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打蔣門神,一刀斷生死,武松一身武功從何而來

2020-12-11 脂肪故事

馬上林衝、馬下武松。林衝一身武藝來自於家傳,那麼武松行走江湖、戰無不勝的好功夫,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若論生死搏殺,誰敢說穩勝武松?武松自出場開始,斃猛虎、格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激鬥飛雲浦,每戰必勝、幾無敵手。這樣一身武功,哪怕他悟性再強、天分再高,經驗再豐富,也絕不可能自創,必然有師承。

武松醉打蔣門神顯露的武功,絕不可能是自創

武松醉打蔣門神這一段,由於蔣門神的相撲功夫極高,武松被逼發揮出了最高的水準,露出了看家本領。武松使出的這一路功夫,有個名目叫做「玉環步、鴛鴦腿」。整部《水滸傳》裡,有名目的功夫僅此一章。

一門功夫成形,至少需要經過數代人的積累、實戰的檢驗、不斷地修正完善,總結提煉,最終才能夠形成功法齊備、練法有效、打法兇悍、實戰有效的一套完整的功法。

這樣的功法,不可能是一個人創造出來的,必須要無數人不斷地實踐、理論、再實踐。武松武學天分再高,也不可能一個人創造出一門功法。

就像是《天龍八部》裡的蕭峰,堪稱掃地僧下第一人,但他的一身武功,仍然來自於少林嫡傳。

歷史上的那些武術大家,都是有著明確的師承,再加上自己實戰體悟才成為一代高手的。躲在深山老林苦練二十年天下無敵的,只存在於小說之中。

施耐庵並沒有說明武松的師父是誰,但武松絕對是拜過師、得過真傳的!

武松有著優良的練武資質

力量在搏擊中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沒有力量,再好的技法也只能是體操。武松身高八尺,有千百斤力氣!就算他沒有練過功夫,真打起來也不是尋常人所能抵敵的。

在醉打蔣門神一章,武松為了顯露自己的功夫,抱起了一塊數百斤的石頭,並且還能把石頭拋起來,輕輕接住,這樣的神力,練什麼功夫都威力無窮。

為什麼施恩看到武松力氣這麼大,就信心大增?因為力氣就是一切武功的基礎。所謂四兩撥千斤,沒有千斤力,如何撥千斤?

除了力氣大之外,武松學武的悟性更是一流。在打西門慶、蔣門神的時候,武松的武功還有個套路,到了殺方貌、貝應夔的時候,就是一刀斷馬首,再一刀斬殺敵人。

後期的武松,對敵時乾淨利落、隨機應變、無跡可尋。這已經是融會貫通、以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了!同 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弟子為何有強有弱?悟性是主要原因。

武松跟喬峰很像,都是遇強更強的彪悍人物,這種人越是在生死場合,越容易發揮出超高的水準,這種練武的材質,千百人中也未必能夠有一個。

豐富的搏鬥經驗成就了武松強悍的搏殺能力

武松之所以厲害,是與他闖蕩江湖的經歷分不開的。

小說中,經常有人身負血海深仇,結果挖到了前人留下的武功秘籍,或者被高人收為徒弟,在深山老廟中苦練數年,一出山就威震武林,最終幹掉仇人。

但在實際中,真正的搏殺高手,絕不可能一個人悶著頭就能練成。搏擊是人與人搏鬥的技巧和藝術,一個人怎麼練?打沙袋?打樹?打石頭?這些是死的,人是活的,會老老實實站在那等你打嗎?

生死關頭,你永遠不知道對手會有什麼底牌,會有什麼殺招,會留什麼後手,搏擊過程中對環境的利用、脫逃的路線、出手的時機,樣樣都是學問,樣樣都要靠經驗。

武松在老家鬥毆後潛逃!這幾年,武松浪跡江湖,吃了不少苦頭,也經歷了無數實戰,積累了豐富的搏鬥經驗!

盧俊義槍棒無雙,差一點被差役結果;林沖天下聞名,卻被差役整得死去活來!武松什麼時候吃過虧?武松與人搏鬥,該出手時就出手,殺心一起、從不留情,這才是真正的武人,所以武松從來沒有吃過虧!

長年累月的搏殺,武松的武功日漸成熟,逐步成長為一個戰力彪悍的實戰型高手!

先天力量過人、拜過名師、江湖經驗豐富、悟性超人,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武松的搏擊水平當然很高了。

俠以武亂禁,真正的搏殺本領,歷來是絕不輕傳。如果所傳非人,將來就是一個惡霸。

越是武功高的,越是珍惜自己的功夫,不是遇到對的人,寧願不傳,徒弟找師父,師父更要挑徒弟,都是一回事。

遺憾的是,有些師父敝帚自珍,總怕徒弟超過自己,私下留了一手。代代相傳,代代留手,最終流傳下來的搏殺本領……很有可能變成體操!

相關焦點

  • 精心策劃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
    這可能不行,這一路上有十幾家酒店,一家喝三碗酒,喝三十多碗,這喝醉了以後怎麼去打蔣門神?武松噗嗤一笑,說出一段話來。《水滸傳》原著是這麼說的: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若不是酒醉後了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著大虎。說完這段話之後,武松點點頭,接著說:那時節,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
  • 武松自稱平生只打硬漢,為何醉打蔣門神時,他卻選擇偷襲之舉?
    「醉打蔣門神」可謂是《水滸傳》中的一個經典情節,亦是武松的成名戰之一,武松連吃三十幾碗酒,借著酒勁兒輕鬆將蔣門神打敗,幫施恩奪回快活林酒店,這事兒幹的看似轟轟烈烈,實則當中存在一定問題——武松醉打蔣門神,頗有算計偷襲的嫌疑。
  • 醉打蔣門神的時候,武松為什麼要說:「卻如何不姓李」?
    眾所周知,「醉打蔣門神」是古典名著《水滸傳》的經典章節。不過「醉打蔣門神」本質上是充當 黑社會爭奪利益的打手,武松本人與蔣門神之間沒有矛盾。因此武松在「醉打蔣門神」之前要挑釁蔣門神。於是在《水滸傳》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我們充分領略武松挑釁別人和調戲婦女的本事。有意思的是,武松在調戲蔣門神的小妾時說:「卻如何不姓李?」這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要說明的是,自從《水滸傳》成書以來,討論研究這部偉大小說的讀者可謂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大師級別的學者,各種觀點也是汗牛充棟。
  • 水滸:被誤解的蔣門神,武松打他是個錯,他實際是條好漢
    人們在觀察了許久《水滸》中的人物以及事件之後,就對其中的部分事件做出了判斷,蔣門神實際上是被誤解的,他是一個好漢,武松打蔣門神這件事是錯誤的。醉打蔣門神快活林附近發生了一起命案。他看有人去找蔣門神了,便起身走到街上,在街上等著蔣門神的到來。蔣門神一聽有人鬧事,果然大驚,在他的地盤上,竟也有人鬧事,他立刻前去尋找武松,在半路就撞上了早已等在外面的武松。蔣門神原本就沒有什麼武功招式,能成為一方霸主,主要原因在於他長得高大威武,且有一把好力氣。
  • 從《武松醉打蔣門神》學如何九招「搞定」找茬顧客
    且說武松聞聽,那蔣門神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竟然霸佔了好兄弟的快活林酒店,這口氣豈可咽下?這邊上的朋友問了,書上說蔣門神九尺來長身材,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常常自誇大言道「三年上泰嶽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的了!」,難道說武二郎不怵嗎?
  •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武松醉打蔣門神,哪位好漢更值得尊敬
    水滸裡面有兩次比較經典的仗義出頭的打鬥,一次是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一次是武松醉打蔣門神。魯智深是為了給被欺負的金翠蓮婦女出頭所以才選擇了三拳打死鎮關西,而武松則是為了幫助金眼彪施恩出氣,才動手毆打了蔣門神。兩個人也都因此最終落草去了二龍山,並且最終歸順梁山。
  • 閒話水滸:施恩是怎樣結識武松,讓他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的?
    他公然大言炎炎的對武松叫器道:「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你是景陽崗打虎的好漢,陽穀縣做都頭。只道你曉事,如何這等不識時務?你敢來我這裡,貓也不吃你打了!」牢城營的黑暗和差拔的囂張,由此可見一斑!而武松的為人素來是正邪分明,而又嫉惡如仇的,他的眼睛裡怎能揉得沙子?竟硬硬地回絕了差拔的敲詐,居然沒有一分一毫「孝敬」。
  • 水滸:被誤解的蔣門神,武松打他是個錯,此人是條好漢
    蔣門神被攆走了,另一個來了,他叫施恩(梁山第85位好漢),快活林真正的災難才剛剛開始。  蔣門神有人把「武松醉打蔣門神」同「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相提並論,咋一看,都是行俠仗義,其實兩碼事,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同樣是打人,為什麼要打?初衷是什麼?該不該打?打後結果如何?為什麼要打?
  • 鎮關西蔣門神和西門慶三個人,誰的武功最好?
    文/主任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武松分別在鴛鴦樓和獅子樓殺死蔣門神和西門慶,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憑藉自己有不錯的武功和社會關係,從而橫行霸道,結果也因為自己的橫行,讓自己吃下了苦頭,丟掉了小命。之前有朋友提出,如果蔣門神上了梁山,按照他的武功甚至可以排進梁山三十六天罡,對此有人提出質疑,因為水滸原著中說得很清楚,蔣門神確實是相撲高手,但是那是在他年輕的時候,後來他酒色過度,荒廢了武功,所以在快活林的時候才會被武松輕易搞定。
  • 武松的三個扮演者,只有他武功高強,網友:簡直就是活武松
    三個版本的武松一對比,他因為武功高強,演活了武松,其他兩人無法超越。且看《水滸傳》是如何描寫武松的:「生的身長八尺,胸脯橫闊,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個猛虎?」獅子樓上,西門慶一望武松的勢頭,先吃一驚;快活林中,蔣門神望見武松的體格,頓怯三分。可見高大威猛,氣魄奪人,是武松給人的第一印象。央視版《水滸傳》的扮演者是丁海峰,他體格健碩,面孔線條分明,他扮演的武松英俊灑脫,虎虎生威,形象上最為符合,深受觀眾們的喜愛。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和第一位武松一比,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如果蔣門神和西門慶聯手,武松還能否打贏他們?
    文/主任有人提問,武松單打西門慶和蔣門神都沒有問題,如果這兩個人聯手對戰武松,那麼武松還有沒有可能打贏對方。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小編想表明一個態度,就憑這兩個渣滓就想打贏武松,實在是痴人說夢。原因實在太簡單,無論是蔣門神還是西門慶,他們兩個都不像武松那樣長期在戰鬥,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本來武功基礎就和武松差得太遠,加上常年酒色侵蝕,就更加不是武松對手。我們不妨先看一下武松當時是怎麼收拾這兩個人的。先看在獅子樓上幹掉西門慶。
  • 《水滸傳》中武松醉打蔣門神,體現了武松怎樣的性格特徵?
    醉打蔣門神那夥計就跑到蔣門神的交椅旁邊,低聲的耳語了幾句,蔣門神大吼一聲,把蒼蠅刷,扔在一邊,騰的一下就跳起來了。露胳膊挽袖子,轉身就奔著這個快活林酒店就撲了過來。第三個弱點心性,蔣門神自從打了金眼彪施恩以後得意洋洋,就覺得在孟州城沒有我的對手了,他根本就沒有思想準備。武松就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武松佔了四個字,穩、準、狠、快。蔣門神朝著武松就撲過來了,武松迎上去,抬起左腳朝著蔣門神那肚子就踢了一腳。這一招《水滸傳》原著寫叫做鴛鴦腳,施耐庵在原著中寫,這是武松的絕招,有畢生的精華在裡面。打西門慶一兩招結束戰鬥,打蔣門神也是兩招結束戰鬥。
  • 《水滸傳》李逵能打贏蔣門神嗎
    不好意思,估計李逵還真打不過。第二:蔣門神容易被低估蔣門神不僅身高力大而且技能全面,【那廝姓蔣名忠,有九尺來長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個諢名,叫做蔣門神。那廝不特長大,原來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自誇大言道:『三年上泰嶽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的了!』】,他最擅長李逵害怕的相撲,要知道燕青和焦挺就憑相撲教李逵做人。
  • 泰森一拳800公斤,武松能舉起500斤,猜猜泰森和武松比武誰能贏?
    首先來看功夫實戰型選手武松的履歷。毫無疑問,武松是《水滸傳》中的一流高手。他力大無窮,醉打蔣門神前,武松問施恩,王堂前那個石墩大概有多重,而施恩回答說,大概有有四五百斤重。武松二話不說,搬起石墩往上拋,並徒手將石墩接住,而且臉不紅心不跳。由此可見,武松舉起這石墩應不費吹灰之力。更重要的是,武松此時剛經歷一段流放之旅,體力難免有所減弱,正常狀態下他的力量肯定更大。
  • 水滸傳:和蔣門神相比,施恩到底差多少?四點理由訴說施恩之惡
    可以對比武松和蔣門神,武松把蔣門神打服了,蔣門神跪地求饒之餘,連夜離開了快活林,一直躲避在張團練家不敢出門。 而施恩呢? 被蔣門神打的【兩個月起不得床】,只不過被打的人由蔣門神換成了施恩。蔣門神比武松差多少,施恩就比蔣門神差多少! 或許只有被打的人,才知道被打的有多痛。
  • 《水滸傳》蔣門神:武力值被低估的高手
    蔣門神這個人大家也不會陌生,雖然也只是個過場配角,但卻因被武松在快活林醉打而為廣大讀者所熟知,沒過多久又在鴛鴦樓被殺紅了眼的武松殺死。由於武松是水滸傳幾大重要主角之一且經典故事很多,所以自然銀幕上不管是以武松為中心還是以整體水滸框架為劇情的影視,都少不了醉打蔣門神這一出,一般影視中的蔣門神給人感覺實力不怎麼樣畢竟是個龍套不會刻意渲染,即便有些劇中加長了他和武松打鬥的時間,但那也是武松沒認真打在把他當猴耍,而當我仔細去分析原著時,我發現蔣門神武力真的被嚴重低估了。
  • 《水滸傳》中李逵和蔣門神誰更厲害?為什麼?
    我覺得蔣門神比李逵要厲害一些,分析如下:《水滸》29回,借施恩之口介紹了蔣門神。蔣門神姓蔣名忠,有九尺來長身材,兇神惡煞一般,所以叫蔣門神。他不只身材高大,還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蔣門自誇說「三年上太嶽爭跤,不曾有對」。
  • 蔣門神本是相撲高手,完全可以不怕武松,為何會被武松嚇破膽?
    蔣門神本名蔣忠,是《水滸傳》裡非常有名的一個配角,在武松這條主線上,有著非常多的筆墨。而蔣門神初時勇猛似餓虎,後來卻為何在鴛鴦樓中狼狽的像條狗?他是被打怕了嗎?怎麼武力值下降這麼多?
  • 為何武松的戰鬥場面一點都不好看?武松:你們不懂實戰
    你這麼打,我這麼擋,你這樣躲、我這樣截,這種理想化的「對戰」,跟送死沒什麼區別。武松能夠迅速解決戰鬥,身體素質是一個重要原因。一米八幾的個子、近二百斤的體重,這樣一個壯漢,不要說武松學過武功,就是一個普通人,一般習武的也未必打得過。國際搏擊比賽,為什麼要按體重分級?
  • 《水滸傳》中若換作武松押運生辰綱,吳用等人會是什麼下場?
    先說武松武松防範能力極強武松早年就在家鄉打死一人,因怕吃官司而遠走他鄉。從這個經歷來看,武松應該是在避禍的過程中養成了極強的防範心理,想通過暗算來拿下武松,難度很大。這個從十字坡和飛雲浦中都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