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北方冬至吃餃子
據說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通過一千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北方人常吃的一種特色美食。一般常見的餃子都是鹹味的,主要的餡料有豬肉香菇、三鮮、韭菜豬肉等。餃子既可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蒸著吃的餃子我們稱之為「蒸餃」,煮著吃我們稱之為「水餃」。北方流傳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俗語,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冬至吃餃子的熱衷程度。
南方冬至吃湯圓
南方冬至吃湯圓中國人吃湯圓的歷史悠久,據說起源於宋朝,每年到了元宵節與冬至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煮湯圓吃,寓意一家人團圓吉祥。湯圓是由糯米粉搓揉而成的一種圓球形食物,大小稍微比跳棋子大些,常見的餡料有黑芝麻、花生醬等。中醫把湯圓視為補虛、健脾開胃之物,冬至吃湯圓,對調理腸胃很有幫助。
冬至到來之際
大家都很想念家鄉的餃子🥟
那不如親手包一次餃子吧!
說幹就幹,軟國1901和1904班一起組織了一次包餃子的活動,大家都興致勃勃,早早到食堂來幫忙,一起做準備。
在一片火熱的氛圍中,同學們歡聲笑語,分工明確:剁餡、活餡、活面、擀餃子,有的同學第一次包,包的奇形怪狀,大家哈哈大笑,還有的同學非常「上手」,得到了大家的讚揚。一個個餃子誕生,幸福與自豪之情也油然而生,大家更是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經過同學們的努力和互相幫助,色香味俱全的餃子一出爐,所有人都急著去看看自己的成果,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看看同學們品嘗勞動成果時洋溢著幸福的臉龐!
這個和同學共同度過的冬至格外有意義!
大概因為是自己親自動手製作出的餃子,所以怎麼樣都會覺得很美味,很多人都發了朋友圈來紀念這一次精彩的活動,也紀念第一次吃自己包的餃子。
看得出來,大家都很高興而且對這次活動很滿意。同時也都期待著下一次的活動!
看到19級熱火朝天的包餃子現場
不由得想起2018年的冬至
軟國1804班的同學也是歡聲笑語
在食堂二樓共度難忘的節日
班級的凝聚力
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得到構建與升華
2019冬至快樂。
中國人過冬至吃餃子和湯圓
那麼日本人的冬至(どうじ)
又有怎樣的飲食習俗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你的答案
優秀評論會出現在下一期推送中哦
策劃 魏健
圖文編輯 由可 何澈
圖文來源 牛迪 楊斯涵 陳冠宇 宋明軒 何澈 沈鴻儒
特別鳴謝 開發區校區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