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6大差異,體現在方方面面」——在中國5年的印度工程師總結

2020-12-23 文史輯錄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梁啓超《少年中國說》梁啓超先生非常明確的說出了一個國家想要強大,他的年輕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一點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這句話的意義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

前言

現在對於中國和印度的比較非常的多,大到國家發展的狀態,小到人民生活的一點一滴,都成為世界上很多人關注的焦點。而關於中國和印度年輕人的差異,一位來自印度的青年工程師沙阿,他從印度來到中國工作了5年後,總結出了一些他眼中的中國和印度年輕人的差異。

▲印度的青年

01飲食習慣差異

首先是在飲食上就有很大的不同,這位來自印度的青年表示在印度很多人是選擇吃素的,但是在中國就不是這樣了,中國人大多喜歡吃肉。而且印度有很多素食的餐館,但是在中國很少有專門做素食的餐館,而且就他來看即便是說自己是專門做素食的餐館,也不是完全的素食。還有他認為中國菜色口味十分單一,不像印度菜非常美味。

▲印度的食物

02中國交通發達

這位來自印度的朋友,非常驚嘆於中國交通的發達,相比於印度那可怕的火車,中國的高鐵還有公交系統,基本都能夠做到準時準點。這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而且只要規劃好時間,很少會有延誤的事情發生。但是這在印度來說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印度的公共系統非常的差,所以乘客們經常需要等待。

▲印度的火車

03社會治安好

相比於印度每天都有強姦事件的發生,中國的社會治安就要好很多,而且中國的夜生活是非常豐富的,很多女性也可以在晚上非常安全的出門享受生活。這印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印度的晚上和中國的晚上相差非常大。

▲印度的治安

04城市規模不同

沙阿在上海乘坐地鐵,驚奇的發現中國的城市是非常龐大的,即便是郊區也是有高樓大廈林立的,不是說城區和郊區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印度就不是這樣,像首都新德裡或者是孟買這樣的城市,他們市區是非常現代化的,但是距離市區不遠的郊區就完全是另外的樣子了,就跟山區裡面的村落差不多。

▲孟買的郊區

05買不到止汗劑

在印度街頭止汗劑是隨處可以購買到的物品,基本上是人人都需要購買的生活用品,但是在中國的街頭幾乎找不到止汗劑購買的地方,這也令阿沙十分的不解。

06不同的愛好

沙阿發現中國人對NBA是十分熱愛的,很多青少年都很關注籃球比賽,對這些球星也是如數家珍。但是在印度,人們基本上不關心這樣的事情,印度人喜歡的運動是板球。印度的年輕人為板球狂熱,可以說印度人一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吃飯、睡覺和板球。可見,板球在印度是非常受歡迎的運動。

▲印度的板球

綜述:

因為文化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因此會出現很多不一樣的文化,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拿飲食習慣來講吧,中國有很多不同地方的菜系,可以說中國的飲食文化是非常悠久而且博大精深的,但是印度朋友也很可能吃不慣。

但是在這個印度青年眼中,中國確實有很多地方都要比印度強很多,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的迅速,在公共設施等方面的建設也要比印度完善很多,因此生活在中國是非常幸福的。

【參考資料】《跨越喜馬拉雅障礙:中國尋求了解印度》【圖片來源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

相關焦點

  • 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印邊界問題的報導
    摘要:本文以《印度教徒報》為研究對象,運用議程設置的相關理論,採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其近十年間關於中印關係的報導進行梳理,發現《印度教徒報》主要通過子議題的設置和報導角度的選擇來體現對中國的友好立場。本文最後指出了《印度教徒報》的報導缺乏連續性、敘事缺乏系統性等問題。
  • 假如中印開戰,中國或許第二次擊敗印度
    第一次中印戰爭是1962年,距今已經有58年的歷史了。當時中國以閃電戰的方式迅速擊敗印度軍隊。1962年中印戰爭,前面坐著的是印度中國軍隊戰力之強大,強大到直接打到印度首都新德裡,如果不是戰勝之後撤軍了,說不定印度現在已經是中國的一個省份了,就像是新疆自治區
  • 中國開始從印度撤僑,中印同時增兵邊境線?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25日獲悉,中國政府將於近期在印度新德裡、加爾各答、孟買三地安排5架臨時航班協助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在印留學生、遊客、臨時商務考察人員等回國。根據印度衛生部門25日發布的數據,截至當天,印度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138824例,成為確診病例數量全球排名前十的國家。連日來,印度單日確診病例增幅屢創新高。但印度主流媒體卻將此次正常行動與近期中印邊境對峙相聯繫。《印度斯坦時報》25日稱,「中國決定在邊境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從印度撤僑」。
  • 繼續挑釁中國?印媒稱印度準備向中印邊境增兵3.5萬
    自中印邊境對峙並發生暴力衝突以來,印度加強了與中國接壤的西部邊境地區軍事存在,來自印媒的最新消息顯示,印度政府有意沿整個實控線繼續增兵。印度《鑄幣報》7月30日援引匿名政府高官的話說,該國準備向中印邊境增派3.5萬名士兵。《鑄幣報》稱,增兵的主要原因是「印方研判短時間內解決兩國緊張局勢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 55年前中印戰爭,印度這樣解釋戰敗原因,中國把它打清醒了
    1959年1月,英國退休的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訪問印度,他問印度總理尼赫魯: 我接下來要訪問中國,你與毛澤東有過交往,能給我說說你對他的印象嗎? 尼赫魯說:「他的樣子就像是一位和藹的老伯伯,他自己受過很多苦難,現在要保證他的人民能過上比他過去幸福些的生活。」
  • 2020年首例中印藥企合作!印度藥企開啟在華加速跑
    而如今印度藥企所採取的方式顯然更加多樣:或在華投資建廠、或與本土藥企以合資或產品授權形式建立合作關係,或是親自上陣參與中國藥品集採等等。而此次珍寶島與印度藥企的合作,雖然金額不大,但已足以體現印度藥企在不同產品領域、不同層次維度上進入中國市場的積極性。印度各大藥企紛紛活躍在中國市場賽道中,不僅加大了在華布局速度,更是加深參與深度與廣度。
  • ——印度欲向中印邊境增兵3.5萬
    3.5萬,就印度的軍隊編制來說,大約是兩個軍的規模。文 | 海上客印度想加強與中國接壤的邊境的軍事存在,並有意增兵3.5萬人!這是印度《鑄幣報》7月底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印政府高官所言。在海叔看來,這一消息若屬實,則說明印度很不知好歹!《印度時報》報導:卡吉爾日,總理對巴基斯坦的強硬言論是對中國的暗示嗎?確實的消息則是,當地時間7月26日,印度紀念與巴基斯坦間1999年卡吉爾戰爭勝利21周年的日子,印度總理莫迪發表講話,狠三狠四威脅巴基斯坦。
  • 印度拒絕撤兵!重演1962年中印戰爭?
    從現有的情況看,印度已經打算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中印邊境對峙地帶繼續耗下去。同時,印度還頻頻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飛彈,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決心。無論是季節條件和國際背景,都跟1962年中國打響對印自衛反擊戰很相似。那麼,58年後,這裡會發生戰鬥嗎?
  • 事關中印邊境,印度外長有所暗示,中國須警惕
    然而印外長蘇傑生在中印邊境問題上仍然不斷製造「矛盾」話題,企圖引導錯誤輿論導向,而對於印度與中方的談判,他還暗示談判可能會持續數年。 年以來籤署的多項協議、「中國對邊境實控線上部署數千士兵的不同解釋將(中印)雙邊關係推向史上最困難階段」等言論,就此詢問中方態度。
  •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給印度帶去了怎樣的影響?
    國人對於印度的形象,總離不開那些個閱兵疊羅漢、航母造摩託、人海扒火車,甚至是戲稱「印度三哥」。然而印度對於中國人的形象卻並非如此,在他們看來,印度與中國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像謎一樣」。這一切要從1962年的中印邊境反擊戰開始講起。
  •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摧枯拉朽橫掃印軍,中國打到印度哪裡?
    1757年,英國殖民者大邁步的踏入了印度的土地,還試圖從中印邊境上進入中國,向中國西藏發起侵略,因為英印這樣的侵略擴張行為,加上當時的舊中國政府根本無力顧及邊境防禦,便有了後來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領土和邊界爭議、爭端。
  • 1962年中印戰爭:困擾毛主席十天十夜,沒想通印度為何打中國
    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一時間國內動蕩不安,當然地處西南的西藏地帶不免被波及到。在印度的英國殖民者瞄準了這一機會,在中印邊界東線,趁機把中印邊界向喜馬拉雅山脈更北推進,進一步企圖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幸運的是當時中方政府並沒有在協議上簽字。
  • 中印局勢最新消息!印度指責中國協助緬甸邊境反叛組織製造襲擊
    印度政府官員抨擊中國正在協助最近幾個月頻頻對緬甸邊境的反叛組織製造襲擊,使已經在喜馬拉雅山進行致命對峙的兩國另外開闢展現。中印緊張局勢升溫之際,中國外交部則否認支持針對印度的武裝組織,並表示不幹涉其他國家的事務。
  • 印度藉口解放軍「陳兵5萬」加緊增兵邊境,中印可能開戰嗎?
    頻頻非法越線,甚至在中印邊境地帶悍然開槍後,印度方面極力向國際輿論營造「中國恐嚇印度」的假象。比如《印度斯坦時報》渲染稱,解放軍部隊已在對峙區域「陳兵5萬」,近150架戰鬥機已經到位。 其實,印度方面的軍事動作並不少,而且已經有跡象顯示印度方面打算搞長期對峙,接著耗下去。
  • 1962年中印戰爭始末
    印度曾是第一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非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政府也給予了熱情的回報,1951年為緩解印度的糧荒,中國在自身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向印度提供了66萬噸大米。20世紀50年代,兩國官員頻頻互訪。周恩來總理曾4訪印度,共同確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8年,中國在尼赫魯的主張下參加了萬隆會議。更令人難忘的是尼赫魯訪華,在那一段時間裡,中印兩國的大地上到處響徹「中國印度是兄弟」的呼喊聲。
  • 1960年,周恩來赴印度進行中印邊境談判
    1960年4月1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天空上陰雲沉沉,地面上到處瀰漫著腐朽的樹木發出的氣息,周恩來的專機已進入新德裡上空。 周恩來的心情是沉重的,他不知道這次到訪會不會減少兩國的摩擦。此刻,印度總理兼外交部長尼赫魯站在國際機場貴賓廳寬大的落地窗前靜靜地站著。
  • 關於中印談判,印度外長有個暗示:中印談判可能會持續數年,當地局勢...
    這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據《印度教徒報》2日報導,印度外長蘇傑生日前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與中方的談判正在進行中,他還暗示談判可能會持續數年。 (蘇傑生資料圖)   報導稱,談及中印邊境衝突相關話題時,蘇傑生表示,「從印度的角度來看,我相信我們十分立足於『現實主義』。在承認存在分歧這件事上,我們從不迴避。
  • 佳奇科技IPO:主營收入趨勢與同行業存差異 印度市場從6000萬縮至...
    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地包括印度、中東、歐洲、美洲、非洲等國家或地區。  報告期內,佳奇科技產品主要出口印度和中東,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主要出口歐美地區存在差異。印度為了扶持本國玩具製造業,2020 年 2 月 1 日起,印度對進口中國的玩具加徵關稅,從原來的 20%提升到 60%。
  • 中印邊境對峙談判需數年?錢峰:解決問題難度大,可能是「馬拉松式...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2021環球時報年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印度外長蘇傑生近日受訪時談到中印衝突時暗示,中印邊境對峙可能會持續數年。對此,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表示,「大雪封山近在眼前」,中印雙方還未達成撤軍意願。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南邊疆安穩了數十年
    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東段和西段製造了朗久、空喀山口事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官兵多人。 印度向中印邊境集結重兵,在東段,部署了1.6萬餘人兵力;在西段,印軍部署1個旅部6個步兵營、1個機槍營及若干配屬分隊共5600餘人。10月20日,印軍向中國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面對印度軍隊的猖狂侵略行徑,中國政府、中央軍委決定實施自衛反擊作戰。反擊作戰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0月20日始至28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