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偉》一書中,武松是作者最為偏愛的角色。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書中關於武松的戰鬥場面,一點都不好看。
武松打鬥的場面,清湯寡水,尤其是後期,結束得特別快,幾下子就解決了戰鬥。實際上,正因為武松的武功太強悍,所以不會有纏鬥,基本上三招兩式解決對手
在傳統的電視劇和小說中,往往會出現雙方大戰三百回合、殺得天昏地暗的場面。在真實的實戰中,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尤其是冷兵作戰,哪有那麼多格擋躲閃,也就是一個照面解決戰鬥。
武松的實戰能力,在梁山好漢中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從他出場開始,只要是正面對決,從來就沒有輸過,再厲害的對手,也是麻溜兒地解決戰鬥。
武松的身體素質異常強悍
對於武功,許多人迷信於精妙的招式。但是自古就有「一力降十會」的說話,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招式就是個笑話。
你這麼打,我這麼擋,你這樣躲、我這樣截,這種理想化的「對戰」,跟送死沒什麼區別。武松能夠迅速解決戰鬥,身體素質是一個重要原因。
一米八幾的個子、近二百斤的體重,這樣一個壯漢,不要說武松學過武功,就是一個普通人,一般習武的也未必打得過。
國際搏擊比賽,為什麼要按體重分級?就是因為身體素質在搏擊中幾乎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武松出場的第一戰是打老虎。
赤手空拳,沒有過硬的身體素質,怎麼打得過老虎?而武松的對手,又有幾個在力量、敏捷上超過老虎的?
身體素質有了壓倒性的優勢,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武松的搏擊意識出色
所謂搏擊意識,就是指頭腦,能夠根據對手的實際情況,採取合理的戰術。
例如武松打西門慶。西門慶也是清河縣的武術高手,並不僅是個貪花好色的浪子。武松拿著一把短刀來找西門慶。結果被西門慶一腳把短刀踢飛。
西門慶的這份準頭、眼力堪稱厲害。在瞬息萬變的實戰中能夠一腳踢飛對方的兵刃,這絕對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高手。
那麼,武松怎麼應付的呢?既然沒有了兵刃,就調整戰術,發揮自己身高體壯的優勢,直接抓住西門慶摔下樓去,跟進、幹掉!
再比如打蔣門神。蔣門神能夠在狠人扎堆的快活林立足,能夠把施恩打得哭哭啼啼,更是泰安比武大會的冠軍,要知道山東可是高手輩出的省份啊,蔣門神的厲害可見一斑。
武松針對蔣門神,用出色的腿功」玉環步、鴛鴦腿」,幾下子解決了蔣門神。
武松的臨場發揮能力和戰術直覺厲害
生死搏擊,根本沒有辦法挑選對手,你咋知道自己碰到的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咋知道對方有哪些殺招?就算你事先看過他和別人打鬥,自己上卻是另外一回事。
你要在不到一秒的時間裡選擇最正確的戰術,這個時候,根本沒有時間給你用來判斷,靠的全是直覺,沒有敏銳直覺,算不上實戰高手。
例如耶律重,曾經與梁山排名第五、馬軍五虎將第一的大刀關勝大戰數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可見他的強悍。
但是,碰到武松就悲劇了。第一刀,武松斷馬首,第二刀,一刀斷首。何等的乾淨利落!耶律重還沒有搞清楚情況被被武松秒了!
再比如貝應夔。他和鄧元覺是同等級的高手,鄧元覺和魯智深都能打個旗鼓相當。貝應夔的厲害可見一斑。
然而,他碰到開槍後,也是兩招,而且是他先出手!結果也是兩招解決戰鬥。第一招:抓住他的槍頭拉下馬,第二招:一刀斷首。
乾淨利落。
哪需要大戰三百回合?
結語:武松的武功,在梁山並不是最頂尖的,但武松在實戰中的臨場發揮能力,絕對是頂尖的。
武松好比《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哪怕碰到比他更厲害的敵人,他總能夠爆發出遠超自身水平的戰鬥力,採取最佳的應對策略,用最短的時間解決戰鬥。
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實戰意識、或是臨場發揮,武松都堪稱出色。這三樣素質疊加起來,造就了武松強悍的實戰能力。
在正面搏鬥中,武松從來沒有輸過,可謂遇強更強、戰無不勝,唯一一次重創,還是遇到了會飛劍的異能人士。
像武松這樣的高手,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會是名震天下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