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守堅天師和青城山

2021-02-06 青城山道教

薩守堅,號全陽子,南宋道教神霄派的著名道士。少年時他就有濟人利物之心,並學過醫,後棄醫學道。東漢張天師(張陵)、西晉葛仙翁(葛玄)、東晉許真君(許遜)、南宋薩守堅,並稱為我國道教的「四大天師」。

宋徽宗時,他曾隨王侍宸(即王文卿)學道法。王侍宸和林靈素都是名道。薩守堅是他們的再傳弟子,名望很高。明孝宗時被封為崇恩真君。

薩守堅出生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九月二十五日,相傳出生前已經過兩世修緣,第一世是改棄前非的屠夫,第二世為修積善果的富人。

他自稱「汾陽薩客」,又被載作「汾陽西河人」,說明其遠祖的籍貫地為汾陽郡西河縣(今山西孝義縣)。薩姓在我國非常罕見,普遍認為宋代山西薩姓的先祖是來自中亞的胡人。史籍記載薩守堅為「西蜀人」,但生於蜀中何地卻不詳。

晚年他曾隱居在金州(今陝西安康市)城內的東門裡。七十歲遠遊東南,布德施仁,濟貧救苦。

薩守堅道行高深,持戒堅定,曾寫有這樣的名詩:

道法於身不等閒,思量戒行徹心寒。

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豐都出世難。

據《三教搜神大全》載,薩守堅道法甚高,他遊到湘陰縣,見當地用童男童女祀本處的神廟,就說:「此等邪神,即焚其廟!話一說完,立即就有雷火從空中降下,焚毀了廟宇。據說薩守堅焚毀的是王靈官的廟。其後王靈官暗中跟隨薩守堅十二年,想要報焚廟之仇,但為薩守堅的道法所折服,於是拜薩守堅為師。王靈官後來成為道教所奉的雷部和火部的護法神。

自張繼先重振道教正一派後,薩守堅對於青城山道教有劃時代的意義。

薩守堅大約於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年)到青城山繼承了正一派的領袖地位,把以符籙為主的道術更多地用於民間消災救厄、卻旱祈雨一類活動。

清初錢謙益在《萬尊師國樞傳》中說:「虛靖天師歿後十六年,薩翁守堅遇於青城山。遂相授受,實正一火居道派。」是薩守堅開創和鼓勵了火居道派的形成。從那以後,川西地區出現了大量的生活於民間的火居道士,並把道教正一派拜章殺鬼、畫符治病、禳災卻難等道術作為謀生的手段,成為道教中被稱為火居道或火壇道的一個支流。

元代民間已流傳著許多關於薩守堅的故事,如雜劇《薩真人夜斷碧桃花》講述了一個神話味道濃厚、情節離奇的愛情劇,內容大致是(僅供參考):

廣東潮陽縣令徐端與縣丞張珪均為開封人,前者有年芳十八歲女兒徐碧桃,後者有二十歲英俊瀟灑的張道南,二家遂達成婚配之約。某日張道南為尋從籠中飛走的白鸚鵡,誤闖入徐府的後花園,結果與徐碧桃偶遇,得知對方的身份後,二人相談甚歡,不料被徐端撞見。

認為女兒舉止不夠矜持,有辱家風,徐端因而怒責。徐碧桃一氣身亡,家人便將其葬於花園中。三年後張道南考中進士,做了潮陽知縣。途經徐碧桃所葬花園,適逢桃花盛開,追思情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傷感的張道南茶飯不思,抑鬱患病。徐端派人去看望張道南,答應將次女玉蘭嫁給他,但張道南不為所動。由於病重難愈,其父張珪懷疑有鬼怪纏擾張道南,就請來薩守堅做法事驅鬼。

薩守堅施法術查明徐碧桃的陽壽未終,與張道南的姻緣未了,又發現徐玉蘭的陽壽很快將盡,於是令徐碧桃借妹妹玉蘭的屍體還魂。後來徐玉蘭暴亡,不久人又甦醒,但醒來的人卻自稱是徐碧桃,敘述以前的事情歷歷在目,讓眾人困惑不解,於是薩守堅說明了緣由。張道南隨即痊癒,終於與心愛的女子徐碧桃結成夫妻。

後來薩守堅遊歷福建,在今泉州、建陽等地留下足跡,坐化於漳州龍溪縣(今屬龍海市)的升仙宮,享年逾百歲。

古代道教徒尊稱薩守堅為「薩祖」,以繼承了其雷法或咒法之術為榮。北京城西建有一所道觀,專門祭祀,「每年換袍服,三年一小焚,十年一大焚,復易以新,珠玉、錦綺所費不貲。每節候歲時皆遣官致祭」。

自古以來,百姓之家每逢喪事,通常會請道士做「放焰口」法事,登門的道士們則要誦一部《一元無上薩祖鐵罐焰口》的經文,據說它就是薩守堅超度徐碧桃亡魂的法咒。

編輯:李娜

審核:謝至開、三道

相關焦點

  • 道教「四大天師」之一青城山道士薩守堅(青城秘聞)
  • 農曆九月二十三,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聖誕
    今天是道歷4716年,農曆九月二十三,為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的聖誕之日。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天師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的意思。
  • 諸真祖師 | 薩守堅真人
    ▲手持五明降鬼扇的薩祖像薩守堅,號全陽子,南宋道士,是護法王靈官的恩師,道教稱「薩祖」、「薩真人」、「一元無上薩翁真君」、「玄風永振天尊」。在道教中,薩真人與張道陵(張天師)、葛玄(葛天師)、許遜(許天師)共為「四大天師」。薩真人少時本為醫師,後於陝西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三十代天師張繼先,三道人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扇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
  • 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丨鏡頭下的善信們
    從青城山到臺灣高雄,再從高雄到臺北,臺北到臺南.為期的10天的」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繞境活動吸引了臺灣數十萬民眾的參與,為了更好地記錄此次青城山祖天師千年來首次巡臺的盛況,小編將鏡頭對準了參與此次活動的善信們,從另一種視覺為您講述在此次緊張行程中收穫的感動.
  • 農曆九月廿三,恭祝薩守堅天師聖誕!一元無上薩翁真君,玄風永振天尊!
    薩祖寶誥:薩祖,即薩守堅,宋代道士,少嘗學醫,欲濟人利物,結果卻誤用藥傷人,遂棄醫求道。曾於陝西遇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得受「咒棗之術」,遇林靈素授羽扇一柄,言「有病者,則扇之即愈」;又見王文卿於青城山,盡得雷法之傳。薩守堅皆精志修煉,由是道法大顯,出入巴蜀。遊東南至閩中。守堅尤精於神霄雷法。曾撰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其法裔稱「西河派」或「天山派」。
  • 青城山祖天師正式巡臺,如此隆重的遊神活動您見過麼?
    11月21日,高雄市金獅湖畔張燈結彩,鑼鼓齊鳴,「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在道德院舉行。
  •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② :1800年!青城山道教經歷了哪些道教派別?
    在上一篇闡述《青城山道教志》系列② :青城山道教的歷史與現狀」中僅提到了青城山諸多利於道教發展的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簡單論述了道書稱青城山為十大洞天的第五大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等美譽之緣由。青城山作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天師道的祖壇,歷代天師多來此朝祖。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青城山道教之發展究竟經歷了哪些教派呢?道教創建者張陵天師於漢安二年(公元143年)來青城山赤城崖舍。
  • 四大天師
    道教徒稱他為"老祖天師"即天師張氏之始祖,也因是道教三祖之一的創教之祖;又稱"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等號。民間則常俗稱張天師。降服六天魔王和八大鬼帥傳說東漢順帝年間某夜,太上老君降臨在他住的地方,授給他雌雄劍和許多符籙,要他誅滅橫行四川的六天魔王、八大鬼帥。張道陵精修千日,煉成了種種降魔的法術。
  • 四大天師-薩守堅
    薩守堅,號全陽子,南宋道教神霄派的著名道士。與東漢張天師(張陵)、西晉葛仙翁(葛玄)、東晉許真君(許遜)、南宋薩守堅,並稱為我國道教的「四大天師」。薩守堅比其他三位天師至少晚出八百年,卻能夠與他們並稱,不能不說是一個謎。薩守堅出生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九月二十五日,相傳出生前已經過兩世修緣,第一世是改棄前非的屠夫,第二世為修積善果的富人。
  •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青城山,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真龍門派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分為前山和後山(前山宮殿為主,後山自然風光為主),最高峰為老君閣海拔1260米。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2007年5月8日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道教四大天師丨崇恩真君薩守堅真人
    西河郡人,自稱「汾陽薩客」,號「全陽子」,又稱「崇恩真君」。薩守堅初習醫,因誤用藥物傷致人命,於是棄醫訪道。於陝西路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張繼先,三師當時匿名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扇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薩守堅後用咒棗為民治病救命;用雷法滅邪除妖、祈晴禱雨;用五明降鬼扇使人得命復生。法裔傳至後代,衍為「西河派」、「天山派」、「薩祖派」。
  • 青城山-上清宮
    「上」——上清宮位於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頂約 500 米的半坡上,是青城山裡位置最高的道觀,它始建於晉代,現存殿宇建於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 年),宮內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和道德經堂,香火旺盛,大多數遊人到這裡都會燒香祈福。沿上清宮後面的石階而上,就可以到青城峰頂,頂上建有呼應亭,也稱觀日亭,是觀賞青城山日出、雲海及神燈等自然美景的絕佳位置。
  • 四川青城山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
    氜岏惺節剉阺秱奅謻灃葖燉爚滍櫾鄺檡齣彿圬喁証壩嶖倅汦櫳堅侤氜曠鬃筷鐙牕誢不瓪蒸缺嫭賯瘕釠袔糾旫鉋鷉岡又因這裡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廠及全國,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
  • 青城山是個值得我們去玩的十大景區之一
    看過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就知道青城山,傳說中白素貞在青城山上修煉一千多年,成正果後下山找許仙,當然這是神話故事。不過青城山是個避暑聖地。很多遊客暮名而來。為道教第五洞天,全稱洞天第五寶仙九室之天相傳東漢張陵在此後山(即大邑鶴鳴山)結茅,傳五鬥米道,其子張衡、孫張魯也嗣法於此。晉範長生、隋趙昱及趙冕、唐杜光庭等相繼來此修道。青城山  有張天師降摩的擲筆槽、試劍石、天師手植銀杏樹、天師池、唐玄宗手詔碑、唐雕三皇石像、唐鑄飛龍鐵鼎、杜光庭讀書臺、唐薛昌丹井、五代天師像、明代木雕門屏等文物遺蹟。
  • 道教的四大天師!
    四大天師,即張天師張道陵,許天師許遜,薩天師薩守堅,葛天師葛玄,道教尊為四大天師。後患上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籙、三清眾經、符籙丹灶秘訣印劍、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頭,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 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監獄變成二十四福庭。即為二十四治,每一治立陰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別掌管人事禍福。後到蒼溪縣雲臺山修九還 七返之功,準備升天,但因其殺鬼太多,終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讓他修行謝過,仍居留人間。
  • 成都都江堰青城山『一日遊』攻略
    青城青城山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區之一,距都江堰市區16公裡,是成都周邊旅遊景點中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公元143年,「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珍藏著大量古蹟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跡。可以說,青城山是一座縱橫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館」。
  •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至今山中還有諸如丈人峰、丈人觀、訪寧橋、問道亭等與這個傳說有關的地名和景觀。東漢永和年間,道教祖師張陵結茅鶴鳴山,開始傳五鬥米道。其子張角、孫張魯則嗣法於青城山,發展更加廣泛,擁有眾多信徒。此後,張陵被當地人尊為「天師」,青城山也就成了道教聖地。
  • 青城山自駕玩法攻略,走進道教神山,探尋文化與風光
    中國的名山數不勝數,青城山作為道教發源地之一,自然是絕不可錯過的。今天就來聊聊青城山。青城山在成都都江堰西南方,距離成都市區大約60多公裡,駕車並不遠,十分便利,很多人會選擇將都江堰和青城山安排在一起,這也是不錯的路線。
  • 戊戌年成都青城山羅天大醮系列報導②:壇場介紹
    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四川省道教協會協辦,成都市道教協會和青城山承辦的戊戌年成都青城山太上金簶羅天大醮
  • VR全景看青城山道教——玉清宮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青城山在祖國「山」族這個大家庭中,它不算高,也不算大。可它以獨特的清幽和它狀如城郭的奇妙構造,在眾多「山」族中可說是獨具一格,專美於它山之外。青城山是塊風水寶地,它孕育了蜀道教文化,也完成了中原道教文化和蜀道教文化的融合。