辦企業免費刻章,僅此一項,預計全年可為企業節省費用50萬元。
項目申報「一表清」。姜堰區將項目從申報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全流程83個辦理事項,壓減合併為29個主要審批事項,在此基礎上明確報審「一本帳」,壓減無關及重複提交材料285份,全部報審過程只需一次性填報一張表單。統一專窗受理,為項目開通全生命周期的「聯動服務群」,第一時間推送至各審批部門,開展定製式、套餐式服務。「只需登錄姜堰區項目審批系統,進行一次填報、一次申請,足不出戶就領到了6個證,我們要為姜堰政務服務點讚!」北京航天凌雲波紋管江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劉行鵬稱讚道。
項目審批「一網通」。變「企業跑」為「數據跑」,依託區級審批一體化平臺,建立審批信息共享服務機制,實現企業一站式申報、多部門同步在線審批。從項目核准到竣工驗收,全程實現線上受理、審核、辦理、反饋無縫對接,服務事項「一點登錄、一網通辦」。開通線下線上雙渠道信息互認,審批過程中凡是部門頒發的各類證照、許可、批件,無需當事人再次提供。今年以來全區項目從立項到竣工,審批時限控制在30個工作日以內,重大項目平均審批用時24天。
多重事項「一次辦」。姜堰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服務創新,在統一簡化評估上全方位服務,在助力項目落地上全天候服務,在全流程代辦上延伸服務半徑。該區今年還在江蘇政務服務網姜堰旗艦店增設「一件事」專欄,實現首批60個「一件事」全流程網上辦,累計壓縮辦理時限534個工作日,實現率處於全省領先水平。
「沒想到跨省也能辦理營業執照,本以為需要往返跑上幾趟的事,不費事兒就辦好了!」11月5日,在上海靜安區行政審批中心「長三角一網通辦」窗口,張西全拿到從姜堰寄來的泰州市百農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營業執照,這也是泰州第一張在異地發放的「長三角一網通辦」營業執照。張西全申請的公司落戶姜堰,在上海招投標時需增加經營範圍,便向靜安區審批中心提交了材料。姜堰審批人員在「一網通辦」專窗網站收到後,從線上受理、審核到發放、郵寄,只用了半天。
姜堰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錢軍表示,「姜堰下一步將持續優化企業開辦流程,進一步放大項目審批『一表清、一網通、一次辦』改革成效,叫響『姜堰事 淼速辦』政務服務品牌,不斷打造辨識度更高、滿意度更好的區域營商環境,全力構建全省一流政務服務新高地。」
記者 顧介鑄
通訊員 劉永彬 黃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